4.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成天麻10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表现有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本方证以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兼有肝火为主要病因,病位在肝;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牛膝引血下行,为药引;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
现代应用现代常加减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半身不遂、耳源性眩晕及神经衰弱有上述证候者;
加减法1.有痰者可加入川贝10胆南星6
2.手足发麻者加入广地龙10希莶草12
3.视物不清者,可入加决明子9茺蔚子10
4.偏于火盛者,可加入龙胆草10夏枯草15
5.偏于风盛者,可加入龟板15牡蛎25。
天麻钩藤饮的临床应用

天麻钩藤饮
天 麻 9g 钩 藤12g 石决明18g 山 栀 9g 黄 芩9g 杜 仲 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川牛膝12g 夜交藤9g 朱茯神9g
• 方论选录:“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 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 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 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 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 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 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 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 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 石决明30g 山 栀15g 黄 芩15g 杜 仲15g 益母草15g 桑寄生15g 川牛膝30g 夜交藤15g 朱茯神15g 焦山楂30g 神 曲20g 姜 黄20g
偏头痛
天 麻15g 钩 藤15g 石决明30g 山 栀15g 黄 芩15g 杜 仲15g 益母草15g 桑寄生15g 川牛膝30g 夜交藤15g 朱茯神 15g 柴 胡15g 白 芍30g 川 芎30g 目赤肿痛+夏枯草 菊花 腰膝酸软+枸杞子 山茱萸 颈项强直+葛根50g
• 肝阳上亢 →平肝 • 风阳上扰 →熄风
• 热证夹瘀 →清热活血
• 肝肾不足 →补益肝肾 3
• 天麻 钩藤
• 它们可是息肝风的要药。
• 天麻,性味甘,平,入肝经,功在平肝息 风止痉。
• 《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 《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 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这是天麻 熄肝风的有力印证。
天麻钩藤饮出在《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属于二类方。这本书出在1956年,那就是说 是现代方剂。
胡光慈先生,他是继承过去中西汇通派的思 想,再归纳、解释,运用中西结合理论形成 的这个方。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一、天麻钩藤饮的药理作用天麻钩藤饮是由中药天麻、钩藤、黄芪、龙骨、牡蛎、地龙等组成的复方制剂。
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的功效;钩藤有清热、祛风、镇痉的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抗疲劳的作用;龙骨和牡蛎有平肝、降火的作用;地龙有清热、祛风、镇痉的作用。
综合药理作用来看,天麻钩藤饮具有镇定神经、平抑肝火、补益气血的作用,对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有着一定的疗效。
二、临床实践证实的疗效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证实。
在临床上,许多医生通过对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患者常见的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在服用天麻钩藤饮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且,通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可以看出天麻钩藤饮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将高血压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这些临床实践都表明了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三、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在临床上,使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剂量,严格掌握用药的时间和方法。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患者服用天麻钩藤饮期间,需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调整好作息,保持情绪稳定。
还需要遵循主治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完成全程治疗。
四、中医药辩证治疗的优势中医药辨证治疗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提倡辨证施治,根据病情、体质和病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强,疗效显著。
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能够调整患者的体内环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缓解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症状。
而且,中医治疗方法独特,辩证施治灵活多样,采用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药传统疗法的一种典型体现。
天麻钩藤饮配方及用量天麻钩藤治疗什么疾病

天麻钩藤饮配方及用量天麻钩藤治疗什么疾病
天麻钩藤饮这个中药方剂对于学过中医的人来说一定都非常的熟悉,如果能够将它根据诊断的症状进行加减的话,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麻钩藤饮配方及用量,让我们对它有一个细致入微的了解,另外看看能够治疗我们身体中出现的哪些问题?
一、天麻钩藤饮的配方及用量
天麻钩藤饮这是一副中草药,在中药的方剂中君臣佐使是主要构成,这一付药物中,君药就是天麻和钩藤,这两味药的作用价值比较大,所以用量上也是药方中最多的,天麻需要9克,钩藤则需要12克,两味君药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主导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这个药方中的臣药以及一些辅助性的药物,益母草和川牛膝都是臣药,两味臣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辅助君药发挥作用效果,益母草和川牛膝的用量都在12克左右,如果缺少了它们,药物发挥作用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黄芪、石决明等药物,这些药物的占比并不大,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中医就是讲究相辅相成的,每一味药物都有着它存在的价值,如果缺少了的话,对疾病的治疗都不会有好的影响的,所以大家在用药的时候应该注意。
二、天麻钩藤治疗什么疾病
天麻钩藤饮这个药方能够调理很多方面的疾病,其中主要是针对肝脏和肾脏发挥功效的,很多人都会有肝郁气滞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难免会有生气,或者是身体中的毒素比较多引起的,肝气不足,肾气也就会有虚亏的症状,这时候身体中就会出现腹部胀痛,头晕头痛,气血不旺盛的问题,服用天麻钩藤饮后能够很好的得到改善。
以上给大家提到的就是关于天麻钩藤饮的配方和用量,以及天麻钩藤饮主要是治疗什么疾病的,但是只了解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了解到,在服用他的时候有哪些禁忌和副作用,这样才能
够做到更安全的用药。
治头晕和失眠,试试天麻和钩藤

治头晕和失眠,试试天麻和钩藤以天麻、钩藤加上其他的多味中药材共同组成一个配方,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古中药,叫“天麻钩藤饮”。
用于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缓解,对患有高血压的人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根据不同的病情,酌情增减用量和具体组成成分。
★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黄芩,杜仲等十多种药材煎制的古中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和失眠病症,效果非常的明显。
天麻钩藤饮,中医方剂名。
为治风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歌诀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神良。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用量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出处《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义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
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
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
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配伍特点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2014-12-20 16:30:27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中医方剂学七版)[组成]天麻(90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黄芩(各9g)川牛膝(12g)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
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
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
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文献摘要]1.原书主治《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2.方论选录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
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

天麻钩藤饮辨治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血管系统疾病,根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人群中逐渐升高。
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复杂,其中肝阳上亢证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一定的重要性,关于高血压的治疗,传统中医学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治疗,而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该方剂的临床效果。
一、概述天麻钩藤饮是一种有着千年历史的中药方剂,原方载于《医馆要诀》中。
天麻钩藤饮由天麻、钩藤、白茯苓、甘草、生姜组成,其中天麻和钩藤为主药,白茯苓为辅药,其余为君浅剂。
1、肝阳上亢证的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肝阳上亢是一种病理状态,常常伴随高血压、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出现,其病理机制为肝气郁滞,大肠蓄郁,气血不畅,导致胆汁分泌过多,肝胆相互作用,致肝阳上亢。
2、天麻钩藤饮的临床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钩藤、生姜、甘草均为热性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和胃宽肠的药理作用,能够清除体内毒素,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热能平衡。
(2)祛风除湿:天麻有镇痛、镇静、祛风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从而减轻疾病的症状。
(3)利胆通便:白茯苓、甘草等具有益肝明目、利水排毒的作用,而钩藤、白茯苓则具有导泻通便的作用,有助于通畅气机。
(1)治疗效果显著: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天麻钩藤饮在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血压、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3)辨证施治: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发病存在多个不同的证型,天麻钩藤饮能够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治,使治疗效果更显著。
4、应用注意事项(1)应严格按照医师的指示使用,不宜自我调整剂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反应。
(2)对于某些体虚气弱者应慎用,如有不适应及时停用。
(3)配合饮食治疗、适量运动等综合治疗能够加速恢复速度。
三、结论。
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中药饮品,由天麻和钩藤两种中草药制成。
它的功效与作用颇多,主要用于改善记忆力、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并探讨其科学依据和适用人群。
一、天麻钩藤饮的功效1. 提高记忆力:天麻钩藤饮被广泛用于改善记忆力,尤其对年长者失忆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
天麻和钩藤中的活性成分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的作用,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再生和增殖,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
2. 缓解压力:天麻钩藤饮对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有明显功效。
钩藤中的化学成分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神经递质的分泌,使人体产生轻松和平静的感觉,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
3. 调节情绪:天麻钩藤饮对情绪波动和抑郁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天麻中的成分可以促进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的释放,这些神经递质与情绪和幸福感有关。
钩藤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抑郁和抗病理焦虑作用,可以平衡情绪波动,改善情绪状态。
4. 保护神经系统:天麻钩藤饮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天麻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钩藤中的成分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增强神经网络的连接和功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5. 改善睡眠质量:天麻钩藤饮对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钩藤中的成分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可以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的深度和质量。
天麻中的成分还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使人在睡眠中更加舒适和放松。
二、天麻钩藤饮的科学依据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来自其中的活性成分。
天麻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天麻素,它是一种具有保护神经细胞的活性物质。
天麻素可以促进脑细胞的增殖和再生,增强脑功能,提高记忆和认知能力。
此外,天麻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它们对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和代谢有重要影响。
钩藤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钩藤葡萄酸和钩藤内酯,它们具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首乌藤、茯神。
舌脉:上越脉,左手脉上越为主,脉尺部弦弱,双尺重按无力,寸关部弦浮,中取有力,舌质红,舌苔黄白兼有。
症状:常见头痛耳鸣,眩晕,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眼花,腰膝酸软。
它是典型的上实下虚之证。
肝阳上扰清窍则头痛、耳鸣、眩晕;阳亢扰乱心神马则失眠多梦、烦躁不安;阳亢于上化热,则口干舌燥;下焦肝肾亏虚,肝开窍于目,目无血养则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膝为筋之大会,血不养筋则膝盖屈伸不利;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则腰酸腰软。
本证以肝肾亏虚为本,肝阳上亢、阳亢化热为标,所以治以平肝熄风、潜阳清热、补益肝肾。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方歌为:天麻钩藤饮熄风,茯神牛膝桑寄生,黄芩栀子石决明,杜仲益母夜交,补益肝肾肝风宁。
这个方子创于近代,当时已有西医知识传入中国,所以作者在编这个方子的时候融合一些西医的关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原书《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说本方“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所以这个方子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方中的杜肿,桑寄生、益母草这些药,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它们都有降血压的作用,临上本方对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效果显著,既然疗效肯定,所以我感觉用纯中医的思维去解释这个方子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本方诸药含有平肝风,潜肝阳,清肝火,补肝肾,安心神五种思路。
整个方剂都是围绕着左路心肝肾展开的。
其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共为君药。
石决明性凉质重,清热潜阳;川牛膝引气血下行,把上焦之肝阳引到下焦;栀子黄芩清肝泻火;首乌藤(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考虑到肝阳上亢扰动心神就会引起失眠,所以用了这两味安神的药。
杜仲和桑寄生是两味补益肝肾的药,补肝肾的药这么多,为什么要选用杜仲桑寄生呢?作者在书里说之所以选用杜仲、桑寄生这两味药
是当时的研究表明它们有很好的降血压的作用。
那么我们就试着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能降血压,什么病机下它们最适合。
桑寄生这味药属于通中寓补的一味药,现在中药学把它归在祛风湿类的药中,强调了它有疏通经络、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的作用;我们再来看杜种这味药,不仅滋补肝肾,而且也能强健筋骨,杜仲折断之后我们可以看见有白丝相连,古人由此推断出它能使筋骨相连,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出现问题那么走路就有问题,所以古人碰到脚不能踏地的症状的时候,会想到是肝肾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了,就会重用杜仲来治疗。
我们知道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是由于肾水亏虚,不得荣养肝木,导致肝肾气机郁滞,流通不畅,木气不得舒达,就会化而为风,造成一种郁亢,桑寄生和杜仲都是通补肝肾之药,并不是一味呆补,肝肾得以补益,气机通畅,也就断了上亢之阳、内动之风的根源。
最后是益母草这味药,为什么要在平肝潜阳的药中加入活血利水之品呢?我当时学习这个方子的时候一直存疑,各种解释都比较牵强,后来看了原著才知道原来作者是受了西医治疗高血压要扩张血管和利尿等方法的影响,才想到用益母草来起到相似的作用。
但是我感觉我们不能为了降血压就想到用利水活血之药失去了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就等于失去了我们中医的根本,所以益母草这味药我认为还是要灵活用之,确实辨证有水瘀互结的病机我们就用,而且也不用只盯着这味药,没有益母草用泽兰可不可以呢?其实都是可以的,治法这个大原则把握住了(原则性),我们用药可以非常灵活(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