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组成用量
【方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消风散,牵正散,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

【方剂】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消风散,牵正散,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方剂之治风剂之平熄内风之大定风珠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下午 06:22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 1、生白芍六钱(18g) 2、阿胶三钱(9g) 3、生龟板四钱(12g) 4、干地黄六钱(18g) 5、麻仁二钱(6g) 6、五味子二钱(6g) 7、生牡蛎四钱(12g) 8、麦冬连心,六钱(18g) 9、炙甘草四钱(12g) 10、鸡子黄生,二枚(2个) 11、鳖甲生,四钱(12g)[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三次温服)。
[功用] 滋阴熄风。
[主治] 阴虚风动证。
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方解] 大定风珠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
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手足瘈疭;真阴欲竭,故见形瘦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有时时欲脱之势。
此时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
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熄内动之虚风。
君药鸡子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熄虚风。
臣药生白芍、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重用。
佐药龟板、鳖甲、牡蛎、麻仁、五味子、生白芍、甘草,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介类潜镇之品,滋阴潜阳,重镇熄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与滋阴药相伍,而收敛真阴;与生白芍、甘草相配,酸甘化阴。
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熄风。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大定风珠配伍,以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熄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熄。
大定风珠由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变化而成。
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阴熄风之剂。
天麻钩藤的功效、主治和用量

天麻钩藤的功效、主治和用量
单味功用概要: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本品甘平柔润,独入肝经,有养液平肝息风潜阳之功,素有定风草之称。
为治风之圣药。
凡头目眩晕,痉挛抽搐,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一切风症,皆可赖以平定。
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本品甘微寒,入肝、心包经。
肝主风,心包主火,风火相煽,则病为惊风抽搐,头目眩晕。
本品轻清而微寒,既能泄火,又能定风,故为治疗极热生风抽搐及肝经有热、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目赤等症所常用,对小儿惊风尤为相宜。
因具轻清疏泄之性,故风热外感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之证,也宜配用。
伍用功效:
天麻、钩藤均有平肝息风之功。
天麻甘平柔润,长于养液平肝息风,因息风止痉力较强,历来视为治晕要药。
尤宜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
钩藤甘微寒,长清肝热、息肝风,宜于肝热肝风而致的惊痫抽搐等。
二药相须配对,平肝息风之力倍增。
主治:
1.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痛、眩晕、眼黑、手足麻木。
2. 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3. 小儿惊风、癫痫而见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烦躁不安等。
参考用量:
天麻: 10克。
钩藤: 10~15克。
按语:
天麻、钩藤伍用,为平肝息风常用药对。
可见于《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头痛、眩晕、失眠。
现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疗效较佳。
用治头皮及皮肤瘙痒症属肝风上旋旁走者有殊效[《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治头晕和失眠,试试天麻和钩藤

治头晕和失眠,试试天麻和钩藤以天麻、钩藤加上其他的多味中药材共同组成一个配方,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古中药,叫“天麻钩藤饮”。
用于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缓解,对患有高血压的人还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根据不同的病情,酌情增减用量和具体组成成分。
★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黄芩,杜仲等十多种药材煎制的古中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和失眠病症,效果非常的明显。
天麻钩藤饮,中医方剂名。
为治风剂,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歌诀天麻钩藤益母桑,栀芩清热决潜阳,杜仲牛膝益肾损,茯神夜交安神良。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用量天麻9g,川牛膝、钩藤各12g,石决明18g,山栀、杜仲、黄芩、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出处《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义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
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
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
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配伍特点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闻庆汉教授临床灵活应用天麻钩藤饮经验介绍

症、 失 眠症 、 , ' b J L 抽 动症的治疗 , 取得 良好 的疗效 , 现介绍如下 。
1 天麻钩藤饮及其加减方治疗高脂血症 高脂m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 、 脑 血管 意外等 的危 险 因素 , 所以降脂 治疗 的益处 已很 明确 。降脂 西药虽 能有效 地 调节 m脂 , 但长期使 用副作 用较大 , 特别 是肝肾功能紊 乱 、 疗效 反弹 、 肌 肉损害 等方 面 , 因此 中药治疗成 为一种不错 的选择 , 且
扁豆 、 荷 叶、 泽泻 、 陈皮 、 半夏、 橘络 、 橘叶、 郁金 、 石 菖蒲 等 , 再 加 以辨证化裁 。有学者发现天麻 钩藤饮治疗 高脂血症 与血脂康胶 囊疗效相 当 。另有研 究表 明 , 高脂血 症患 者将加 味天麻 钩藤 饮连续服用 1 0周后 , 胆 固醇 ( T C) 、 甘 油 三酯 ( T G) 较 治疗 前下 降, 高密度脂蛋白( H D L—C ) 上升 , 有统计学上 的差异 , 说明加味 天麻钩藤饮 具有较好 的调脂作用 ] 。
2 天 麻 钩 藤 饮 及 其 加 减 方 治疗 失 眠 症
闻师在临床 中常常使用天麻钩藤饮及 其加减方 。天麻 钩藤
饮是一首经典的平熄内风的方剂 , 最早载 于近代 胡光慈《 杂病证
治新义》 一书 . 方 由天麻 、 栀子 、 黄芩 、 桑 寄生、 杜 仲、 益母草 、 夜交 藤、 朱获神 、 钩藤 、 川牛膝等诸药组 成 , 具有平肝 熄风 、 清热泻火 、 益 肾活血 的功效 , 主 要治 疗 因肝 阳偏 亢 、 肝风 上扰 所 引起 的诸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引言脑梗塞是指脑血管突发性、部分阻塞或完全闭塞,使脑血供中断,引起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脑部疾病。
近年来,脑梗塞病例数量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在脑梗塞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了重视。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
本文旨在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是一种具有暖阳补益、温肾祛寒的经典方剂,它主要由桂枝、干姜、大枣、茯苓、肉桂组成。
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治疗虚寒体质等功效。
在临床中,常常用于治疗脑梗塞、中风等疾病。
二、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饮是一种以中药天麻和钩藤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它具有活血化瘀、祛风解毒、通络止痛等功效。
在治疗脑梗塞疾病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针对脑梗塞患者,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的疗效得到了临床医生的一致认可。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选取了一批确诊的脑梗塞患者,对其进行了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
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病情变化等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以及对疗效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了以下观察结果:1. 症状改善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患者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原本由于脑梗塞引起的脑部缺血和缺氧症状逐渐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 体征改善治疗前,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手脚无力、言语不清、面瘫等症状,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这些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部分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了恢复,言语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面瘫等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3. 血管造影检查经过治疗观察,参与观察的脑梗塞患者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
结果显示,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脑血管通畅度明显提高,患部血栓得到了溶解,脑血供得到了改善。
4. 安全性在本次观察中,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天麻钩藤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愈头晕头痛1例

天 麻钩 藤 饮合 柴 胡疏 肝 散 加减 治 愈 头晕 头 痛 1例
董 秀丽 李厚 建
( 山东 省 荣 成 市人 民 医 院 , 2 6 4 3 0 0)
患者 , 男, 7 2岁 , 于 2 0 1 3年 1月 因 头 晕 头 痛就 诊 。
[ 2 ] 王臻. 柴芍 二仙汤治疗女性 高泌乳素血症 3 O 例 疗 效 观
察[ J ] . 新 中医 , 2 0 0 5 , 3 7 ( 7 ) : 4 1 .
[ 3 3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 中 医病 症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M] . 南京 : 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4: 4 5 .
蛭 6 g , 龟板 l O g , 再 进 7剂 。
[ 4 ] 戴慎。 中医病证诊疗标准 与方剂选用 [ M]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1 .
[ 5 ] 尚红 梅 . 高泌 乳素 血症 的临床 治疗 分析 [ J ] . 中 国实用 医药 ,
2 O 1 2, 7 ( 2 4 ) : 1 2 2 - 1 2 3 .
方 药 应 用章 蔫鬣惩疗 l 珐
CHl NA’ S NATUR 0P ATH Oc t . 2O13 ,Vo 1 . 21 No.1 0
生 。有 研 究发 现 , 逍 遥散 加减 可 以调节 肾一天 癸 一冲任
一
子宫 轴 的平 衡 ] 。肝气 的 条达 , 脾 气 的健 旺 , 是月经 、
正下 丘脑 一垂 体 一卵巢 轴功 能失 调 的作 用 , 从 而促进 卵 泡发 育与排 卵 , 促进 黄体 功 能健 全 。诸 药相 合 ,共奏 疏 肝解 郁 、 健 脾 补 肾之功 , 有利 早期 妊娠 。因此 , 在临 床 中
天麻钩藤饮-降血压治头昏,安神助睡眠

天麻钩藤饮-降血压治头昏,安神助睡眠
现在我国高血压病人超过2亿,很多病人长期被高血压困绕,希望有副作用小效果好的药物。
我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发现虽然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并无头昏症状,也确实有一小部分病人有头胀头昏,失眠多梦,早醒症状。
按中医理论这是因为病人肝肾亏虚,肝火偏旺,肝阳上亢,所以出现头昏头胀,肝热上挠心神,所以会有失眠多梦,早醒等。
这部分病人大多属于中老年人,年龄在50岁以上。
其它还可以伴有口苦或口干,大便或干结,脉弦数。
治疗这部分病人选择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功能: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比较对症,效果较好。
天麻钩藤饮组成:天麻12克,钩藤20克(后下),生石决明30克(先煎),山栀12克,黄芩12克,川牛膝20克,杜仲 15克,益母草20克,桑寄生20克,夜交藤30克,朱茯神20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麦冬15克,决明子15克。
头昏甚加白芍20克,白蒺藜20克。
口渴甚加知母15克,花粉20克。
失眠甚加丹参15克,百合15克,合欢皮20克,炙远志10克。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
芩栀益母交茯神,降压止昏又安眠。
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患有高血压,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备受关注,其中【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在临床上的疗效备受认可。
本文将对【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我们来了解一下【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的配方成分。
【天麻钩藤饮】主要由天麻、钩藤等草药组成,具有镇痉、镇痛、抗癫痫等功效。
而【杞菊地黄丸】则是由枸杞子、菊花、生地黄等天然草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明目安神、补肝益肾的作用。
两者结合在一起,对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在临床上,【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其主要治疗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压作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可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扩张血管、调节心脏功能等途径,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临床研究表明,服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后,患者血压得到明显下降,且长期服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2. 调节心血管功能: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着心血管功能紊乱,【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症状,减轻心脏负荷。
3. 减少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易患上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在治疗高血压的也可以起到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上三点是【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对该配方进行一系列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确切的疗效。
我们进行了一项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
我们选取了100名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另一组服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9克)、钩藤(12克)、生决明(18克)、山栀(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克)。
《中医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天麻钩藤饮- 病机
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天麻钩藤饮- 配伍特点
平肝熄风药配伍清热活血安神之品,以治标为主。
天麻钩藤饮- 辩证要点
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天麻钩藤饮- 方剂功效
平肝降逆,镇静精神,降压缓痛。
清热化痰,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 临证加减
肝火盛,加龙胆草,夏枯草;脉弦而细,加生地黄、枸杞子。
天麻钩藤饮- 方剂主治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失眠抽搐,半身不遂。
现用于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溢血,高热惊厥,癫痫,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等。
头痛,晕眩,失眠。
耳鸣眼花,震颤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数。
脑震荡引起的眩晕、抽搐
《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以天麻、钩藤、生决明之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以平肝之逆,并辅夜交藤、朱茯苓。
以安神安眠,
缓解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
晕眩之良剂。
若以现代之高血压头痛而论,本方所用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精神,降压缓痛之功。
天麻钩藤石决明,桅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1]
本方证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以致头部疼痛,眩晕;肝阳偏亢,影响神志,故夜寐多梦,甚至失眠。
治宜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
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
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
1.高血压病:袁某某,男性,43岁。
主诉:经常头昏一年。
体检: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A2亢进,无异常杂音,下肢浮肿。
眼底检查无异常发现,X线见左心室轻度扩大,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损害。
治疗前每日上午八九时测量血压,共测八次,其平均血压为154/105毫米汞柱,脉浮滑。
给予本方一剂后,血压下降为130/80毫米汞柱。
以后再服三周,其间平均血压为131/85毫米汞柱;自觉症状消失。
2.美尼尔氏病:徐某,女,39岁。
初患眩晕证,经确诊为“美尼尔氏病”,经治疗稍有好转。
本年六月十二日,病情突然加重。
其证头晕目眩,耳鸣,两太阳穴部位疼痛,两眼视物昏花,斜视建筑物时则有旋转感,行路不稳,转弯时需十分谨慎,心悸,少寐,多梦,时口渴,尿黄,月经正常,血压150/100毫米汞柱。
体型丰腴,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中医辨证属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偏亢。
治宜滋水涵木,平肝熄风,予天麻钩藤饮加熟地20g、枸杞20g。
先后共服药十五剂,眩晕心悸,少寐多梦诸证悉除,病愈而恢复工作。
①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药学通报》(1963,1:25):实验结果表明:天麻钩藤饮对二氧化碳
吸入反应、血清胆硷酯酶活性、尿中17羟类固醇排出量和肾血流量没有显著影响,其降压作用与这几项指标的生理功能无关。
其降压机理可能是影响其他生理功能作用所致。
②降压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本方200%水煎剂能降低高血压狗和大白鼠的血压;对血压正常的动物则无明显变化。
当高血压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时,本方可改善皮层的功能状态,出现阳性条件反射量增加,分化抑制加强,力的关系改变;
当动物的皮层功能状态正常时,本方对高级神经活动没有明显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既有降压作用,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
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的疗效提供了一些药理理论基础。
美尼尔氏综合症是以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
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症状各人不尽相同,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发作突然,可在任何时间发作,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
最常见的症状是:病人睁眼时,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眩晕来势猛烈时可使病人突然倒地。
发作期间病人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故大多数病人闭目静卧,头部和身体都不敢转动。
多数病人在发作时出现单侧耳鸣及耳聋,少数是双侧的。
约25%的病人在发作前已有耳鸣及耳聋出现,而在发作后加重。
其余约25%在发作后才逐渐出现耳鸣或耳聋。
耳聋属于神经性,发作剧烈时耳鸣也加重,发作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
部分病人伴有头痛;一般病人的意识清醒。
发作期转为间歇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眩晕及伴随症状突然消失,一种是眩晕逐渐变为头昏逐渐消退。
美尼尔氏病的间歇期长短不一,从数月到数年,每次发作和程度也不一样。
而听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退,最后导致耳聋。
眩晕症的症状
常见症状
1.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
睁跟时自觉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左右摇晃感。
闭目时上述症状减轻。
因此发作时病人常采取一定的体位闭目静卧,不敢转动。
尽管有时因惊骇而倒地,但神志完全清楚。
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
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缓解。
症状消失,转入间歇期。
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终生只发作一次者,也有反复多次发作者。
2.耳鸣患耳初为低调吹风声耳鸣,久之则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
眩晕发作时多突然耳鸣
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
3.耳聋早期不自觉耳聋,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
一般为单侧。
偶呈双侧性。
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好转,呈波动的性听力损害,严重时可无波动。
听力损害的总趋势,常随发作次数每况愈下。
4.头胀满感眩晕发作期间,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耳周围灼热感。
5.眼震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6.听力检查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
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
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
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
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
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
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
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
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
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
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
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6、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
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7、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8、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
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
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