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灌注桩设计

合集下载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钻孔灌注桩设计说明
一、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方法,适用于各种土层和岩石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针对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设计原理、设计参数、施工步骤等。

二、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原理
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地质条件分析:在进行钻孔灌注桩设计前,必须对工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地质条件将直接影响到桩的直径、深度以及选用的灌注材料。

2. 荷载要求:根据工程所承受的荷载要求,确定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将决定桩的数量、尺寸和间距。

3.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于钻孔灌注桩的灌注材料。

常用的灌注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砾石等。

4. 桩身设计:根据设计荷载和材料强度,计算出钻孔灌注桩的尺寸和长度。

设计中要考虑桩的承载能力、抗拔能力和抗剪能力。

三、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参数
在进行钻孔灌注桩设计时,需要确定以下设计参数:
1. 桩的直径:桩的直径一般根据设计荷载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直径的选择要保证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桩的长度:桩的长度是根据设计荷载和土壤承载力计算得出的。

长度的选择必须保证桩在土壤中的有效承载。

3. 桩的间距:桩的间距需要根据桩的直径和工程荷载来确定。

间距过大会导致桩之间的承载能力减小,间距过小则浪费资源和材料。

四、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步骤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预处理:对工地进行清理,并确定桩位。

清除土壤中的杂质和不稳定层,确保桩身与土壤之间的良好接触。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具体工程地点,项目包括具体项目内容。

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整个建筑物提供稳定的支撑。

灌注桩设计直径为具体直径数值,桩长为具体桩长数值,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具体等级。

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地层包括列举主要地层。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桩位布置、桩长、桩径等设计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措施。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清楚施工要求和操作要点。

(二)现场准备1、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畅通。

2、布置施工临时道路、水电线路,搭建临时设施。

3、测量放线,确定桩位,并设置好护桩。

(三)材料准备1、准备好灌注桩所需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2、确保原材料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

(四)机械设备准备1、配备钻孔灌注桩施工所需的钻机、泥浆泵、电焊机、起重机等机械设备。

2、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三、施工工艺流程(一)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桩位测量放线,确定桩位中心,并设置好护桩。

(二)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内径比桩径大具体数值。

护筒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具体深度数值,护筒顶部高出地面具体数值。

护筒埋设应垂直、稳固,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偏差不得大于具体偏差数值。

(三)钻机就位将钻机移动到桩位处,调整钻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使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四)泥浆制备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制备合适的泥浆。

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如比重、黏度、含砂率等。

(五)钻孔启动钻机,开始钻孔。

在钻孔过程中,要控制好钻进速度和泥浆比重,及时排渣和补浆,保持孔内泥浆液面高度。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终孔检查。

(六)清孔终孔检查合格后,进行清孔。

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等,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推荐-桥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设计 精品

推荐-桥单排双柱式钻孔灌注桩设计 精品

基础工程20XX年6月27日c) 制动力 T=45.00 kN,对桩顶力臂6.197m; d)纵向风力:盖梁W 1=2.65 kN,对桩顶力臂5.45m 墩身W 2=2.35 kN, 对桩顶力臂2.45m;地质条件:(为方便学生查教材上图表及一生一题,地质条件与实际工程不同) 最大冲刷线于河床下2.8m,地基土上层为硬塑黏性土, 地基土比例系数m =15000kN/m 4, 桩周极限侧摩阻力τ=55 kPa ,下层为密实粉砂,[δ0]=327kPa ,桩周极限侧摩阻力τ=87 kPa;地基土平均有效重度γ1=8.0 kN/m 3(已考虑浮力)。

二.确定每根桩桩顶受力P 、Q 、M 及地面或局部冲刷线处的横向荷载Q 和M 。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0-20XX )第1.0.5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结构构件自身承载力应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验算。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XX )第4.1.6条。

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取1.4,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1,当除汽车荷载外尚有两种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当除汽车荷载外尚有三种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

P=1.2×(834.53+183.1)+1.4×409.21=1794.05(kN) Q=0.7×(1.4×45+1.1×2.65)=46.14(kN)M=1.4×126+0.7×{1.4×45×(6.197-4.9)+1.1×[2.65×(5.45-4.9)-2.35× (4.9-2.45)]}=239.15(kN) 换算到局部冲刷线处:Q O =0.7×[1.4×45+1.1×(2.65+2.35)]=47.95(kN)M 0=1.4×126+0.7×[1.4×45×(6.197+4。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施工方法,其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1.1 确定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位置和范围。

1.2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施工设备等。

1.3 确定施工人员:确定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工人等,并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二、施工设备准备2.1 钻孔设备:准备钻孔机、钻头等钻孔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2.2 灌注设备:准备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等灌注设备,确保设备完好。

2.3 安全设备:准备安全帽、安全绳等安全设备,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控制3.1 钻孔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施工,控制孔径和孔深。

3.2 灌注施工:在钻孔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控制灌注速度和质量。

3.3 检测验收:对灌注桩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安全管理4.1 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4.2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3 安全监控:建立安全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五、施工进度控制5.1 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项工程任务和时间节点。

5.2 进度监控:定期进行施工进度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延误问题。

5.3 进度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度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计划。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环节,需要全面考虑施工前准备、施工设备准备、施工工艺控制、安全管理和施工进度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

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

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一、方案概述灌注桩是一种深基础工程,适用于土层较差或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场所。

该方案针对某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和各项操作要求。

2. 安排施工人员,包括负责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现场监督人员。

3. 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灌注桩钻机、搅拌车、水泥、石英砂等。

三、施工步骤1. 开挖坑底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土机等设备进行坑底开挖,确保坑底平整、无石块和障碍物。

2.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灌注桩钻机进行钻孔。

钻孔直径、孔深、孔间距等参数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 清洗孔将净水通过泵送至孔底,进行冲洗,清除孔内杂质和残渣,以确保孔壁洁净。

4. 钢筋加固在孔内放入预先加工好的钢筋筏板,并将其调整到设计位移和位置。

在筏板上设置钢筋筋杆,通过焊接或绑扎的方式将其连接到筏板上。

确保钢筋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5. 现浇混凝土灌注将配好的混凝土通过搅拌车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泵将混凝土泵送至钢筋网孔内。

在灌注桩钻机的作用下,将混凝土灌注至孔内,同时提升钢筋筏板,避免与孔壁直接接触。

6. 成桩检测经过一定时间的固结,进行成桩质量检测,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等。

确保成桩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7. 施工记录和清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孔深、泡沫浆量、混凝土配比等,并及时清理现场,将废弃材料和设备进行整理。

四、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和防护手套,并遵守作业制度和操作规程。

2. 监测孔壁及周围地表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3. 钻孔机械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4. 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以上就是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以确保灌注桩基础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1. 灌注桩基础设计灌注桩是一种常用于土建工程中的基础结构,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项目。

灌注桩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土层情况、荷载要求、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1.1 土层情况分析在进行灌注桩基础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工程地段的土层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土层剖面图、地下水位等信息的综合考虑,确定适合灌注桩的土层条件。

1.2 荷载要求确定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结合土层情况及设计标准,确定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变形限制等参数,确保基础结构能够满足工程的承载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及荷载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注桩布局方案,确保桩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4 施工质量要求对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桩身质量、桩端形状、配筋要求等,确保桩体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

2. 灌注桩基础施工灌注桩的施工是基础设计的重要环节,对灌注桩基础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灌注桩基础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工程材料准备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孔洞钻进、注浆灌注、钻孔套筒安装等环节,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2.3 检测与验收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包括桩身质量、承载性能、变形限制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基础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3. 灌注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在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工艺控制•材料质量检验•环境保护措施结语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设计合理、施工规范将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灌注桩基础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现场: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的平整和清洁,为施工准备工作创造条件。

2、资料准备:收集建筑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灌注桩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审查和整理。

3、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4、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用性。

5、安全措施准备:制定并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保护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施工工艺1、桩位标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灌注桩的位置,进行桩位标定。

2、机械挖孔:使用挖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挖孔作业。

挖孔深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挖孔过程中要保持挖孔壁面的垂直和平整。

3、清孔和扫底:在挖孔完成后,对孔底进行清理和扫底,确保孔底面平整和无杂物。

4、配筋和安装模板:在孔中安装钢筋,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准备灌注混凝土。

5、搅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6、灌注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泵送或卸料车等方式灌注至桩孔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7、震捣和振捣:在灌注混凝土完成后,在桩孔中进行震捣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不产生空洞。

8、拆除模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9、验收和测量:对进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进行验收和测量,确保灌注桩的符合设计要求。

10、施工记录和整理:对灌注桩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施工报告。

三、施工注意事项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3、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保持施工环境的良好和安全。

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5、对灌注桩施工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6、遵守环保要求,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混凝土地基灌注桩设计规范及应用

混凝土地基灌注桩设计规范及应用

混凝土地基灌注桩设计规范及应用一、前言混凝土地基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其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抗风、抗冲刷等优点。

然而,灌注桩的设计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否则可能会导致桩基质量不佳,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地基灌注桩设计规范及应用,旨在为工程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规范概述1.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该规范为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提供了基本规定、要求和方法,其中包括了对于灌注桩的设计要求和验算方法。

关于灌注桩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桩径、桩长、承载力计算、桩身钢筋配筋等。

2. JGJ 94-2008《建筑地基灌注桩技术规范》该规范是在GB 50007-2011的基础上,针对灌注桩的具体施工技术和验收标准进行规定的。

其中包括了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桩混凝土强度、桩身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3. JGJ 106-2014《建筑地基灌注桩检测规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灌注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包括桩顶水平度、桩身强度、桩身质量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三、设计步骤灌注桩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和荷载特征在进行灌注桩设计前,必须对工程地质条件和荷载特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荷载类型、作用方向、大小等参数。

2. 选择桩径和桩长根据荷载特征、地质条件、灌注桩的承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径和桩长。

3. 计算承载力灌注桩的承载力计算是灌注桩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体的力学特性、桩身的强度和桩底的承载能力,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灌注桩的承载力。

4. 设计桩身钢筋配筋根据灌注桩的承载力、桩身直径、荷载特征等因素,设计桩身钢筋配筋方案。

5.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灌注桩的施工图纸,包括桩长、桩径、钢筋数量和位置等信息。

四、应用案例以某工程为例,介绍混凝土地基灌注桩的设计和施工。

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一座高层建筑,地基使用混凝土地基灌注桩进行加固。

灌注桩的直径为1.2米,长度为30米,共计设计了120根灌注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灌注桩基础设计学部城建学部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14-12-05第一章桩基础地质条件概述1.1地形拟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1.2工程地质条件第一层土:素填土,层厚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95kPa 第二层土:淤泥质土,层厚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65kPa第三层土:粉砂,层厚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110kPa第四层土:粉质黏土,层厚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165kPa 第五层土:粉砂层,钻孔未穿孔,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 ak=280kPa 1.3岩土设计参数表1-1 地基岩土物理参数表1-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k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单位:kPa1.4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1.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1.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0m,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差450mm。

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如图1-1图1-1网布置图1.7上部结构荷载上部荷载(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1-3、1-4表1-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 K(kN)M K(kN×m) V 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9231026902970275231238165162153表1-4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题号F(kN)M(N*m)V(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9291037903430286251266204188196 1.8材料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为C25-C30,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第二章 灌注桩设计1)灌注桩基设计设计方案初步选择持力层,确定桩型和尺寸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 ,自然地坪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不再进行沉降计算,拟采用直径为500mm 的混凝土沉管灌注桩。

选用第五层土粉砂层为持力层,由《建筑桩基设计规范》可知,桩尖深入持力层的长度不宜小于1.5(1.5d =0.675m ),这里取0.75m ,设计桩长15.0m ,承台高0.95m ,承台底面埋置深度-1.5m ,桩顶伸入承台50mm ,桩顶标高-1.55m ,桩底标高为-16.55m ,桩长为15.0m 。

2)单桩承载力计算查《建筑桩基设计规范》得表2-1:表2-1 土侧(端)阻标准值及其深度(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pkp i sik p pk sk uk q A l q u Q Q Q (3-1)()3.140.500.1522 3.328 6.645 4.2600.75751100.5kNsk Q =⨯⨯⨯+⨯+⨯+⨯+⨯= (3-2)kN 6.17690050.014.3412=⨯⨯⨯=pk Q (3-3) 1100.5176.61277.1kN uk sk pk Q Q Q =+=+=(2)基桩竖向荷载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承台底部地基土较为松软的填土,压缩性大,因此不需考虑承台土效应,即0=c η,则1277.1638.6kN 2uk a Q R R K ==== (3-4) 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桩数为:2310 3.62638.6k a F n R === (3-5) 初步设计桩数为4根。

桩基验算根据《建筑桩基设计规范》,当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时,荷载应取效应的标准组合值由于装机所处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问题,因此可不进行地震效应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初步设计桩数采用正方形承台,由《建筑桩基设计规范》桩间距为设计为3d ,桩中心距承台边缘为d ,则承台初步设计为2500mm ×2500mm ,如图2-1图2-1 承台平面布置2.50 2.50 1.520187.5kN k G =⨯⨯⨯= (3-6) 计算时取荷载标准组合,则2310187.5624.38638.64k k k F G Q kN Ra n ++===<= 故而如此设计是合理的承台最终验算计算时取荷载标准组合,则max max 2(2751650.75)0.75)624.38624.38132.9240.750.75757.30 1.2R 766.32kN Y k k M N N y kN +⨯⨯=+=+=+⨯⨯=<=∑ (3-8) maxmin (2231580.75)0.75N 624.38624.38-113.83240.750.75491.460y k k M N y kN +⨯⨯=-=-=⨯⨯=>∑ (3-9) 满足设计要求,故此次设计是合理的。

3)承台设计根据以上桩基设计及构造要求,承台尺寸为2.5m ×2.5m 如图2-2,初步设计承台厚0.95m ,承台混凝土选用C25,f t =1.27N/mm 2,f c =11.9N/mm 2;承台钢筋选用HRB335级,f y =300N/mm 2。

图2-2 承台平面布置4)抗弯计算与配筋设计承台内力计算荷载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则基桩净反设计值为:各桩平均竖向力 1.35779.6k FN kN n==最大竖向max max1.35 1.35(779.6132.92)1231.90y k j M x F N kN n x ⎡⎤=+=⨯+=⎢⎥⎢⎥⎣⎦∑对于I-I 断面:max 221231.900.501355.09y i i i M N x N X kN ==⨯=⨯⨯=∑ 钢筋面积621355.091055970.90.9300900Y s y o M A mm f h ⨯===⨯⨯采用20根直径为22mm 钢筋,27600S A mm =,平行于X 轴布置。

对于∏-∏断面:max 22779.60.55857.56y i i i M N y N y kN ==⨯=⨯⨯=∑ 钢筋面积62857.561035310.90.9300900x s y o M A mm f h ⨯===⨯⨯采用15根直径为20mm 钢筋,24467mm A S =,平行于Y 轴布置。

5)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承台保护层厚度50mm ,则h 0=950-50=900mm由于基桩为圆形桩。

计算时应将截面换算成方桩,则换算方桩截面边宽为:mm d b p 4005008.08.0=⨯==1、柱对承台冲切由《建筑桩基设计规范》承台受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0)]()([2h f a a a b F t hp ox c oy oy c ox l βββ+++≤柱边至最近桩边水平距离:mm a a oy ox 350==冲垮比:39.0900350====o ox oy ox h a λλ 冲切系数:4.12.039.084.02.084.0=+=+==ox oy ox λββ承台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9875.0=hp β则有[][]kNh f a a a b ot hp ox c oy oy c ox 6.474090.01270987.0)35.04.0(4.1)35.04.0(4.12)()(2=⨯⨯⨯+⨯++⨯⨯=+++βββkN kN NF F i6.47403680036801<=-=-=∑故厚度为0.90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2、角桩冲切的验算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11112122h f a c a c N t hp x y yx l βββ⎥⎦⎤⎢⎣⎡⎪⎭⎫ ⎝⎛++⎪⎪⎭⎫ ⎝⎛+≤角桩内侧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mm c c 70021== 柱边至最近桩边水平距离: mm a a oy ox 350==角桩冲垮比:39.09.035.0111====o x y x h a λλ (在0.25-1.0之间) 角桩冲切系数:95.02.039.056.02.056.0=+=+==ox oy ox λββ则有kNh f a c a c o t hp x y y x 48.187690.012709875.0)235.07.0(95.0)235.07.0(95.0)21()2(111121=⨯⨯⨯⎥⎦⎤⎢⎣⎡+⨯++⨯=⎥⎦⎤⎢⎣⎡+++βββ kN kN N N 48.187602.1532max 1<==故厚度为0.90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6 )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柱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0bh f V t hs ββ≤受剪面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9875.0800410=⎪⎪⎭⎫⎝⎛=h hs β 计算截面剪跨比:39.0900350====o ox y x h a λλ (在0.25-3.0之间)剪切系数:259.1175.1=+=λβkNbh f ot hs 62.355290.05.21270259.19875.0=⨯⨯⨯⨯=ββkN kN N V 62.355204.306402.153222max <=⨯=⨯=故满足抗剪切要求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 2621max 06.69359003009.01022.16859.022.168555.002.1532202.1532mm h f M A A kNyN M kNN o y S S ii x =⨯⨯⨯====⨯⨯===∑由《建筑桩基设计规范》“承台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承台纵横方向选用直径为18mm 的HRB 钢筋间距为140mm ,则钢筋根数为n =2500/140+1=19,实际钢筋A s =19⨯254.5=4835.5mm 2最小配筋率:%15.0%215.090025005.4835min >=⨯=ρ 故配筋满足要求7)承台构造设计混凝土桩桩顶伸入承台长度50mm ,两承台间设置连系梁,梁顶面标高-0.65m ,与承台顶齐平,梁宽250mm ,梁高400mm 。

承台底做100mm 厚C10素混凝土垫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 。

8)桩身结构设计沉管灌注桩选用C25混凝土,钢筋选用HPB235级9)桩身水平承载力验算由设计资料得柱底传至承台顶面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为V k =149kN则每根基桩承受水平荷载为kN n H H k ik 484192=== 桩身按构造要求配筋,由于受水平荷载影响,则桩身配8Φ12纵向钢筋,A s =904mm 2桩身配筋率为:%57.0445014.39042=⎪⎭⎫ ⎝⎛⨯==A A s g ρ满足0.2%-0.65%之间的要求由于0.57%<0.65%,则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 ⎝⎛++=n t m k N g M t m ha A f N v W f γζραγ12225.175.0R 0桩身为圆形截面,故5.0,2==N a ζγ50EI mb =α根据灌注桩桩周主要土层的类别,取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MN/m 4圆形桩桩身的计算宽度为:()m d b 0575.15.05.19.00=+⨯=c s E c E Ed W I I E EI /2/8.0000===α对于C25级混凝土:224/8.2/108.2m MN mm N E c =⨯=对于HPB235级钢筋:224/1.2/101.2m MN mm N E s =⨯=扣除保护层后的桩直径为m d 43.007.05.00=-=33-222020m 1064.11]43.0%75.015.725.0[3245.014.3])1(2[32⨯=⨯⨯-+⨯=-+=)(d d dW g E ραπ 45-3-00m 1091.22/5.01064.112/⨯=⨯⨯==d W I6.521091.2108.285.085.05-40=⨯⨯⨯⨯==I E EI c MN ·m ² m EI mb 709.06.520575.125550=⨯==α 桩顶最大弯矩系数v M 取值:由于桩的入土深度h =15.2m ,桩与承台为固接,αh =0.709⨯15.2=10.7768m>4m 故而αh =4则v M =0.926222204.0%]57.01-75.01[5.0414.3])1(1[4m d A g E n =⨯+⨯⨯=-+=)(ραπ N k 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桩顶的最小竖向力(用该值计算所得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最小),则N k =391.3kNkNN A f N v W f R nt m k N g M t m ha 48k 8.49542.49795165.010*******.121000976.4075.01)%57.02225.1(926.01000/64.11100000027.12709.075.0)1)(2225.1(75.00>)(==⨯⨯⨯⨯⨯+⨯+⨯⨯⨯⨯⨯++=γζραγ 故桩身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10)配筋长度计算由于侧阻力起主要作用,基桩为端承摩擦型桩,配筋长度应不小于桩长的2/3(即2/3×15.2=10.1m ),同时不宜小于4.0/α=4.55m ,则配筋长度取10.1m 钢筋锚入承台35倍主筋直径,即35×12=420mm3.8.4箍筋配置采用Φ6@200螺旋式箍筋,由于钢筋笼长度超过4m,需要每隔2m设一道Φ12焊接加劲箍筋四、课程设计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基础工程》(第2版)周景星李广信虞石民王洪瑾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