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课程设计--灌注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桩基础课程设计二设计荷载:柱底荷载标准组合与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见桩基础设计任务书表3,表4。
1 题号:4号2 柱底荷载效应标组合值A轴:F k=2040KN M K=242KN.M V K=145KN。
B轴:F k=2280KN M K=223KN.M V K=158KN。
C轴:F k=2460KN M K=221KN.M V K=148KN。
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A轴:F k=2650KN M K=253KN.M V K=193KN。
B轴:F k=3560KN M K=228KN.M V K=175KNC轴:F k=3120KN M K=244KN.M V K=188KN。
4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地基各土层物理性质参数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5米处。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四.桩的选型疏桩布置经济承载力高,此处地层中无高压缩性土,不考虑承台作用,拟采用Φ500灌注桩,持力层选择粉沙层。
桩入土深度1.0米(不小于2d),设计桩长15.6米,伸入承台50mm,承台底置于淤泥质土顶面,拟选承台高1200mm。
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土层分布图(一)单桩承载力计算1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QukQuk=Qsk+Qpk=U∑q si l i+A p q pk=π×0.5×(2.0×26×0.8+1.3×28+6.6×45+4.2×65+1.0×75)+ π×(0.5/2)^2×2400=1606.1kn2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承台底部为淤泥质地基土,压缩性大,不考虑承台效应ηc=0,则有R=Ra=Ruk/K=1606.1/2=803.05KN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桩数为:n=Fk/R=3.06 取4根(一)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当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时,荷载应取效应标准组合值,由于桩基所处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且场地内无可液化沙土,粉土问题,因此不进行地震效应承载力验算。
桩基础课程设计

3、场地特征状况
地下水埋藏与性质:各钻孔混合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20~2.30m。区内地下水位年变幅约1.50m。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
抗震设防: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场地地震效应:本场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分布有⑸饱和细砂,初步判别属可液化土层,建议该层的桩周摩阻力乘以折减系数2/3。根据标贯试验结果,依照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有关规定,可不考虑震陷问题。
桩基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荷载及典型地质剖面图
(1)建筑标准层平面示意图(图1)
某高层住宅楼,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高度60米,底层柱子截面 (砼强度等级C6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3级。±0.00相当于黄海高程+7.80m,室内外高差为400mm。
(2)底层柱底荷载:
中风化细粒花岗岩:浅灰、灰白色,矿物成份由石英、长石及少许云母组成,岩体较破碎,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碎块状结构,岩芯呈短柱状,RQD值一般75%~90%,岩石工程性质较好,岩石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87.00~126.20MPa,标准值95.16 MPa,属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3级。本次勘探有9个钻孔进入该岩层,进入深度1.50~7.92m。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

桥梁基础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基础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基础桩的受力原理、设计要点及施工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基础桩的检测与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基础桩知识,分析桥梁工程中基础桩的选择与应用。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基础桩的简单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3. 学生能运用检测方法,评估桥梁基础桩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质量观念,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知识基础,对桥梁基础桩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基础桩的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桩概述- 基础桩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基础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基础桩受力原理- 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桩身强度及稳定性分析3. 桥梁基础桩设计- 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桩径、桩距的确定- 桩基施工图的绘制4. 桥梁基础桩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制桩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 桥梁基础桩检测与验收- 检测方法与技术- 验收标准与程序- 桩基工程质量评定6. 案例分析与讨论- 现有桥梁基础桩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 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 素填土, 层厚约1.5m, 稍湿, 松散, 承载力特性值fak=95kPa(号土层: 淤泥质土, 层厚3.3m, 流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65kPa。
(号土层: 粉砂, 层厚6.6m, 稍密, 承载力特性值fak=110kPa。
(号土层:粉质黏土, 层厚4.2m, 湿, 可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165kPa。
(号土层:粉砂层, 钻孔未穿透, 中密-密实, 承载力特性值fak=28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3.1和表3.2所示.表3.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孔隙比e含水量W(%液性指数I L标准贯入锤击数N压缩模量Es(MPa)素填土---- 5.0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粉砂0.81 27.6 -14 7.5 ❍粉质黏土0.79 31.2 0.74 -9.2 ⏹粉砂层0.58 --31 16.8表3.2 桩的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土层编号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3.5m。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 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 横向承重, 柱网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3.3所示, 该表中弯矩MK 、水平力VK 均为横向方向。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3.4所示, 该表中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
表3.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K(kN)MK( kN.m)V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2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3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4 1875 2160 2080 205 204 213 139 149 1345 2040 2280 2460 242 223 221 145 158 1486 2310 2690 2970 275 231 238 165 162 1537 2568 3225 3170 293 248 247 174 179 1658 2670 3550 3410 299 264 256 183 190 1709 2920 3860 3720 304 285 281 192 202 19110 3130 3970 3950 323 302 316 211 223 230题号FK (kN)MK( kN.m)VK(kN)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1. 灌注桩基础设计灌注桩是一种常用于土建工程中的基础结构,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项目。
灌注桩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土层情况、荷载要求、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1.1 土层情况分析在进行灌注桩基础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工程地段的土层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土层剖面图、地下水位等信息的综合考虑,确定适合灌注桩的土层条件。
1.2 荷载要求确定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结合土层情况及设计标准,确定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变形限制等参数,确保基础结构能够满足工程的承载需求。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及荷载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注桩布局方案,确保桩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4 施工质量要求对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桩身质量、桩端形状、配筋要求等,确保桩体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
2. 灌注桩基础施工灌注桩的施工是基础设计的重要环节,对灌注桩基础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灌注桩基础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工程材料准备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孔洞钻进、注浆灌注、钻孔套筒安装等环节,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2.3 检测与验收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包括桩身质量、承载性能、变形限制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基础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3. 灌注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在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工艺控制•材料质量检验•环境保护措施结语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设计合理、施工规范将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灌注桩基础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灌注桩课程设计6A

灌注桩课程设计 6 A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注桩的基本概念、类型、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1)了解灌注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掌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熟悉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各种灌注桩的施工图;(2)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桩施工方案;(3)具备对灌注桩施工质量进行评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2)培养学生遵守施工规范,注重安全的原则;(3)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4.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1周: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第2周: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3周: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第4周: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灌注桩施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实验法: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或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灌注桩施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安排现场观摩或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桩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计算一.确定尺寸及桩个数:设计采用C20的混凝土,桩径d=1.00m ,挖孔灌注桩,桩长l=41.00m ,伸入持力层(粗纱)的深度为3.3m 。
1.求[]σ:根据条件,所选公式:[]()d k d k 2'2220634γγσσ+-+=可查知持力层的基本承载力 kPa 4000=σ查《规范》得 52=k 5.225'2==k 3'2/10102010M KN =-=-==γγγ 则桩底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Kpa6001105.26)34(105400=⨯⨯⨯+-⨯⨯+=σ2.求[]p :公式:[][]∑+=σA m l f U p i i 021227854.04m d A ==πm U 2673.304.1=⨯=π查《规范》得4.00=m查《规范》得i f (钻孔灌注桩极限摩阻力)。
K P a f 451=m l 8.03=; K P a f 502= m l 1.82= K P a f 303=m l 8.03=; KPa f 554= m l 8.265= K P a f 805=m l 3.35=。
则:[]Kpap 56.3875607854.04.0)3.3808.26558.0301.850245(2673.321=⨯⨯+⨯+⨯+⨯+⨯+⨯⨯⨯=3.定桩数:取u=1.5则: []91.756.38755.204425.1=⨯==p Nn μ根取8=∴n布桩如下:二.计算:1. 桩的计算宽度b o : 公式:b k kk b f 00=()()md h b n h L 6136.026.31136.06.02131'11=+====+⨯=<=-=则11''6.01h L b b k ⋅-+=∴822.0626.06.016.0=⋅-+=9.0=f k ()2/10=+=d k α m b 48.1129.082.00=⨯⨯⨯=∴ 2. 求变形系数α: 假设为弹性桩,则:()()()26474224241211006.1641107.28.08.0/864008.408.208.222900027500/9000/750008.2208.423.113.1308.4104.1212m KN I E EI M KN m m KN m m KN m h h m d h h m ⋅⨯=⋅⨯⨯⨯===⨯+⨯⨯+⨯====-==-==+⨯=+=π则得:立。
桩基础 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学校:专业:土木工程目录桩基础设计报告 (1)设计步骤 (2)1、确定桩的类型、规格,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承台尺寸。
2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2)3、确定桩数及其布置。
(2)4、进行基桩承载力验算. (3)5、承台计算: (4)6、桩顶位移验算。
(6)7、绘制桩基础施工详图。
(7)主要参考资料 (9)桩基础设计报告苏州斜拉桥如图所示,设计其一侧塔柱下的桩基础。
图苏州斜拉桥及其地层剖面示意图设计步骤1、确定桩的类型、规格,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承台尺寸。
设计采用C30的混凝土, 挖孔灌注桩,桩径d=1m, 桩长l=14.1m, 桩深入承台0.1m ,伸入持力层(石灰岩)的深度为1m ,承台埋深为3m ,承台厚度1.5m ,拟定承台尺寸为:长16m 宽14m ,钢筋布置情况:6根22Φ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查规范得: 10.5c =,[]()210.56000010.041600000.50.2137410482a R πππ⎛⎫=⨯⨯+⨯⨯⨯⨯+⨯⨯⨯⨯⨯+⨯=⎪⎝⎭45665.3kN按桩身材料计算:()()'0.80.811.525000019522816133.4c c p y s R f A f A KN ϕψπ=+=⨯⨯⨯+⨯=R 取较小值。
3、确定桩数及其布置。
(1)确定桩数:2000020161431.1 5.96133.4F G n R μ++⨯⨯⨯=== 取6根。
(2)布桩:桩的中心距如下规定:在长边方向为4d=4m ,在短边方向为6d=6m ; 承台底的布桩设计如下图:(3)重新验算桩数 按布桩后,承台及承台上土的自重,则:2000020101231.1 4.846133.4F G n R μ++⨯⨯⨯=== 取6根。
4、进行基桩承载力验算.(1)首先进行竖向承载力的验算,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0N R γ≤; 0max 1.2N R γ≤2000020101235573.36F G N n ++⨯⨯⨯=== 05573.315573.3N γ=⨯=<Rmax max22300050035573.35643.6144y iM x F G N n X ++⨯=+=+=⨯∑ 0max 15643.615643.61 1.27360.08N R γ=⨯=<=所以基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桩基础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13年11月20日灌注桩基课程设计1.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灌注桩基础设计2.设计荷载(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040kN M k=242kN.M V k=145kN○B轴荷载:F k=2280KN M k=223 KN.M V k=158 kN○C轴荷载:F k=2460kN M k=221kN.M V k=148kN(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650kN M k=253kN.M V k=193kN○B轴荷载:F=3560 kN M=228 kN.M V=175 kN○C轴荷载:F k=3120kN M k=244kN.M V k=188kN设计○C轴柱下桩基,○A、○B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3.地层条件及其参数1). 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95kPa。
①号土层:素填土,厚度1.5m,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fak=65kPa。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厚度3.3m,流塑,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
③土层:粉砂,厚度6.6m,稍密,承载力特征值fak=165kPa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厚度4.2m,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表2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k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4).水文地质条件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 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3.5m 。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内无液化砂土,粉土。
4.灌注桩基设计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
该建筑上层为六层框架结构,根据规范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直径500mm 的混凝土灌注桩,以⑤号土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桩尖深入持层1.0m (对于砂土不小于1.5d=750mm ),设计桩长17.0m 预制桩尖长0.5m ,初步设计承台高1.0m ,承台底面埋置深度-1.60m ,桩顶伸入承台50mm 。
1).单桩承载力计算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Q uk= Q sk + Q pk = u p ∑q sik l i + A p q pk由于Q sk =0.5 × π×(1.5 × 22 + 3.3 × 28 + 6.6 ×45 + 4.2× 60+1×75)=1177.2kNQ pk =kN 2.471240025.02=⨯⨯π则Q uk =1177.2+471.2=1648.4kN2). 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承台底部地基土为较松软的填土,压缩性大,因此本工程不考虑承台土效应取ηc =0,则有 R= R a =KQ uk=24.1648=824.2kN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粧数为n ≥ak R F =2.8242460=2.9则设计粧数为5根。
3).桩基的验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当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时,荷载应取其效应标准组合值。
由于桩基所处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因此不进行地震效应的承载力验算。
下面进行基桩竖向承载力的验算根据桩数设计矩形承台,边长为2.2m ×2.2m ,矩形布桩,桩中心距取1.40m ,桩心距承台边缘为400mm 。
(见图)承台及其上土壤的总重为 G k =20 × 2.2 × 2.2 × 1.5=145.2 kN计算时取荷载的标准组合,则N k =nG Fkk+=52.1452460+=521.04 kN ﹤R (=824.2 kN )N kmax = N k +∑2yMy max =521.04+7.07.04)5.1148221(⨯⨯⨯+=747.06 KN N kmin = N k -∑2yMy min=521.04-226.02=295.02 KN 因此N kmax =747.06 kN <1.2R(=1.2*824.2=989.0kN) N kmin =295.02 kN >0满足设计要求,故初步设计是合理的4).承台设计根据以上桩基设计及构造要求,承台尺寸为2.2m ×2.2m ,预估承台厚0.9m ,承台选用选用C25,ƒt =1.27N/mm 2,ƒc =11.9N/mm 2;承台钢筋选用HRB335级钢筋,ƒy =300N/mm 2.1.承台内力计算承台内力计算采用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则基桩净反力设计值为N/max =n F +∑2i i y y y M =53120+27.047.0)9.0188244(⨯⨯⨯+=624+147.6=771.6kN N /min =nF -∑2i iy yy M =53120-27.047.0)9.0188244(⨯⨯⨯+=624-147.6=476.4kN N '=nF =53120=624kN5).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为防止承台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应具有一定厚度,初步设计厚度0.90m ,承台底保护层厚度70mm ,则h 0=900-70=830mm 。
分别对柱边冲切和角桩冲切进行计算,以验算承台厚度的合理性。
由于基桩为圆形桩,计算时应将截面换算成方桩,则换算方桩截面边宽为bp =0.8d=0.8×500=400mm上图所示承台计算简图中的桩基即是换算后边长为400mm 的方桩。
6).柱对承台冲切承台受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F l ≤2{β0x (b c +a oy )+βoy (b c +a ox )}βhp ƒt h 0由于F l =F-∑i N =3120 - 0=3120kN ,则冲垮比为λox =0ox h a =83.025.0=0.3 λoy=0oy h a =83.025.0=0.3 冲切系数为 βox=2.084.0+λox =2.03.084.0+=1.68 βoy=2.084.0+λoy =2.03.084.0+=1.682{β0x (b c +a oy )+βoy (b c +a ox )}βhp ƒt h 0=2×{1.68×(0.4+0.25)+1.68×(0.4+0.25)}×0.99×1270×0.83 =4558kN >F 1(=3560kN )故厚度为0.9m 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7).角桩冲切验算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N l ≤{βx 1(c 2+21y α)+βy 1(c 1+21x α)}βhp ƒt h 0由于Ft= N /max =771.6kN ,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边缘距离为c 1=c 2=0.65ma 1x =0.25m a 1y =0.25mλ1x =01x h a =83.025.0=0.3 λ1y =0y 1h a =83.025.0=0.3β1x =2.056.0x 1+λ=2.03.056.0+=1.12 β1x =2.056.0y 1+λ=2.03.056.0+=1.12 {β1x (c 2+2a 1y )+β1y (c 1+2a 1x)}βhp ƒt h 0 ={1.12×(0.65+225.0)+1.12×(0.65+225.0)}×0.99×1270×0.83 =1811.6kN >N /max (=771.6kN )故厚度为0.9m 的承台能够满足角桩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8).承台受剪承载力验算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柱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对于I-I 截面λoy =0y h a =83.00.25=0.3(介于0.25-3之间)剪切系数为α=11.75+λ=13.01.75+=1.35 受剪切承载力高度影响系数计算:99.0830********.025.00=⎪⎪⎭⎫ ⎝⎛=⎪⎪⎭⎫⎝⎛=h hsβI-I 截面剪力为V=2×N/max =2×771.6=1543.2KNβhsαƒt bh 0=0.99×1.35×1270×2.2×0.83=3099.4kN >V故满足抗剪切要求。
9).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承台计算截面弯矩如下。
对于I-I 截面,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N /max=771.6KN 进行计算,M x =∑N i y i =2×771.6×0.7=1080.24kN.mA sl =0y x h 9.0M f =8303009.01024.08016⨯⨯⨯=4820mm 2因此,承台长边方向都选用 钢筋C 22@160,钢筋数为 n=2200/160+1=14实际钢筋A s =14×380.1=5321.4 mm 2,满足要求对于II-II 截面,取基桩净反力平均值N '=624KN 进行计算 此时h o =900-70=870mm 则My=∑NiXi=2×624×0.65 =811.2kN.mA s2=0y yh 9.0M f =8303009.0102.8116⨯⨯⨯=3619.8mm 2因此,承台短边方向选用C 20@160,钢筋根数为n=2200/160+1=14实际钢筋As=14×314.2=4398.8 mm 2,满足要求10)承台构造设计混凝土桩桩顶伸入承台长度为50mm ,两承台间设置连系梁,与承台平齐,根据构造要求,梁宽250mm ,梁高500mm ,梁内主筋上下共4C 14通长配筋,箍筋采用C 8@200.承台底做100mm 厚C10混凝土垫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 。
5.桩身结构设计灌注桩选用C30混凝土,预制桩尖选用C30混凝土,钢筋选用HRB335级。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桩顶轴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N max ≤φψc ƒc A psN max =nG F ++∑2iiy yy M=52.1452.13120⨯++27.047.0)9.0188244(⨯⨯⨯+=658.848+147.6 =806.4kN计算桩基轴心抗压强度时,一般不考虑压屈影响,故取稳定系数φ=1;对于灌注桩,基桩施工工艺系数ψc =0.8;C30级混凝土,ƒc =14.3N/mm 2,则Φψc ƒc A =1×0.8×14.3×103×25.0π41⨯⨯=2246.2kN >N max (=806.4 kN ) 故桩身轴向承载力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