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灌注桩
单元8灌注桩基础施工《基础工程施工》

8.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关键是:一要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量大于导管内混凝土必须保持的高度和开始浇筑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堆内必须的埋置深度所要求的混凝土量;二要严格控制导管的提升高度,且只能上下升降,不能左右移动,以避免造成管内发生返水事故。
2.水下混凝土灌注
8.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2)反循环回转钻机成孔反循环回转钻机成孔的工艺原理,如图所示。泥浆带渣流动的方向与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的情形相反。反循环工艺的泥浆上流的速度较快,能携带较大的土渣。
8.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2)反循环回转钻机成孔
8.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2.潜水钻机成孔
潜水钻机成孔的示意图如图8-7所示。潜水钻机是一种将动力、变速机构和钻头连在一起加以密封,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体积小而轻的钻机,这种钻机的钻头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桩径和不同土层的需要。钻头可带有合金刀齿,靠电动机带动刀齿旋转切削土层或岩层。钻头靠桩架悬吊吊杆定位,钻孔时钻杆不旋转,仅钻头部分将切削下来的泥渣通过泥浆循环排出孔外。钻机桩架轻便,移动灵活,钻进速度快,噪声小,钻孔直径为500~1500mm,钻孔深度可达50m,甚至更深。
8.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2.换浆法
采用泥浆泵,通过钻杆以中速向孔底压入相对密度为1.15左右、含砂率小于4%的泥浆,把孔内悬浮钻渣多的泥浆替换出来。对正循环回转钻来说,不需另加机具,且孔内仍为泥浆护壁,不易坍孔。但本法缺点较多,首先,若有较大泥团掉入孔底则很难清除;其次,相对密度小的泥浆会从孔底流入孔中,轻重不同的泥浆在孔内会产生对流运动,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降低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清孔所花时间较长。当泥浆的含砂率较高时,不能用清水清孔,以免砂粒沉淀而达不到清孔目的。
沉管灌注桩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一:设计资料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五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位深为2.5m。
桩基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相应于荷载效应组合时作用于柱底荷载为:F K =6500kN, 长边方向M yk = 100kN∙m、H k = 300kN;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2、根据地质资料,以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沉管灌注桩桩径为500mm;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三:桩基础设计(一):必要资料准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1、选择持力层:10.9~15.0m,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第三层粉质粘土2.1m, 取承台埋深2.0米。
2、桩型确定:1)、桩为沉管灌注桩;2)、构造尺寸:桩长L=11.0m,桩径d=500mm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f=16.5MPa4φ16 yf=300MPa(三):单桩承载力确定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1°、桩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3L I=0.10,入土深度为13.0m,4284pakPa q=2°、桩侧土摩擦力: 粘土层1:0.6LI = ,40~52sakPa q= 取47kPa 粘土层2:20.85L I= ,228~40sa kPa q 取35kPa 粉质粘土层1:30.1L I=,363~72sa kPa q= 取68kPa桩周长: 3.140.5 1.57d m μπ==⨯= 桩截面积:22/40.196p A d m π==242840.5/40.5(47 3.635 5.368 2.1)839.7 1.57497.51620.8uk pipsiapaQ pk sk kPaQ Q q q lAππμ=+=⨯+⨯⨯⨯+⨯+⨯=+⨯=+=∑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查表 1.75s pγγ==1620.8926.21.75pkukaspkN QQRγγ=+==2、桩数和桩的布置: 1°、桩数和桩距 65001.1 1.17.7926.2k aF n R =⨯=⨯= 取 n=9根桩距 :()()3.5~4 3.5~40.5 1.75~2S d m ==⨯= 取 1.8S m = 2°、桩的布置和承台尺寸及柱排列如下图:承台长、宽:2(1.80.5) 4.6a b ==⨯+=,承台高h=1.5m, 桩顶深入承台80mm, 保护层100mm, 有效高度0 1.50.1 1.41400h m m m =-==(四):单桩受力验算:1、单桩所受平均竖向力:320/G kN m γ=6500204.64.62816.3926.29k kK a F G Q kPa R kPa n++⨯⨯⨯===<=2、单桩所受最大及最小力:()()m ax m ax22m in100300 1.5 1.8816.36 1.8()k ik k Q M H h xQx+⨯⨯=±=±=⨯+∑765.4kN>03、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30033.39kiH kN n H=== ,6500722.29ikN F==33.311722.221.612H F==< 即 iF与i H 合力 与i F 的夹角小于5∴单桩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要进一步的验算。
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现场: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的平整和清洁,为施工准备工作创造条件。
2、资料准备:收集建筑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灌注桩的技术规范及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审查和整理。
3、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4、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用性。
5、安全措施准备:制定并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保护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施工工艺1、桩位标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灌注桩的位置,进行桩位标定。
2、机械挖孔:使用挖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挖孔作业。
挖孔深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挖孔过程中要保持挖孔壁面的垂直和平整。
3、清孔和扫底:在挖孔完成后,对孔底进行清理和扫底,确保孔底面平整和无杂物。
4、配筋和安装模板:在孔中安装钢筋,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模板,准备灌注混凝土。
5、搅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6、灌注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泵送或卸料车等方式灌注至桩孔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7、震捣和振捣:在灌注混凝土完成后,在桩孔中进行震捣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不产生空洞。
8、拆除模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
9、验收和测量:对进行灌注桩施工的质量进行验收和测量,确保灌注桩的符合设计要求。
10、施工记录和整理:对灌注桩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形成施工报告。
三、施工注意事项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3、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保持施工环境的良好和安全。
4、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5、对灌注桩施工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6、遵守环保要求,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灌注桩课程设计6A

灌注桩课程设计 6 A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注桩的基本概念、类型、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1)了解灌注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掌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熟悉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各种灌注桩的施工图;(2)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桩施工方案;(3)具备对灌注桩施工质量进行评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2)培养学生遵守施工规范,注重安全的原则;(3)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4.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1周: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第2周: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3周: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第4周: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灌注桩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灌注桩施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实验法: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或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灌注桩施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安排现场观摩或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任务书 (3)1.1设计目的 (3)1.2设计任务 (3)1.2.1设计资料 (3)122地质资料 (3)1.2.3材料 (4)1.2.4基础方案 (4)1.2.5计算荷载 (4)1.2.6设计要求 (6)1.3时间及进度安排 (6)1.4建议参考资料 (6)2设计指导书 (8)2.1拟定尺寸 (8)2.2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2.2.1荷载计算 (8)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2.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3设计计算书 (13)3.1设计拟定尺寸 (13)3.2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3.3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3.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3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3.4桩基设计与验算 (20)3.4.1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3.4.2桩的内力计算 (21)3.4.3桩身配筋计算 (24)4钢筋构造图 (29)4.1钢筋用量计算 (29)4.1.1纵筋用量计算 (29)4.1.2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4.1.3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4.1.4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4.1.5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4.1.6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4.1.7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4.1.8钢筋总用量 (30)4.2配筋图 (30)4.3三视图 (30)4 参考文献311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设计任务书1.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承受竖向和水平力作用的单排桩 基础的设计与计算,对相应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1.2设计任务:1.2.1设计资料:我国某公路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 下图所示。
其上部结构为28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 型梁桥, 桥面宽7米。
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H 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灌注桩

《基 础 工 程》 课 程 设 计姓名:班级:学号:···学校建筑工程学院····年··月目录1、设计题目 (3)2、设计荷载 (3)3、地层条件及参数 (4)3.1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4)3.2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4)4、 灌注桩基设计 (5)4.1单桩承载力计算 (5)4.1.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5)4.1.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5)4.2桩基的验算 (6)4.3承台设计 (7)4.3.1承台内力计算 (7)4.3.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8)4.3.3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9)4.3.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9)4.3.5承台构造设计 (10)4.4桩身结构设计 (10)4.4.1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10)4.4.2桩身水平承载力验算 (11)4.4.3配筋长度计算 (12)4.4.4箍筋配置 (12)4.5估算A、C轴线柱下桩数 (13)4.5.1桩数估算 (13)4.5.2承台平面尺寸确定 (13)4.6设计图纸 (13)1、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灌注桩基设计。
2、设计荷载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如表2.1、表2.2所示。
表2.1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k(kN) Mk(kN·m) Vk(kN)A轴 B轴 C轴 A轴 B轴 C轴 A轴 B轴 C轴1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2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3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4 1875 2160 2080 205 204 213 139 149 1345 2040 2280 2460 242 223 221 145 158 1486 2310 2690 2970 275 231 238 165 162 1537 2568 3225 3170 293 248 247 174 179 1658 2670 3550 3410 299 264 256 183 190 1709 2920 3860 3720 304 285 281 192 202 19110 3130 3970 3950 323 302 316 211 223 230表2.2 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题号F(kN) M(kN·m) V(kN)A轴 B轴 C轴 A轴 B轴 C轴 A轴 B轴 C轴1 1580 2630 1910 198 205 241 150 140 1382 1840 2800 2200 205 210 243 154 145 1403 2130 3080 2490 210 211 223 164 155 1504 2320 3310 2780 215 214 238 181 166 1745 2650 3560 3120 253 228 244 193 175 1886 2910 3790 3430 286 251 266 204 188 1967 3230 4180 3750 303 284 274 212 197 2088 3360 4420 4010 332 315 269 225 224 2169 3680 4690 4230 371 326 301 233 230 22810 3970 5070 4520 393 354 325 242 236 238(1)题号:2号(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灌注桩)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灌注桩粧基设计。
二、设计荷载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如表4.1、表4.2所示。
表4.1表4.2(1)题号:5号(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 Fk =2040kN;Mk =242kN·m;Vk=145kN。
B轴荷载: Fk =2280kN;Mk =223kN·m;Vk=158kN。
C轴荷载: Fk =2460kN;Mk =221kN·m;Vk =148kN。
承台-2平面图AA(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F =2650kN ;M =253kN ·m ; V =193kN 。
B 轴荷载:F =3560kN ;M =228kN ·m ; V =175kN 。
C 轴荷载:F =3120kN ;M =244kN ·m ; V=186kN 。
设计A 轴柱下桩基,B 、C 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三、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地层条件及其参数详见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四、预制桩基设计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 ,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查表,该建筑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截面为400mm 的沉管灌注桩,以⑤号土层粉沙土为持力层,桩尖伸人持力层0.6m (对于沙土不小于1.5d =600mm ),设计桩长15.0m ,初步设计承台高0.7m ,承台底面埋置深度-1.60m ,桩顶伸人承台50mm 。
(一) 、单桩承载力计算根据以上设计,桩顶标高为-1.6m ,桩底标高为-16.6m ,桩长为15.0m 。
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pk p i sik p pk sk ul q A l q u Q Q Q +=+=∑由于)756.0602.4456.6283.32235.0(4003.14Qsk ⨯+⨯+⨯+⨯+⨯⨯⨯= Qpk =301kN 2400×0.4×3.14×412=Quk =301+1022=1173kN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承台底部地基土为较松软的填土,压缩性大,因此本工程不考虑承台土效应,即取ηc =0,则有:kN K R R A 5.58621173Q uk ==== 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桩数为:a R n k F ==74.35.5862040= 则设计桩数为 4 根。
灌注桩课程设计

灌注桩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本课程旨在介绍灌注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灌注桩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灌注桩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灌注桩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3. 熟悉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灌注桩的定义、分类及应用范围;2. 灌注桩的材料与设备;3. 灌注桩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4. 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5. 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灌注桩的相关知识点。
2. 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灌注桩施工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3.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主要考察学生对灌注桩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对灌注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灌注桩工程技术》2. 参考书目:(1)《地基与基础工程》(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桥梁设计规范》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个教学小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灌注桩的定义、分类及应用范围;第二周:灌注桩的材料与设备;第三周:灌注桩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第四周: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第五周: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第六周:实验课程,模拟灌注桩施工过程;第七周:课堂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八周:期中考试;第九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应用;第十周:桥梁设计规范的应用;第十一周:实验课程,模拟灌注桩质量检测过程;第十二周:课堂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三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应用;第十四周:灌注桩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第十五周:课堂总结,复习重点知识点;第十六周: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台及其上填土的总重为:
计算时取荷载的标准组合,则
= = 548.72<R(=586.5kN)
因此
满足设计要求,故初步设计是合理的。
(三)、承台设计
根据以上桩基设计及构造要求,承台尺寸为2.2m×2.2m,预估承台厚0.7m(见图2),
对于Ⅱ-Ⅱ截面,取基底净反力平均值 进行计算。
此时
H0=950-80=870mm则
因此,承台短边选用 16@170,则钢筋根数为n=3600/170+1=23,实配钢筋As=23×201.1=4625mm
(5)承台构造设计
混凝土桩桩顶伸入承台长度50mm。两承台间设置连系梁,梁顶面标高-0.65m,与承台齐平,梁宽400mm,梁内主筋上下共 4 12通长配筋,箍筋采用 8@200。承台底座厚100mmC10素混凝土垫层,垫层挑出承台边缘100mm。
B轴荷载:Fk =2280kN;Mk=223kN·m;Vk=158kN。
C轴荷载:Fk =2460kN;Mk =221kN·m;Vk =148kN。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2650kN;M=253kN·m; V=193kN。
B轴荷载:F=3560kN;M=228kN·m;V=175kN。
(3)承台受剪承载力计算
承台剪切破坏发生在柱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处,对于I—I截面,
(介于0.25~3之间)
剪切系数为:
受剪切承载力高度影响系数为:
则
故满足抗剪切要求 。
(4)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承台计算截面弯矩如下。
取l-l截面,取基桩净反力最大值 797.43kN进行计算,则
因此,承台长边方向选 22@110,则钢筋根数为n=2200/110+1=21,实际钢筋AS=21×380.1=7982mm2,满足要求。
140
138
2
184
5
21
40
3
2
21
55
150
4
232
66
174
5
265
3
228
244
193
175
186
6
291
6
251
266
204
188
196
7
323
97
208
8
336
2
3
216
9
368
30
228
1
2
42
236
238
(1)题号:5号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k =2040kN;Mk =242kN·m;Vk=145kN。
C轴荷载:F=3120kN;M=244kN·m;V=186kN。
设计A轴柱下桩基,B、C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三、地层条件及其参数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详见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四、预制桩基设计
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查表,该建筑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截面为400mm的沉管灌注桩,以⑤号土层粉沙土为持力层,桩尖伸人持力层0.6m(对于沙土不小于1.5d=600mm),设计桩长15.0m,初步设计承台高0.7m,承台底面埋置深度-1.60m,桩顶伸人承台50mm。
根据上部荷载初步估计桩数为:
=
则设计桩数为4根。
(二)、桩基的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当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时,荷载应取其效应的标准组合值。由于桩基所处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且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问题,因此可不进行地震效应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下面进行桩基竖向承载力的验算。
204
2
5
2
242
223
221
145
158
148
6
231
5
231
238
165
162
153
7
2568
3225
317
74
179
165
8
267
9
264
256
183
190
170
9
292
4
285
281
192
202
191
1
211
223
230
表4.2
题号
FK(kN)
MK(kN)
VK(kN)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1
50
(一)、单桩承载力计算
根据以上设计,桩顶标高为-1.6m,桩底标高为-16.6m,桩长为15.0m。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由于
=
=301+1022=1173kN
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承台底部地基土为较松软的填土,压缩性大,因此本工程不考虑承台土效应,即取ηc=0,则有:
Iv 桩身结构设计
沉管灌注桩选用C30混凝土,钢筋选用HRB400级,箍筋HPB300。
1. 桩身轴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础规范》(JGJ-2008)第5.8.2条的规定,桩顶轴向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747.24+92.43=839.67
=987.64kN
承台混凝土选用C25,承台钢筋选用HRB400级钢筋, ;承台钢筋选用HPB335级
1.承台内力计算
承台内力计算荷载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则基桩净反力设计值为
+ = +
- = -
= =
2.承台厚度及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为防止承台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初步设计承台厚0.7m,承台底保护层厚50mm,则h0=7000-60=640mm。分别对柱边冲切和角桩冲切进行计算,以验算承台厚度的合理性。
一、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灌注桩粧基设计。
二、设计荷载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如表4.1、表4.2所示。
表4.1
题号
FK(kN•m)
MK(kN•m)
VK(kN•m)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轴
1
1256
1765
97
123
130
112
2
26
135
114
3
165
1
197
2
4
0
205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灌注桩)
———————————————————————————————— 作者:
———————————————————————————————— 日期:
《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计算书
班 级:土木3114
姓 名:吴俊林
学 号:1111421205
指导老师:龚成中
日 期:2014年6月
归口单位:建 筑 工 程 学 院
由于基桩为圆形桩,计算时应将截面换算成方桩,则换算方桩截面宽度为
(1)柱对承台冲切。
承台受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 ,则冲跨比为
冲切系数为
故厚度为0.95m的承台能够满足柱对承台的冲切要求。
(2)角桩冲切验算。
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由于 ,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距离为
故厚度为0.7m的承台能够满足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承台的剪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