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16《说勤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苏教版(共26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苏教版(共26张PPT)
1、为了说明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人的例子? 2、他们最后成功了吗?哪里获得了成功?找
出相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3、他们成功靠什么?为什么会成功?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 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 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 家,国际数学大师。他为中国 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 贡献。被称为“中国数学之 神”,“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人民数学家”。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 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 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 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 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 班上名列前茅。
童第周获得成功的秘密是?
返幻灯片 9
1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 书。2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 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3他还 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 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 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 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
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茅盾
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血汗。

《资治通鉴》记载了16个 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 总计294卷的长篇巨著,是司 马光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编 纂而成的。《资治通鉴》已
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其
地位堪比《史记》。为封建
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 得很大程度的借鉴。
成功=( )天才+( )汗水。 —— 发明家爱迪生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说勤奋》|苏教版 (共11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说勤奋》|苏教版 (共11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16《说勤奋》|苏教版 (
共11张PPT)
2020/8/22
通往理想境界的 桥梁是什么?
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 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 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鲜花”指什么? “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
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国外,成功者的 成功无一不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 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 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青蛙卵剥离手术
• 勃朗歇尔Biblioteka 授要求学生们设法把青蛙卵外的一层膜剥下来。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几年
来,许多人做过,但都失败了。一天,教授把 这一难题交给了童第周。只见他坐在显微镜前 ,用一把尖利的钢镊将青蛙卵钳到玻璃盘中, 然后用一根钢针在卵细胞上刺了一个小洞,当 看到胀鼓鼓的卵细胞松弛下来——由球状变成 扁圆形时,再操起两把钢镊,用细尖的镊尖夹 住细胞的中央,均匀地向左右一撕,卵膜马上 被剥离得干干净净。“中国人了不起,真正了 不起!你用几分钟就解决了我们几年来解决的 问题,为我们的实验室开辟了道路。”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 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 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 才,不应自暴自弃。成功者的 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 以求的结果。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 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司马光
童第周
《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 的长篇巨著,当时北宋刚统一,仁人志士有 多种治国策略,但《通鉴》面对现实而回顾 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 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 ,它主要为统治者的治国提供借鉴,《通鉴 》已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其地位堪比《 史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苏教版 (共36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苏教版 (共36张PPT)
遍枕稍末校
guàn dù jī chǔ
惯渡基础
●剥 bāo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 花生。
● 剥 bō
用于复合词:~夺。~削(xuē)。 ~落。~蚀。生吞活~。
bāo(剥花生 剥皮 ) 剥
bō (剥夺 剥落 生吞活剥 )
资治通鉴 毫不气馁 名列前茅 剥离 良训 滚瓜烂熟 有所作为 一遍 枕头 稍微 期末 校园 习惯 基础 远渡重洋 急起直追 司马光 童第周 华罗庚 贡献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闻鸡起舞(祖逖tì)
凿壁借光(匡衡 )
囊萤映雪(车胤yìn 、孙康 )
自学小提示:
1.自由轻声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识生字,查查工具书、联系 课文理解词语。
jiàn něi máo bō xùn
鉴 馁 茅 剥* 训
biàn zhěn shāo mò xiào
左 窄 右 宽 竖 画 突 出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再见
走进课文:
1.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 2.仔细听,给点合适的评价吧!
默读课文:
( 1 )提出观点。 ( 2-3 )举例证明。 ( 4 )总结全文。
说理文特点:
本文先提出(
)这个观点,
列举了(
)和(
)两个事例
来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只有(
),
才能(
),才能(
)。
左 窄 右 宽 捺 变 点
左 点 略 竖 右 点 坦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苏教版 (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说勤奋|苏教版 (共23张PPT)

秋日里,菊花盛开,哥哥、弟弟 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 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冬日里,大雪纷飞,哥哥、弟弟 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 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 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 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 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 头叫“警枕”。
他用了 名的史学
1《时9年资间治巨,通著鉴编》成。了著

《资治通鉴》,简称“通

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

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

294卷,耗 时19年。记载

的历史跨16个朝代,共

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Fra bibliotek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手中的鲜
花”:
他用了 名的史学
1《时9年资间治巨,通著鉴编》成。了著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 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 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 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 烂熟为止。
春日里,彩蝶翩翩,哥哥、弟弟 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 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夏日里,烈日炎炎,哥哥、弟弟 _____,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 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 古今中外,每一个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 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 灌出来的。
记住:
只有一生勤奋, 才能有所作为,才能 对人民、对社会作出 应有的贡献。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天才在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数学家华罗庚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PPT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PPT

• 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 完成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 他“浇灌”这“鲜花”的“汗水 和心血”是什么?
第3自然段
• 童第周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 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 差……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第3自然段
•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会 取得成功?
具体事例说勤奋
古代
现代
第2自然段
•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 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 小时候的司马光:天资聪明 • 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 就? • 他用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 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 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的长篇巨著,为翻 检方便,在修史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 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 《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我国的历史编 纂学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资治通鉴》已 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
“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天刚亮……就…… 睡觉前,总是……, 还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第3自然段
• 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 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照样:照旧,仍旧 即使外面很吵,他照样认真读书,丝毫不受影响。
•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中学 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 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 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 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 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 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 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 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但 他没有放弃,而是顽强地和命 运抗争。终于在最后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1、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 勤奋的理解。 2、自读课文并思考: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PPT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说勤奋》PPT

躲 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 一直 滚瓜烂熟
成功= 一份天才 + 九十九份汗水
——爱因斯坦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并在小组内交流。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用 “——”标出相关的句子。 2、他付出了怎样的“汗水与心血”?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读了童第周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课外拓展 课后搜集有关勤奋成才的成语、 名人名言或者名人故事,在全班内 交流。
返回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 ——华罗庚
返回
司马光与童第周相比,哪些地方相 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用笔 划出有关词句。) 相同:①都十分勤奋 都取得了 巨大成就。 不同: ①一古一今 天资聪明、 基础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 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 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 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付出 感想
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 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 急起直追。每 差,但他 毫不气馁, 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 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 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 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 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 列前茅。
16 说 勤 奋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
是勤奋。
古今中外,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 花, 都 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来的 。
你读了这句话,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指的是什么?
“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地方?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 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 在屋里 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 读到 滚瓜烂熟 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读读填填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
,然而你可知
道,通往理想境界的 是什么?是

古今中外,每一个
,都是
他们用
浇灌出来的。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成功者
成功者
成功者
成功者
童第周
我国著名的 生物学家,也是 国际知名的科学 家。他从事实验 胚胎学的研究近 半个世纪,是我 国实验胚胎学的 主要创始人。
补充阅读
每天天刚亮
读书
晚上睡觉前
习惯地回顾
经过半年的努力 名列前茅
后来
远渡重洋 青蛙卵剥离手术 很大影响
青蛙卵剥离手术
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 却无人能把青蛙卵完整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 毅然站出,面对讥笑,他没有退缩,凭着胆识和才能,完成了 青蛙卵的剥离手术,轰动整个生物界。
比较
司马光和童第周相比,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
成功者 相同
时代 基础 鲜花
桥梁
司马光
理想
勤奋
童第周 成功(鲜花)
北宋
现代
天资聪颖
基础较差
《资治通鉴》
青蛙卵剥离手术
“警枕”
回顾、改进学习方 法
勤奋
名言积累
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2、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发明家爱迪生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我国编年史 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 秋》)。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 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走进童第周
17岁 第一学期末
才进中学
成绩很差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当时我国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 在显微镜下从事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 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 丝;实验用的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这样,童第周和 同事们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他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 授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 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 了一条道路!”
3、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4、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教育家巴甫洛夫
记住: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
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 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古代事例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凿壁借光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走进司马光
……小时候,每当

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
玩了到

止。长大以后,他
。为了抓
紧时间,他用
做了个 ,
睡觉时只要 ,枕头就会 ,
他醒来后便
。他管这
种枕头叫“ ”。
……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记载了16朝1362 年的历史。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 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 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 期。
期末考试,童第周靠自己刻苦的努 力,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其中几何得 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 全班第一。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 “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 步这么快的学生!”
说勤奋
(讲一讲,谈论。)
说理的文章被称为议论文, 通常是先提出论点(观点,看 法),再以论据(事例)再进行 论证(证明)自己的论点,最后 提出希望或号召。
复习检查
史学家 滚瓜烂熟
司马光 警枕
《资治通鉴》
生物学家 童第周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青蛙卵剥离手术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数学家
华罗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有所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