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最新】薄层色谱法操作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法操作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技术,以下是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色谱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板,如硅胶板、氟化纤维素板等。
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色谱板来实现良好的分离效果。
2 .准备色谱层:将色谱板放在合适的托盘上,均匀地涂抹上薄层色谱剂。
涂层应该均匀、细致,避免出现孔隙和不均匀的现象。
3 .样品处理:样品中的杂质和溶剂可能影响色谱的分离结果,因此在样品处理前,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前处理,如稀释、过滤等。
4 .样品施加:将经过前处理的样品加到色谱层上,可以使用毛细管或者微量移液器进行施加,避免过量的样品施加。
5 .吸附和分离:将施加样品的色谱板放入合适的溶剂系统中,让溶剂自己上升或者使用上下法进行分离。
注意,溶剂上升的速度要适中,避免迅速上升导致分离不完整。
6 .显色和检测:将分离好的色谱板放在适当的显色剂中,让目标物质显色。
可以使用紫外灯、红外线检测器或者目视观察等方法进行检测。
7 .记录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分离和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解读。
注意,结果必须要有明确的标识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这些是薄层色谱法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主要事项。
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实验要求和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操作。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分离与分析现对此方法的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提点建议。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完成TLC分析通常需经制板、点样、展开、检出4步操作。
⑴制板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玻璃)上,均匀地涂制硅胶、氧化铝或其他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离、检测就在此薄层色谱板上进行。
一般选用适当规格的表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板。
常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 ×20cm、20cm×20cm等。
称取适量硅胶,加入0。
2%~0。
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 —Na),充分搅拌均匀,进行制板。
一般来说10cm×20cm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例一般为1:2~1:4。
制好的玻璃板放于水平台上,注意防尘。
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取出,放凉,并将其放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水印,方可备用。
⑵点样用微量进样器进行点样。
点样,先用铅笔在层析上距末端l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如果要重新点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余的溶剂挥发后再点样,以免点样斑点过。
一般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过5mm.底线距基线1~2.5cm,点间距离为lcm左右,样点与玻璃边缘距离至少lcm,为防止边缘效应,可将薄层板两边刮去1~2cm,再进行点样。
⑶展开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固移动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
①展开室应预饱和。
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或者在壁上贴两条与室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
②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并且临用时新配为宜。
薄层色谱速查手册

薄层色谱速查手册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离和鉴定有机化合物。
本手册旨在为薄层色谱法的初学者提供基础知识和操作指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技术。
一、薄层色谱法的原理薄层色谱法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差异进行分离。
当混合物中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多次分配时,由于各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平衡不同,导致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二、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流程1、制备薄层板:选用适当规格的玻璃板,清洁干燥后,铺上适量的固定相,形成薄层板。
2、点样:将样品溶液滴加到薄层板的起点线上,等待其干燥。
3、展开:将薄层板置于展开槽中,注入适当的展开剂,使其沿薄层板移动。
4、显色:将展开后的薄层板取出,晾干。
根据需要,对分离出的组分进行显色反应,以便观察和鉴定。
5、薄层扫描:使用薄层扫描仪对薄层板上各组分的斑点进行扫描,记录其相对位置和面积,以便定量分析。
三、薄层色谱法的应用薄层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
在化学研究中,薄层色谱法可用于分离和鉴定有机化合物;在医药领域,薄层色谱法用于药物成分的分析和控制;在食品分析中,薄层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在环保方面,薄层色谱法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
四、注意事项1、选用适当的固定相和展开剂,以保证最佳的分离效果。
2、点样量要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分离效果。
3、注意展开剂的挥发性,避免在实验室内产生有害气体。
4、显色反应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试剂。
5、薄层扫描时要注意校正仪器参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薄层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方法,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对于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可以进一步提高薄层色谱法的应用效果和分离效率,为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分解步调及注意事项之阳早格格创做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物理化教的分散技能,时常使用于药物的分散与分解现对付此要领的分解步调及注意事项提面修议.薄层色谱分解步调完毕TLC分解常常需经制板、面样、展启、检出4步收配.⑴制板正在一仄里收援物(常常玻璃)上,匀称天涂制硅胶、氧化铝大概其余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散、检测便正在此薄层色谱板上举止.普遍采用适合规格的表面光润仄坦的玻璃板.时常使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cm×20cm、20cm×20cm等.称与适量硅胶,加进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 MC-Na),充分搅拌匀称,举止制板.普遍去道10cm×20cm 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率普遍为1:2~1:4.制佳的玻璃板搁于火仄台上,注意防尘.正在空气中自然搞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与出,搁凉,并将其搁于紫中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火印,圆可备用.⑵面样用微量进样器举止面样.面样,先用铅笔正在层析上距终端lcm 处沉沉绘一横线,而后用毛细管吸与样液正在横线上沉沉面样,如果要沉新面样,一定要等前一次面样残存的溶剂挥收后再面样,免得面样乌面过.普遍乌面曲径大于2mm,不宜超出5mm.底线距基线1~2.5cm,面间距离为lcm安排,样面与玻璃边沿距离起码lcm,为预防边沿效力,可将薄层板二边刮去1~2cm,再举止面样.⑶展启将面了样的薄层板搁正在衰正在有展启剂的展启槽中,由于毛细管效率,展启溶剂正在薄层板上缓缓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与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固移动速度分歧而相互分散.①展启室应预鼓战.为达到鼓战效验,可正在室中加进脚够量的展启剂;大概者正在壁上揭二条与室一般下、宽的滤纸条,一端浸进展启剂中,稀启室顶的盖.②展启剂普遍为二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而且临用时新配为宜.③薄层板面样后,应待溶剂挥收完,再搁人展启室中展启.④展启应稀关,展距普遍为8~15cm.薄层板搁进展启室时,展启剂不克不迭出过样面.普遍情况下,展启剂浸进薄层下端的下度不宜超出0.5cm.⑤展启剂屡屡展启后,皆需要换,不克不迭沉复使用.⑥展启后的薄层板用适合的要领,使溶剂挥收真足,而后举止检视.⑦ Rf值普遍统制正在0.3~0.8,当Rf值很大大概很小时,应适合改变震动相的比率.⑷乌面的检出展启后的薄层板通过搞燥后,时常使用紫中光灯映照大概用隐色剂隐色检出乌面.对付于无色组分,正在用隐色剂时,隐色剂喷洒要匀称,量要适度.紫中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检出效验便越佳.展启分散后,化合物正在薄层板上的位子用比移值(Rf值)去表示.化合物乌面核心至本面的距离与溶剂前沿至本面的距离的比值便是该化合物的Rf值.注意事项铺板用的匀浆不宜过稀大概过稀:过稀,板简单出现拖动大概停顿制成的层纹;过稀,火挥收后,板表面较细糙匀浆配比般是硅胶G:火=1:2~3,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火溶液=1:2.研磨匀浆的时间,根据体味去定,与气氛干度有关,普遍通过拿起研棒时匀浆下滴的情况去推断,越稀越易下滴.匀浆的稀稀除效率板的仄滑中,也效率板涂层的薄度,进一步效率上样量.涂层薄,面样易过载;涂层薄,隐色不那么明隐.常常,板的品量对付薄层鉴别的效率不是很,效率最大的是展启剂的配制战展启系统的鼓战.面样尽管用小的面样管.如果有脚够的耐性,最佳只用1微降的面样管.样,面的乌面较小,展启的色谱图分散度佳,颜色明隐.样品溶液的含火量越小越佳,样品溶液含火量大,面样乌面扩集大.样品溶液的溶剂普遍是无火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面佳样的薄层板用电吹风的热风吹搞大概搁进搞燥器里晾搞.展启剂配制采用符合的量器把各组成溶剂移进分液漏斗,热烈振摇使混同液充分混匀,搁置,如果分层,与用体积大的一层做展启剂.千万于不该该把各组成溶液倒进展启缸,振摇展启缸去配制展启剂.混同不匀称战不分液的展启剂,会制成层析的真足波折.各组成溶剂的比率准确度对付分歧的分解任务有分歧的央供,尽管达到真验室仪器的最下透彻度,比圆:与1ml的溶剂,应使用1ml的单标移液管,移液管应切合计量认证央供,纵然时间那不是必须的.展启系统的鼓战普遍使用的是单槽的展启缸,一槽用去搁展启剂,另一槽可加进氨火大概硫酸.把待展启的板搁进二槽间的仄台,斜架着,盖上展启缸的盖子.让展启剂的蒸气充谦展启缸,并使薄层板吸附蒸气达到鼓战,预防边沿效力,鼓战时间正在半小时安排.展启时易免要挨启盖子把薄层板搁进展启剂中,不过对付薄层板与蒸气的吸附仄稳效率不大,天然动做该当尽管沉、快.温干度的统制温干度对付薄层效率皆很大.不冻结的提下,常常温度越矮分散越佳,较易的分散需正在矮温下分散,比圆人参白苷.干度的效率,预计主假如效率薄层板的吸附本领,引导采用性(容量果子)的变更,干度应根据本量情况决定.温度统制使用空调器大概冰柜,干度统制是通过正在另一展启槽搁置相映浓度的硫酸.隐色喷隐色剂隐色最要害是有佳的雾化器.。
薄层色谱操作

薄层色谱操作
薄层色谱是一种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色谱技术。
它可以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以下是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 准备样品和薄层色谱板。
将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 然后在薄层色谱板上刷上一条样品线。
2. 将薄层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 槽中可以加入一定的溶剂, 使其与样品线平齐。
等到溶剂逐渐向上爬升并到达一定高度时, 停止操作。
3. 取出薄层色谱板, 然后标记各化合物的RF值。
4. 如果需要, 可以使用紫外光或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注意事项:
1. 选用合适的薄层色谱板和溶剂。
不同的化合物需要使用不同的薄层色谱板和溶剂。
选择错误的材料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2. 操作时应避免色谱板上有空气泡。
空气泡可能会对结果产生误差。
3. 薄层色谱板应在封闭的环境下储存。
开盖情况下储存的薄层色谱板
可能会受到空气中湿度和灰尘的影响, 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4. 建议使用培养皿盖板盖住色谱槽。
这可以减少溶剂挥发, 从而提高色谱板的稳定性。
总之, 在进行薄层色谱操作时, 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并遵守注意事项。
这将有助于获得准确和可重复的结果。
薄层色谱法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法注意事项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化合物。
在进行薄层色谱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薄层色谱实验之前,应先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溶剂、色谱板和开发室等实验器材。
同时,要确保色谱板的纯净度和质量良好,避免板上有杂质或损坏。
2. 样品的处理:样品在进行薄层色谱之前需要进行合适的处理,如提取、纯化等操作。
样品的处理要严格控制条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物。
3. 色层施加:色层施加是薄层色谱实验的关键步骤,要注意施加的均匀性和厚度的控制。
色层应均匀地覆盖在色谱板上,厚度一般为0.1-0.3毫米。
施加色层时要避免过程中的振荡或晃动,以确保色层的平整度。
4. 试剂的选择:在进行薄层色谱实验时,要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溶剂。
试剂和溶剂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避免对被测物质产生干扰或损坏。
5. 开发条件的控制:开发是薄层色谱的重要步骤,要控制好开发室的湿度和温度。
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色层的分离效果,因此要保持开发室的相对稳定。
6. 结果的解读:薄层色谱实验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分析。
需要注意结合实验数据和色谱数据来对结果进行推断和判断,避免因误解结果而导致错误的结论。
7. 安全操作:在进行薄层色谱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有毒、易燃、腐蚀性的物质。
实验时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总之,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
在进行实验时,注意以上几点,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薄层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样品消耗小等优点。
但如果不正确操作,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实验错误,因此,正确的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薄层色谱分析技术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前安全检查在进行薄层色谱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实验环境和仪器设备都处于正常、安全状态。
1.检查仪器设备:检查薄层色谱仪和有关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启动状态和工作状态,检查喷雾瓶、玻璃器皿等实验用具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破损和漏液等情况。
2.检查实验室环境:检查实验室的配电、配气、干燥、通风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实验用品周边区域是否干净、整洁。
同时,禁止在实验室吸烟、储存易燃和易爆品等危险品。
2.实验室操作规程在实验室进行薄层色谱实验时应严格按照以下规程进行:1.穿戴防护装备:戴上耳塞、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
2.打开通风设施:在实验过程中打开实验室的通风设施,以保证实验室空气流通。
3.喷嘴瓶使用规范:使用喷嘴瓶时,禁止从喷嘴前方激射喷液,以免产生飞溅。
同时,使用喷嘴瓶时,一定要避免混淆液体或加入不当的试剂。
4.实验室禁区规定:禁止在实验室吃剩余食物、饮用饮料,禁止化学品和实验废弃物随意丢弃,应该按照规定放入相应的储存容器。
5.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操作需要逐步记录,包括重要步骤和发现的问题等。
3.处理浓硝酸等危险化学品薄层色谱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化学品,如浓硝酸、无水乙醇等,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1.贮存:浓硝酸等危险化学品应该存放在贮存柜中,并标明危险种类和联系人。
2.使用: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首先要熟悉化学品的性质、用途、危险等级等信息。
使用时先取少量进行试验,判断化学品是否正常,再逐步递加。
3.废弃物处理:实验结束后,必须按规定将危险化学品残余物进行灭活后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或排放。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习利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它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和流动相(展开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在薄层板上实现分离。
吸附剂通常是硅胶、氧化铝等具有吸附性能的物质,它们均匀地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
展开剂则是一种能够在吸附剂上移动的溶剂系统。
当样品点在薄层板的一端,放入装有展开剂的层析缸中时,展开剂在毛细作用下沿着薄层上升,样品中的各组分随着展开剂的移动而在薄层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和解吸,导致它们在薄层上的移动速度不同,最终实现分离。
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色谱行为进行比较,可以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同时,根据斑点的大小和颜色深浅,可以进行半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玻璃板(5×20cm)层析缸点样毛细管(内径 05mm)喷雾器紫外光灯(254nm 和 365nm)烘箱2、试剂硅胶 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05%)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不同比例)样品溶液(混合有机化合物)标准物质溶液(已知有机化合物)四、实验步骤1、制板将硅胶 G 与适量的 05% CMCNa 水溶液在研钵中充分研磨,调成均匀的糊状。
用涂布器将糊状物均匀地涂布在玻璃板上,厚度约为 025 05mm。
置于水平台上晾干,然后在 105℃烘箱中活化 30 分钟,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点样用点样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和标准物质溶液,在距薄层板一端 1 15cm 处轻轻点样,点样直径一般不超过 2mm,每次点样后用电吹风冷风吹干,重复点样 2 3 次,以保证样品量足够。
3、展开在层析缸中倒入适量的展开剂,使其高度不超过 1cm。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盖上盖子,使展开剂蒸气饱和层析缸 5 10 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写TLC)是物理化学的分离技术,常用于药物的分离与分析现对此方法的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提点建议。
薄层色谱分析步骤
完成TLC分析通常需经制板、点样、展开、检出4步操作。
⑴制板
在一平面支持物(通常玻璃)上,均匀地涂制硅胶、氧化铝或其他吸附剂薄层、样品的分离、检测就在此薄层色谱板上进行。
一般选用适当规格的表面光滑平整的玻璃板。
常用的薄层板规格有:10cm×20cm、5 cm×20cm、20cm×20cm等。
称取适量硅胶,加入0.2%~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CMC-N a),充分搅拌均匀,进行制板。
一般来说10cm×20cm的玻璃板,3~5g硅胶/块;硅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比例一般为1:2~1:4。
制好的玻璃板放于水平台上,注意防尘。
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置1l0℃烘箱中烘0.5~lh,取出,放凉,并将其放于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薄层板应无花斑、水印,方可备用。
⑵点样
用微量进样器进行点样。
点样,先用铅笔在层析上距末端lcm 处轻轻画一横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液在横线上轻轻点样,如果要重新点样,一定要等前一次点样残余的溶剂挥发后再点样,以免点样斑点过。
一般斑点直径大于2mm,不宜超过5mm.底线距基线1~2.5cm,点间距离为lcm左右,样点与玻璃边缘距离至少lcm,为防止边缘效应,可将薄层板两边刮去1~2cm,再进行点样。
⑶展开
将点了样的薄层板放在盛在有展开剂的展开槽中,由于毛细管作用,展开溶剂在薄层板上缓慢前进,前进至一定距离后,取出薄层板,样品组分固移动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
①展开室应预饱和。
为达到饱和效果,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或者在壁上贴两条与室一样高、
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
②展开剂一般为两种以上互溶的有机溶剂,并且临用时新配为宜。
③薄层板点样后,应待溶剂挥发完,再放人展开室中展开。
④展开应密闭,展距一般为8~15cm。
薄层板放入展开室时,展开剂不能没过样点。
一般情况下,展开剂浸入薄层下端的高度不宜超过0.5cm。
⑤展开剂每次展开后,都需要换,不能重复使用。
⑥展开后的薄层板用适当的方法,使溶剂挥发完全,然后进行检视。
⑦ Rf值一般控制在0.3~0.8,当Rf值很大或很小时,应适当改变流动相的比例。
⑷斑点的检出
展开后的薄层板经过干燥后,常用紫外光灯照射或用显色剂显色检出斑点。
对于无色组分,在用显色剂时,显色剂喷洒要均匀,量要适度。
紫外光灯的功率越大,暗室越暗,检出效果就越好。
展开分离后,化合物在薄层板上的位置用比移值(Rf值)来表示。
化合物斑点中心至原点的距离与溶剂前沿至原点的距离的比值就是该化合物的Rf值。
注意事项
铺板用的匀浆不宜过稠或过稀:过稠,板容易出现拖动或停顿造成的层纹;过稀,水蒸发后,板表面较粗糙匀浆配比般是硅胶G:水=1:2~3,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2。
研磨匀浆的时间,根据经验来定,与空气湿度有关,一般通过拿起研棒时匀浆下滴的情况来判断,越稠越难下滴。
匀浆的稀稠除影响板的平滑外,也影响板涂层的厚度,进一步影响上样量。
涂层薄,点样易过载;涂层厚,显色不那么明显。
通常,板的质量对薄层鉴别的影响不是很,影响最大的是展开剂的配制和展开系统的饱和。
点样
尽量用小的点样管。
如果有足够的耐性,最好只用1微升的点样管。
样,点的斑点较小,展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
样品溶液的含水量越小越好,样品溶液含水量大,点样斑点扩散大。
样品溶液的溶剂一般是无水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
点好样的薄层板用电吹风的热风吹干或放入干燥器里晾干。
展开剂配制
选择合适的量器把各组成溶剂移入分液漏斗,强烈振摇使混合液充分混匀,放置,如果分层,取用体积大的一层作展开剂。
绝对不应该把各组成溶液倒入展开缸,振摇展开缸来配制展开剂。
混合不均匀和没有分液的展开剂,会造成层析的完全失败。
各组成溶剂的比
例准确度对不同的分析任务有不同的要求,尽量达到实验室仪器的最高精确度,比如:取1 ml的溶剂,应使用1ml的单标移液管,移液管应符合计量认证要求,尽管
时候这不是必须的。
展开系统的饱和
一般使用的是双槽的展开缸,一槽用来放展开剂,另一槽可加入氨水或硫酸。
把待展开的板放入两槽间的平台,斜架着,盖上展开缸的盖子。
让展开剂的蒸气充满展开缸,并使薄层板吸附蒸气达到饱和,防止边沿效应,饱和时间在半小时左右。
展开时难免要打开盖子把薄层板放入展开剂中,不过对薄层板与蒸气的吸附平衡影响不大,当然动作应该尽量轻、快。
温湿度的控制
温湿度对薄层影响都很大。
不冻结的提下,通常温度越低分离越好,较难的分离需在低温下分离,例如人参皂苷。
湿度的影响,估计主要是影响薄层板的吸附能力,导致选择性(容量因子)的变化,湿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温度控制使用空调器或冰柜,湿度控制是通过在另一展开槽放置相应浓度的硫酸。
显色
喷显色剂显色最重要是有好的雾化器。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