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合集下载

第五章果蔬贮藏病害

第五章果蔬贮藏病害

36
• 5.2.1.7柑橘焦腐病 • 症状:初在果蒂周围出现水渍状、柔软病斑,后迅 速扩展,病部果皮暗紫褐色,缺乏光泽,指压果皮 易破碎撕下。蒂部腐烂后,病菌很快进入果心,并 穿过果心引起顶部出现同样的腐烂症状。 • 发病规律:分生孢子由雨水飞溅到果实上,由伤口, 特别是果蒂剪口,或自然脱落的果蒂离层区浸入, 一旦浸入发展很快。 • 防治:采收时,尽量减少和避免产生伤口。正确使 用乙烯催熟;若能在田间喷施药物也能减少贮运期 间发病。
47
5.2.1.12葡萄、草莓灰霉病
特征:病菌在田间时入侵,潜伏期长, 且病菌极耐低温,造成果蔬产品腐烂损 失严重。
症状:灰霉病,侵染组织呈浅褐色,病 斑软化,迅速扩展,上面产生灰褐色的 孢子,有时有黑色的菌核出现。
48
草莓灰霉病
49
草莓灰霉腐烂不同的表现症状(Various aspects of Botrytis rot in strawberry)
12
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菜株腐烂后,可从根髓或叶柄基部向上发展蔓延, 引起全株腐烂,也可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向下发 展,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 烂。腐烂的病叶失水干枯变成薄纸状。
13
• • • • • •
5.1.2.3病原菌的浸染特点 1、菌源 (1)田间无症状,但已被浸染的果蔬产品 (2)产品上污染的带菌土壤或病原菌 (3)进入贮藏库的已发病的果蔬产品 (4)广泛分布在贮藏库及工具上的某些腐生 菌或弱寄生菌 • 2、浸染过程 •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 和发病期。
28
甜瓜酸腐病的发展
脐橙酸腐病
29
甜瓜酸腐病(Sour rot of melon)
30

第五章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第五章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其次,在膜脂固化以后,使得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 受到破坏<如前面提到的乙烯形成酶>,酶活性下降,原来 在膜上结合的酶系统与膜外游离的酶系统之间的平衡 被打破,破坏了原有的协调作用,于是积累一些有毒的中 间产物<如乙醛、乙醇等>.
第三,因线粒体膜受到破坏,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出 现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
黄瓜组织切片不同温度下细胞膜透性变化图
二、对细胞器的影响
0℃以上低温对冷害敏感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细胞器如 叶绿体、核糖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受冷害的茄子,在1℃下贮藏4天,表皮 出现凹陷症状之前,已可看到薄壁细胞内线粒体膨胀,部分液 泡膜退化.
有人对##哈密瓜亚细胞结构作了系统观察,认为冷害低温 首先引起哈密瓜表皮和皮层细胞脱水,促使细胞扁平化,造成 表皮下陷.
当,同样会遭受冷害. 一般果蔬产品在冷害温度下贮藏,并不立即表现出 冷害症状,只有将这些在低温下贮藏的产品转移至 20~25℃较温暖的环境中,二、三天后冷害症状才会
被发展和察觉出来.
通常表现的症状有:外表受到损伤,出现斑点,表皮凹陷,
失色或组织出现水渍状,果肉、维管束或种子内部褐变,组织裂
开,果实不能完熟,或衰老进程加快,抵抗力减弱,易遭病菌侵害,
二、冻结过程
细胞间隙中及浸润细胞壁的游离水, 在细胞间隙按一定的排列方式形成小的 冰晶,以此为核心,其余水分子有次序地 结合到冰晶上,使之不断扩大.当环境温 度等于或略低于冰
五、冷害对其它物质代谢的影响
据报道有些果蔬商品在低温中贮藏,碳水 化合物代谢发生了变化,如马铃薯块茎经低温 贮藏后,还原糖含量明显提高,在葡萄柚的果皮 中还原糖的含量也随抗冷性的增强而提高.将 番茄幼苗在较低夜温下假植,其抗冷性要比在 较高夜温下生长的要强,据分析低温降低了植 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但却加速了淀粉转向 可溶性糖方向的水解和诱导转化酶催化蔗糖向 还原糖转化.因此,可以认为抗冷性强的品种, 与在低温下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有关.

果树冻害和冷害要分清

果树冻害和冷害要分清

果树冻害和冷害要分清
果树冻害主要发生在入冬初期和开春初期,此时也正是天气变化最频繁的时候。

一般情况,北方地区发生冻害较为严重,南方主要是冷害。

冻害和冷害的区别
1.冻害:0℃以下低温,造成果树冰冻受害。

超过一定低温界限和冷冻时间,果树体内部就会结冰,造成冻害发生。

造成细胞缺水,植物表现出缺水性萎蔫;冻害严重时果树细胞内水分结冰,细胞膜破坏,造成细胞死亡。

2.低温冷害:0℃以上低温,对喜温果树造成伤害。

果树在低温条件下,根系养分吸收受阻,花芽分化、开花、授粉等生殖过程受阻,果树生长发育不良,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劣等。

两者的本质区别:冻害会使果树内部结冰,而低温冷害则不会造成结冰,植物受到的伤害是完全不同的。

冻害造成的伤害更大,严重时不能恢复、整株死亡。

防冻方案:磷酸二氢钾+芸苔素
磷酸二氢钾是同时含磷、钾两种元素的肥料,叶面喷施吸收快,可以促进枝条老熟,提高木质化程度;木质化程度越高,植物细胞壁加厚更坚硬,抗冻能力就越强。

冬季气温低,果树对营养的吸收比较慢,因此适当对作物进行调节很关键,尤其是受冻后的恢复。

在磷酸二氢钾中加入植物调节剂天然芸苔素,可以促进果树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还能激发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增强抗寒力。

第六章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第六章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二)外界环境因素
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大气成 分、栽培管理条件等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影响冷害的主要因素 是温度。在导致发生冷害的温度下,温度高 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乃是果蔬产品是否受害 和受害程度的决定因素。
在诱发冷害温度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或低温持续时 间越长,则冷害受害程度越严重。但对某些水果说来,温 度与冷害的关系,又不完全同于上述规律,如葡萄柚在稍 低于最适宜温度下却比在较低的温度下更快地显现冷害症 状。据报道葡萄柚在0℃或10℃下贮藏4-6个星期后极少出 现冷害症状,而在0℃与10 ℃之间的中间温度,则常会出 现严重的表皮凹陷斑纹。 又如广东甜橙在1-3℃或常温(平均温度为15℃ )下贮 藏4-5个月,由于低温伤害而出现的褐斑,较之中间温度 (如4-6℃或7-9℃)少得多。在较低温度下,一定时间内之 所以出现冷害症状较少、较轻的原因,有人认为低温可能 抑制了果品的代谢活动,因而使冷害症状发展缓慢。
二、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能否有效地减轻果蔬商品的冷 害,受果蔬种类、02和CO 2浓度、处理时间 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而对另一些果实说 来气调贮藏则会增加冷害严重程度。
新疆库尔勒5000吨气调冷库
三、化学处理
渗入法渗入1%-7.5%CaCl2能明显降低油梨 因冷害而使维管束发黑的症状,苹果采后用钙液 处理,可减少低温造成的破损,用钙和钾盐溶液 处理,可以提高抗冷性。
返回
第三节 减轻果蔬冷害的措施 一、调节温度处理
有三种调节温度的方法,可以减轻果实和蔬菜贮 藏期 间的冷害。 (一)高于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贮藏 根据研究资料,现 已能够确定大多数的果实和蔬菜的最适贮藏温度。一些对 冷害不太敏感果蔬产品,贮藏温度可稍高于冰点温度。而 一些对冷害敏感的果实和蔬菜,最低安全贮藏温度则依植 物对冷害的敏感性而异,贮藏温度应高于临界冷害温度。 (二)温度预处理 (三)变温处理 果蔬商品低温贮藏期间,间歇短 时 升温处理可减轻冷害。 返回

(完整word版)果蔬题库

(完整word版)果蔬题库

题库一一、填空(10分,每空0。

5分)1.果蔬贮运中的自然损耗包括( )和().2.果蔬愈伤的基本条件是( )、()、()。

3。

MA法贮藏果蔬的主要方式有()和().4.果蔬的低温伤害有()和()两种类型。

5.具有生理休眠特性的果蔬( )、(),具有强制休眠特性的果蔬有( )、()。

6.下面几种果蔬贮运的适宜温度(℃):甜橙( )、葡萄( )、甜椒( )、胡萝卜()。

7。

下面代号的中文名称:RQ()、ACO()、PPO()。

二、解释概念(30分,每题3分)1。

CA贮藏2。

生理性休眠 3.田间热4。

呼吸跃变5.生理性病害6.温度系数(Q10) 7。

湿度饱和差8.预冷9。

果品蔬菜的冷链流通10.抗病性三、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简述运输的环境条件对果蔬质量的影响.2.贮藏中控制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蒸腾作用对果蔬贮藏有何影响?4。

机械损伤如何影响果蔬贮藏效果?5。

成熟度对果蔬贮藏效果有何影响?四、叙述题(20分,每题10分)1。

就自己最熟悉的某种水果或者蔬菜,叙述搞好其贮藏保鲜的综合技术.2.叙述果蔬机械冷库管理的综合技术。

五、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1。

论述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运的关系.2.论述乙烯对果蔬采后生理的效应.题库一习题答案一、填空(10分,每空0.5分)1. 蒸腾失水、呼吸消耗2。

(温度20~25℃)、(RH80~90%)、(空气流通)3。

大帐法、袋封法4。

冷害、冻害5。

洋葱、大蒜或板栗、马铃薯等,白菜、甘蓝或花椰菜、萝卜等6。

1~3℃0℃7~9℃0℃7.呼吸商、ACC氧化酶、多酚氧化酶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1.CA贮藏:即人工气调贮藏,人工气调贮藏是指根据产品的需要和人的意愿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浓度并保持稳定的一种气调贮藏方法。

2。

生理性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生长时,产品器官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即为生理休眠,这时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能保持休眠,不会发芽。

防果蔬贮藏冷害措施

防果蔬贮藏冷害措施

防果蔬贮藏冷害措施低温是保存水果和蔬菜的最好方法,但是不同的产品起源地不同,对低温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就会导致产品发生冷害,造成严重的采后损失。

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环境或冷库内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产品运输到温暖的地方或销售市场时才显现出来。

因此,冷害所引起的损失往往比我们所预料到的更加严重。

有些批发市场和冷库经常将多种果蔬混装在一起,容易使冷敏产品产生冷害。

下面介绍一些防果蔬冷害的措施:1、适温下贮藏:防止冷害的最好方法是掌握果蔬菜的冷害临界温度,不要将果蔬菜置于临界温度以下的环境中。

2、温度调节和温度锻炼:将果蔬放在略高于冷害临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可以增加果蔬的抗冷性,但是也有研究表明,有些果蔬在临界温度以下经过短时间的锻炼,然后置于较高的贮藏温度中,可以防止或减轻冷害。

3、间歇升温:间歇升温是果蔬贮藏过程中用一次或多次短期升温处理来中断其冷害的方法,苹果、柑桔、黄瓜、桃、油桃、番茄、甘薯、秋葵贮藏用间歇升温的方法可延长贮藏寿命和增加对冷害的抗性。

4、变温处理:变温处理是产品在贮藏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温度,如鸭梨贮藏早期发生的黑心病是由于采后突然将温度降到0℃引起的冷害症状,若将其入贮温度提高到10℃,然后采取缓慢降温的方式,在30~40天内,将贮藏温度降至8℃,则可减少黑心病的发生,贮前逐步降温效应与果实的代谢类型有关,只有高峰型的果实才有反应,非高峰型的果实如柠檬和葡萄柚逐步降温对减轻冷害无效。

5、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降低贮藏环境中氧气的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贮藏方法,气调贮藏有利于减轻调料、葡萄柚、秋葵、番木瓜、桃、油桃、菠萝、西葫芦的冷害,但气调贮藏会加重黄瓜、甜椒的冷害。

气调贮藏对减轻冷害的作用是不稳定的,与处理时期、处理的持续时间及贮藏温度的影响也有关系。

在有些果实中,气调对冷害的作用还与产品的采收期有关。

6、湿度的调节:接受100%的相对湿度可以减轻冷害症状,相对湿度过低却会加重冷害症状。

果蔬采后病理温习资料

果蔬采后病理温习资料

一、名词说明:暗藏侵染:病原侵入寄主不即刻发病,而是暗藏至某一时期后才表现病症的现象。

孢囊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再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

拮抗菌:有的细菌是通过产生一种抗菌素来抑制病菌的生长。

呼吸跃变: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度的突然升高。

冷害和冻害:冷害是指0°C以上的不适低温损害。

冻害是指冰点温度以下的低温损害。

食物的辐射保藏:确实是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彼此作用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对食物原料进行加工处置的进程。

低氧损害:当贮藏环境中氧浓度低于2%时,园艺产品正常的呼吸作用就受到阻碍,致使产品无氧呼吸,产生和积存大量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如:乙醇,乙醛,甲醛等),迫害组织细胞,产生异味,使风味品质恶化。

果蔬的衰老:衰老是果实采后的生理转变进程,也是贮藏期间常见的一种生理失调症,如苹果采收太迟,或贮藏期太长要显现内部崩溃。

诱导抗病性: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式预先处置植物,从而改变植物对病害反映,使原先感病部位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

病程相关蛋白:病毒、细菌和真菌侵染能诱导寄主产生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鲜切食物:是对新鲜食物进行分级、清洗、整理、去皮(去核)切分、浸泡、包装等处置,是产品维持生鲜状态的制品。

(网)冷链:是指易腐食物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以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物质量平安,减少损耗,避免污染的特殊供给链系统。

(网)热处置:果蔬贮藏前的热处置是指利在贮藏前将果蔬置于热水、热空气、热蒸汽等热的环境中,处必然的时刻,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第六章果蔬贮藏 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第六章果蔬贮藏 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三、冻害机理(冻害的影响) 冻害机理(冻害的影响)
冻害对植物的伤害主要是由于结冰而引起的。结冰造成 结冰造成 植物的伤害有两种类型: 植物的伤害有两种类型: 1、细胞间结冰伤害 细胞间结冰伤害 当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时,植物组织内细胞间隙的水分 由于可溶性物质浓度比较低,所以先形成冰晶。随着低温持 续时间的延长,细胞间隙水分结冰会减少细胞间隙的蒸气压, 因此周围细胞内的水蒸气便向细胞间隙的水晶体凝聚,冰晶 也随之逐渐增大,失水的细胞又从它周围的细胞吸取水分, 这样,不仅邻近间隙的细胞失水,离冰晶体较远的细胞也都 失水。
(2)湿度 )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贮藏期间提高相对湿度 可以减轻 提高相对湿度,可以减轻 提高相对湿度 冷害。 冷害。 据研究将黄瓜和辣椒贮藏在相对湿度接近100%的环境 中,在0℃下果实表皮出现的冷害陷斑,较在相对湿度为90 %的为少。有人将辣椒在0℃及相对湿度为88%~90%中贮 藏12天,有67%出现陷斑;而在同样时间和温度下,贮藏在 相对湿度为96%~98%,只有33%出现陷斑。显然,对这类 蔬菜说来,调节贮藏湿度接近100%,冷害减少,而低湿则 促进冷害症状的出现。
(3)气体成分 )
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可以减少冷害的发生。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用低浓度0 2 和高浓度CO2 进行气凋贮 藏,能有效地减轻冷害,如油梨、葡萄柚、青梅、黄秋 葵、番木瓜,桃、菠萝和小西葫芦等。 但气调贮藏也有加重冷害的报道:如黄瓜、石刁柏 和灯笼辣椒等。 为此,气调贮藏能否减轻冷害的发生,受果蔬种类、 O2和C02浓度、处理时间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
第三节 减轻果蔬冷害的措施 一、调节温度处理
有三种调节温度 三种调节温度的方法,可以减轻果实和 三种调节温度 蔬菜贮藏期间的冷害。 1、高于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贮藏 根据 高于冷害临界温度的低温贮藏 研究资料,现已能够确定大多数的果实和蔬菜 的最适贮藏温度。 一些对冷害不太敏感果蔬产品,贮藏温度 可稍高于冰点温度。而一些对冷害敏感的果实 和蔬菜,贮藏温度应高于临界冷害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不正常的呼吸反应
植物遭受冷害以后,常出现不正常的呼吸反应。例 如黄瓜,食荚菜豆、甘薯,番茄等冷害敏感蔬菜,遭受 冷害后常出现较高的呼吸强度。黄瓜贮藏在临界温度以 上,呼吸速率逐步下降,这是黄瓜正常呼吸类型的表现。
植物遭受低温伤害以后,如再转移到正常温度下, 对植物组织伤害更为严重,呼吸速率的升高则更加突出。 例如将黄瓜放置5℃下短期贮藏4天,移置25℃中,呼吸 作用虽突然升高,但很快降低到原来水平(即未经冷害 处理的25℃的呼吸水平)。但在5℃中贮藏8~10天的, 移到正常温度下,呼吸作用持续升高,不能再恢复到原 来水平,并出现冷害症状。
五、冷害对其它物质代谢的影响
据报道有些果蔬商品在低温中贮藏,碳水化合 物代谢发生了变化,如马铃薯块茎经低温贮藏后, 还原糖含量明显提高,在葡萄柚的果皮中还原糖的 含量也随抗冷性的增强而提高.将番茄幼苗在较低 夜温下假植,其抗冷性要比在较高夜温下生长的要 强,据分析低温降低了植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但却加速了淀粉转向可溶性糖方向的水解和诱导转 化酶催化蔗糖向还原糖转化.因此,可以认为抗冷 性强的品种,与在低温下能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有 关。
第五章 果蔬贮藏期间的冷害和冻害
<教学目标> 1、掌握果蔬冷害冻害的相关概念。 2、掌握影响冷害、冻害的因素及减 轻措施。
香蕉冻害图
低温可以明显抑制采后果蔬的呼吸作用、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采用低温贮藏果实和蔬菜, 对保持新鲜果蔬的风味、品质,控制成熟、衰老 和延长贮藏期是十分有效的。但不适当的低温, 则会使采后的果蔬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出 现各种生理失调,严重时会造成细胞和组织死亡, 品质败坏,失去商品价值。
二、影响冷害的因素
影响果蔬冷害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受果蔬 产品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决定。
受强寒流袭击 永春万亩枇杷受冷害
1、内在因素
包括果蔬的种类、品种、原产地、成熟度、 组织的生理状况和化学组成,采收期等因素。
前面已经提及果蔬原产地不同,种类、品种 和成熟度不同,对冷害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植 物对冷害的敏感性受基因决定,冷害敏感植物安 全贮藏的临界温度,又随生长发育时期而改变。
在冷害敏感植物中,不同植物对低温的反应是不相同 的,这可能与乙烯生成有关.有些组织在冷害期间即刺激 了乙烯的生成,如梨和蜜露甜瓜。但有些植物如黄瓜和小 西葫芦,在转移至暖处之前,并未发现有新的乙烯产生, 根据对受冷组织使用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的研究表明, 上述差异的产生可能与ACC合成酶的生成有关,前者在冷 害条件下产生了合成ACC合成酶的mRNA,而后者在冷害 温度下翻译和合成新的蛋白质未能完成,因而在转移至暖 处以前不会有乙烯生成。
据研究将黄瓜和辣椒贮藏在相对湿度接近100% 的环境中,在0℃下果实表皮出现的冷害陷斑,较在 相对湿度为90%的为少。有人将辣椒在0℃及相对湿 度为88%~90%中贮藏12天,有67%出现陷斑;而 在同样时间和温度下,贮藏在相对湿度为96%~98 %,只有33%出现陷斑。显然,对这类蔬菜说来, 调节贮藏湿度接近100%,冷害减少,而低湿则促进 冷害症状的出现。
黄瓜组织切片不同温度下细胞膜透性变化图
二、对细胞器的影响
0℃以上低温对冷害敏感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的细胞器如叶绿体、核糖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 响。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受冷害的茄子,在1℃ 下贮藏4天,表皮出现凹陷症状之前,已可看到薄 壁细胞内线粒体膨胀,部分液泡膜退化。
有人对新疆哈密瓜亚细胞结构作了系统观察, 认为冷害低温首先引起哈密瓜表皮和皮层细胞脱水, 促使细胞扁平化,造成表皮下陷。
2、温度预处理 3、变温处理 果蔬商品低温贮藏期间,间歇短时升 温处理可减轻冷害。
二、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能否有效地减轻果蔬商品的冷 害,受果蔬种类、02和CO2浓度、处理时间 和贮藏温度等因素决定。而对另一些果实说 来气调贮藏则会增加冷害严重程度。
新疆库尔勒5000吨气调冷库
三、化学处理
渗入法渗入1%~7.5%CaCl2能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降低油梨 因冷害而使维管束发黑的症状,苹果采后用钙液 处理,可减少低温造成的破损,用钙和钾盐溶液 处理,可以提高抗冷性。
又如广东甜橙在1~3℃或常温(平均温度为15 ℃)下 贮藏4~5个月,由于低温伤害而出现的褐斑,较之中间温 度(如4~6℃或7~9℃)少得多。在较低温度下,一定时间 内之所以出现冷害症状较少、较轻的原因,有人认为低温 可能抑制了果品的代谢活动,因而使冷害症状发展缓慢。
对于某些果蔬商品,贮藏期间提高相对湿度, 可以减轻冷害。
其次,在膜脂固化以后,使得结合在膜上 的酶系统受到破坏(如前面提到的乙烯形成酶), 酶活性下降,原来在膜上结合的酶系统与膜外 游离的酶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破坏了原有 的协调作用,于是积累一些有毒的中间产物 (如乙醛、乙醇等)。
第三,因线粒体膜受到破坏,影响呼吸链 电子传递,出现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
四、刺激乙烯生成
很多对冷害敏感的果蔬产品经冷害低温 处理以后,乙烯生成量明显增加。进一步研 究表明在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低温加速了 SAM→ACC的反应进程,因为低温处理能显 著提高参与此反应的ACC合成酶的活性。
乙烯结构图
冷害诱导的乙烯的生成,也受到一些抑制剂的抑制, 如AVG(氨基乙氧基乙烯基甘氨酸),自由基清除剂如苯甲 酸钠、丙基没食子酸等。由此可以认为冷害诱导的乙烯的 生物合成途径,与果实完熟期生成的途径是相同的。
第二节 冷害过程中的 生理生化变化
喜温植物在零上 低温条件下,生理生 化方面出现如图化:
返回
一、对生物膜的影响
首先是损伤生物膜。一些对冷害敏感的植物, 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膜的液化程度 较差,在低温下膜的物理性状发生改变,膜脂从一 个富有柔性的液晶态转变为固性的凝胶态(液晶态是 正常代谢和抗冷植物膜脂的物理状态),使得膜相发 生改变。与膜脂相变的同时: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 化,在冷害温度下膜收缩,膜体出现龟裂,破损, 破坏了膜的选择透性,引起细胞内的物质外渗。一 般认为这种透性的增加,是低温对生物膜伤害的标 志之一。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植物抗冷性 的机理,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细胞的渗透势、降低细胞的水势, 减少水分从组织中流失。
2、某些碳水化合物能够直接与组分分子 连接(如糖蛋白、糖脂等),对细胞膜和酶有 稳定作用。
3、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细胞的能源。
在各种逆境环境中(如干旱、淹水、冷 害、矿质缺乏等),可增加植物体内的多胺 的水平。已知多胺参与植物多方面生理活动, 能影响DNA和RNA的合成和降解,调节转录 作用速率、抑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的活性、 稳定核蛋白体结构和保持膜的完整性。
第四节 果蔬冻害
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 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在田间 有时冻害又与霜害相伴发生,故冻害往往又叫霜 冻。一般果蔬的贮藏温度,都不宜低于0℃,这是 因为新鲜的果实和蔬菜中含水量很高,(虽说组织 汁液的冰点实际上稍低于0℃约为-0.5~2℃),如 果贮藏环境中的温度低于冰点,果蔬组织是会产 生冻害的。
一些自由基清除剂如苯甲酸钠兼具有抗氧化 剂的作用,可使脂质保持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 量,提高植物抗冷性。
生 长 延 缓 剂 如 多 效 唑 ( PP333), 能 刺 激 内 源 ABA的生成,抑制GA的生物合成,调节植物体内 激素的平衡,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
四、激素调节
植物组织中激素的平衡,与对冷 害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关系。上面已经 提到增加内源ABA含量,可提高植物 的抗冷性,用ABA处理葡萄柚,可减 轻冷害伤害。
2、外界环境因素
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大气成分、 栽培管理条件等因素。
在环境因素中,影响冷害的主要因素是 温度。在导致发生冷害的温度下,温度高低 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乃是果蔬产品是否受害和 受害程度的决定因素。
在诱发冷害温度的范围内,温度越低,或低温持续时 间越长,则冷害受害程度越严重。但对某些水果说来,温 度与冷害的关系,又不完全同于上述规律,如葡萄柚在稍 低于最适宜温度下却比在较低的温度下更快地显现冷害症 状。据报道葡萄柚在0℃或10℃下贮藏4~6个星期后极少 出现冷害症状,而在0℃与10℃之间的中间温度,则常会 出现严重的表皮凹陷斑纹。
一般果蔬产品在冷害温度下贮藏,并不立即表现 出冷害症状,只有将这些在低温下贮藏的产品转移至 20~25℃较温暖的环境中,二、三天后冷害症状才会 被发展和察觉出来。
通常表现的症状有:外表受到损伤,出现斑点, 表皮凹陷,失色或组织出现水渍状,果肉、维管束 或种子内部褐变,组织裂开,果实不能完熟,或衰 老进程加快,抵抗力减弱,易遭病菌侵害,容易腐 烂,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香味和风味发生变化), 种子丧失发芽力等。这些因冷害而出现的变化,会 大大地缩短果实、蔬菜的贮藏寿命,严重影 响商品价值。
(白菜类蔬菜生长期冻害图)
植物种类不同,对冻害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有些植物 对低温很敏感,冻害后组织完全遭到破坏,如香蕉,桃,番 茄、黄瓜等。有些植物在冰点下贮藏,冻结时没有发现伤害 ,缓慢解冻后,基本能够恢复正常生理活动。根据植物对冻 害的敏感性,可将果蔬分为三类(表6-3)
植物组织的冰点高低和结冰速度,因组织内 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的不同而异。
低温引起正常新陈代谢失调,酶促反应从 平衡状态变为不平衡状态,无氧呼吸增大,使 一些有毒的代谢产物如乙醛、乙醇等,在细胞 内积累。如低温持续时间不长,有毒物质积累 不多时,将供试材料移回到常温下,酶系统之 间又趋向重新平衡,代谢恢复正常,冷害症状 不会或很少发生。如低温程度或持续时间超过 细胞忍受力,则会出现严重冷害症状、甚至死 亡。也有人认为冷害后呼吸作用急剧上升的原 因是由于交替呼吸途径扩大了。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情况 可分为冷害(零上低温)和冻害低温两种。
第一节 果蔬的冷害
冷 害 ( chilling injury)又称寒害,是指 0℃以上, 10℃以下的 低温对植物所造成的伤 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