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立体主义,也被称作为“立方主义”,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风格之一,毕加索主张通过解析重构和错位等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意志,立体主义和立方主义中的“立体”和“立方”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体积感和纵深感,而是运用一定的绘画手法将对象做出改造。
它不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而是把多种视角的画面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包含原对象的诸多元素和成分的全新对象。
立体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艺术倾向,试图在二维的画布上从固定的视角创造真实的三维空间的幻觉,强调画布的二维性质,而不是创造深度的幻觉。
这种绘画方式并没有使用透视法,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对色调(光和影)的运用,将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平面,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展示不同的视角,既暗示了它们的三维形态,又指向了画布的二维平面。
一、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形成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的牙马拉加,天才、任性、高产等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生。
他在绘画的方式上自始至终追求新鲜事物,不断地突破自我和传统理念。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长达79 年,他在绘画、雕塑、陶瓷、诗歌、写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20 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数次改变,他常在“蜕变”中寻求创新,这种蜕变即融合,他经常把各种绘画理念、手法、风格掰开揉碎再进行融合。
立体主义起源于1905 年,由巴勃罗·毕加索开创,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它作为一个引起了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带领许多艺术家从传统的透视画法转变到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
但立体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更多的是必然结果下的产物。
一是受到当时社会客观因素的发展的影响,人们开始去透过表面,去描绘肉眼未必能够看见的东西,艺术不再照搬照抄现实事物,而是去发现所描绘的物体的本质,借助这种洞察力来获取对物体的真实情况的掌握。
二是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迫使绘画风格开始变化,毕加索在这个时期很自如地运用了摄影的多种曝光,把不同时刻、不同地点的对象聚集到一起,引发自身对时间、空间的思考,这一特征在之后作品中也有体现。
论毕加索和杜尚对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

维普资讯
徐
晴 :论 毕加索和杜 尚对西方现代设计发腿的影响
的艺 术 观 不 同 。当 们 问毕 )喈 f么是 艺 术” 的继 承 。它反 对 凋性 、同一化 、系统 化 的理性 主 t全 J t ‘ 时 ,毕 加索 则 反诘 道 ‘卜 不 是艺 本 在 牛加 索那 义 没计 观 ,破除 设计 和 生活 的界 限 ,要 求设 计 融人 ‘么 f 反 运 咀 ,艺术 的领域 已非传 统 观念 所 能 j j。在 他眼 生 活 。我 们 呵 以在 掀起 “ 设计 ” 动 的意 大利 设 汁 纳 - 中 ,艺 的疆 域是 无可 限定 的 。但 : 杜尚看 来 ,艺 师身上 看 出这 种 对杜 尚艺 术思 想 的继承 。 意 大利设计师 的作 品是后 现代主义设计 的代 术甚至连疆域都是没有了。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连艺 2 O年代 , 大利 著名 的“ 意 阿契 卓姆” 计 设 术这 个观念 都 拒绝 的人 。他 的行 为被 称 为“ 艺术 ” 表 。 O世 纪 6 反 。 工作室成立。这个工作室在米兰国际家具展览会上 早在 1 1 年, 9 7 杜尚就传达了他对艺术的认识——“ 艺 术没有什么了不起 ,它不值得这样被我们推崇 ,艺 推出一款造型奇异的椅子。这款椅子是 由一对三角 术应该成为非艺术 ,我们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 的 形 的钢质框架 和铺在它们之 间的一条涤纶 面料组 各种活动 , 这样我们就能从 自造的牢笼中走 出来。” 成 。他们 把它取名 为“ 密斯” ,表明他们遵循着 密 凡德罗的功能主义 ( 理性主义的一种表现 ) 设 1P 5 3 1 ] 3杜尚和毕加索对艺术看法之别 , ( 就如同中国禅 斯. 计 观 ,但 椅子 钢质 的边角 处 理得 非 常锋 利 ,使 得 用 宗史上 ,慧能与神秀在参禅偈语 中关 于“ 菩提树” 和 “ 明镜 台” 的观 念之别 。在最 近英 国评 选 的 2 纪 十 于休息 的椅子变 成了对人 的威胁 ,这 又颠覆 了密 O世 件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作 品中 ,杜 斯. 凡德罗的功能主义设计观。这款椅子与杜尚的 尚的 《 》位居榜首 ,而毕加索的 《 泉 亚威农少女 》 《 》( 泉 小便器 ) 有异 曲同工之妙——既嘲弄了传 位居次 席 。 统艺术观又反 艺术 ” 有一 样 的意 图 。“ 和“ 具 反 西方学者认 为 ,二战以后 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 姆 的这 种“ 同样 是 反 对理 性 主义 对 生 活进 行 削足 适 履 的 着杜 尚的思想轨迹行进 的。美 国人卡尔・ 托姆金斯 设 计 ” O年代末 ,拥有安 在《 马赛尔. 尚传 》中写道 :“98 杜 16 年杜尚去世的 处理 ,强调设计和生活的联 系。7 波莱兹和索托萨斯两位设计 大师的“ 阿尔奇米 日子里 ,他被认为是观念艺术 、流行艺术 、 极简主 德尔. 义艺术 、表演艺术 、过程艺术 、 反形式和多媒体艺 亚” 工作室提 出了 自己的设计思想 , 将设计融人生活 术 ,以及所有后现代艺术样式 的先驱人物 一个反 “ 阿尔奇米亚工作室 的 目标是 :对 传统提 出挑 视觉刺激 的思想家 。实际上他比毕加索和马蒂斯这 战 ,不相信设计计 划完整性 的神秘 ……把设计的重 类 的艺术家具有更持 久更广泛的影响力。” J 杜 点 放在人 与 周 围事 物 �
探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探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立体主义风格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之一。
立体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几何形状和透视原理来表现物体的三维效果。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起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立体主义的技法和风格。
毕加索运用了几何形状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三维效果,使得他的画作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感。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常常采用了多个角度的视角,让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理解画作。
他将不同的角度和视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图像,使得观众能够深入体验画作中的空间和形态。
除了几何形状和线条,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还采用了多种色彩和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
他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画作充满了活力和表现力。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对20世纪的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绘画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对雕塑、建筑和设计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代表了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风格,它对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第34卷第10期 2021年05月Vol.34 No.10May 2021艺术科技1…立体主义绘画的产生“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对立体主义绘画艺术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
如同立体主义代表画家、理论家格莱茨和梅景琪在《立体主义》一书中所说:“理解了塞尚就意味着预见了立体主义。
”塞尚早期的绘画作品有《肖凯肖像》《放声朗读》,将其与后期《有咖啡壶的妇女》《玩纸牌者》对比,可观察到画家对画作题材的兴趣点与注意力有所转移。
前期注重表现人物头像的块面转折,而后期则对人物进行概括性的描绘。
例如,在《玩纸牌者》中,塞尚将人物的头部概括为圆球体,将手臂与躯干看作大小不同的圆柱体,背景的窗与前景的桌面均处理成几何形体。
其后期的绘画作品,更是颠覆了传统绘画艺术,摒弃了近大远小的创作规则,主观地将远处的山放大,近处的景观缩小,画面物体自由排列放置。
在色彩的处理上,塞尚提升了中景和远景的色彩纯度与清晰度。
例如,降低《远眺圣维克多山》前景的色彩明度,使前景事物产生虚幻或后退的感觉[1]。
2…立体主义绘画与现代建筑的发展2.1…毕加索对立体主义的探索毕加索一生的艺术活动有三大特点:一是植根于民间生活、民间艺术,他了解民间风情习俗,对传统西班牙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二是毕加索受过学院派训练,基础扎实,但从未脱离社会下层人民;三是他的思想较为活跃,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故步自封,其艺术作品对广大人民而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具有长期的新鲜感。
1904年《站在球上的杂技演员》体现出了毕加索对马戏团表演者的喜爱与同情,此画摆脱了表现主义手法,强调人的体积感,具有写实的意味。
毕加索于1907年参观巴黎人种史博物馆举办的非洲手工艺品展览时,被非洲手工艺品独特的外观视觉形象和内在的魅力所吸引,进一步坚定了突破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创作出了世界名作《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无疑是毕加索与传统艺术方法彻底决裂、转向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
该画背景为蓝色,以此映衬五个女人;画面最右侧坐着的女人,赭红色的面容仿佛戴了面具一般,似阴间的鬼魅;最左侧的女人拉开帷幕,展示她姐妹们的身体,侧脸与古埃及壁画中的女人极其相似。
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解读

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的解读作者:蒋鑫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33期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法国的立体主义艺术是西方现代先锋艺术的代表,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章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出发,通过分析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运用的典型优秀案例,总结归纳出现代建筑设计中立体主义艺术风格应用的创意思维、审美情趣和表现形式,寻找立体主义艺术风格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完美契合点,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拓宽思路,为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文化吸收与借鉴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立体主义现代建筑创意思维审美情趣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1907年至1914年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先锋艺术流派。
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布拉克等著名的画家。
立体主义风格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表现自然”的创作理论和实践,这实质上是20世纪机器时代、工业文明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反映。
立体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时期是1907—1909年的萌芽与起步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单纯的几何形态的追求,重点在于对对象形态的表达,放弃了对光色的分析;第二时期是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形式的分解仍是重点,而且并不注重整体的重组,颜色也比较单一;第三时期是1912—1914年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进入这一时期,立体主义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局部的分解,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事物的形态又重新被重视,注重将具体的物体本身与抽象的结构形态的有效结合。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
它追求的是一种几何形态的美,运用打散重构的创作手法,来达到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拒绝从一个视点观察和表现事物,主张以多个视点和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事物,把三维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二维空间的画面。
传统的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审美趣味被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所替代。
浅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对柯布西耶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

浅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对柯布西耶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作者:李思贤冯天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年第02期摘 ; 要:抽象绘画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绘画流派,西方绘画从写实主义过渡到抽象主义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这期间的立体主义时期是抽象绘画的开始,而毕加索是立体主义抽象绘画的奠基性人物。
通过分析毕加索立体主义抽象绘画的特点,以及其对柯布西耶绘画和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的影响,阐述出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间接地影响了柯布西耶对建筑空间的设计这一结论。
关键词:立体主义绘画;第四维度;同时性;建筑空间中图分类号:TU-85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72-01一、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特点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宣布着立体主义抽象绘画的确立。
这幅作品在形体的处理上,没有遵从以往古典主义的写实手法,而是将形体简化、抽象,使其具有几何特征和立体的雕塑感。
在色彩的处理上非常的简单,甚至是一种忽略的态度,这与现代主义建筑在色彩的处理上有着相似之处。
最重要的是毕加索首次将一个物体的正面,侧面以及一些零碎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具有多维度的画面。
毕加索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绘画方式,共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认为物体的形态和色彩应有主观和客观之分,前者是画家的个人感受,后者是物体的固有特征,而一幅优秀的绘画中应将这两方面和谐体现。
他受到了赛尚的思想和非洲雕像的启发,既这两者对结构的重视,体悟到了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所以像方形、圆形这类简单但有规律的几何形体被引入到立体主义抽象绘画中,成为物体结构的载体;第二,毕加索尝试将不同时间观察到的不同方面整合到一起,这使得画面第一次具有了多维性。
他认为物体在人们脑海中出现时不会是绝对完整的,而是一些有特征的片段,他的创作手法就是将这些片段重组。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毕加索立体主义的绘画特点:(1)几何化。
立体派艺术简介

立体派艺术简介立体派(Cubism)是20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一种影响深远的艺术运动,主要由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所开创。
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立体派不仅在绘画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雕塑、建筑和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体派以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创新的构图技巧和对形体结构深入的分析而著称,下面将系统地介绍立体派艺术的起源、发展、主要作品及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起源与历史背景立体派艺术的兴起离不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大背景。
在此时期,西方社会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思潮也在悄然变化。
传统的艺术观念受到挑战,新思想不断出现,尤其是对空间、时间与视觉感知的新认识,使得艺术家们逐渐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立体派的形成受到多位艺术家和思想家影响。
在毕加索与布拉克的早期创作中,他们受到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启发。
同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的作品也给予了他们深刻的启示。
塞尚强调“有机体”形成的基础上,他运用几何形状来解构自然对象,尝试以多角度呈现物体,从而为立体派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立体派的核心理念立体派艺术强调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对象,即不再只通过单一的视点呈现事物,而是将多个角度、不同的位置整合在同一画面中。
这种新颖的方法使得观众能够从不同方向理解和欣赏作品。
实际操作中,立体派艺术家通过几何形状来进行再创造,省略了不必要的细节,以突显物体本质。
此外,立体派并不局限于描绘可见世界,它还加入了抽象化的元素。
通过将物体简化为基本元素,使得画面更具空间感,而这种空间感正是知识、情感和想法交织产生的结果。
立体派使艺术成为了一种探讨和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主要风格与流派立体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立体派和高峰期立体派。
初期立体派主要是在1907年到1912年左右,标志性的作品包括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
论立体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与影响

论立体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与影响摘要:在20世纪初期动荡年代,发生在西欧的立体主义建筑探索运动,虽然它是昙花一现。
但是这场建筑运动却波及整个建筑界,以至于影响至今,可以确切的说,没有立体主义建筑探索运动,就没有当今的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等,本文从立体主义起源出发,详细阐述了立体主义的发展及影响,为当代建筑思潮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立体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没有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的影响,20 世纪的建筑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
”——威廉•柯蒂斯《20 世纪世界建筑史》一、立体主义艺术的形成众所周知,关于立体主义的意象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处处可见,但是我们如果想要了解立体主义的建筑,我们就不得不从立体主义的起源说起。
立体主义最初由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用一些体块去表达自然,有时也用来表达人和意象。
他的这种超越当时年代的表现手法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现代派大师毕加索。
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女人们》作品中看出,图中的女性不符合人体美学,有肢解的元素在里面,可以看出,毕加索打破常规,完全舍弃传统的绘画手法,包括比例、透视等,这种表达方式还受到了非洲木雕的原始艺术的影响。
1907年前后,布拉克关注到毕加索的创作理念之后,立刻与他共同发展,第二年《埃斯塔克的房子》作品亮相,路易•沃塞尔曾评价: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成的立方体。
二、立体主义艺术对建筑的影响早在立体主义发展初期,当时许多画家就立体主义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过讨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蓬皮杜小组”,他们认为立体主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传统绘画方法的延续,此时,建筑师们将它和哥特式放在一起考虑,,他们认为哥特式有意体现人的感觉,即是以人为依据定义。
此外,立体主义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1910 年 5 月刊的纽约《建筑实录》杂志文章《来自巴黎的野兽派》中记录:布拉克认为“如果要将一个女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描画出来的话,至少要三张画才能表现出来,那么这恰巧与一个建筑需要平面、立面、剖面三张图纸表现的做法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asso's cubism -pain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rchitecture论文题目解读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画派对建筑的影响学院人居学院专业名称建筑学班级学号姓名解读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摘要:毕加索是现代艺术中立体主义绘画的开创者,这种立体派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着较类似的共同点,其创作手法对建筑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勒·柯布西耶、建筑The interpretation of Picasso's cubism -pain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architecture(Departmen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university)Abstract: Picasso is the modern art cubism painting pathfinder, thiskind of cubism and modern building either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has a similar thing in common, its creation techniqu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Key words:Picasso ,cubism, Le corbusier,architecture一说到毕加索,一些词汇就会从脑海里浮现:20世纪最杰出、最具有独创性、风格变化最无常、最富有诱惑力、最多产等等。
毕加索一生都在追求新的东西,不断地突破传统。
他那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特别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
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
在这里,我就这位杰出而又神秘的艺术大师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进行一些思索。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
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爱好艺术,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塞罗那,就读于美术学校,见识了新艺术与思想。
后又考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但他对学院派保守的教学方法不满,很快又回到巴塞罗那。
当时的巴塞罗那对西欧各种新文化思潮反应敏感,著名的四猫咖啡店是文化界人士聚会的沙龙,毕加索是这个艺术沙龙中年龄最小的常客。
当时流行的各种艺术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对他都有吸引力。
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
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他曾对友人说:“忧郁创造艺术”。
此时,他的作品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的情绪,画中人物多是贫穷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孤独者。
优美、细长的线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了孤寂和绝望、痛苦和不幸的感觉。
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1904年至1906年被称为“粉红时期”或“玫瑰色时期”。
当时他的经济已好转,生活比以前愉快,画面当中出现了淡黄褐色和粉红色;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形象虽忧郁,但并不孤寂。
毕加索早期的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范畴,但含有西班牙民族艺术的特征和20世纪的时代特征。
含有较浓厚的悲剧成分和神秘色彩。
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
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
1906年毕加索从德兰的非洲面具中得到启发,直至年底,其作品一直受非洲面具影响,此即为毕加索的非洲时期。
其绘画语言可以变形、割裂、变成一系列平涂色彩的小平面还有重组的立体空间。
1908年,在巴黎秋季沙龙的展览上,当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那些风格新奇独特的作品时,不由得惊叹道:“这不过是一些立方体呀!”同年,评论家沃塞尔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借马蒂斯的这一说法,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
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像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
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
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
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
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
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
他笔下的人体健硕而深沉,这种特征,在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中显露无遗,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在立体主义绘画及其派生出的一些艺术流派的影响下的现当代建筑的形式更是层出不穷。
绘画艺术——平面的视觉艺术.建筑——空间性的立体视觉艺术。
当欣赏建筑这种空间艺术时,还必须加进时间因素.因此,它又是时空艺术。
而反之当我们在某一瞬时停顿下来,欣赏建筑室内的一个角落.室外墙上线脚和窗户以及色彩时,又像是在看一幅绘画。
重要的是由于绘画的特性.色彩、线条、平面构成视觉效果。
建筑的每一个面恰好正是一幅幅画,将画面在加进时间要素组合时,就构成了建筑。
所以说“建筑是流动的绘画。
“建筑与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家们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来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有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
叙说故事就是创造一个意境,深深地吸引你,将你带进去故事所描绘的世界中去,引起人们情感的波动。
同时建筑与绘画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使象想不断地链接,在相交点上增殖生发着各种附加的意义。
与现代西方建筑具有最亲密血缘关系的艺术莫过于立体主义绘画了。
立体主义绘画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着较类似的共同点。
在形式感和内涵上立体主义与现代建筑都有着区别以往的高度形式感,几何形体与简约的风格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特征。
在塞尚提出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后,这一思想影响了绘画艺术家的同时在建筑领域也大放异彩。
当艺术家和建筑师摆脱了对于细枝末节的追求,对华丽、繁琐的描述性手段的厌弃,剩下的就成了他们最能表现其心灵实质的东西。
简约、质朴、独特的流动视角成就着艺术家与建筑师对客观世界的最新体验。
立体主义对绘画的最大贡献在于就是实现了二维艺术的空间革命,摆脱了焦点透视的束缚,对客观物象高度几何抽象,采取分割、拼贴、重组等多种手法形成鲜明的具有张力的画面。
如毕加索的《静物》系列。
立体主义所崇尚的艺术理念体现在现代主义建筑上则会更具有理性精神和现实性。
贝聿铭先生在某次访谈中,一如既往地赞扬了立体主义绘画,说它对于现代建筑师们理解“新的空间”,起到了启发、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贝老的这个提法,在他那一辈的建筑师和建筑史学家当中并不是奇谈,基本可以算作共识。
现代建筑的倡导者们,柯布、密斯、格罗庇乌斯,都曾从毕加索、伯累克那里取过经。
《静物》系列包豪斯校舍和吉迪翁推崇的《阿莱城姑娘》(毕加索)通过把毕加索画作和包豪斯校舍并置到一起,吉迪翁把绘画与建筑联系在一起。
吉迪翁的大作中,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和毕加索的《阿莱城姑娘》之间建起了桥梁。
早在1923年的一篇短文中,吉迪翁就在包豪斯校舍身上看到了“一场从文艺复兴的人本中心论向一种非人类立场的转移”。
到了1930年代,这一观点在《空间、时间和建筑》中清晰了起来,甚至,还有了一些转变。
无论是毕加索的《阿莱城姑娘》,还是包豪斯校舍,都对这位建筑史学家失去了新鲜感,它们都不再是绘画和建筑学里的颠峰之作。
颠峰之作换成了毕加索1937年的《格尔尼卡》与柯布西耶的萨沃依别墅“这个房子的身体好像已经在各个方向上都被掏空了一般:从上到下,从里到外。
在任何一个点上的断面都会显示着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错综复杂地相互穿插……就像一种‘精神的构建体’。
”专家指出来说,萨沃依的任何一个点上的内外穿插,都足够体现出立体派那种多点的时空架构,这很有分量。
在萨伏伊别墅建成后毕加索曾经参观该建筑,这位立体主义的大师笑着对柯布西耶说:“现在你就是建筑界里的毕加索了。
”毕加索的大作——格尔尼卡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作为立体主义画家和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很好滴跨越了建筑与绘画的界限。
他的立体主义艺术的知识影响了他的建筑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的形成。
“多米诺体系”透视图反映了他早期对于空间观念的理解。
这为现代建筑的自由形体的构造提供了可能,使建筑摆脱了墙的承重性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解放了建筑的形式。
柯布西耶认为,“理性是人类永恒的天性,没有它就不成其为人类。
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来说,它可以调整和修正变幻莫测的感觉步伐;正是在它的指导之下允许艺术家戴着脚镣跳舞。
”萨沃依别墅的内部的确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房间的概念。
甚至水平层的概念。
综上所述,建筑与艺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品味以提高其作品的艺术高度。
艺术与建筑其根本都是心灵的产物,正所谓万物唯心造。
20世纪建筑与艺术的辉煌也正是艺术家不断追求纯净心灵的产物。
可遗憾的是生活在物质丰富的21世纪的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日已干涸的道德文化的心灵沙漠。
试问缺乏真、善、美的心灵如何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呢?为了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灵的精神层面,关注作品中人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久之道,从而才不愧于如此宝贵的天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