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参考值范围

合集下载

精选-医学各种参考值

精选-医学各种参考值

医学各种参考值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

1、白细胞计数(4~10)×109/L、2、嗜酸性粒细胞(0.05~0.03)×109/L3、血红蛋白成年男性 120~160g/L 成年女性 110~150g/L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92fl5、血小板(PLT)(100~300)×109/L6、网织红细胞 0.5%~1.5%+、红细胞比积(HCT)成年男性42%~49% 成年女性 37%~43%1、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颜色不变阴性:尿内无糖±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少于0.25g/dl+略有颜色改变少量:0.25-0.50g/dl++绿黄色中量:约0.5-1g/dl+++土黄色大量:1-2g/dl++++棕红色极大量:>2g/dl2、SG 比重 1.010一1.025 PH 酸碱度 5一63、尿蛋白 30~100mg/24h4、尿沉渣中白细胞男性0~2/HPF 女性0~5/PHF5、尿沉淀中红细胞 0~偶见/高倍视野(HPF)1、凝血酶原时间(PT)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4秒2、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这里假设对照值为: 35~45秒3、纤维蛋白原 2.0~4.0g/L4、纤溶酶原正常人混合血浆(NHPP)的80%~120%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0mg/L1、红细胞沉降率(ESR)(魏氏法)男性:0一15mm/h 女性:0一20mm/h1、钾 3.5~5.3mmol/L<3.0mmol/L 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5.8mmol/L先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考虑有肾小球疾病,>7.5mmol/L与心律失常有关,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2、钠 135-145mmol/L ≤115mmol/L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3、氯化物 96~110mmol/L4、阴离子隙(AG) 8~16mmol/L5、二氧化碳分压(PCO2) 4.7~6.0kPa(35~45mmHg)4.7kPa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95%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公式

95%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公式

95%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这 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公式。

话说有一回,我去医院看个小感冒。

排队候诊的时候,听到旁边两个医生在讨论一些医学数据的事儿。

其中一个就提到了 95%医学参考值范围,这一下就引起了我的好奇。

那到底啥是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医学上,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的某项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确定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大约 95%的健康人的指标值都能被包含进去。

那这个范围咋算出来的呢?常用的公式有两种。

一种是正态分布法,假如咱要研究的指标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那就可以用这个法子。

公式是:均值 ± 1.96 ×标准差。

比如说,咱们测了一大群人的血压,算出来均值是 120mmHg,标准差是 10mmHg,那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就是120 ± 1.96 × 10,也就是 100.4mmHg 到 139.6mmHg 左右。

另一种方法是百分位数法。

这个方法呢,就是先把测量得到的数据从小到大排个序,然后找到第 2.5 百分位数和第 97.5 百分位数,这两个数之间的范围就是 95%医学参考值范围。

举个例子啊,假设咱们测了一群人的血糖值,从小到大排好序之后,第 2.5 百分位数是 3.9mmol/L,第 97.5 百分位数是 6.1mmol/L,那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就是 3.9mmol/L 到 6.1mmol/L 之间。

可别小看这 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公式,在临床上用处可大着呢!医生通过这个范围,可以判断患者的某项指标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存在健康问题。

比如说,一个人的某项指标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医生就得格外注意,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看看是不是生病了。

就像我那次感冒,医生看了我的血常规报告,对照着各种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就能判断出我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然后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所以说啊,这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简答题

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简答题

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简答题在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描述人群中某种生理或病理指标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介绍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正常使用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简答题》,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简答题》篇1一、什么是医学参考值范围?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某种生理或病理指标在人群中分布的情况,通常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四分位数等指标。

医学参考值范围可以用于评估人群健康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二、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正常使用方法1. 确定研究对象: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对象,例如成年人、儿童等。

2. 确定研究指标:其次需要确定研究指标,例如身高、体重、血压等。

3. 收集数据:收集研究对象的生理或病理指标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4. 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医学参考值范围,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四分位数等指标。

5. 判断参考值范围的合理性:根据研究对象、研究指标的特点,判断计算得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合理性。

6. 应用参考值范围:将计算得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应用于人群健康状况评估、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

三、注意事项1. 医学参考值范围只是一种描述性统计方法,不能用于推断研究对象的个体特征。

2. 在使用医学参考值范围时,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研究指标的特点,以判断计算得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合理性。

《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简答题》篇2 卫生统计学中医学参考值范围正常使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参考值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来源和准确性,通常参考值范围来自大规模人群调查或临床试验,需要经过科学验证和严格控制。

2. 确定测量方法:在选择参考值范围时,需要考虑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重复性。

《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

《医学参考值范围》课件

高血压
血压范围: 高于正常血压值,如收缩压大于 140mmHg。
糖尿病
空腹血糖范围: 高于正常空腹血糖值,如大于7.0 mmol/L。
肾功能不全
肌酐范围: 高于正常肌酐值,如大于106 μmol/L。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范围:低于或高于正常甲状腺激素值, 如TSH低于0.4 mIu/L。
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差异
1 应用
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疾病,评估治疗效果,指导科学用药。
2 局限性
参考值范围无法涵盖所有因素,如个体差异、遗传影响、生理变化等,需综合考虑。
结论和实际应用建议
医学参考值范围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应综合考虑个体情况和临床表现, 以及参考值范围的局限性,才能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主要生物化学指标的参考范围
血液指标
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能够反 映机体整体健康状况。
血脂指标
例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能够评估 个体心血管健康风险。
血糖指标
如血糖浓度,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 病。
肝功能指标
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可检测肝脏功能和疾 病。
常见疾病相关指标的参考范围
1
儿童期Βιβλιοθήκη 生长迅速,生化指标值相对较低。
成年期
2
稳定期,参考范围常常是成人参考值。
3
老年期
生化指标值有变化,需综合考虑老年人 的身体状况。
体检结果的解读及参考值范围
体检结果应与个体的症状、体征以及既往疾病史相结合,综合分析。参考值 范围可作为判断身体健康的基准,但不可忽视个体差异和临床症状。
参考值范围的应用与局限性
《医学参考值范围》PPT 课件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些医学参考值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1. 血压:
- 收缩压:90-140 mmHg
- 舒张压:60-90 mmHg
2. 心率:
- 成年人静息心率:60-100 次/分钟
3. 血红蛋白(Hb):
- 男性:13.5-17.5 g/dL
- 女性:12.0-15.5 g/dL
4. 白细胞计数(WBC):
- 4,000-11,000 cells/μL
5. 血小板计数(PLT):
- 150,000-450,000 cells/μL
6. 血糖:
- 空腹血糖:70-100 mg/dL
-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40 mg/dL
7. 血脂:
- 总胆固醇:小于200 mg/dL
- 甘油三酯:小于15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大于40 mg/dL,女性大于5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小于130 mg/dL
8. 肝功能指标:
- 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小于40 U/L,女性小于32 U/L
- 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小于37 U/L,女性小于31 U/L
- 总胆红素:小于1.2 mg/dL
- 白蛋白:3.4-5.4 g/dL
- 碱性磷酸酶(ALP):30-120 U/L
请注意,不同的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可能有略微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此外,参考值范围也可能因年龄、性别、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解读任何医学测试结果时,最好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

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

医学参考值范围摘要】目的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讨论医学参考值范围。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关于“正常值范围”这一说法,在其意义、推理和观念上都比较模糊,现已很少使用,而改用“参考值范围”。

其确切含义为从选择的参照总体上获得的所有检查结果,用统计方法建立百分位数界限时所得到的区间称为参考值范围。

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关键词】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由于存在生物一、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

由于存在生物个体变异,每个正常人的测量值会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机体的内外环境变化而改变。

因此同属正常人也不能以某一个测量数据作为标准,而必须确定一个波动范围,如一般以4.0×109/L~10.0×109/L作为成人白细胞数总数的参考值范围。

关于“正常值范围”这一说法,在其意义、推理和观念上都比较模糊,现已很少使用,而改用“参考值范围”。

其确切含义为从选择的参照总体上获得的所有检查结果,用统计方法建立百分位数界限时所得到的区间称为参考值范围。

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使用“参考值范围”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临床实践,着眼于个体,作为划分正常人与异常人的界线;二是基于预防医学实践,着眼于人群,如制订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等级标准,用来评价儿童的发育水平等。

如何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如何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9
五、建立可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确定医学参考值时,有单一回归方 程法(仅用一个回归方程)与多个回归方程法,均应对 回归方程进行医学实践检验及诊断试验评价。在描述统 计结果时,必须提供剩余标准差,提供确定单侧或双侧 界值所必需的t值,必要时提供应用回归方程所需条件。
10
六、新仪器、新检测方法在普遍应用于临床实践前应建立其相应的参考值范围
1.使用日本东亚医用电子株式会社生产的SysmeK-4500 型全自动18项参数血细胞分析仪,建立我国静脉血 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2.使用美国森迪公司的2600型婴幼儿肺功能仪,采用 描记潮气流速容量曲线(TBFV)、被动流速容量技术 (PPV)及开放式氮冲洗法这三项无创而无需婴儿主动 配合的方法,检测140 例1~12月龄健康婴儿的各项肺功 能值
如何确定医学参考值的范围
参 考 值 范 围 ( )
又叫临床参考值范围或正常参考值范围 等,源于临床医学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 的实际需要,重点放在个体求医者或病 人,用于鉴别诊断、筛选病人、评价疗 效与预后评估.
Reference range
2
1. 保证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如调查不同季,不同时
间的正常人;限定条件,如晨起空腹,一日内某
男性生育力的综合评价,根据120 例正常成年男性精液标本10项指标检测值, 用两类指标组合指标法(Ⅰ类5项指标,Ⅱ类3 项指标)确定95%男性生育力多 元医学参考值范围,并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现对临床诊断20名生育力正常者与 127例不育患者的结果进行评价:特异性为90.0%,敏感性为93.7%,准确度为 93.2%,可疑范围为2.7%。
从评价结果看,该参考值范围可用于医学实践
8
பைடு நூலகம்

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及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骤

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及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骤

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含义及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骤在医学中,参考值范围指的是一组数值范围,用于描述一些生物指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变化范围。

这些参考值范围是通过在一定数量的健康个体中进行测量并统计得出的,并被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诊断疾病、监测治疗效果等目的。

制定参考范围的一般步骤如下:1.选择参考人群:首先需要选择一组健康个体作为参考人群,这些人群需要具备典型的代表性,并尽量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选择原则包括年龄、性别、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

2.采样和测量:对选定的参考人群进行采样,并进行相应的测量或检测。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血液、尿液、唾液、体重、身高、血压等。

3.数据统计和分析: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等。

统计方法常用的有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4.范围确定:根据统计结果,决定参考值范围的上下限。

一般通过计算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或以百分位数来确定参考范围的上下界限。

5.验证和修订:如果可能,对初始制定的参考范围进行验证。

将新获得的数据与已有的范围进行比对,并进行修订。

验证的方法可以是独立的目标人群测量,或者通过不同实验室的重复测量进行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参考范围的过程需要考虑临床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人群特点。

不同的参考范围对不同人群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群体可能需要特别制定的参考范围。

此外,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参考范围也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和修订。

综上所述,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是一个基于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诊断疾病。

通过选择参考人群、采样和测量、数据统计和分析、范围确定、验证和修订等步骤,建立起一个相对准确和可靠的参考范围,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