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拜耳法适于处理高品位铝土矿,这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基本原理拜耳法的基本原理有两个。
一个是铝土矿的溶出;一个是铝酸钠溶液的分解。
溶出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石灰、碱浓度、温度、时间及搅拌等)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反应为Al2O3·H2O+2NaOH=2NaAlO2+2H2OAl2O3·3H2O+2NaOH=2NaAlO2+4H2OSiO2+NaOH+NaAlO2=Na2O·Al2O3·2SiO 2·2H2O+H2O一水铝石或三水铝石溶解形成铝酸钠进入碱液中,而其它杂质不进入溶液中,呈固相存在,称赤泥。
三水铝石(Al2O3·3H2O)的溶解温度为105℃,一水硬铝石(α-Al2O3·H2O)为220℃,一水软铝石(γ-Al2O3·H2O)为190℃。
分解是利用NaAlO2溶液在降低温度、加入种子及搅拌的条件下析出固相Al(OH)3,分解反应为NaAlO2+2H2O=Al(OH)3↓+NaOH 种子即为Al(OH)3,加入量(以Al2O3量计算)为溶液中Al2O3含量的一倍以上;温度控制为从75℃降到55℃;搅拌时间为60h左右。
所得Al(OH)3再经焙烧脱水变成Al2O3;并使Al2O3晶型转变,满足铝电解的要求,焙烧反应为Al2O3·3H2O 225℃γ-Al2O3·H2O + 2H2Oγ-Al2O3·H2O 500℃γ-Al2O3 + H2Oγ-Al2O3 900~1200℃α-Al2O3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条件拜耳法的生产工艺主要由溶出、分解和焙烧三个阶段组成。
全流程主要加工工序为:矿石的破碎、均化及湿磨、高温高压溶出、赤泥分离洗涤、叶滤、种子分解、母液蒸发及氢氧化铝焙烧。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01简介-sn

2.2高压溶出 • 溶出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两个主要工序之一。 溶出的目的在于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水合物溶解 成铝酸钠溶液。溶出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拜耳法 生产氧化铝的技术经济指标。
• 溶出工艺主要取决于铝土矿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 成的类型。
• 溶出过程的主要技术条件和经济指标有:溶出温 度、溶出时间、Al2O3溶出率、热耗等。
由于料浆液固比影响过滤效率,因此,在一
般情况下,都先将氢氧化铝料浆进行浓缩,
然后再进行过滤分离。
2.6 氢氧化铝焙烧
• 焙烧就是将氢氧化铝在高温下脱去附着水和结晶
水,并使其晶型转变,制得符合电解要求的氧化 铝的工艺过程。所以氧化铝的许多物理性质,特 别是比表面积、α- Al2O3含量、安息角、密度等主 要决定于煅烧条件。粒度和强度与煅烧条件也有
• ③促使铝酸钠溶液进一步脱硅。由于铝酸钠溶液
பைடு நூலகம்
中氧化硅的平衡浓度随氧化铝浓度升高而增大,
为了保证氢氧化铝质量,必须要求精液中氧化硅 的硅量指数在250以上。由于分离后的赤泥附带 有一部分铝酸钠溶液,为了减小Al2O3和Na2O的 损失,所以要对赤泥进行洗涤。
2.4 晶种分解 • 晶种分解就是将铝酸钠溶液降温,增大其过饱和 度,再加人氢氧化铝作晶种,并进行搅拌,使其 析出氢氧化铝的过程。它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
二、各主要工段简介
2.1 原矿浆制备:
•
原矿浆制备是氧化铝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所谓的原矿浆 制备,就是把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所用的原料,如铝土矿、 石灰、铝酸钠溶液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出化学成分、物 理性能都符合溶出要求的原矿浆。对原矿浆制备的要求 是:
1) 参与化学反应的物料要有一定的细度; 2) 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之间要有一定的配比和均匀混 合。 因此原矿浆制备在氧化铝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否 制备出满足氧化铝生产要求的矿浆,将直接影响到氧化 铝的溶出率,影响赤泥沉降性能、种分分解率以及氧化 铝的产量等技术经济指标。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概述拜耳法系奥地利拜耳(K.J.Bayer)于 1888年发明。
其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温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
溶液与残渣(赤泥)分离后,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便得氧化铝成品。
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溶液称为母液,蒸发浓缩后循环使用。
拜耳法的简要化学反应如下:由于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结晶构造不同,它们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提供不同的溶出条件,主要是不同的溶出温度。
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可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则要在240~260℃并添加石灰(3~7%)的条件下溶出。
现代拜耳法的主要进展在于:①设备的大型化和连续操作;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③节省能量,例如高压强化溶出和流态化焙烧;④生产砂状氧化铝以满足铝电解和烟气干式净化的需要。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氧化铝冶炼工艺流程简介

氧化铝的主要冶炼工艺介绍氧化铝的冶炼工艺大致可以分为烧结法、拜耳法和烧结-拜耳联合法等。
一、烧结法1.1烧结法的基本原理将铝土矿与一定数量的纯碱、石灰(或者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氧化硅和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氧化铝与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的固体铝酸钠,而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将烧结产物(熟料)用稀碱溶液溶出时固体铝酸钠便进入溶液,铁酸钠水解放出碱,氧化铁以水合物与原硅酸钙一道进入赤泥。
在用二氧化碳分解铝酸钠溶液便可以析出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产出氧化铝。
分离氢氧化铝后的母液成为碳分母液经过蒸发后返回配料。
1.2烧结法工艺过程简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有生料浆制备、熟料烧结、熟料溶出、赤泥分离以及洗涤、粗液脱硅、精液碳酸化分解、氢氧化铝的分离以及洗涤、氢氧化铝焙烧、母液蒸发等主要生产工序。
生料浆制备:将铝土矿、石灰(或石灰石)、碱粉、无烟煤以及碳分母液按一定的比例,送入原料磨中磨制成生料浆,经过料浆槽的三次调配成各项指标合格的生料浆,送熟料窑烧结。
熟料烧结:配合格的生料浆送入熟料窑内,在1200℃-1300℃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生产使氧化硅和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熟料。
熟料窑烧结过程通常在熟料窑(回转窑)内进行,氧化硅和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氧化铝和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的固体铝酸钠,而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并且烧至部分熔融,冷却后成外观为黑灰色的颗粒状物料即熟料。
熟料溶出:熟料经过破碎达到要求的粒度后,用稀碱溶液(生产上称调整液),在湿磨内进行粉碎性溶出,有用成分氧化铝和氧化钠进入溶液,成为铝酸钠溶液,而杂质铁和硅则进入赤泥。
赤泥分离和洗涤:为了减少溶出过程中的化学损失,赤泥和铝酸钠溶液必须快速分离,为了回收赤泥附液中所带走的有用成分氧化铝和氧化钠,将赤泥进行多次反向洗涤再排入堆场。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
拜耳法是一种常用的氧化铝生产工艺,下面是关于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的相关介绍。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是指以铝土矿为原料,经过研磨、酸溶、饱和、沉淀、烘干等步骤制取氧化铝。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酸溶、过滤、烧结、冷凝等步骤。
首先是酸溶步骤。
将铝土矿与稀硫酸进行反应,生成含铝酸化物的溶液,并增加碱性物质调节溶液的pH值。
接下来是过滤步骤。
将酸溶液通过过滤设备,过滤出固体残渣和液相。
固体残渣中含有未被反应的铝土矿及其他杂质。
然后是烧结步骤。
将过滤后的液相通过加热设备进行脱水,脱除溶液中的水分,得到氧化铝的烧结体。
最后是冷凝步骤。
将烧结体经过冷却设备,冷却至室温,并通过气体分离装置分离出其中的气体组分。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 原料成本低。
铝土矿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矿石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
2. 生产效率高。
拜耳法可以高效地将铝土矿转化为氧化铝,生产效率高。
3. 产品质量稳定。
拜耳法制取的氧化铝质量稳定,符合工业生产的要求。
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在铝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且不断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拜耳法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溶出后液苛性比(α) 1.50~1.65
一水铝石溶出反应方程式:
AlOOH NaOH H2O 200C 2NaAl(OH) 4
• 一水软铝石的主要溶出条件:
溶出温度 溶出压力 溶出碱浓度 溶出后液苛性比(α)
200~240℃ 12~34kg/cm2 140~240g/L 1.5~1.75
• 对于一水铝石和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其溶出条件主要取决于一水硬铝石的含量,当以一水硬铝石
3.2 铝土矿溶出过程的化学反应
3.2.1 氧化铝水合物在溶出过程中的行为、
溶剂:循环母液中的主要成分有:NaOH、NaAlO2、 Na2CO3、 Na2SO4等。
Al2O3(1或3)H2O+2NaOH(aq)==2NaAlO2(aq)
• 溶出的目的 在于将其矿石中的氧化铝充分溶解成为铝酸钠溶液
形态存在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在5%以上时,实际上上必须采取适 宜于一水硬石溶出的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满意的三氧化二 铝溶出率。
• 一水硬铝石的主要溶出反应方程式:
AlOOH NaOH CaOH H2O 240C NaAl(OH) 4 Ca (OH )2
• 反应式中的石灰的加入量,一般为铝土矿石总重量的3~7 %。
• 3.矿石磨细的程度
• 4.石灰添加量 • 5. 搅拌强度
3.3 赤泥的分离与洗涤
• 3.3.1 铝酸钠浆液的稀释 • 从自蒸发器出来的浆液,其Na2O浓度常在200~25
0g/L之间,用赤泥洗液将其稀释的作用为: 1.低铝酸钠溶出液的浓度,便于晶种分解, 2.铝酸钠溶液进一步脱硅, 3.便于赤泥分离, 4.有利于沉降槽的操作。
铝土矿中氧化铝的理论溶出率:
n = [w(Al2O3) – w(SiO2)]/ w(Al2O3)×100%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概述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概述话说这氧化铝啊,那可是现代工业里的香饽饽,用途广泛得让人眼花缭乱。
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通过拜耳法,把铝土矿里的氧化铝给“请”出来。
这个过程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化学盛宴,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与巧思。
咱们得先从铝土矿说起,这铝土矿就像是大地母亲赐给我们的宝藏,里面藏着氧化铝这个宝贝。
但是,宝贝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得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才行。
这第一步,就是矿浆制备,也就是把铝土矿破碎到合适的粒度,再跟含有游离氢氧化钠的循环母液按一定比例配好,送进湿磨里细细打磨,直到它们“水乳交融”,变成合格的原矿浆。
原矿浆准备好了,接下来就得让它们“热身”一下,然后进入压煮器组或者管道化溶出设备里,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溶出。
这个过程啊,就像是给原矿浆做了一个“桑拿”,让它们在高温高压下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
溶出后得到的矿浆,咱们称之为溶出矿浆,这时候它可是个“大胖子”,氧化铝浓度高得很。
但是,“大胖子”也有它的烦恼,那就是杂质太多。
这时候,就得请出沉降槽这位“分离大师”了。
沉降槽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过滤器,能把溶出矿浆里的赤泥和铝酸钠溶液分得清清楚楚。
赤泥就像是铝酸钠溶液里的“不速之客”,得把它们赶出去,才能让接下来的工序顺利进行。
赤泥走了,铝酸钠溶液就清爽多了。
这时候,就得让它们“冷静”一下,降温后再添加晶种进行分解。
分解的过程就像是让铝酸钠溶液“生孩子”,一个个氢氧化铝的小结晶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这些小结晶啊,可是咱们接下来要重点培养的“小明星”。
氢氧化铝结晶出来了,但还得经过一番“洗礼”才能成为真正的氧化铝。
这时候,分级、过滤、洗涤这些步骤就像是一个个“美容师”,把氢氧化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最后,再把它们送进焙烧炉里进行高温焙烧,就像是把它们送进了“烤箱”,经过一番烘烤,氢氧化铝就变成了氧化铝,那可是洁白如雪、质地坚硬的好东西。
但是,这还没完呢。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还得处理大量的水和碱。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拜耳法适于处理高品位铝土矿,这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基本原理拜耳法的基本原理有两个。
一个是铝土矿的溶出;一个是铝酸钠溶液的分解。
溶出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石灰、碱浓度、温度、时间及搅拌等)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反应为Al2O3·H2O+2NaOH=2NaAlO2+2H2OAl2O3·3H2O+2NaOH=2NaAlO2+4H2OSiO2+NaOH+NaAlO2=Na2O·Al2O3·2SiO 2·2H2O+H2O一水铝石或三水铝石溶解形成铝酸钠进入碱液中,而其它杂质不进入溶液中,呈固相存在,称赤泥。
三水铝石(Al2O3·3H2O)的溶解温度为105℃,一水硬铝石(α-Al2O3·H2O)为220℃,一水软铝石(γ-Al2O3·H2O)为190℃。
分解是利用NaAlO2溶液在降低温度、加入种子及搅拌的条件下析出固相Al(OH)3,分解反应为NaAlO2+2H2O=Al(OH)3↓+NaOH 种子即为Al(OH)3,加入量(以Al2O3量计算)为溶液中Al2O3含量的一倍以上;温度控制为从75℃降到55℃;搅拌时间为60h左右。
所得Al(OH)3再经焙烧脱水变成Al2O3;并使Al2O3晶型转变,满足铝电解的要求,焙烧反应为Al2O3·3H2O 225℃γ-Al2O3·H2O + 2H2Oγ-Al2O3·H2O 500℃γ-Al2O3 + H2Oγ-Al2O3 900~1200℃α-Al2O3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条件拜耳法的生产工艺主要由溶出、分解和焙烧三个阶段组成。
全流程主要加工工序为:矿石的破碎、均化及湿磨、高温高压溶出、赤泥分离洗涤、叶滤、种子分解、母液蒸发及氢氧化铝焙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流程简介
拜耳法适于处理高品位铝土矿,这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基本原理
拜耳法的基本原理有两个。
一个是铝土矿的溶出;一个是铝酸钠溶液的分解。
溶出是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加石灰、碱浓度、温度、时间及搅拌等)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反应为
Al2O3·H2O+2NaOH=2NaAlO2+2H2O
Al2O3·3H2O+2NaOH=2NaAlO2+4H2O
SiO2+NaOH+NaAlO2=Na2O·Al2O3·2SiO 2·2H2O+H2O
一水铝石或三水铝石溶解形成铝酸钠进入碱液中,而其它杂质不进入溶液中,呈固相存在,称赤泥。
三水铝石(Al2O3·3H2O)的溶解温度为105℃,一水硬铝石(α-Al2O3·H2O)为220℃,一水软铝石(γ-Al2O3·H2O)为190℃。
分解是利用NaAlO2溶液在降低温度、加入种子及搅拌的条件下析出固相Al(OH)3,分解反应为NaAlO2+2H2O=Al(OH)3↓+NaOH 种子即为Al(OH)3,加入量(以Al2O3量计算)为溶液中Al2O3含量的一倍以上;温度控制为从75℃降到55℃;搅拌时间为60h左右。
所得Al(OH)3再经焙烧脱水变成Al2O3;并使Al2O3晶型转变,满足铝电解的要求,焙烧反应为
Al2O3·3H2O 225℃γ-Al2O3·H2O + 2H2O
γ-Al2O3·H2O 500℃γ-Al2O3 + H2O
γ-Al2O3 900~1200℃α-Al2O3
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条件
拜耳法的生产工艺主要由溶出、分解和焙烧三个阶段组成。
全流程主要加工工序为:矿石的破碎、均化及湿磨、高温高压溶出、赤泥分离洗涤、叶滤、种子分解、母液蒸发及氢氧化铝焙烧。
铝矿石进厂后经破碎、均化、贮存,碎矿石送下一工序湿磨。
本工序的目的是使铝矿石破碎至≤15㎜粒度,并且使化学成分均匀地向湿磨供料,控制指标是:每7天的供矿量加权平均值A/S波动在±0.5范围内。
湿磨是使铝矿石进一步磨细并进行三组分(铝矿石、石灰、循环碱液)配料,使得到的产品原矿浆满足高压溶出的要求。
本工序控制的技术条件是:石灰加入量为干铝矿量的7%;循环碱液配入量为控制溶出液的αk(苛性化系数)为1.4左右;磨矿细度为:-315μm 100%,-63μm 70%~75%。
高压溶出是拜耳法的核心部位,要求其热利用率高、建设投资少及易操作、经营成本低。
对溶出一水硬铝石型矿石而言最常用的工艺型式是:将原矿浆送入套管预热器中,用二次蒸汽预热至160~180℃,之后进入用二次蒸汽间接加热、机械搅拌的预热压煮器中,将矿浆温度提高至220℃左右,再在机械搅拌的反应压煮器中用6.0Mpa的新蒸
汽间接加热到溶出温度260℃,然后在只有机械搅拌的压煮器中停留30~40min。
整个溶出过程矿浆实现了全部间接加热,通过机械搅拌强化了传热和传质过程,溶出率可达95%以上。
溶出完成后得到的矿浆经降温、减压并将浓度稀释,以便常压下处理赤泥的分离及洗涤。
分离与洗涤一般都采用沉降槽,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最先进的沉降槽是深椎沉降槽。
分离沉降槽的溢流是产品粗液,经控制过滤后得到精制液送去种子分解;底流是固体残渣(称赤泥),经4~5次沉降反向洗涤回收其附液中的碱后送堆场堆存。
赤泥沉降分离洗涤工序控制的主要技术条件是:过程中物料的温度95℃以上;分离沉降槽的底流固体质量分数为≥41%,溢流中悬浮物含量为≤200mg/L;末次洗涤沉降槽的底流固体质量分数≥48%,每吨干赤泥带走的Na2O≤5kg;为改善沉降性能,生产过程中要加入絮凝剂。
种子分解是将铝酸钠溶液加入种子(细氢氧化铝)经降低温度、长时间搅拌而自行分解析出固体氢氧化铝及液体苛性碱的过程。
本工序控制的主要技术条件是:分解开始的温度(70℃)及终了温度(45℃);分解时间55~60h;种子加入量[种子比为2.5~5.5,即加入的Al(OH)3中的Al2O3重量/溶液中的Al2O3重量=2.5];分解率45%~50%。
种子分解后得到的是固体(氢氧化铝)与液体(苛性碱液)的混合物,经分级及过滤,分离后得到种子(细氢氧化铝)及产品氢氧化铝和分解母液(苛性碱溶液)。
种子返回种分槽,产品氢氧化铝经过滤洗涤送焙烧工序,分解母液则送蒸发站处理。
蒸发的目的有3个:一是提高溶液的浓度,蒸去一部分水,以满
足系统水平衡及高压溶出对碱浓度(Na2O k180~230g/L)的要求;二是排除生产过程中积累的Na2CO3及Na2SO4,它们的溶解度与苛性碱浓度成反比,当碱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从溶液中呈固相析出进而分离出去;三是排除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机物,一般有机物随Na2CO3及Na2SO4的析出而析出。
蒸发是在多效真空蒸发器中完成的。
不论是哪一种生产方法得到的氢氧化铝,都需经焙烧而得到产品氧化铝。
焙烧的目的有二:一是除掉氢氧化铝中附着的水及结晶水;二是使氧化铝的晶型转化成电解所需要的晶型。
焙烧操作主要控制的是焙烧温度及氧化铝的灼减量。
焙烧所用的设备以前是回转窑,现在都是流态化焙烧炉,主要进步在于使热耗大为降低,使用回转窑的热耗为502.4×104KJ/t,而流态化焙烧炉为309.8×104KJ/t。
焙烧炉所使用的燃料有:煤气、重油或天然气。
生产工艺过程见后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