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合集下载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及其处理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及其处理

案例与思考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及其处理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直接导致下游大城市饮用水资源严重污染。

然而,在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十天后,当地政府才首次承认爆炸事故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先后发出了两份停水公告,但停水原因却大相径庭。

首次公告称停水原因为管道维修,二次公告才称是因为松花江水可能受中国石油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简称吉化)爆炸而污染。

市民陈宪超说,由于首次公告缺乏可信度,才造成了市民盲目抢购的现象。

很明显,谁也不会相信维修管道需要全城停水,而且维修前缺乏详细计划,维修时间又具有不确定性。

二次公告仍语焉不详,吉化爆炸可能造成松花江水污染,但污染到何程度,饮用后果如何,都没有明确告诉市民。

同时,哈尔滨市何时发现松花江水污染也未明确说明,现在是否有市民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呢?在80公里长的污染带不断奔流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极其缓慢、严重滞后的信息反应系统。

因此,我们也看到哈尔滨市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的措手不及。

同时,在吉化爆炸事故发生后,国家环保部门和地方环保部门也未能做出及时反应,致使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后果日益严重。

在松花江大面积污染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和关心,及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到黑龙江,对处置松花江污染事件给予指导和支持。

黑龙江省政府及时制订了“三步走”的措施以确保哈尔滨的市民用水安全:第一步是停水并且保证在停水期间居民有水喝;第二步是解决恢复供水的问题;第三步是解决长期的综合治理污染的问题。

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主要领导分兵把口,深入实地解决问题。

省、市政府对松花江水质进行不间断监测,全面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哈尔滨市饮用水供应,加强市场监管以平抑物价,确保全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如在每个市区设置3至5个供水点、平抑市场水价、拨款用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及时查处哄抬物价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

从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看水环境现状及问题-文档资料

从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看水环境现状及问题-文档资料

2021/4/25
3
1.1 松花江概况

松花江流经吉林省
吉林市(古称吉林乌
拉),松花江女真语
“松啊察里乌拉”,汉
译“天河”。全长1900
公里,流域面积54.56万
平方公里,超过珠江流
域面积,占东北三省总
面积69.32%。径流总量
759亿立方米,超过了黄
河的径流总量。
2021/4/25
4
1.2 污染原因
2021/4/25
23
2.1.5 綦河水污染事件
▪ 2005年1月3日起重庆桥河片区近3万居 民连续两天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 水而无自来水喝。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 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 除的废水所污染。綦江县有关部门立即在綦 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 稀释受污染水体,并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 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治。
尿素车间、三胺一、二车间的环保设备未正
常运转,导致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含量在
1000mg/L以上)排入沱江。因此,该公司排
放水氨氮指标严重超过强制性国家环境保护
标准,造成沱江干流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2021/4/25
20
2.1.3 濮阳水污染事件
▪ 自2004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 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 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 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 源。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 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 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5个月受污染影 响。
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2021/4/25
14
: 后果 按照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国
务院同意给予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课件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课件
地点
吉林省吉林市
污染物质及来源
污染物质
苯、苯胺、硝基苯等有毒化学物 质
来源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 生爆炸事故,导致大量有毒化学 物质泄漏进入松花江
影响范围与程度
影响范 围
松花江下游多个城市及俄罗斯哈巴罗 夫斯克边疆区
影响程度
导致松花江水质严重恶化,对生态环 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国 际关注。
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方向
治理效果评估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经验教训,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01
科技创新
02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高效、环保 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效率。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参与,加强公众教育和 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03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渗 漏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中氨氮、总磷等污染 物超标。
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
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在堆放和处置过程中,易产生渗滤液和有害气 体,对水体造成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
城市生活污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导致污水直排现象严重。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 认识和参与度。
鼓励和支持公众、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对违法行为 进行举报和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06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未来防范与应对策略建 议
完善跨界水污染防治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立跨界水污染联合防治 机制
加强跨界水污染信息共享,定期召开联席会 议,共同研究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在2005年的夏天,中国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发生了一起引起全国关注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这场事件使得数百万人口的饮用水受到了威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这场事件进行分析。

事件概述2005年11月13日,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表示,哈尔滨市的松花江水质中超标污染物五氯酚,已经检出,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早在上个月的10月底,哈尔滨的一些市民就已经感到饮用水味道奇怪,黑水河水厂进行污染调查时才发现水中存在超标污染物。

松花江被多个城市用作饮用水源,2005年污染物的检测超标比例最高的是哈尔滨市,其次是佳木斯市、绥化市等。

此次事件中,松花江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五氯酚和六氯苯,而五氯酚是一种有强烈毒性、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物质。

由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黑龙江省政府随即启动了紧急反应机制,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和治理,并对涉事企业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事件调查与原因分析经调查发现,此次事件的污染源头是一家名叫“香源集团”的造纸厂。

该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是哈尔滨市污染主要企业之一。

通过对厂区进行调查,发现该厂的废水排放口直接排放至松花江中,致使大量的有毒污染物被直接排入河水中,最终导致松花江水质严重污染。

这件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暴露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监管不力、环保法制情况严峻的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违法排放废水,导致环境污染。

同时,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环保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脱节也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此事件不仅是单纯的环境问题,也是企业、政府、社会共同责任的问题。

事件影响与应对措施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本次事件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环保问题,企业也认识到了环保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本事件也加速了《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完善和执行,强化了对环境污染的惩治和治理力度。

我国重大环境事件案例

我国重大环境事件案例

我国重大环境事件案例
那我给你讲讲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吧。

这事儿可真闹心。

当时呢,吉林的一家化工企业,就像一个调皮捣蛋还闯大祸的熊孩子一样。

它的一个车间爆炸了,这一炸可不得了,大量的苯类污染物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呼呼”地冲进了松花江里。

这松花江可是周围老百姓的母亲河啊,老百姓们日常用水可都指着它呢。

结果这水被污染了之后,那水的颜色都变了,味道也刺鼻得很。

下游的城市可就惨喽,像哈尔滨这些地方,突然就面临没干净水用的危机了。

大家都很慌啊,超市里的矿泉水、纯净水一下子就被抢光了,就像不要钱似的。

政府和很多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又是调水,又是想办法治理污染,忙得焦头烂额。

这就告诉我们啊,那些化工企业可得好好管管,不能让它们这么轻易就搞出这种大灾难来,不然咱们的环境和生活可就全乱套了。

还有太湖蓝藻事件。

太湖那可是咱国家有名的大湖,风景美,渔业也发达。

可是突然有段时间,太湖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湖面上全是一层厚厚的蓝藻,那场面就像给太湖盖了一层绿色的大被子,只不过这被子可一点都不让人觉得舒服。

为啥会这样呢?还不是因为周围的工业废水啊、生活污水啊,一股脑儿地往太湖里排,再加上当时的气温啥的一些因素,蓝藻就像吃了激素一样疯狂生长。

这可把周边的老百姓坑苦了,湖水臭得啊,鱼都死了不少,住在湖边的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本来靠着太湖的美景和渔业赚钱的人也没了生计。

政府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慢慢让太湖又恢复了一点生机,所以说啊,咱们可不能再随便污染水资源了,不然太湖这样的悲剧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演。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对当时黑龙江省和周边地区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报道,1月22日发生的爆炸事故导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废水和废油倾入松花江。

当时,该事件造成了松花江沿岸多个城市和地区数百万居民不能正常用水,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供水短缺的情况。

这场水污染事件对当时黑龙江省和周边地区的农业、工业等各个产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当时冬季北方气温极低的情况下,因为供水困难,许多企业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此外,由于当时缺水严重,很多居民都不得不购买饮用水,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

总的来说,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黑龙江省和周边地区当时的经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事故起因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

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005年11月22日,吉林市松花江沿线,前不久的化工厂爆炸对这里造成污染,江边出现死鱼11月航拍的受污染的松花江根据环保部门监测结果,目前松花江吉林段水质已经于22日18时全面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

在黑龙江段,哈尔滨市取水口上游16公里的苏家屯断面,在24日凌晨3时硝基苯开始超标。

24日中午12时,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硝基苯超标10.7 倍,苯未超标。

这个污水团长度约80公里,在目前江水流速下,完全通过哈尔滨市需要40小时左右。

延伸阅读吉林石化辨称,苯爆炸与此次松花江污染事件无关。

因为苯只要遇到80.6摄氏度的高温便会彻底燃烧,而且爆炸发生后吉林石化为防止泄漏的苯造成污染,有意识地将泄漏的苯在空中燃烧尽。

但专家指出,当消防人员用水冲洗现场时,作为制造苯原料的硝基苯很容易伴随其他有机物一起被冲刷出来,然后当成污水被排放,并最终流入松花江。

“这也正是为什么此次松花江污染中没有苯,而发现大量硝基苯超标的症结所在。

”(中国石化新闻网)黑龙江的气温在-10℃左右,松花江面开始结冰。

苯和硝基苯是否会被冻结在冰中,会否造成二次水体污染?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亚雷说,由于苯的凝固点与冰点非常接近,因此,苯是比较容易被冻结在冰里的。

由于冰下的水流动缓慢,更加不利于苯等有毒物质的挥发。

但由于凝固成冰的仅仅是松花江表层的水体,因此,被冻结在冰里的苯和硝基苯都只能是微量的,大部分的苯和硝基苯等有毒物质依然留存在冰下缓慢流动的水体中。

“冰中的苯等有毒物质是不会挥发的,将一直冻结到明年春天坚冰融化的时候。

”对于污染的活性碳深处理技术,张亚雷认为,即使安装了该净化装备,如果污染浓度过高,在污染水体的突然冲击下,短时间内该套设备也很有可能无法承受而失去效力。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精选]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精选]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精选]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分析经济7班佟士达 112110021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998年至2006年共发生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14742起,平均每年发生1600多起。

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如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等,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目前国内针对各种事件的统计分析内容多数集中在安全生产方面,对于事件的起因,造成事故的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将对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根据其发生原因、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和特点,并将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原因分析;意见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998年至2006年共发生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14742起,平均每年发生1600多起。

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如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2007年太湖蓝藻危机等,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目前国内针对各种事件的统计分析内容多数集中在安全生产方面,对于事件的起因,造成事故的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将对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根据其发生原因、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和特点,并将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事故详情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11—20 12学年第2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学号:姓名:摘要:本文介绍了2005年11月13日由于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对松花江造成水流污染所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松花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

之后又发生连续爆炸,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通过上游水体污染,硝基苯浓度超标,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

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污染时间在吉林经历大约10天,流经哈尔滨持续大约40个小时,采取停水防止市民饮用有毒自来水,用截流措施防止被污染水流进入下游重要地区,在哈尔滨采用活性炭来消毒。

,最后处罚了中国石油100万,但是国家政府为了治理被污染的水流却花费了78.4亿元,国务院召开会议,制裁处罚相关负责人员,完善中国环保法规,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的应急处理。

经过治理松花江水污染得到良好治理。

关键词松花江吉林石化爆炸苯硝基苯水污染哈尔滨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南北两源,北源嫩发于大兴安岭伊勒呼篱栅南坡,南源第二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干流,松花江汇入黑龙江后,经俄罗斯注入太平洋。

松花江流域面积54.6×104 km2,其中在黑龙江省境内26.9×104 km2,占全流域49.3%,占全省面积59%。

松花江干流,流域面积1805×104 km2 [ 1 ]。

可见,如果松花江水流发生污染,那么黑龙江整个省将会遭到严重的水污染,将会导致黑龙江缺水乃至下游的俄罗斯也会遭到严重的水污染,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国际关系影响。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建立在松花江的上游,在吉林市建成了大批化工企业,这些化工企业排除的废物,尤其是有毒化学物质,如果管理不好,很容易就会流入松花江给下游大片区域造成严重污染。

下面就拿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2010年吉林化工桶流入松花江事件做一个具体的论述:事件起因2005年11月13日14时至15时左右,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 厂一化工车间由于当班操作工停车时,疏忽大意,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后引起爆裂,随之空气被抽入负压操作的T101塔,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T101塔、T102塔发生爆炸,随后致使与T101、T102塔相连的两台硝基苯储罐及附属设备相继爆炸,随着爆炸现场火势增强,引发装置区内的两台硝酸储罐爆炸,并导致与该车间相邻的55幢灌区内的一台硝基苯储罐、两台苯储罐发生燃烧。

连续发生爆炸。

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 2 ]。

事件经过在这之后,吉林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立即启动了化学事故应急监测预案,15时左右监测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开展了现场采样和分析化验工作。

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

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该车间附近的第二松花江(即松花江的上游),造成水质污染。

11月13日16时30分开始,环保部门对吉化公司东10号线周围及其入江口和吉林市出境断面白旗、松江大桥以下水域、松花江九站断面等水环境进行监测。

14日10时,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松花江九站断面苯类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从三次监测结果分析,污染逐渐减轻,但右岸仍超标100倍,左岸超标10倍以上。

松花江白旗断面只检出苯和硝基苯,其中苯超标108倍,硝基苯未超标。

随着水体流动,污染带向下转移,这次污染事件的严重后果开始显现[ 3 ]。

11月14日零时55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全生产总监王宜林即率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赶到吉林石化公司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

同时,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委书记矫正中,省长助理、市长徐建一等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抢险。

吉林石化公司迅速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切断各装置间物料供应,市消防支队官兵赶到现场实施扑救,使事故基本得到了控制,成立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指挥抢险救援疏散。

化工区附近数以万计的居民被警察有序地疏散到吉林市区内。

吉林市各大医院也已经做好接收苯中毒者的准备,封锁了现场。

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北校区的大学生也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

影响截至同年11月14日,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近70人受伤,2人重伤,有6名在岗人员下落不明。

23名伤员住院治疗,但无生命危险[ 4 ]。

11月22日,吉林市松花江沿线,由于前不久的化工厂爆炸,对这里造成污染,江边出现死鱼,11月23日,航拍松花江污染情况,松花江受污染水体约100公里,江水由于受污染起白沫,污染物中以苯和硝基苯为主,易燃、有毒,给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室内的饮用水马上就被市民抢购一空。

此次全城停水涉及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6个区、3000多户企业[由于大部分企业生产依靠自来水,因此部分耗水量大的企业和生产车间只能在停水期间减产或停产。

吉化公司发生爆炸,导致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造成下游的哈尔滨市连续停水多日,并引起俄罗斯的恐慌。

应对措施1、拨款吉林省政府于11月18日向黑龙江省进行了通报。

有关部门及时封堵了事故污染物排放口。

加大丰满水电站下泻流量,加快污染稀释速度。

吉林省政府通知直接从松花江取水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停止生活取水,并对工业用水采取预防措施。

环保部门通过增加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加强了对松花江水质的监测。

黑龙江省政府接到吉林省的通报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松花江沿岸市县,特别是哈尔滨市的应急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环保部门增加了松花江水质的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黑龙江省还从省长基金中拨出1000万元专款用于事故应急[ 5 ]。

2、两省相互配合22日18时松花江吉林段水质经检测,全面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但是,在黑龙江段,哈尔滨市取水口上游16公里的苏家屯断面,在24日凌晨3时硝基苯开始超标。

24日中午12时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硝基苯超标10.7倍,苯检出但未超标。

污水团长度约80公里,在当前江水流速下,完全通过哈尔滨市需要40小时左右。

因此,吉林省将加强与黑龙江省政府的衔接与协力配合,加大小丰满水库的放流量,组织吉林省内有关专家加紧研究水污染处理相关对策,并及时向黑龙江省政府通报。

由于哈尔滨市饮用水多年以来直接取自松花江,为避免污染的江水被市民饮用、造成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市政府决定自2005年11月23日起在全市停止供应自来水,这在该市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停水之后,苏家屯断面(哈尔滨市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16公里处)硝基苯浓度24日18时为0.4417毫克/升,超标25;19时为0.5177毫克/升,超标29.45倍;25日零时为0.5805毫克/升,超标33.15倍,达到最大值,随后浓度开始下降。

在松花江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之后,该市于11月27日恢复供水[ 6 ]。

3、设置医疗救治设施由于苯跟硝基苯11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11月24日,黑龙江省以省职业中毒抢救中心化学物中毒专家为主,成立了由哈尔滨市各大医院9名专家组成的急救苯中毒医院专家指导组。

这个指导组由职业中毒、血液、肾内、传染、皮肤、儿科等学科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临床病例的会诊和治疗方案的指导。

4、利用专家研究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方法——活性炭消毒面临着这么重大的水污染问题,急需迫切的进行整治和处理被污染的水流。

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东北市政设计院等22位专家经过昼夜试验论证,制定出了《关于恢复哈尔滨市政供水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为哈尔滨市恢复供水调运活性炭连夜组织货源,交通部、铁道部大力支持,建立公路、铁路绿色通道,确保以最快速度运抵哈尔滨。

铁道部安排单机单列,人歇车不歇。

此外,武警黑龙江总队和空军某部接到指示,迅速调集了1000多名官兵,火速赶往制水三厂、绍和净水厂,连夜清掏并运出上千吨无烟煤滤料。

哈尔滨锅炉厂在仅仅12小时里,连夜部署任务、连夜组织人员、连夜施工,生产出10台从未加工过的粉末活性炭投加机送到安装现场。

25日13时,全国第一批300吨活性炭由河北省唐山市紧急增援至哈尔滨,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亲自迎接运送车队。

在交通、铁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全国许多省区运往哈尔滨的1200余吨活性炭一路绿灯,日夜兼程。

山西组织的720吨活性炭陆续启运,中石油从抚顺紧急调运的35吨活性炭也于25日下午抵达哈尔滨。

26日,从河北、山西、辽宁、宁夏等地调入的活性炭也陆续到达。

供水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武警官兵则昼夜工作,把大批活性炭摆放到净水池中,加紧净化水源,为恢复供水做好准备。

背景事故从13日发生到23日,国家环保局一直保持着沉默,不知道什么原因,21日发布一条公告称城市管网检修需全城停水4天,这理由怎么能让人信服,哈尔滨那么大城市从来没有过的,还有吉化方面仍然持否认态度,吉化一位负责人强调爆炸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绝不会污染到水源,吉化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绝不会不合格的水排放到松花江。

吉化的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处处长毕建国也对媒体表示,并没有环境检测单位就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污染松花江问题与中国石油通报信息,因此他并不承认哈尔滨停水与吉林石化爆炸污染松花江有关。

然后真相毕竟是真相[ 7 ]。

国际影响松花江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松花江污染事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松花江污染事件之后,国家开始在松花江流域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并由此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8 ]。

俄罗斯对松花江水污染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俄方称阿穆尔河)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

中国向俄道歉,并提供援助以帮助其应对污染。

国务院召开会议处罚负责人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这是一起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