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止例子
最高院公报诉讼时效案例概述

最高院公报诉讼时效案例概述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限,超过期限后,当事人将丧失对违法行为主体追究责任的权利。
诉讼时效是保护诉讼利益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维护诉讼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在中国,诉讼时效主要涉及民事案件,包括债权债务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根据最高法院的公报,以下是几个关于诉讼时效案例的概述:1.关于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最高法院在公报中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
例如,当事人享有追诉权利的起算时间通常是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对于不动产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起算时间一般是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2.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最高法院在公报中针对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问题作出了解释。
例如,当事人请求采取担保措施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仲裁申请的行为,可以中止诉讼时效的计算。
对于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的情况,最高法院认为,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的日期即为中止诉讼时效的日期。
3.关于连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对于连续性侵权行为,最高法院在公报中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
最高法院认为,连续性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应从最后一次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例如,对于持续侵害知识产权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在最后一次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4.关于诉讼时效的特殊情况:最高法院在公报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处理。
例如,对于民事赔偿案件,如果受害人是未成年人、因患重大疾病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时效可以适当延长或者中止。
此外,如果法律有特殊规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诉讼时效做出相应调整。
总之,最高院公报中关于诉讼时效的案例和解释为各级法院的判决提供了指导,旨在准确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些案例和解释是司法实践的总结和规范,对于推动中国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劳动法案例分析:调解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案例

[案情介绍]2006年3月原告张某在被告生产车间上班时被机器致伤右手手指,原告住院治疗期间,被告支付了医疗费用。
2006年5月,原告的伤经司法鉴定所鉴定为9级伤残。
2007年12月5日,原告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要求确认其于2006年3月在被告车间上班手指受伤系工伤的申请。
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原告提出工伤申请时限已过,并经原告申请于2007年12月20日组织原被告双方调解,但双方因赔偿数额分歧较大,调解以无果告终。
2008年11月4日原告起诉本院要求被告赔偿原告伤残赔偿金等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5000元。
[案情分析]【分歧】针对该案,有两种不同处理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虽然原告起诉至法院时距伤情鉴定已两年有余,超过了民事诉讼法中对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的规定,但被告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组织调解过程中愿意调解,对此应视为诉讼时效的中断,原告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应该从2007年12月20日起重新计算,因此原告起诉至法院时实际上并未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酌情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原告起诉时超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评析】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
所谓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1、提起诉讼;2、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4、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结合本案,一、被告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组织调解过程中愿意给予原告一定的赔偿,是属于在调解中的让步,依据民诉法的规定不能以此做为诉求判决的依据,且双方因分歧较大未达成调解协议,并非上述法定事由中“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的情况。
二、原告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确认工伤的申请时已超过一年的诉讼时效,尽管其符合前述法定事由中“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的情况,但并不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不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断。
法律时效中断的具体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李某,男,30岁,汉族,某市人。
被告陈某,男,35岁,汉族,某市人。
2010年6月,李某向陈某借款10万元,约定月利率为2%,借款期限为1年。
借款到期后,陈某未能按时归还本金及利息。
李某多次催讨无果,遂于2011年5月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陈某提出时效中断的抗辩。
陈某认为,其在2012年10月曾向原告李某偿还过1万元本金,并出具了收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自履行之日起重新计算。
因此,陈某主张原告李某的诉讼时效已经中断,其诉讼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陈某的还款行为是否构成诉讼时效中断。
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四、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自履行之日起重新计算。
本案中,被告陈某在2012年10月向原告李某偿还过1万元本金,并出具了收条。
这一行为符合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因此,原告李某的诉讼时效已经中断。
然而,在诉讼过程中,被告陈某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在2012年10月偿还1万元本金后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有其他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后,自中断事由终止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此,被告陈某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综上所述,法院认为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应得到支持。
判决如下:1. 被告陈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李某偿还借款本金9万元及利息。
2. 案件受理费由被告陈某承担。
本案中,被告陈某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抗辩理由成立,但其在诉讼过程中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在诉讼时效中断后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有其他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
诉讼时效中止例子

诉讼时效中止例子【篇一:诉讼时效中止例子】3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
一个月后,乙没有付款,而甲也忙于其他事物无暇顾及。
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因对由谁担任其监护人发生争议,迟至2001年8月4日才确定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
2002年2月3日丙清理甲的财产时,发现尚有乙的欠款没有追回,遂向乙主张权利,因乙认为该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不愿偿还而发生纠纷。
问题:(1)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计算?为什么?(2)本案中,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不受保护?为什么?答案(1)本案中,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那么甲享有的付款请求权为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其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为1999年12月3日,其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应从届满之日的第2天开始计算,故为1999年12月4日。
(2)本案中,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因对由谁担任其监护人发生争议迟至2001年8月4日才确定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
这一事由构成诉讼时效中止中的其它障碍。
该障碍发生在诉讼时效进行的最后6个月内,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也就是说,从2001年7月4日至2001年8月4日这一诉讼时效进行中的期间不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之内。
诉讼时效期间从2001年8月4日起继续计算。
按照这一计算,权利人甲对付款义务人乙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至2002年1月3日届满,现甲的监护人丙代理甲于2002年2月3日主张权利,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其请求权不应受法律保护【篇二:诉讼时效中止例子】广州.东莞.深圳.上海:中证律师讨债是专业合法的律师讨债公司!专业提供合法快速的讨债,追债,清债,收债,要债,催债,收账,讨账,追账等业务!是口碑最好的律师讨债公司,不成功不收费!中证律师讨债网是专业合法债务欠款催收与调解。
法律案例分析诉讼时效(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甲,男,30岁,某市居民。
被告乙,男,40岁,某市居民。
甲与乙系邻居,因乙在甲家楼下开设一家餐饮店,两家因噪音、油烟等问题产生纠纷。
甲多次与乙协商,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甲于2018年5月1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停止噪音污染、油烟污染,并赔偿其经济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诉讼时效问题。
原告甲是否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三、案件分析(一)诉讼时效概述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导致权利丧失诉讼请求权的一种法律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1. 甲是否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甲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甲于2018年5月1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距离其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已超过三年,但甲是否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需要进一步分析。
2. 甲是否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甲在2018年5月1日提起诉讼时,已经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因为在此之前,甲曾多次与乙协商,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因此,甲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为2018年5月1日。
3. 甲是否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由于甲在2018年5月1日提起诉讼,距离其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已超过三年,但甲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在法定期间行使诉讼权利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顺延。
”甲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符合法律规定。
(三)被告抗辩被告乙在庭审中提出抗辩,认为原告甲未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驳回甲的诉讼请求。
但根据上述分析,甲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被告乙的抗辩理由不成立。
第二章节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新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注会)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知识点: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定义:(一)诉讼时效中止(二)诉讼时效中断(三)中止、中断的综合应用● 详细描述:(一)诉讼时效中止(暂停键)1.概念: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事由(1)不可抗力;(2)其他障碍:①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③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④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3.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示例】甲借给乙借款10万元,2009年1月1日到期。
在甲向乙主张权利过程中,突遇地震。
(二)诉讼时效中断(清零键)1.概念: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债权人提出)、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债务人同意)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即以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
2.事由基本都同法院打交道(1)提起诉讼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效力:①申请仲裁;②申请支付令;③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④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⑤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⑥申请强制执行;⑦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⑧在诉讼中主张抵销;⑨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
(4)特殊规定①部分及于其他:权利人对同一债权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②一人及于全体:对于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诉讼时效法律解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甲与被告乙于2018年1月1日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乙将其名下的房屋出售给甲,成交价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依约支付了定金10万元。
然而,乙未按合同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甲多次催促乙履行合同,但乙始终未予理睬。
至2021年1月1日,甲以乙未履行合同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乙在答辩中提出,甲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请求法院驳回甲的诉讼请求。
二、诉讼时效法律解析1.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但权利本身仍然存在,义务人自愿履行的,权利人仍有受领权。
2.诉讼时效的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期限为三年;特别诉讼时效适用于特定法律关系,期限由法律规定。
3.诉讼时效的起算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以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在本案中,甲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义务,甲在签订合同后即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
4.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权利人行使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使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在本案中,甲多次催促乙履行合同,属于诉讼时效的中断。
三、法院判决法院审理后认为,甲与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合法有效,甲有权要求乙履行合同义务。
关于诉讼时效问题,法院认为,甲在签订合同后多次催促乙履行合同,已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
因此,甲起诉未超过诉讼时效。
综上,法院判决乙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原告甲与被告乙之间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涉及诉讼时效问题。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法对诉讼时效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以下法律问题:1.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诉讼时效的中断:权利人行使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使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第三部分诉讼时效制度考点2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学习提示】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归类属于易考点,考生务必把握。
另外,关于中止的计算性客观题也有一定的出题可能性。
一、诉讼时效中止1.概念: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苏苏提示】待中止的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六个月的诉讼时效期间。
2.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其他障碍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③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④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示例】甲借给乙借款10万元,2017年12月31日到期。
在甲向乙主张权利过程中,突遇地震,导致无法行使权利的时间为20日。
【例题•单选题】(2016年)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时效中止法定事由的是()。
A.申请支付令B.申请仲裁C.申请宣告义务人死亡D.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答案】D【解析】选项ABC: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例题•单选题】甲欠乙的款项于2018年1月1日到期,乙因在国外出差一直未向甲主张权利。
2020年10月8日,乙欲行使请求权时,因所在国发生战事无法成行。
该战事持续了4个月。
根据规定,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届满日是()。
A.2021年1月1日B.2021年4月8日C.2021年5月1日D.2021年8月8日【答案】D【解析】不可抗力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中止事由消除之日为2021年2月8日,加上6个月就是诉讼时效届满日,即2021年8月8日。
二、诉讼时效中断1.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事由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4)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讼时效中止例子
【篇一:诉讼时效中止例子】
3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
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
一个月后,乙没有付款,而甲也忙于其他事物无暇顾及。
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
成了植物人,因对由谁担任其监护人发生争议,迟至2001年8月4
日才确定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
2002年2月3日丙清理甲的财产时,发现尚有乙的欠款没有追回,遂向乙主张权利,因乙认为该债务诉
讼时效期间已过不愿偿还而发生纠纷。
问题:(1)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计算?为什么?
(2)本案中,甲对乙的付款请求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不受保护?为什么?答案(1)本案中,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那么甲享有的付款请求权为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其履
行期限届满之日为1999年12月3日,其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应从届
满之日的第2天开始计算,故为1999年12月4日。
(2)本案中,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因对由谁担任其监护人发生争议迟至2001
年8月4日才确定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
这一事由构成诉讼时效中止中的其它障碍。
该障碍发生在诉讼
时效进行的最后6个月内,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也就是说,从2001年7月4日至2001年8
月4日这一诉讼时效进行中的期间不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之内。
诉讼时效期间从2001年8月4日起继
续计算。
按照这一计算,权利人甲对付款义务人乙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至2002年1月3日届满,现甲
的监护人丙代理甲于2002年2月3日主张权利,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其请求权不应受法律保护
【篇二:诉讼时效中止例子】
广州.东莞.深圳.上海:中证律师讨债是专业合法的律师讨债公司!专
业提供合法快速的讨债,追债,清债,收债,要债,催债,收账,讨账,追账等
业务!是口碑最好的律师讨债公司,不成功不收费!
中证律师讨债网是专业合法债务欠款催收与调解。
面向全国专业提
供合法快速的讨债,追债,清债,收债,要债,催债,收账,讨账,追账等业务!,是经国家司法部审批,并以合法手段从事专业的债权、债务催收为
主的顾问合作。
我们本着信誉第一,法律至上为原则:快速为企业或个人催讨回债
务欠款减少损失,拥有专业律师策划团队经济纠纷起诉提供快捷通道。
多年来 , 我们律师讨债为客户收回数以亿计的赖债、死债。
深受客户的好评。
本公司将本着诚实、守信、准确、快捷 ,合法的宗旨,恪守诚信第一、保密第一、效率第一、法律至上的职业精神,不成功不收费,无需客户向我方提供前期费用。
【篇三:诉讼时效中止例子】
1.诉讼时效间断,指在诉讼时效时代举办进程中,因告状(权力人向法院提告状讼)、哀求(权力人向任务人提出推行任务的要求)、认诺(任务人认可其任务或推行任务)而间断。
2.诉讼时效间断后,原有诉讼时代遏制计较,从间断时起,诉讼时效时代从头开始计较。
3.诉讼时效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时代的最后6个月,因产生法定事由(不行抗力可能其他障碍)使权力人不能利用哀求权,暂且遏制计较诉讼时效时代,待法定事由消除后,继承举办诉讼时效时代的计较。
二、诉讼时效间断司法表明?诉讼时效间断司法表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合用诉讼时效制度多少题目的划定》。
三、诉讼时效间断的划定、诉讼时效中止的计较?1.诉讼时效间断和中止都是在时效时代届满前因必然的法定事由产生而发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2.诉讼时效间断可产生在时效时代的任何阶段;诉讼时效中止只能产生在时效时代最后6个月内。
3.诉讼时效间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抉择的究竟,如告状、哀求;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阁下的究竟,如不行抗力、债务人失落等。
4.诉讼时效间断,间断的法定事由产生前已经已往的时效时代不再计较,从法定事由产生后从头开始计较诉讼时效时代,现实是前后两个时效;诉讼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时代停息计较,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承计较时效时代。
四、诉讼时效间断的气象、诉讼时效间断事由?诉讼时效间断的法定事由:
1.提告状讼或仲裁。
包罗民事诉讼法上的统统权力主张情势,如告状、应诉,作为第三人介入诉讼,申请付出令、申报休业债权、申请强制执行等,也包
罗依照其他法律划定的争议办理措施提出的权力主张,还包罗权力
人向人民调整委员会或有关单元提出掩护民事权力的哀求等。
2.权力人主张权力。
指权力人在诉讼措施外向任务人明晰提出要求其推行任务的意思关照。
这种意思关照,在方法上没限定(口头或书面等能达哀求结果的各
类方法),只要将催告之意思通报于相对人,并于过后能证明。
包
罗权力人向债务担保人、债务人的署理人可能家产代管人提出催告。
3.任务人赞成推行任务。
是指权力人的相对人暗示知悉该权力人的权力存在的举动。
赞成推
行任务的情势,无出格要求。
关于任务人的赞成该当留意以下四点:
1)任务人作出分期推行、部门推行、提供包管、哀求延期推行、拟
定清偿打算等理睬可能举动的,该当认定为一方赞成推行任务;
2)对付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产生诉讼时效间断的事由,该当认定对
其他连带债权人也产生诉讼时效间断的效力。
对付连带债务人中的
一人产生诉讼时效间断的事由,该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产生
诉讼时效间断的效力;
3)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该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
摘取均产生诉讼时效间断的效力;
4)债权转让的,该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关照达到债务人之日
个间断。
债务包袱气象下,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认可的,该当认定
诉讼时效从债务包袱意思暗示达到债权人之日个间断。
4.诉讼时效间断合用于最长诉讼时效时代以外的诉讼时效时代范例。
五、诉讼时效中止事由?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1.不行抗力。
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停止并不能降服的客观环境;包罗天然灾难
和非出于权力人意思的“人祸”,如瘟疫、暴动等。
2.其他障碍:
1)权力工资无举动手段人、限定举动手段人而无法定署理人或法定
署理人已死亡或损失举动手段;
2)担任开始后,没有确定担任人或遗产解决人;
3)任务人逃躲债务着落不明;
4)当事人处于伉俪相关中。
3.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必需在诉讼时效时代的最后6个月内产生,或法定事由虽产生于6个月前但一连至最后6个月内的,才气产生中止时效的法律结果。
4.诉讼时效中止合用于最长诉讼时效时代以外的诉讼时效时代范例。
六、诉讼时效间断案例、诉讼时效中止案例?1.单元拖欠人为诉讼时效怎样计较?
2.拒付或延付租金诉讼时效的合用?
七、撤诉诉讼时效间断、行政诉讼时效间断?1.行政诉讼时效的起算一样平常是从行政相对人知道详细行政举动之日起计较。
2.所谓“知道”应是指行政构造在作出详细行政举动时,以书面情势奉告相对人举动内容及诉权和告状限期,而非耳食之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