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蓝科肤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蓝科肤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任国华【摘要】目的观察蓝科肤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外用蓝科肤宁湿敷,20 min/次,3次/d,疗程为4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 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1次/d,连续2周,外用防裂护肤霜以缓解面部不适症状,连用4周停药.结果观察组在治疗4周后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科肤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11)001【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蓝科肤宁;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作者】任国华【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菏泽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73+3笔者2007年—2010年采用蓝科肤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入选标准①临床上明确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②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③愿意接受蓝科肤宁治疗且能遵守治疗方案;④口头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对蓝科肤宁及其赋形剂过敏;患有脂溢性皮炎、痤疮等影响疗效观察者;治疗中需要接受面部湿敷或外用激素制剂治疗者;已系统使用过雷公藤制剂、激素或四环素类等药物,抗生素停药不足1个月;外用过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停药不足1周;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
1.2 病例选择入选患者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标准[1]:①面部使用激素制剂>1个月;②停用激素后2~10 d原有皮损复发或加重;③主观症状有皮肤灼热、瘙痒、疼痛、干皱感或紧胀感;④客观症状有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或潮红、脱屑、丘疹、脓疱、色素沉着或表皮萎缩。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104期175·药物与临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临床观察杨毅1,焦来文2(1.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 皮肤科,陕西 铜川 727100;2.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陕西 铜川 727000)摘要: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应用于湿疹皮炎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湿疹皮炎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
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之后,住院天数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应用于湿疹皮炎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复发率,缓解瘙痒,有利于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皮肤科;效果;治疗中图分类号:R97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4.1460 引言湿疹皮炎类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不易治愈,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湿疹、异位性皮炎等[1]。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红斑、丘疹、糜烂、渗出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收集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湿疹皮炎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应用于该类皮肤病的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与《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的诊断标准相符。
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炎湿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炎湿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在皮炎湿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2020年4月到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观察组(n=46)。
其中,对照组采取左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比较分析2组病人治疗后的瘙痒评分、糜烂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病人糜烂、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皮炎湿疹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后可以提升治疗效果,疗效确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皮炎湿疹;瘙痒;糜烂【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皮炎湿疹是较为常见的皮肤炎症,也称为湿疹,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亚急性、慢性[1]。
虽然在小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但在各个年龄阶段具有发生的可能。
相关调查显示,湿疹发病率高达10~20%,皮肤带来的瘙痒、糜烂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2]。
引发该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因素。
目前,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方法。
临床实践证明复方甘草酸苷能起到抗过敏的作用,可以治疗部分过敏性疾病。
本项研究将以选取的皮炎湿疹为分析对象,探究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运用效果,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0年4月~2022年3月经我院皮肤科治疗的皮炎湿疹病人中选择92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确诊为皮炎湿疹;②自愿参与此项研究且签署相关协议书;③四肢、颈部存在糜烂、瘙痒症状。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禁忌症;②合并重要器官相关疾病;③存在免疫功能障碍。
对照组中:男/女=26/20,年龄:[21~59(37.44±7.56)]岁,病程:[1~10(6.11±2.18)]年;观察组中:男/女=25/21,年龄:[22~63(38.12±7.41)]岁,病程:[1~12(6.35±2.47)]年。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天然草药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镇痛等作用。
近年来,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复方甘草酸苷对炎症性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炎症性皮肤病是指由于皮肤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引起的病变,如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复方甘草酸苷中的甘草酸苷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轻皮肤病变区域的红肿、疼痛等症状,恢复皮肤组织的正常功能。
复方甘草酸苷对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疱疹、疣等。
复方甘草酸苷中的甘草酸苷成分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和病变。
研究表明,复方甘草酸苷对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轻疱疹引起的病变。
复方甘草酸苷对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有效。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皮肤组织引起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复方甘草酸苷中的甘草酸苷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减轻疾病的症状和病变。
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保湿、修复受损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对一些创伤性皮肤病和瘢痕组织修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皮肤性病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常使用剂量和使用周期来用药。
适应症包括炎症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红斑狼疮等。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有其他重要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郭珊【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他克莫司乳膏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35%、对照组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2.33%、对照组1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2页(P1011-1011,1012)【关键词】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复方甘草酸苷湿敷;对照治疗观察【作者】郭珊【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南阳 47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917.5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临床症状包括面部皮肤潮红、丘疹、萎缩以及脱屑等,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
我院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湿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86例,均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即面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超过1个月,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面部皮损加重或复发,继续使用则有所减轻。
面部皮肤潮红、丘疹以及脱屑等症状明显;同时排除妊娠、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对胶原贴敷料存在过敏反应[1]。
均知情同意。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3例,男9例、女34例;年龄21~58岁,平均(32.9±2.4)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5.8±0.2)年。
对照组43例,男10例、女33例;病程4个月~3年,平均(5.9±0.3)年。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乳膏(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30)治疗,于面部均匀涂抹,适量,每日2次。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中草药,其在皮肤性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通过抗炎、
抗菌、抗过敏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病症,如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以
下将详细介绍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
研
究表明,甘草酸苷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并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
在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中,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明显减轻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促进
患处的舒缓和恢复。
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研究发现,甘草酸苷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并减少其产
生的毒素。
在痤疮等含脓性皮肤感染中,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有效地抑菌,减少炎症及
感染的扩散。
复方甘草酸苷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研究发现,甘
草酸苷可以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和组织修复,增加伤口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溃疡等慢性皮
肤损伤中,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性病治疗中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通
过外用复方甘草酸苷,可以减轻炎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过敏反应,促进伤口
愈合。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有效的中草药,在皮肤性病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不过,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皮炎的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皮炎的疗效观察笔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50例湿疹皮炎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并与常规用药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可显著缩短患者皮损消退时间,提高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临床均符合湿疹皮炎诊断[1],患者入院前及前1个月内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
1.2 临床资料50例湿疹皮炎患者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其中泛发性湿疹15例、异位性皮炎6例、自体敏感性皮炎10例、脂溢性皮炎9例、淤积性皮炎7例、传染性皮炎3例。
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12~78岁,平均(41.52±13.46)。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
在2007~2008年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而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挑选50例与治疗组的性别、年龄、病种、病情相匹配的湿疹皮炎患者作为对照。
1.3 治疗方法湿疹皮炎患者综合治疗所用药物为口服抗组胺药、钙剂,静脉滴注维生素C,主要外用0.5%硫酸锌溶液(湿敷)、青黛油、皮质激素软膏等。
综合治疗时间为2周。
治疗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同时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次/d 80 mg(急性泛发性湿疹可用120 mg),7 d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湿疹皮炎皮损平均开始消退时间:分7 d以内、7~14 d。
治疗结束时判定疗效:临床治愈为皮损消退95%以上,自觉症状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60%~95%,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30%。
有效率为以治愈率加显效率计。
2 结果2.1 湿疹皮炎两组治疗结果见下表。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皮损平均消退时间无明显缩短(t=1.72,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46%)比对照组的治愈率(10%)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5.15,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88,P<0.05)。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
.
E
、
、
、
.
.
,
,
。
、
、
,
,
。
一
一
一
面 部激 素 依赖 性 皮 炎是 皮 肤科 常见 的 疾 病
, ,
。
,
不 仅 给患 者 带 来
3 2 08 0 0 73
.
1 1
0 340 0 56 0
1 1
6 3 49 0 0 12
1 1
6 34 9 0 0 12
。
方法
,
。
给 予 常规组 患 者 维 生 素 乳 膏及盐 酸 西 替 利 漆 治 打 实验组 患 者在此 基础 上 加 用 复 方 甘 草 酸 菩 注射 液 治 打 观 察 比较 两 组 患者 打 效 评 价 患 者 水肿 红 斑 丘 珍 皮 损 面 积的严 重 程 度 结 果 实验组 面 邵 激 素依 赖 性 皮 炎 患 者打 效 总 有效 率 为 0 0 % 明 显 高 于 常规 组 的 6 8 4 0 % 差 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P < 0 0 5 ) 实验 组 水肿 红 斑 丘 珍 皮 损 面 积 评 分 均 优 于 常规组 差 异 0 5 ) 结 论 采用 复 方 甘 草 酸 菩 注 射 液 对 面 邵 激 素依 赖 性 皮 炎 患 者进 行 治 打 可 有效 缓 解其 临 床 征 状 打 效 显 著 有 统计 学 意义 (P < 0 值 得推 广 ; 【 关 键词 】复 方 甘 草 酸菩 注射 液 面 邵 激 素依 赖 性 皮 炎 7 5 [ 中图 分类号 ] 咫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彰 扁 号 ] 10 0 4 5 9 7 x ( 2 0 1 6 ) 1 6 0 1 2 3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4-16T09:04:06.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陈耿明
[导读]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减小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的皮损范围,减轻瘙痒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陈耿明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皮肤与性病科 522000)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皮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将196例皮炎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抗组胺药物及钙剂、维生素C抗过敏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瘙痒、疼痛症状缓解程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88例(89.8%)显著高于常规组76例(77.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皮炎复方甘草酸苷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82-02 皮炎在皮肤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指发生于真皮与表皮的炎症反应,常有红斑、水疱等皮损,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灼热等症状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1]。
近年来,人们发现具有类固醇激素样作用的复方甘草酸苷制剂,对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的应用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本科治疗皮炎患者196例,其中湿疹性皮炎80例、特应性皮炎53例、神经性皮炎37例、脂溢性皮炎20例、接触性皮炎6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平均年龄(3
2.5±4.4)岁,瘙痒评分(
3.9±0.4)分。
对照组98例,平均年龄(31.8±
4.8)岁,瘙痒评分(3.8±0.4)分,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面积、临床症状等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常规组10%葡萄糖酸钙10ml及维生素C3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天一次,合用三代抗组胺类药物氯雷他定片(开瑞坦)10mg,每天口服一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国药准字J20080079,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40ml 加入5%葡萄糖250ml中, 每天静脉点滴一次。
1.3 疗效观察[2]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2周,干预后皮损消退大于80%,或瘙痒减轻2分以上为治愈,干预后皮损消退大于50-80%,或瘙痒减轻2分以下为显效,干预后皮损消退50%以下,或瘙痒减轻为有效,干预后皮损无消退,瘙痒、疼痛等症状无消减明显甚至加剧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皮损面积及瘙痒评分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皮损面积消退显著优于常规组,瘙痒评分(2.21±0.65分)也显著小于常规组(2.98±0.86分);观察组总有效例数88例显著优于常规组76例(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单位:例)
注:两组病人经秩和检验统计,其平均秩次为3,U=4.5,P<0.05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常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转氨酶升高9例,胃肠道反应7例,观察组仅见轻微胃肠道反应3例,余未观察到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现代生活工作中化学工业制品的频繁应用,人们皮肤与有害化学物质的接触机会增加,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特发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发病率日增[3]。
一直以来,临床对皮炎类疾病都是以依巴斯汀等抗组胺类药物为主进行抗过敏治疗,但是部分病人对抗组胺类药物的应答并不好,且常有肝转氨酶升高,个别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报道[4]。
局部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外用药物是另一常用手段,部分病人可出现激素依赖,其发生可能与胶原合成受抑制,皮肤萎缩,表皮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因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肤免疫功能下降,局部皮脂腺封闭,严重者引起皮肤痤疮[5]。
近年来发现某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外洗剂通过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可有效促进皮肤屏障恢复,改善皮损,减轻瘙痒及皮疹,他克莫司等部分免疫抑制也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尚无明确有效的统一的治疗方案[6]。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为甘草酸苷为主的的复合制剂,因抗炎、抗病毒和保护肝细胞膜效果较好,是肝脏损害时常用护肝药物,因同时有类固醇激素样作用、免疫调节和抗变态反应作用,临床还广泛应用于治疗荨麻疹、银屑病等各类皮肤病[7]。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常可出现焦虑、烦躁等各种不适,该药的镇静催眠作用在控制瘙痒等症状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精神紧张、疲劳、失眠等问题。
本研究对比常规治疗与联合静脉输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疗效,结果证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面积、瘙痒评分下降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总有效例数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3例少于常规组16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未出现常见的肝转氨酶升高病例,这表明,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可以防治抗组胺药物的肝脏损害副反应,安全性远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减小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的皮损范围,减轻瘙痒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申春平,邢环,马琳.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1):103-106.
[2]赵晓芳,张璐,靳丽桃.蓝科肤宁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51-4552.
[3]董海燕.化学物致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11,40(2):263-266.
[4]周永明,何聪,冯杰等.氮卓斯汀治疗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94-1495.
[5]龚宇,黎斌,向光,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6):597-599.
[6]刘志文,邓丽珍.皮炎汤合外洗方治疗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10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9(8):65-66.
[7]刘波,王晓敏,周玉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