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_张莉

合集下载

进行性核上麻痹 (PSP )

进行性核上麻痹 (PSP )

生命素养健康管理■定义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又称Steele-Rchardson-Olszewsk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假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度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且无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极易被误诊。

通常开始于中年晚期,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引起肌肉强直,眼球活动不能以及咽部肌肉无力,表现为双眼不能向上转动。

由于同时伴发有帕金森病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严重强直并失去活动能力。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破坏基底节及脑干,其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时可减轻其症状。

■素养生活方式1.当活动不利的时候是需要预防摔倒的情况,做好身体的防护措施。

2.早期有吞咽困难者,应予柔软或糊状饮食。

3.晚期患者,则应留置鼻胃管,以防吸入性肺炎。

4.卧床者,预防褥疮的出现。

■素养饮食1.饮食上给予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尤其是需要适当的多吃一些禽蛋和肉类、乳制品、大豆类的食物,如果进食不好的话建议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的情况。

2.宜吃维生素B1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DHA含量高的食物。

健康调理■素养运动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素养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素养管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因不清楚,可能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目前尚无较好的预防发病措施。

应采取一定措施以防止患者跌倒;早期有吞咽困难者,应予柔软或糊状饮食,晚期患者则应留置鼻胃管以防吸入性肺炎。

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附说:■进行性核上麻痹的早期症状。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附3例报道)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附3例报道)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一种神经变性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姿态不稳、帕金森综合征、垂直性核上性麻痹、假性延髓麻痹及轻度痴呆等。

临床表现变异较大,极易误诊。

国外对此病的研究日益广泛,国内少见报道。

为此,我们通过报道收治的3例psp,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进行讨论。

1资料例1,男,64岁。

因行动缓慢伴跌倒,视物模糊2年入院。

患者起始为右侧肢体僵硬,颈项部发紧,转头费力,渐感腰背和四肢紧张,行动缓慢,走路时常无原因向后跌倒。

视物模糊,偶有复视,近期出院语言含糊,记忆力减退。

病情逐渐加重,且出现尿失禁。

既往无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史,无脑炎、中毒史。

无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bp150/90mmhg(1mmhg=0.133kpa),心肺正常。

神经系统:意识清、语缓,表情淡漠,近期记忆力减退,mmse评定21分。

脑神经:眼球向下凝视不全麻痹,头眼反射时不随意,双眼向下凝视<15。

四肢肌力v级,四肢和躯干肌张力增强,头颈后伸位,步基宽,右上肢联带动作少。

感觉正常,腱反射:+++,myerson征及掌颌反射(+),病理征(-)。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指标均正常。

脑电图、颈椎x线无异常。

头颅mri示轻度脑萎缩。

拟诊psp用美多巴和溴隐亭等治疗2个月不见好转出院。

门诊随诊1年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垂直性凝视麻痹,2年后卧床不起,因肺炎死亡。

例2,男,59岁。

因行走不稳伴眼睑痉挛3年入院。

患者无诱因起病,首发走路时双膝关节僵硬,转身时易绊倒,同时眼睑不自主颤动,颈部酸楚。

病情缓慢进展,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效果不佳。

近半年感四肢活动不利,讲话亦显含糊。

既往健康。

查体:bp135/83mmhg,心肺无著变。

神经系统:意识清,构音障碍,面具脸,计算力差,mmse评定17分,双眼垂直性注视麻痹,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双下肢为著,腱反射:(+++~++++),双侧病理征(+)。

被脑卒中掩盖的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病例报告1例

被脑卒中掩盖的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病例报告1例

被脑卒中掩盖的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病例报告1例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由于脑卒中而掩盖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例。

患者因为脑卒中的严重症状而接受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症状,最终确诊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本例表明脑卒中可能掩盖其他临床症状,需要警惕并加强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

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偏瘫、失语、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些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被脑卒中本身所掩盖,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本文报告了一例因脑卒中而掩盖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例,以提醒临床医生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时要警惕其他临床症状的出现。

病例报告:一名55岁男性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畸形等症状被紧急送至医院急诊科。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无家族遗传史。

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经抢救和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在住院的第三个月,患者突然出现了进行性肌张力增高、步态不稳、言语困难等症状,神经内科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右侧额叶、颞叶有萎缩改变,脑脊液检查异常,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受累部位主要是在大脑额叶、颞叶背侧,最终确诊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本例中,患者由于脑卒中而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导致脑卒中的症状被优先治疗,而掩盖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症状。

由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症状发展较为缓慢,且与脑卒中的症状有一定的重叠,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其他症状,需要警惕并加强对患者的全面评估。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科普讲座课件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科普讲座课件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预防与管理 家庭和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和社区网络,可以减轻 患者和家属的压力。
参与支持小组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共享经验。
谢谢观看
MRI或CT扫描可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并观 察大脑的变化。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用于排除代谢或感染性疾 病。
这些检查通常不是诊断PSP的直接依据。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治疗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治疗
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治愈PSP的药物,但可以通过药物缓 解某些症状。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因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因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PSP的风险,但并不 是所有患者都有家族史。
研究仍在进行中,以确定具体的遗传机制。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因
环境因素
接触某些毒素或重金属可能与PSP的发病相关 ,但证据尚不充分。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可能起到一定的影响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病因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预防与管 理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预防与管理 早期识别
及早识别症状并寻求医疗帮助,有助于及时管理 病情。
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预防与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锻炼有助于整体健 康。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适当的社交活动可以增强心 理韧性。
此病以步态不稳、平衡问题和运动迟缓为主要特 征。
什么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症状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眼球运动受限和认 知功能下降。
症状通常逐渐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什么是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等方面的更新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等方面的更新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等方面的更新摘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是一种以具有4个重复区的tau蛋白(4R-tau)为神经病理特征、以运动障碍和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

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发病的诊断标准可识别PSP早期症状和涵盖所有临床表型,包括少数几个典型临床表现、提示潜在PSP 病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可以为将来早期治疗干预提供机会;同时也包括明确与PSP病理改变的相关的,以运动、语言或行为症状不同组合的变异型PSP综合征。

新的诊断标志物可与临床特征相结合,以增加PSP诊断的准确性。

由于PSP的发病机制与tau蛋白异常相关,因此tau蛋白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逐渐兴起。

tau蛋白靶向治疗假设通过降低脑内tau蛋白的含量或代偿tau蛋白的功能来起到疾病修饰作用。

前言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supranuclear palsy,PSP)最初被认为是一种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然而,在过去十年中,研究发现PSP临床表现为包括行为、语言和运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典型的运动障碍表型,现在称为Richardson's综合征(PSP-RS),首先在1964年由Steele、Richardson和Olszewski等描述。

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PSP在神经病理和遗传方面与tau蛋白紧密相关,针对tau蛋白的靶向治疗临床试验逐渐兴起。

PSP-RS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患病率约为5-7/10万人。

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70-74岁人群中PSP-RS的患病率约18/10万人。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所有年龄段中包括PSP-RS的所有PSP表型的患病率为18/10万人,与尸检研究一致。

法国的一组PSP病例报道以及一项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环境危险因素显著影响PSP的发病率。

本综述中,我们将介绍PSP的临床诊断、神经病理、遗传、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与治疗PPT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与治疗PPT

影像学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包括CT、MRI、 PET等,用于 观察脑部病变
情况
神经电生理检 查:包括脑电 图、肌电图、 诱发电位等, 用于评估神经
功能状态
诊断标准:根 据影像学和神 经电生理检查 结果,结合临 床表现和病史, 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流程:首 先进行影像学 检查,然后进 行神经电生理 检查,最后根 据检查结果进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 辅导,帮 助患者缓 解焦虑、 抑郁等情 绪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 如何进行 日常生活 活动,如 饮食、运 动等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 进行康复 训练,提 高生活质 量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 成员参与 患者的治 疗和康复 过程,提 供支持和 帮助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 者进行随 访,了解 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 果,调整 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与干预措施
心理支持:提 供情感支持和 理解,帮助患 者面对疾病和
治疗
心理干预:进 行认知行为疗 法,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和应
对策略
家庭支持:鼓 励家庭成员参 与治疗过程, 提供情感支持
和实际帮助
社会支持:提 供社区资源和 支持,帮助患 者融入社会, 提高生活质量
家属参与与支持的重要性
家属是患者的重 要支持者,可以 提供情感支持和 实际帮助
未来展望:新药研发、治 疗技术改进、预后改善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治疗进展
基因治疗: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的应用 干细胞治疗:研究干细胞移植在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研究免疫调节药物在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的应用 康复治疗:研究康复训练在治疗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的应用
感谢观看
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与基因检测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与治疗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与治疗
睡眠障碍:早期失眠或晚期失眠、难以维持睡眠和昼夜活 动节律紊乱的情况皆已有报道。
变异表型
Richardson 型PSP(PSP-RS)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帕金森综合征型(PSP-P)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进展性冻结步态型(PSP-PG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综合征型(PSP-CBS)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言语障碍型(PSP-SL)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额叶症状型(PSP-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小脑共济失调型(PSP-C) PSP混合病理型
护理注意事项
躯体活动障碍:与躯干肌张力障碍有关 吞咽障碍:与延髓麻痹、咀嚼肌无力等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平衡失调,躯体僵硬有关 营养不足:与摄入不足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肌麻痹之咳嗽无力、肺部感染所致
分泌物增多等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与额叶受损所致构音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炎、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感染、压
PET-CT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显示,额叶、尾状核、中脑和丘 脑葡萄糖呈低代谢
外周血和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
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特点不同,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脑脊液总tau蛋白 (t-tau)、磷酸化tau蛋白(p-tau) 水平较正常对照者降低或不变
外周血和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
影像学诊断标志物
头部矢状位T1WI表现为中脑萎缩和小脑上脚萎 缩可以作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与其他帕金森综 合征的鉴别诊断依据。
“蜂鸟征”和“牵牛花征”的诊断特异度均达 100%
磁共振帕金森综合征指数(MRPI)诊断PSPRS的特异度达100%、灵敏度为99.2%100.0%
影像学诊断标志物
对症护理 :对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病人可予膀胱区按 摩、热敷或进行针灸、学位封闭的治疗,促使膀胱肌 收缩、排尿。早期有吞咽困难者,应予柔软或糊状饮 食,晚期患者则应留置鼻胃管以防吸入性肺炎 。痰液 多者予吸痰,喉头水肿、中枢神经病变导致的下呼吸 道分泌物增多或预防肺部感染者行气管切开

进行性核上麻痹演示ppt课件

进行性核上麻痹演示ppt课件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PSP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包括:出现 核上性眼肌麻痹、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等核心症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疾病;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特 征性的脑萎缩和基底节异常信号。
鉴别诊断
PSP需要与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上与 PSP有相似之处,但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存在差异。因此,对于疑似PSP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以便准确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进行性核上麻痹
汇报人:XXX 2024-01-19
• 疾病概述 • 神经影像学表现 • 实验室检查与评估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进行性核上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 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基底节、脑干和 大脑皮质等区域,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复杂的运动障碍、认 知障碍和行为异常。
及时治疗感染
一旦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 染治疗。
避免长时间卧床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尿路感染。
压疮风险评估及干预手段
压疮风险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识别 高危人群,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环 境导致压疮发生。
使用减压垫等辅助器具
安全防护知识
教授家属如何在家中设置安全环境,如防止患者跌倒、误吸等意外 事件发生。
心理照护方法
指导家属如何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的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治 疗 目前对 PSP 无特 效 疗 法,左 旋 多 巴 用 于 治 疗 PSP 患 者
的运动症状的。治疗剂量和疗效不 是 线 性 关 系,改 善 运 动 症 状剂量通常高于 PD 患者。γ-氨 基 丁 酸 (GABA)受 体 激 动 剂 也有帮助。Engel[16]对2 例 PSP 患 者 给 予 阿 米 替 林 治 疗 ,认 为小剂量对运动障碍有改善。大剂量则出现智能及行为障 碍等用药剂量应个体化。亦有研究 发 现,快 速 重 复 经 颅 磁 刺 激运动皮质能够使症状有轻度和短 暂 改 善,尤 其 是 轴 性 肌 张 力增高 症 状,且 无 不 良 反 应。PSP 的 共 济 失 调 不 能 被 直 接 治 疗。然而,通过锻炼和物理治疗来 改 善 肌 肉 和 关 节 的 弹 性 将 提高患者对于反复失衡问题的代偿。选择性注射肉毒毒素 可能对于眼睑痉挛、眼睑张开的失用 和 主 要 的 肌 紧 张 异 常 症 状 有 帮 助 。 [17] 要 得 到 更 好 的 治 疗 需 要 解 决 目 前 无 法 治 疗 的 症状及对 PSP 病理有更好的 了 解。近 来 针 对 PSP 病 理 的 研 究带来了一些针对于疾病改变的假 设 驱 动 的 治 疗,而 不 是 简 单的针对症状的神经递质替代疗法。那些针对于线粒体异 常的药物在Ⅱ期临床试验中已显示 了 肯 定 的 效 果,进 一 步 的 研究正在继续。针对 于 tau 蛋 白 异 常 的 药 物 研 究,如 tau 激 酶抑制剂 、tau聚集抑制 剂 和 微 管 稳 定 剂 正 在 研 究 中 。 [18] 适 量辅酶 Q10(5mg/kg)亦可提高进行性核上性麻 痹 评 价 量 表 (PSPRS)和额叶功能评价量 表(FAB)评 分,可 能 与 其 改 善 患 者能量代 谢 有 关,长 期 应 用 具 有 调 节 疾 病、保 护 神 经 的 作 用 。 [19] 药 物 治 疗 的 同 时 ,常 规 平 衡 训 练 辅 助 眼 球 运 动 和 视 觉注意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站立时 间 和 行 走 速 度,而 单 纯 进 行平衡训练者仅能改善步态异常。
郑 州 大 学 附 属 洛 阳 中 心 医 院 洛 阳 471000
【关 键 词 】 进 行 性 核 上 性 麻 痹 ;发 病 机 制 ;眼 肌 麻 痹 ;认 知 功 能 障 碍 【中 图 分 类 号 】 R74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673-5110(2013)06-0092-03
4 影 像 学 改 变 (1)PSP 患 者 中 脑 上 缘 的 平 坦/凹 陷 表 现 (或 称 “蜂 鸟
征”)是特征性表现,可用于 PSP 的诊断。Oba等[9]比 较 分 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3月第16卷第6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Mar.2013,Vol.16No.6 · 93 ·
· 92 ·
中 国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013 年 3 月 第 16 卷 第 6 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Mar.2013,Vol.16 No.6
·综述与讲座·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张 莉 韩月珍 郭瑾洁
3 临 床 特 征 PSP 发病年龄平均55~70岁,男女之比约为5∶3,隐 袭
起病,进行性加重。临床特征:(1)核 上 性 眼 肌 麻 痹 表 现 为 眼 球下视受限、汇聚障碍和垂 直 型 眼 震,中 脑-间 脑 区 前 间 核 损 害出现向下垂直凝视麻痹,后联合核 受 损 出 现 向 上 垂 直 性 凝 视麻痹。复 视 是 最 初 常 见 症 状 之 一 ,为 具 有 诊 断 意 义 的 表 现。(2)轴性肌张力障碍:全身肌 肉 强 直,主 要 是 颈 部 及 上 部 躯体 的 肌 张 力 增 高,以 致 身 体 笔 直,颈 后 伸,身 体 前 屈、弯 腰 均很 困 难,甚 至 肘、膝 部 均 呈 伸 直 状,转 身 时 不 便 交 叉,故 极 易向后跌倒。行 走 步 基 宽,步 态 不 稳,大 步,身 体 后 倾,与 帕 金森病有明 显 区 别,起 步 困 难,易 跌 倒。(3)假 性 延 髓 麻 痹、 构音障碍。(4)痴呆:反应迟 钝、健 忘、人 格 改 变、学 习 能 力 下 降;抑郁、焦虑、淡漠、兴趣降低。少 数 患 者 出 现 眼 睑 痉 挛、额 叶 释 放 征 、锥 体 束 征 。
发病过程中发 挥 重 要 作 用。 氧 化 应 激 反 应、能 量 代 谢 异 常、 羟色胺受体表达异 常 可 能 是 PSP 发 病 的 潜 在 危 险 因 素。 最 近有研 究 报 道,该 病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中 热 休 克 蛋 白 25/27 (HspB1)的含量 明 显 增 加[7]。 近 年 来 有 关 胶 质 细 胞 蛋 白 质 变性原理已成为探讨变性疾病发病 机 制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与 揭示神经元纤维缠结的机制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进 行 性 核 上 性 麻 痹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SP)是 一 种 罕 见 的 神 经 系 统 变 性 疾 病 。由 Richadson 于 1963年提出,到 1972 年 本 病 才 在 医 学 文 献 中 进 行 了 描 述 。 临床上表现为垂 直 性 核 上 性 眼 肌 麻 痹、姿 势 步 态 不 稳、帕 金 森综合征、轴 性 锥 体 外 系 肌 张 力 障 碍 ,并 有 颈 强 直、躯 体 僵 硬、假性延髓性麻痹和智能改变 等。 起 病 初 期 垂 直 性 眼 肌 麻 痹和认知功能障 碍 明 显,尤 其 是 向 下 凝 视 麻 痹 较 早 出 现,且 呈 进 行 性 加 重 ,而 在 后 阶 段 吞 咽 困 难 比 较 常 见 。
2 病 理 特 点 PSP 与其他tau 病 的 不 同 之 处 在 于 它 的 神 经 病 变 不 但
累及大脑皮质,而且累及了皮层下 结 构,特 别 是 下 丘 脑 核、苍 白球、上 丘、顶 盖 前 区、导 水 管 周 围 灰 质、黑 质 和 整 个 脑 桥 背 侧部明显萎缩。 受 累 区 域 神 经 细 胞 内 大 量 tau 蛋 白 聚 集 形 成神经纤维缠结(NFT),胶质细胞增 生。 超 微 结 构 和 生 化 分 析表明,PSP 的 NFTs主 要 由 直 微 丝 (SFs)和 少 量 配 对 螺 旋 微丝 (PHFs)组 成,不 同 于 由 大 量 PHFs 组 成 NFTs 的 Alzheimer’s病,且 PSP 病 变 无 老 年 斑,这 可 以 将 两 者 区 分 开。PSP 缺 少 Lewy 小 体、Pick 小 体,可 与 路 易 体 痴 呆 及 Pick病相鉴别。一项针对 3 例 有 括 约 肌 功 能 障 碍 的 PSP 研 究发现,骶髓 Onuf神经核团存在严重细胞 丢 失、神 经 纤 维 缠 结和胶 质 小 体,这 说 明 PSP 病 变 可 能 还 累 及 了 脊 髓,但 仍 需 进 一 步 研 究[8]。
1 发 病 机 制 目前 PSP 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有关发病原因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tau蛋白病:tau蛋 白 是 多 种 神 经 退 行 性 变 性 疾 病 (tau 疾 病 )中 原 纤 维 损 伤 的 主 要 成 分 。 位 于17 号染色体 q21—22的tau 位 点 被 认 为 是 散 发 性 PSP 的 潜 在 危险区。国外文 献 证 实,散 发 性 病 例 是 隐 性 遗 传,一 些 白 种 PSP 患者的 发 病 机 制 是 与 tau 基 因 多 形 性 有 关;最 重 要 的 DNA 多态性是 AO 多 态 性 和 H1 单 型 等,可 影 响 外 显 子 10 的 剪接,从而导致 PSP 样病理变化[1]。而 Ros等报告了西班 牙1个 PSP 大 的 家 系,呈 典 型 的 常 染 色 体 显 性 遗 传 :新 的 基 因位点位于1号染色体 q31.1,这个区域至少包含三种基 因, 然而哪一种小基因与 PSP 发病有关目前无法得知[2]。(2)药 物诱 发:有 文 献 报 道 氟 哌 啶 醇、氯 丙 嗪、胺 碘 酮、锂 剂 或 氟 桂 利嗪可引 起 PSP 的 症 状,但 停 药 后 患 者 症 状 明 显 改 善[3]。 (3)脑萎缩:Cordino等 阐 述,PSP 的 运 动 障 碍 与 尾 状 核 和 扣 带回萎缩有关,而 行 为 改 变 与 前 额 皮 质 和 中 脑 萎 缩 有 关,特 定的皮质下细胞核和额叶局部皮质的内在神经变性共同造 成 PSP 的运动障碍和行为改变[4]。有研究发现,左侧大脑半 球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萎 缩 与 PSP 等 神 经 变 性 疾 病 患者注意力 精 确 控 制 受 损 有 关,右 侧 大 脑 半 球 颞 顶 联 合 区 (TPJ)、前额叶腹外侧皮质(VLPFC)和 前 额 叶 背 外 侧 皮 质 萎 缩与精确事件注意力控制的反应 时 间 减 慢 有 关[5]。(4)簇 状 (或葱状)星形胶质细胞:PSP 患 者 的 脑 内 存 在 着tau 阳 性 表 达的葱状星形细胞和线团样少突胶 质 细 胞,表 明 细 胞 骨 架 蛋 白异 常 聚 集。 同 样,Iwasaki等[6]还 在 典 型 的 PSP 尸 检 病 例 中发现,PSP 许多临床征象可能与 中 央 前 回 等 运 动 区 大 量 葱 状缠结的星形 细 胞 有 关。 (5)其 他:兴 奋 性 氨 基 酸 转 运 体 2 (EAAT2)与谷氨酸 盐 的 异 常 转 运 有 关,在 tau 蛋 白 病 的 发 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mad泛素化凋节因子 2(Smurf2)通 过 引起 pSmad2/3蛋fLf从胞核到胞质异常重分布在 PSP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现 PSP 患者的中脑面积<70mm2,中 脑 被 盖/脑 桥 比 值 < 0.15,且该结构对 诊 断 PSP 具 有 100% 的 敏 感 度 和 特 异 度 , 将这一影像表 现 命 名 为 “企 鹅 影 征 ”。 “企 鹅 影 征 ”和 “蜂 鸟 征”均反映了 PSP 以 中 脑 被 盖 为 主 的 特 征 性 萎 缩。 脑 桥/中 脑(P/M)比值和 小 脑 中 脚/小 脑 上 脚 (MCP/SCP)比 值 明 显 大于多系统萎缩(MSA)和帕金森病患者,可资与多系统 萎 缩 和帕金森病相鉴别。(2)弥散张量成像(DTI):功能磁共 振 的 弥散张量成像表明,下额-枕 束 的 表 观 弥 散 系 数 增 高。(3)磁 敏感加权成像(SWI):进行性 核 上 性 麻 痹 患 者 红 核 和 黑 质 低 信号评分明显高于 MSA-P 型 和 帕 金 森 病 患 者,而 壳 核 低 信 号 评 分 则 高 于 帕 金 森 病 患 者 (评 分 ≥2 分 )[10],可 以 此 作 为 上述疾病的鉴别诊断标 准。(4)磁 共 振 波 谱:MSA-P 型 和 进 行性核上性麻痹 患 者 苍 白 球、壳 核 和 豆 状 核 N-乙 酰 天 冬 氨 酸 (NAA)水 平 明 显 低 于 帕 金 森 病 患 者 和 正 常 人 群 ,而 进 行 性 核上性麻痹患者苍白球 NAA 水 平 则 又 显 著 低 于 MSA-P 型 患者,具有诊断与鉴 别 诊 断 的 价 值 。 [11] (5)PET 与 SPECT: 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与帕金森病相鉴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PET 扫描显示,进行性 核 上 性 麻 痹 患 者 额 叶、纹 状 体、丘 脑、 小脑多有糖代谢或葡萄糖利用率及 氧 代 谢 明 显 降 低 ,其 中 以 额 叶 最 为 明 显 ;少 数 患 者 可 表 现 为 弥 散 性 糖 代 谢 降 低 。 [12-13] 路易体痴呆双侧枕叶葡萄糖代谢降 低、中 脑 葡 萄 糖 代 谢 基 本 正常可与 PSP 相鉴别。C 型 多 系 统 萎 缩 以 双 侧 小 脑 皮 质 葡 萄糖代谢降低明显。SPECT 检查 主 要 表 现 为 纹 状 体 与 中 脑 123T-FP-CIT 摄取明 显 减 少,多 巴 胺 转 运 体 (DAT)水 平 降 低 ,但 其 敏 感 性 较 差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