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冲裁力的计算
冲床冲压力计算公式P

冲裁力的计算公式:F=Kat=KLtTK:系数 1.3F:冲裁力A:冲裁断面面积量 m㎡L:冲裁断面周长 mmt:材料抗剪强度 MpaT:冲裁件厚度 mm卸料力=0.05*冲裁力推件力=0.055*冲裁力顶件力=0.06*冲裁力综合冲裁力=F+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冲床冲压力计算公式P=kltГ其中:k为系数,一般约等于1,l冲压后产品的周长,单位mm;t为材料厚度,单位mm;Г为材料抗剪强度.单位MPa 一般取320就可以.算出的结果是单位是牛顿,在把结果除以9800N/T,得到的结果就是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T.这个只能算大致的,为了安全起见,把以上得到的值乘以2就可以了,这样算出的值也符合复合模的冲压力.----------------------------------冲裁力计算公式:P=K*L*t*τP——平刃口冲裁力(N);t——材料厚度(mm);L——冲裁周长(mm);τ——材料抗剪强度(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冲剪力计算公式:F=S*L*440/10000S——工件厚度L——工件长度一般情况下用此公式即可。
-------------------------------------冲压力是指在冲裁时,压力机应具有的最小压力。
P冲压=P冲裁+P卸料+P推料+P压边力+P拉深力。
冲压力是选择冲床吨位,进行模具强度。
刚度校核依据。
1、冲裁力:冲裁力及其影响周素:使板料分离动称作冲裁力.影响冲裁力的主要因素:2.冲裁力计算:P冲=Ltσb其中:P冲裁-冲裁力L-冲裁件周边长度t-板料厚度σb-材料强度极限σb-的参考数0.6 算出的结果单位为KN3、卸料力:把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卸下的力Px=KxP冲其中Kx-卸料力系数Kx-的参考数为0.04 算出的结果单位为KN 4、推件力: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裁方向从凹模内推出的力Pt=KtPnKt-推件力系数n-留于凹模洞口内的件数其中:Px、Pt --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Kx,Kt分别是上述两种力的修正系数P——冲裁力;n——查正表卡在凹模洞口内的件数Kt的参考数为0.05,结果单位为KN5、压边力:P y=1/4 [D2—(d1+2R凹)2]P式中D------毛坯直径d1-------凹模直径R凹-----凹模圆角半径p--------拉深力6、拉深力:Fl= d1 bk1(N)式中d1-----首次拉深直径(mm)b-----材料抗拉强度(Mpa)K-------修正系数一般压力机所用到的力为公称压力的60%,最多不能超过65%,不然机器完蛋不说还有可能死人.公称压力F=F+Fx+Ft(弹性卸料装置下出料)F=F+Fx+Fd(弹性卸料装置上出料)F=F+Ft (刚性卸料装置下出料)FxFtFd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推件力Pt=KtPn n-留于凹模洞口内的件数n=h/t h=凹模洞口直刃壁的高度t=料的厚度材料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参数去书店翻翻比在网上找的快网上没电子版的资料,反正不怎么好找.其中:Px、Pt --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Kx,Kt分别是上述两种力的修正系数P——冲裁力;n——查正表卡在凹模洞口内的件数Kt的参考数为0.05,结果单位为KN5、压边力:P y=1/4 [D2—(d1+2R凹)2]P式中D------毛坯直径d1-------凹模直径R凹-----凹模圆角半径p--------拉深力6、拉深力:Fl= d1 bk1(N)式中d1-----首次拉深直径(mm)b-----材料抗拉强度(Mpa)K-------修正系数一般压力机所用到的力为公称压力的60%,最多不能超过65%,不然机器完蛋不说还有可能死人.公称压力F=F+Fx+Ft(弹性卸料装置下出料)F=F+Fx+Fd(弹性卸料装置上出料)F=F+Ft (刚性卸料装置下出料)FxFtFd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推件力Pt=KtPn n-留于凹模洞口内的件数n=h/t h=凹模洞口直刃壁的高度t=料的厚度材料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参数去书店翻翻比在网上找的快网上没电子版的资料,反正不怎么好找.《设计手册》和教科书上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下:1、冲裁力冲裁力:F p=KLtτ(其中K一般取1.3)。
凸模临界冲裁力公式

凸模临界冲裁力公式在金属冲压加工的领域中,凸模临界冲裁力公式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存在。
咱先来说说啥是凸模临界冲裁力。
想象一下,你要把一张金属板剪成你想要的形状,这时候凸模就像一个大力士,使劲儿把金属板给冲破、剪开。
而凸模临界冲裁力呢,就是这个大力士所能使出的最大力气的一个衡量标准。
那这凸模临界冲裁力公式到底是啥呢?它一般可以表示为:F = Ltτ 。
这里的 F 就是临界冲裁力啦,L 表示冲裁周边长度,t 代表材料厚度,τ 呢则是材料的抗剪强度。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有一次我在工厂里看到师傅们在加工一批金属零件,他们就用到了这个公式来计算凸模的临界冲裁力。
当时要冲裁的是一块长方形的铝板,长是 20 厘米,宽是 10 厘米,铝板的厚度是 2 毫米,材料的抗剪强度是 200 兆帕。
那咱们来算算,先把单位统一一下,2 毫米等于 0.2 厘米。
冲裁周边长度 L 就是 2×(20 + 10)= 60 厘米。
材料厚度 t 是 0.2 厘米,抗剪强度τ 是 200 兆帕,换算一下就是20000 千克力/平方厘米。
把这些数带进公式里,F = 60×0.2×20000 = 240000 千克力。
也就是说,要完成这次冲裁,凸模至少得有 240000 千克力的力量。
您看,通过这个公式和实际的例子,是不是对凸模临界冲裁力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实际的生产中,这个公式的应用可太广泛了。
如果不能准确计算出凸模临界冲裁力,那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说冲裁力不够,零件剪不断,或者冲裁力太大了,把模具给弄坏了,这可都是损失啊!所以说,掌握好这个公式,对于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那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材料不断涌现,它们的性能也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凸模临界冲裁力公式的时候,要准确了解材料的各种参数,不然算出来的结果可就不准啦。
总之,凸模临界冲裁力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结合实际的生产情况去运用,就能让它成为我们在金属冲压加工中的得力助手,帮助我们做出更好、更精确的产品。
冲床落料吨位计算公式

冲床冲裁力的计算(冲孔落料篇)计算冲裁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用冲床和设计模具。
冲床的吨位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裁的要求。
平刃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0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材料厚度,[t]为mm;r——材料抗剪强度,[τ]为MPa;L——冲裁周长,[L]为mm。
过去一般采用仅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抗剪强度τ进行计算,实际上冲裁时的抗剪强度不仅与材料性质有关,还与材料硬化程度,材料相对厚度,凸、凹模相对间隙(Z/t)以及冲裁速度有关,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式中m——与相对间隙有关的系数;——材料抗拉强度,[τ]为MPa。
在Z/t=0. 15时,m=l.2,故(1.5-1.8)(2.0-2.6)受模具刃口的磨损,间隙的影响,材料机械性能的变化,材料厚度偏差等诸多因素,实际所需冲裁力还须增加30%,即冲床的计算吨位分为两种:(1)无斜刃口冲公式:冲芯周长(mm)×板材厚度(mm)×材料的剪切强度(kn/mm2)=冲切力(KN)换算成公吨:用KN除以9.81冲芯周长----任何形状的各个边长相加材料厚度----指冲芯要冲孔穿透的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剪切强度----板材的物理性质,由板材的材质所决定,可在材料手册中查到。
举例在 3.00mm厚的低碳钢板材上冲孔,形状方形,边长20.00mm冲芯周长=80.00mm 材料厚度=3.00mm 剪切强度=0.3447kn/mm28.00×3.00×0.3447=82.73KN82.73KN÷9.81=8.43公吨(2)普通冲床压力计算公式冲裁力计算公式: p=k*l*t*τp——平刃口冲裁力(n);t——材料厚度(mm);l——冲裁周长(mm);τ——材料抗剪强度(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冲剪力计算公式: f=s*l*440/10000s——工件厚度l——工件长度。
冲床冲裁力及冲剪力计算公式

冲床冲裁力及冲剪力计算公式冲床冲裁力及冲剪力计算公式许多用户在购买冲床时会问到一些问题:如何选择冲床吨位?多厚的板子用多大的冲床?冲多大的孔用多大的冲床?类似的问题只要搞清楚冲床冲裁力的计算公式,对冲床的选用就很简单。
冲裁力计算公式:P=K*L*t*τP——平刃口冲裁力(N);t——材料厚度(mm);L——冲裁周长(mm);τ——材料抗剪强度(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冲剪力计算公式:F=S*L*440/10000S——工件厚度L——工件长度一般情况下用此公式即可冲床冲压力计算公式冲床冲压力计算公式P=kltГ其中:k为系数,一般约等于1,l冲压后产品的周长,单位mm; t为材料厚度,单位mm;Г为材料抗剪强度.单位MPa .算出的结果是单位是牛顿,在把结果除以9800N/T,得到的结果就是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少T.这个只能算大致的,为了安全起见,把以上得到的值乘以2就可以了,这样算出的值也符合复合模的冲压力.--冲裁力计算公式:P=K*L*t*τ P——平刃口冲裁力(N); t——材料厚度(mm); L ——冲裁周长(mm);τ——材料抗剪强度(MPa); 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 冲剪力计算公式:F=S*L*440/10000 S——工件厚度 L——工件长度一般情况下用此公式即可。
冲压力是指在冲裁时,压力机应具有的最小压力。
P 冲压=P冲裁+P卸料+P推料+P压边力+P拉深力。
冲压力是选择冲床吨位,进行模具强度。
刚度校核依据。
1、冲裁力:冲裁力及其影响周素:使板料分离动称作冲裁力.影响冲裁力的主要因素:2.冲裁力计算: P冲=Ltσb其中:P冲裁-冲裁力 L-冲裁件周边长度 t-板料厚度σb-材料强度极限σb-的参考数0.6 算出的结果单位为KN3、卸料力:把工件或废料从凸模上卸下的力 Px=KxP冲其中Kx-卸料力系数 Kx-的参考数为0.04 算出的结果单位为KN4、推件力:将工件或废料顺着冲裁方向从凹模内推出的力 Pt=KtPnKt-推件力系数 n-留于凹模洞口内的件数其中:Px、Pt --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 Kx,Kt分别是上述两种力的修正系数 P——冲裁力;n——查正表卡在凹模洞口内的件数 Kt的参考数为0.05,结果单位为KN5、压边力: P y=1/4 [D2—(d1+2R凹)2]P 式中 D------毛坯直径 d1-------凹模直径 R凹-----凹模圆角半径 p--------拉深力6、拉深力:材料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参数去书店翻翻比在网上找的快网上没电子版的资料,反正不怎么好找.《设计手册》和教科书上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下:1、冲裁力冲裁力: Fp=KLtτ(其中K一般取1.3)。
冲压模具冲裁力计算公式

冲压模具冲裁力计算公式冲压模具冲裁力的计算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呢!咱们在工业生产中,要是搞不清楚这个,那可就容易出岔子啦。
先来说说冲裁力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冲裁力就是在冲压过程中,模具把材料冲裁分离所需要的力。
这个力要是算不准确,模具可能就承受不住压力,要么变形,要么直接坏掉,那损失可就大了。
那冲裁力咋算呢?一般来说,冲裁力等于材料的抗剪强度乘以材料的厚度,再乘以冲裁周边长度。
公式就是:F=τ×t×L 。
这里的 F 就是冲裁力,τ是材料的抗剪强度,t 是材料的厚度,L 是冲裁周边长度。
举个例子吧,前段时间我去一个小工厂参观,就碰到了计算冲裁力的事儿。
那是个生产小五金零件的厂子,师傅们正在做一批铁片的冲裁。
他们拿到的材料是厚度为 2 毫米的钢板,要冲裁出一个圆形的铁片,直径是 50 毫米。
这时候咱们就得先算出冲裁周边长度,对于圆形来说,周边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也就是π乘以直径,约等于 3.14×50 = 157 毫米。
然后查材料手册,知道这种钢板的抗剪强度是 300 兆帕。
把这些数带进公式里,冲裁力 F = 300×2×157 = 94200 牛。
这一算出来,师傅们就知道该用多大压力的冲床来干活儿啦,要是压力不够,冲出来的零件边缘不整齐,甚至可能冲不断;压力太大呢,又浪费资源,增加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还得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
比如说卸料力、推件力。
卸料力就是把冲裁后的材料从模具里卸下来需要的力,推件力则是把卡在凹模里的冲裁件推出来的力。
一般卸料力和推件力可以按照冲裁力的一定比例来估算。
还有啊,冲裁间隙也会影响冲裁力。
间隙太小,摩擦力大,冲裁力就大;间隙太大,材料容易弯曲变形,冲裁质量又不行。
所以选择合适的冲裁间隙,既能保证冲裁质量,又能让冲裁力在合理范围内。
另外,材料的性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批次的材料,抗剪强度可能会有差别。
所以在计算冲裁力的时候,要尽量根据实际材料的性能来取值,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才更准确可靠。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裁力计算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裁力计算本文档旨在介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以及冲裁力计算的重要性和目的。
冲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产品。
通过使用模具来对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和冲裁,可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因此,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对于产品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设计涉及到如何设计和制造适用于特定冲压工艺的工具和模具。
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质、冲压力和需要达到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冲压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生产成本。
冲裁力计算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准确计算冲裁力可以帮助确定所需的冲压设备的规格和性能。
冲裁力的计算依赖于诸如材料性质、厚度、冲压速度、模具结构等因素。
通过合理地计算和控制冲裁力,可以避免模具和设备的过载,并确保冲压过程的平稳进行。
通过深入了解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以及冲裁力计算的重要性和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进一步详细介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冲裁力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冲压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成形方法,通过在金属材料上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流程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完整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并对其进行切割、热处理等预处理。
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模具,以便在冲压过程中形成所需的形状。
模具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纸制造合适的模具。
冲压操作:将准备好的金属材料放入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冲压,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后处理:对冲压成品进行修整、清洁、焊接等加工操作,以使其满足产品要求。
工艺参数冲压工艺涉及多个工艺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成品的质量和工艺效率。
常见的工艺参数包括:冲压力量:冲压过程中施加在金属材料上的力量,通常由冲压机提供。
模具冲裁力计算公式

模具冲裁力计算公式模具冲裁力的计算公式可不像做算术题那么简单,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咱先来说说什么是模具冲裁力。
想象一下,你要把一块完整的材料剪成你想要的形状,就像剪纸一样,这时候你需要用的力就是冲裁力啦。
那怎么算出这个力有多大呢?这就得靠公式啦。
一般来说,模具冲裁力的计算公式是:F = Ltτ 。
这里的“F”就是冲裁力,“L”是冲裁周边长度,“t”是材料厚度,“τ”是材料的抗剪强度。
比如说,有一块长方形的钢板,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厚度是 2毫米,材料的抗剪强度是 300 兆帕。
那咱们来算算冲裁力有多大。
先把长度和宽度都换算成毫米,长就是 100 毫米,宽是 50 毫米。
冲裁周边长度 L 就等于(100 + 50)× 2 = 300 毫米。
材料厚度 t 是 2 毫米,抗剪强度τ 是 300 兆帕,换算一下就是 300N/mm²。
把这些数字带进公式里,冲裁力 F = 300 × 2 × 300 = 180000 牛。
是不是感觉还挺神奇的?我记得有一次在工厂里,师傅让我计算一个零件的冲裁力。
那是个形状有点复杂的零件,我一开始看着就有点发懵。
但是没办法,任务在身,只能硬着头皮上。
我拿着尺子量啊量,把每一段的长度都仔细记录下来,然后再换算单位,按照公式一步步计算。
算的时候心里那个紧张啊,就怕出错。
最后算出来交给师傅,师傅看了看,点了点头,说:“不错,小伙子,算对啦!”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哦。
材料的抗剪强度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会受到材料的材质、硬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剪强度值。
而且,有时候模具的结构也会对冲裁力产生影响。
比如说,如果模具的刃口比较锋利,冲裁力就会相对小一些;要是刃口比较钝,那冲裁力可就大了。
所以,在设计模具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尽量让冲裁过程更省力、更高效。
冲裁力计算公式

翻边力/成型(KG)
30力的计算
制定
审定
拉延力和压边力
Pa=C·σ b·T·L(kg)
Pa--拉延力 (kg) C--拉延系数 σ b--材料拉延强度(kg/mm2) T--料厚(mm) L--凸模轮廓的长度(mm) 拉延系数C的取值 内容 较浅部件 较深部件 一般性内板件 复杂性部件 2)拉延压边力的计算 C 3.5 4 4.5 5 例子 顶盖、门外板、发动机外板 翼子板、前后围 门内板 一般取:35kg/mm2
n--气顶杆的个数 Pb--压边力 (kg) Pd--单个气顶杆许用载荷 (kg) 一般 单个气顶杆许用载荷取4000kg-6000kg
备 注 年 月 日实施
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拉延系数 3.5
材料拉延强度 35
料厚 1.5
凸模轮廓的长度 543
系数
料厚
凸模轮廓的长度
35
1.5
586
拉压力(KG) 99776.25
Pb=Sb·γ (kg)
Pb--压边力(kg) Sb--压边圈的面积(mm2) γ --系数(kg/mm ) 内容 较深部件 一般性板件 具有一定刚性的部件 3) 气顶杆数量 γ 0.15 0.22 0.29 例子 轮罩外板、前梁,等一些外板件 一些门内板件 门外板、发动机盖外板、车身侧围
2
n=Pb/P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模具的冲裁力与卸料力、压料力的计算
标准番号 APS-
一、冲裁力计算式: P=(1.1~ 1.3) * t * l * Ks 二、卸料力计算式: Ps=(1.1~ 1.3) * t * l * Ks * (0.08~0.25) 三、压料力计算式: Pu=(1.1~ 1.3) * t * l * Ks * (0.1~0.15)
P = 冲裁力(KG) t =加工材料厚度(mm) l = 冲裁轮廓的周长(mm) Ks = 材料的抗剪强度(kg/mm2) Ps = 卸料力(KG) (1.பைடு நூலகம்~1.3)为安全系数 Pu = 压料力(KG)
各种材料的抗剪强度与拉力强度:(下表示) 材料
黄铜 青铜 铝 不锈钢 碳素钢板 热延钢板(SPN1~8) 冷延钢板(SPC1~3) 拉深用钢板 构造用钢板(SS34) 构造用钢板(SS41) SECC 变更记录 No: 内容 日期 姓名 抗剪强度(kg/mm2) 软质 22~30 32~40 7~11 56 45 26以上 26以上 30~35 27~36 33~42 23~26 承认 确认 作成 硬质 35~40 40~60 13~16 60 56 拉力强度(kg/mm2) 软质 28~35 40~50 8~12 66 55 28以上 28以上 32~28 33~44 41~52 65 硬质 40~60 50~75 17~22
杨晓
20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