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及其控制_教案

合集下载

三、噪声及其控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三、噪声及其控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三、噪声及其控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

2.掌握噪声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3.学会使用噪声水平计测量噪声的大小。

4.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二、教学重点1.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

2.噪声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3.噪声水平计的使用方法。

4.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噪声的危害。

2.掌握噪声水平计的使用方法。

3.学会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观看一个有强噪声的现场视频,引导学生对噪声产生的认识。

2. 授课(30分钟)(1) 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噪声的概念:不规则的声音。

•噪声的危害:影响听力健康,引发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失聪。

(2) 噪声的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噪声的产生原理: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

•噪声的传播原理:声波在空气中传输。

(3) 噪声水平计的使用方法•噪声水平计的使用:用于测量噪声的大小。

•使用方法:将噪声水平计放置于要测量的区域,按下测量键即可得到噪声的大小。

(4) 噪声的控制方法•噪声的控制方法:工业生产场所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噪声,如隔音、降噪等。

3. 展示及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噪声控制案例,让学生评论该案例是否有效,以及该案例的优缺点。

4.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后完成一个噪声控制实验,并于下节课上交实验报告。

五、教学总结在本次课程中,我们了解了噪声的危害并掌握了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噪声水平计测量噪声大小并了解了噪声的控制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身边的噪音并积极参与噪音控制。

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

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噪声及其控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

2. 教学重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原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噪声发生器、噪声控制器、声级计、麦克风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测量工具、记录表格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噪声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噪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

3. 噪声的传播:让学生用麦克风捕捉噪声,观察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4. 噪声的控制:让学生使用噪声控制器和声级计,探究不同控制方法对噪声的影响。

5. 实验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册,分析噪声的控制效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

2. 活动重点: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噪声污染,探究噪声控制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噪声的概念和危害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噪声视频作为课堂的引入,希望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对噪声有更深刻的理解。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常见的噪声源和噪声的测量方法;掌握噪声的传播和衰减规律;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噪声的传播和衰减规律。

2.教学难点: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噪声的感受,引导学生对噪声的概念进行思考和讨论。

2.概念解释(10分钟)介绍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噪声的分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

3.常见噪声源(15分钟)介绍常见的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并对每种噪声源进行测量和分析。

4.噪声的测量方法(15分钟)介绍噪声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间断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5.噪声的传播和衰减规律(20分钟)介绍噪声的传播方式和衰减规律,包括自由传播、衰减传播和衍射传播等,并进行实例分析和讨论。

6.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25分钟)介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包括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和睡眠障碍等,并介绍噪声的防治方法,如使用耳塞、采取隔音措施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7.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四、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例分析、小组活动、课堂练习等。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录音、视频、音频资源等。

五、教学评价方法1.问答评价:根据课前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噪声的概念和分类是否掌握。

2.实验评价: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对噪声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操作技能。

3.讨论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噪声及其控制》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正在家里专心写作业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电钻声,让你心烦意乱,根本没法静下心来?或者在你睡觉的时候,楼下传来大声的吵闹声,把你从美梦中吵醒?这呀,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噪声!那什么是噪声呢?其实很简单,噪声就是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讨厌、甚至会影响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声音。

比如说,建筑工地的机器轰鸣声,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市场里人们的吵闹声,这些都是噪声。

咱们来想想,噪声到底有多讨厌呢?就好像一只蚊子在你耳边嗡嗡叫,赶也赶不走,是不是特别烦人?噪声就像这样,总是在你不想听到它的时候出现,打扰你的好心情。

那噪声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啊,它的来源可多啦!有些是因为机器在工作,像工厂里的机器运转;有些是因为交通,汽车在路上跑,发出各种声音;还有些是人们在活动中产生的,比如大声喧哗、放鞭炮等等。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商场逛街,里面人特别多,声音特别嘈杂,我都听不清妈妈在跟我说什么,感觉脑袋都要炸了!这时候我就在想,要是能有个安静的地方多好啊!那噪声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这可严重啦!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会让我们的听力下降,就像眼睛近视了一样,听东西都不清晰啦!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让我们变得烦躁、焦虑,就像心里有一团火在烧一样。

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让我们睡不好觉,第二天都没精神。

我有个邻居叔叔,他在一家工厂上班,那里的噪声特别大。

时间长了,他的听力就不如以前好了,和别人说话都得大声点才能听见。

这多可怕呀!那我们怎么才能控制噪声呢?这就得靠大家一起努力啦!对于工厂来说,可以给机器加上隔音设备,就像给机器穿上一件“隔音衣”,让声音传不出来。

对于交通来说,可以限制车辆的喇叭声,在一些地方设置隔音屏障,就像给马路装上了一堵“隔音墙”。

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要养成文明的习惯,不大声喧哗。

有一次,我们班组织去公园游玩,有几个同学一直在大声吵闹,旁边的人都投来了不满的目光。

噪声及其控制_教案

噪声及其控制_教案

噪声及其控制_教案一、课程教材1.教材名称:噪声及其控制3.出版社:4.发布日期:5.适用对象:高级工程师、研究生二、课程目标1.理解噪声的定义和特性。

2.了解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3.掌握噪声的产生机理和传播规律。

4.熟悉噪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

5.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和特性a.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b.噪声的频率、振幅、声压级等特性c.噪声的谱分析和声谱密度b.噪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c.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3.噪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a.噪声评价标准的国家和国际标准b.噪声测量仪器和方法c.噪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4.噪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a.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b.噪声控制的工程手段和技术途径c.噪声控制的实际案例分析5.噪声控制的设计和实施a.噪声控制的工程设计方法和计算准则b.噪声控制的材料和设备选择c.噪声控制的施工和管理要点四、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下噪声控制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3.实验演示:进行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掌握噪声测量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不同场景的噪声问题,共同制定噪声控制方案。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噪声概念、特性、测量方法和控制原理的理解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噪声测量实验,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噪声测试技术的掌握情况。

3.小组项目:要求学生组成小组,独立完成一个噪声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撰写项目报告,评价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出版社。

2.:《噪声控制原理与实践》,出版社。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噪声的定义和特性第三周:噪声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第四周:噪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第五周:噪声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和减噪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来源、危害和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技术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噪声测量仪器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噪声的定义:介绍噪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内涵。

2. 噪声的来源:分析生活中和工业中的噪声来源,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

3. 噪声的危害:讲解噪声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噪声的危害。

4. 噪声的控制方法:介绍噪声控制的常用方法,如隔声、吸声、消声等。

5. 噪声控制技术实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噪声相关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噪声的控制要求。

2. 探讨噪声控制技术在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3. 分析噪声控制产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噪声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的控制过程。

2. 开展小组竞赛,设计噪声控制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噪声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经验。

八、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及时了解学生对拓展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噪声控制技术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检查学生对噪声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九、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噪声控制。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2.研究性学习: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噪声污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士等方式,了解该噪声问题的成因、影响范围以及目前采取的或可能采取的控制措施。每组需提交一份《噪声污染问题研究性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实施至少一项减少噪声的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调整音响设备音量等,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学生需要撰写一份《家庭噪声控制实践报告》,分享其实践经验。
4.创意设计:学生可以设计一份关于噪声控制的公益广告或海报,旨在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防治意识。设计要求创意新颖,具有宣传和教育意义。
5.法律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我国对噪声污染的防治政策,并撰写一份《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摘要》,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6.情感态度反思:学生需撰写一篇短文,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对噪声问题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在学习本章节后的认识和改变,题目为《我对噪声问题的认识与反思》。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特别是噪声对人类听力和心理的影响。
2.掌握噪声的计量单位分贝(dB)以及噪声级与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
3.防治噪声污染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产生。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噪声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的习惯。
3.导入新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二)讲授新知
1.噪声的定义:教师讲解噪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分类(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2.噪声的危害:教师通过讲解和实例,阐述噪声对人类听力、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危害。

1.3-1.4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1.3-1.4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1.31.4 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成时,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达到让幼儿了解噪声及其控制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简单控制噪声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噪声发生器、耳机、噪声控制演示道具。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用于记录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孩子们感受噪声的存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向孩子们介绍噪声的概念,解释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演示:使用噪声发生器和耳机,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不同强度的噪声,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度。

4.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使用噪声控制演示道具,尝试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2.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提高他们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发现有些孩子对噪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同时,实践活动中的噪声控制演示道具使用不够方便,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尝试寻找噪声源,并想出控制噪声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噪声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噪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我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噪声的存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我简单明了地解释了噪声的概念,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激趣导入
请同学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
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 2.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
引发思考
鸣声……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2/4
鼓励学生 积极回 答
人们用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 为 0dB,90dB 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③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的影响 教材表格内容 过渡:由于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现代城市把 控制噪声列为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噪声的治理势在必行。 4.噪声的控制(板书) 设问: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追问: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 学生讨论回答:(声源、传声介质、人耳) 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方 法: 生:回答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控制噪声事例: (1)控制噪声声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阻断噪声的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脑思考: 教材中四幅图控制噪声分别属于哪一种途径? 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点评回答结果 三、当堂巩固 1.课堂练习 (1)从环保角度,你是如何认识噪声的? (2)举例说明噪声的主要来源?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噪声的危害。 (4)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2.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方法?请同学谈本 节课的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外探究: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活动)。
——引入新课:令人厌烦的噪声(板书)
二、新课教学
1.乐音和噪声(板书)
师:屏显信息快递
生:自主阅读,学习了解
(1)从物理学角度看: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1/4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 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4
4/4
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 又成了噪声。
设问:通过刚才的阅读,你对噪声有何看法? (学生回答:……)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 2.噪声的来源(板书) (1)学生先讨论噪声的来源 (2)屏显噪声来源图示(配声音) (3)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际生活的感受,谈谈噪声的主要来源。 (4)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 (5)屏显分类结果 3.噪声的危害(板书) (1)实验探究 A.二人一组,用时间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 数:_____次/分。 B.用单放机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再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___ 次/分。 设问:比较二次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 生:据实验探究结果,发表看法。 追问:这一变化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各自发表看法 师:点评回答情况 (2)从物理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认识噪声的危害 (屏显下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①噪声的危害性:噪声被列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污染之一,其危害表现在: 使人心烦意乱、神经紧张,损害人的听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工作。噪声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
噪声及其控制
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目标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4.培养防治噪声污染的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
5.让学生认识到将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噪声的分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秒表、单放机。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