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噪声实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噪声的控制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掌握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噪声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控制方法的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噪声测量仪器。
学具:学习手册、实验器材。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街头噪声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噪声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噪声问题。
2. 讲解:讲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示例: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影响睡眠、引起耳鸣、损害听力等。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噪声测量实验,了解生活中不同场所的噪声水平。
引导学生发现噪声源,并思考如何控制噪声。
5. 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噪声控制方案,应用于实际场景。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噪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噪声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控制方法的的实际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理解噪声的危害,是否能掌握基本的噪声控制方法,是否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噪声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噪声控制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境教学的引入:我选择了街头噪声的视频作为课堂的引入材料,这是因为我相信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控制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学案一、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物理学中,噪声是指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噪声的等级用分贝表示,分贝越大,噪声越大。
3. 噪声的控制方法:噪声的控制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入手。
4. 生活中的噪声问题: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噪声的定义,掌握噪声的等级划分。
2. 学会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控制噪声。
3.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划分、噪声的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模拟器、分贝计。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噪声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介绍噪声的定义、噪声的等级划分、噪声的控制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噪声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噪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无规律、难听刺耳的声音。
2. 噪声的等级:分贝越大,噪声越大。
3. 噪声的控制方法:(1)声源处:降低噪声产生的强度。
(2)传播过程中:隔绝噪声的传播。
(3)人耳处:降低噪声对人耳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噪声是指悦耳、动听的声音。
(错误)(2)分贝越大,噪声越大。
(正确)(3)噪声的控制只能从声源处入手。
(错误)2. 选择题:A. 鸟鸣声B. 流水声C. 刺耳的汽车喇叭声D. 美妙的音乐声答案:CA. 增大噪声的产生强度B. 在传播过程中隔绝噪声C. 让人耳适应噪声D. 提高噪声的音质答案: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等级划分和控制方法。
1.3.噪音及其控制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噪音及其控制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希望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实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噪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共有的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2. 学会通过实例分析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通过实例分析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音演示器材、实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噪音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噪音的存在。
2. 讲解:讲解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噪音问题。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观看一些实例图片,分析其中的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噪音控制的小实验,如制作隔音板、降低噪音的装置等。
5.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降低噪音污染。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噪音的产生、传播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活动难点:如何通过实例分析噪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噪音的基本知识,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噪音控制的实践,如观察家里的噪音源,想出办法进行控制等。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噪音控制的发明创新,如设计一种降低噪音的装置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意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噪声。
2. 噪声的等级:分贝的定义、计算以及噪声等级的划分。
3. 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能够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噪声。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等级划分,能够进行分贝的计算。
3.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够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提出控制噪声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噪声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2. 噪声的控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声源(如收音机、手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声音,感受噪声的存在。
然后提问:什么是噪声?2. 知识点讲解:(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噪声。
(2)噪声的等级:分贝的定义、计算以及噪声等级的划分。
(3)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3. 例题讲解:利用噪声计测量不同声源的噪声等级,并分析如何降低噪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噪声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物理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2. 噪声的等级分贝的定义:……噪声等级的划分:……3. 噪声的控制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噪声的接收:……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并分析如何降低这些噪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噪声的存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1.3噪声及其控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 会将声音进行分类,了解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
3.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难点】做好物理实验【教具学具实验器材】蜡烛2支,去口无色大、小可乐瓶罩各1个;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薄铁片、磁铁、小铁钉等物品;铜圆柱体、打火机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1、播放歌曲、轻音乐片断、爆竹、磨刀、急刹车、拉链的声音2、谈感受:你喜欢哪些声音?二、新课教学(一)乐音和噪声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环境角度给噪音下定义: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
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二)噪声的来源○1屏显噪声来源图示(配声音)○2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际生活的感受,谈谈噪声的主要来源。
○3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4屏显分类结果过度设问:大家都不喜欢噪音,说说里面的理由?(引出噪音的危害)教师总结:(三)噪音的危害:•危害:影响工作和学习、休息•损害人的听力•引发神经衰弱症状•是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人们用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90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观看视频: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的影响:过度设问:噪音既然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我们怎么样来减弱它呢?(四)噪声的控制设问: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追问: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的方法:1.控制噪声源2.阻断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动脑思考:视频中几幅图控制噪声分别属于哪一种途径?师:点评回答结果(五)生活、物理、社会•以声消声•下雪后的寂静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方法?请同学谈本节课的收获四、布置作业。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了解噪声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控制噪声的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噪声的概念,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掌握噪声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学习一些简单的控制噪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讲解噪声的特点和影响,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噪声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噪声的概念和特点,我准备了噪声模拟道具和噪声控制工具。
噪声模拟道具是一种可以发出不同类型噪声的装置,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类型噪声的特点。
噪声控制工具包括隔音板和消音器等,让孩子们能够学习一些简单的控制噪声的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引入噪声的概念。
我会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孩子们听一下并描述一下自己所听到的声音。
然后,我会向孩子们介绍噪声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噪声模拟道具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类型噪声的特点。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重点讲解噪声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噪声的概念和特点,我会通过噪声模拟道具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类型噪声的特点。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我会发放噪声控制工具,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下。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让孩子们回顾一下自己所学的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我还会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如何在家中控制噪声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噪声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学习一些简单的控制噪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为了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噪声的概念和特点,我准备了噪声模拟道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我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师,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我的口吻,为您呈现教案:噪声及其控制。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噪声的概念的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噪声的来源,认识到噪声对生活和学习的干扰,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噪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的来源。
2.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控制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噪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噪声发生器,噪声控制设备。
学具:实验器材,记录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噪声视频,让学生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噪声及其控制。
2. 讲解:讲解噪声的概念,介绍噪声的来源,让学生明白噪声的产生和影响。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噪声发生器和噪声控制设备,观察和记录不同控制方法对噪声的影响。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控制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噪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噪声的来源和影响,是否能够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是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噪声问题。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噪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控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噪声及其控制的教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噪声的概念和来源的理解,这是学生掌握噪声控制方法的基础。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噪声,这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如何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噪声控制的重要性,这是教学的难点。
噪声的概念和来源的理解。
噪声是指任何不希望的声音,它可能来自外部环境,如街道的交通噪声,或者来自我们使用的设备,如电视和电脑的蜂鸣声。
1.3噪声及其控制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教案:1.3 噪声及其控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材,主要涵盖了第1章的第3节“噪声及其控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噪声。
2. 噪声的单位:分贝(dB)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4.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理解噪声及其控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定义,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识别噪声。
2. 让学生掌握噪声的单位,能正确计算分贝值。
3. 让学生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能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来降低噪声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单位、噪声的控制方法。
难点:噪声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噪声计、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的噪声,感受噪声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a.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两个方面来解释噪声。
b. 噪声的单位:分贝(dB)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c. 噪声的控制: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来介绍噪声的控制方法。
3.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理解噪声及其控制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身边的噪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噪声及其控制1. 噪声的定义2. 噪声的单位3. 噪声的控制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从生活中找一个噪声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 思考一下,如何在学校里降低噪声的影响?答案:1.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律、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声音。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单位以及噪声的控制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噪声及其控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3、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
2、能用所学知识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方法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乐音和噪声关系的分析,进行唯物辨证思想的熏陶。
2、通过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的分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教学难点:噪声的分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和多媒体辅助。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
1、播放轻音乐。
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
1 / 5
2 / 5
2、播放嘈杂电锯声、电钻声……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
——引入新课:噪声及其控制
二、新课教学
学习目标一、了解什么是噪声
活动1:1、师:出示两幅波形图,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
2、生:⑴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活动2:1、师:观察两幅图,想想他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生:讨论后回答。
活动3:噪声的定义。
1、师:什么是噪声了?学生讨论后回答
2、教师小结:从三个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噪声。
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师:结合实际说说哪些声音可能成为噪声: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
4、目标检测。
学习目标二、了解噪声的来源
活动4: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1、师:在实际生活中,噪声对环境造成危害较大,那么它来源于哪里了?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几类。
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周围的声音
2、噪声的来源(板书)
⑴学生先讨论噪声的来源
⑵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际生活的感受,谈谈噪声的主要来源。
(3)师生共同对噪声来源进行简单分类
学习目标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活动5:了解噪声的危害
1、学生自学课本17页,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
2、生:自学后回答。
(板书:噪声的危害)
3、不同来源不同声强级的噪声对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了?(学生自学课本17页)
4、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
人们用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
5、体会声音的不同强度对人的影响。
6、情境体验:如何帮助小明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三、噪声的控制。
1、噪声的控制(板书)
师: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师: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
生:讨论回答:(声源、传声介质、人耳)
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的方法:
3 / 5
生:回答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控制噪声事例:
⑴控制噪声声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阻断噪声的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脑思考:
⑴课件中控制噪声分别属于哪一种途径?
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点评回答结果
2、目标检测。
学习目标四、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
1、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案
2、学生叙述实验方案
3、学生观看实验视频
4、教师小结
5、课堂达标、目标检测。
三、本课小结:学生齐读本课学习内容。
四、板书设计:
噪声及其控制
1、乐音和噪声
①物理学角度;②环保角度;
2、噪声的来源;城市建设、交通工具、工业、社会生活、家用电器
4 / 5
3、噪声的危害
对人心理方面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宁
对人生理方面的:引起听力损伤,影响人匀的睡眠,还能引起疾病等
4、噪声的控制
1、控制噪声声源——减少或改变声源的振动
2、在噪声的传播过程——隔声、吸声、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制造消声器等
第一节声音是什么
一、产生: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
二、传播: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但是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声波: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为纵波
三、声速:与介质有关 15℃空气340m/s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涉及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重点进行思想的教育。
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均很好,对于探究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但探究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补充:人耳对响度较小声音的变化较敏感,声音响度大时人耳感觉不灵敏,测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时的距离是确定声音等级较好的方式.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