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茶叶及其茶渣主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合集下载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

茶的主要成分检测一,水分占比:茶鲜叶含水量75%~78%,干茶4%~6%性质:含水量越高,茶叶越易变质,含量超过12%时,茶叶内部各种化学反应还在继续进行,且茶还能被氧气氧化变质。

检测方法:GBT8304-2002二,灰分概念:茶叶经过高温灼烧后残留下的无机物质的统称。

占比:4%~7%。

灰分含量过高,茶品质越差,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品质越好。

检测方法:三,茶多酚概念:茶叶中30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

占比:占鲜叶干物质的33%组成:1,儿茶素:含量最高,占多酚类物质的70%~80%,具有收敛性,苦涩味较重。

2,黄酮类物质:又叫花黄素3,花青素:又叫花色素,具有明显的苦味,在干旱高温季节容易形成并积累,因此夏茶具有明显的苦涩味。

4,酚酸:含量较小,味苦涩。

检测方法:GB/T 8313-2002茶叶中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褐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1,组成:谷蛋白(含量最大),白蛋白(溶于水,对茶汤滋味起到积极作用),球蛋白,精蛋白组成。

2,性质:在鲜叶加工中,部分蛋白质可以分解为氨基酸,具有花香和鲜味。

氨基酸1,性质:溶于水,具有鲜爽味,决定着茶汤的品质的鲜爽度。

2,组成:茶氨酸(占比50%以上,嫩芽嫩茎中占比最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检测方法:凯氏定氨法测定茶叶中蛋白质试剂及主要仪器1、浓硫酸(AR)2、硫酸钾(AR)3、硫酸铜(AR)4、3.0%NaOH溶液5、2%硼酸溶液6、0.05mol/L的标准HCL溶液7、0.1%混合指示剂:0.1%甲基红酒精溶液和0.1%甲基蓝酒精溶液,按1:1混合。

上海创赛提供甲基红指示剂盒,商品编号:C015217-5ml*2,价格20元。

8、微量凯氏定氨仪处理样品准确称取样品2g,小心移入烧瓶中,再CuSO4 1g,K2SO4 10g和浓H2S04 50mL.用电炉加热消化至液体变成蓝绿透明后,冷却,定容至100mL。

茶叶的杂质检测确保茶叶纯净的方法

茶叶的杂质检测确保茶叶纯净的方法

茶叶的杂质检测确保茶叶纯净的方法茶叶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饮品,其中纯净无杂质的茶叶更是备受追捧。

杂质的存在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因此茶叶的杂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确保茶叶的纯净。

一、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杂质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直接观察茶叶的外观、颜色和质地,可以初步判断茶叶是否含有显而易见的杂质。

例如,茶叶中可能包含杂草、枯叶、棕色叶子等,这些杂质通常很容易被发现。

目视检查法虽然简单,但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些杂质可能不易察觉。

二、热水漂浮法热水漂浮法是一种常用的茶叶杂质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茶叶与水的密度差异,通过加入热水观察茶叶的行为来判断茶叶中的杂质。

具体操作时,将茶叶置于热水中,若茶叶中含有沉积物或杂质,这些杂质大多会下沉到杯底,而纯净的茶叶则会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观察茶叶的行为来判断杂质的存在与否。

三、显微镜检查法显微镜检查法是一种直接观察茶叶细微结构的方法,通过放大茶叶的细胞、细胞排列和微小结构,可以检测茶叶中可能存在的细微杂质。

例如,使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茶叶表面是否有寄生虫、真菌孢子或其他微生物,这些都是会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

显微镜检查法需要借助显微镜等专业设备,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四、化学检测法化学检测法是一种通过化学试剂来检测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方法。

茶叶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咖啡碱、茶单宁、氨基酸和挥发性油等。

通过添加特定试剂,可以对这些化学成分进行检测,进而判断茶叶中是否存在异常物质或杂质。

化学检测法需要借助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操作时需谨慎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

五、微生物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是一种检测茶叶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方法。

茶叶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来源于茶叶生长环境或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其存在会对茶叶的品质和卫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培养茶叶中的微生物样本,并观察和鉴定其形态、生长情况和数量,可以准确判断茶叶中微生物的情况及其对茶叶的影响。

茶叶分析报告

茶叶分析报告

茶叶分析报告1. 引言茶叶作为一种广泛饮用的饮品,其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等。

本报告将对茶叶进行分析,探讨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为茶叶行业提供科学依据。

2. 茶叶化学成分分析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对其风味和营养价值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茶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分析结果:2.1. 香气物质茶叶中的香气物质主要由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如醇类、酮类和醛类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茶叶独特的香味,如花香、果香和草香等。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我们确定了茶叶中的主要香气物质为香兰素、茉莉酮和苯乙醇等。

2.2. 抗氧化物质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对于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茶叶中的儿茶素是一类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保健功能。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我们测定了茶叶中的儿茶素含量,结果显示茶叶中的儿茶素含量为XX mg/g。

2.3. 咖啡碱茶叶中的咖啡碱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我们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结果显示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为XX mg/g。

2.4. 维生素茶叶中富含许多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这些维生素能够增强免疫力和提供抗氧化保护。

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XX mg/g,维生素E含量为XX mg/g。

3. 茶叶营养价值分析茶叶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茶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3.1. 氨基酸茶叶中的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维持身体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茶叶中的总氨基酸含量为XX g/100g。

3.2. 矿物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锌和铁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神经传导和血红蛋白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我们测定了茶叶中的主要矿物质含量,结果显示茶叶中的钾含量最高,为XX mg/100g。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

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茶叶提取液。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

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

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课件 (一)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课件 (一)

1
概述
铁道车辆二系悬挂弹性元件的刚度特性是决定车辆 运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客车与高速列车上体现得
尤为明显。 二系悬挂系统发展之初, 大都采用钢弹簧作为 二系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 采用了 减振器等方式, 以期改善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平稳 摇动台、 性与稳定性,但决定平稳性的静扰度在钢弹簧结构上却
采用第二种方法,选用三维 8 节点缩减积分实体单元 C3D8R 来模拟橡胶囊的橡胶部分,三维 8 节点实体单元 C3D8 来模拟钢板部分。 橡胶堆上端面上的节点与下摆盖 板节点耦合。
图 3 流体单元 F3D4
图 4 腔体参考节点
3.5 模型的建立 模 应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空气弹簧进行模拟, 型采用三维轴对称结构,其中上下盖板采用刚体单元 R3D3、 R3D4; 橡胶囊部分采用壳单元 S4R, 其内部帘线层 加压空气采用静水流体单元 F3D3、 采用 rebar 单元模拟; F3D4; 橡胶堆部分采用实体单元 C3D8、 C3D8R。 模型建立
陈鼎 等·基于有限元的空气弹簧刚度分析 · 2010 年第 6 期
2.2 橡胶的非线性应力分析 述为:
橡胶材料属于各向同性的超弹性材料,其应力可表
t =
非线性橡胶的有限元分析法
∂W ∂E
(8 )
式中: tij—Kirchhoff 应力张量; Eij—Green 应变张量; W—
与其他材料相比, 橡胶材料具有大位移、 大变形的特
Abstract: Air spring is the main damping components of the modern rail transit vehicl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il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一、目的:掌握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及操作二、原理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物质。

根据消耗1mL 0.318g/mL的高锰酸钾相当于5.82mg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白瓷皿。

试剂:1、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50mL,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如果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处理是:称取靛红1g,加浓硫酸50mL,在80℃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0.630%草酸溶液:准确称取草酸6.30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AR的高锰酸钾1.2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准确吸取0.630%草酸溶液10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平行3份),加入蒸馏水50mL,再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10mL,摇匀,在70~80℃水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

开始慢滴,待红色消失后再滴第二滴,以后可逐渐加快,边滴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1分钟不变即为终点。

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四、测定步骤1、供测试液的准备: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放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分钟,然后抽滤、洗涤,滤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冷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2、测定:取200ml蒸馏水放入白瓷皿中,加入0.1%靛红溶液5mL,再加入供测试液5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边搅拌边滴定,滴定速度以1滴/s为宜,接近终点时应慢滴。

直到溶液由深蓝色转变为亮黄色为止,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

茶叶营养成分与品质测定研究

茶叶营养成分与品质测定研究

茶叶营养成分与品质测定研究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饮品,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口感之外,茶叶也被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其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可以带来许多健康益处。

而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科学家们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测定研究。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茶叶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儿茶素、多酚、香气物质、咖啡碱等物质。

其中儿茶素被认为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强效的抗氧化性质,可以防止身体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等。

而多酚则具有强烈的保健功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化骨骼结构、帮助消化等。

香气物质则带来了茶叶独特的香气,不同的茶叶种类拥有不同的香气成分,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

咖啡碱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食品等领域,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性和注意力。

茶叶中的这些营养成分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为茶叶赋予了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茶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饮品,也是人们交际、聚会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经济方面,茶叶产业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全球茶叶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家之一,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茶叶品质测定技术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和营养成分,科学家们开展了各种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茶叶品质测定技术居于重要地位。

通过茶叶品质测定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准确评估茶叶的质量,从而有效地指导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目前,茶叶品质测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其中,常用的茶叶品质测定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技术、色谱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鉴别茶叶品种、种植地区、加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为茶叶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针对茶叶中的营养成分的检测研究也日益重要。

目前,常用的茶叶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准确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多酚、香气物质、咖啡碱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品质,为人们准确定制个性化的茶叶品种提供重要支持。

茶叶的种类实验报告(3篇)

茶叶的种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种类茶叶的感官品鉴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茶叶的种类、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掌握茶叶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材料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各50克。

2. 茶具:茶壶、茶杯、茶匙、茶叶筛等。

3. 化学试剂:碘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4.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感官品鉴:(1)外观鉴定: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初步判断茶叶的种类。

(2)香气鉴定:用茶匙取少量茶叶,轻轻搓揉,嗅其香气,判断茶叶的香气类型。

(3)汤色鉴定:将茶叶用开水冲泡,观察茶汤色泽,判断茶叶的种类。

(4)滋味鉴定:品尝茶汤滋味,判断茶叶的口感、回甘、涩感等。

2. 化学成分分析:(1)茶叶提取:将茶叶用开水冲泡,提取茶叶中的可溶性成分。

(2)茶叶成分测定:- 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

- 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

- 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品鉴结果:(1)绿茶:外观呈绿色,香气清新,汤色碧绿,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2)红茶:外观呈红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3)乌龙茶:外观呈青绿色,香气独特,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4)白茶:外观呈白色,香气清新,汤色清澈,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5)黄茶:外观呈黄色,香气醇厚,汤色黄亮,滋味醇和,回甘持久。

(6)黑茶:外观呈黑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1)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

(2)氨基酸含量:绿茶、乌龙茶、白茶氨基酸含量较高,红茶、黄茶、黑茶氨基酸含量较低。

(3)咖啡碱含量:绿茶、红茶、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较高,白茶、黄茶、黑茶咖啡碱含量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类茶叶及其茶渣主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郑清梅1,陈昆平2,钟艳梅1,韩春艳1,张子容1,郑佳玲1(1.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梅州514015;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摘要:以绿茶、铁观音、红茶、普洱等4类茶及其相应的茶渣为试验材料,采用国标法分别测定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

结果表明:4类茶渣的茶多酚含量为4.2%~10.1%,显著低于其相应的茶叶(6.5%~17.8%),但仍相应保留其茶叶的60%以上;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1%~1.4%,亦显著低于相应茶叶(1.2%~2.2%),但仍为相应茶叶的60%以上;相反,粗纤维含量(13.0~19.0%)显著高于其相应茶叶的含量(10.0%~16.0%)。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该4类茶渣粗蛋白含量(26.0%~35.0%)稍高于相应的茶叶(25.0%~35.0%),水分含量(7.81%~8.82%)显著高于其相应茶叶的含量(4.5%~7.2%);相反,粗脂肪含量为1.5%~4.5%,显著低于相应茶叶的含量(4%~11%);总灰分(3.3%~4.7%)亦显著低于其相应茶叶的含量(5.0%~7.0%)。

可见,茶渣仍含有茶叶较高的活性成分包括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主要营养成分,为茶渣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茶叶;茶渣;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营养成分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 (2015)06-0014-07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componentsof four kinds of tea and their tea wastesZHENG Qing-mei 1,CHEN Kun-ping 2,ZHONG Yan-mei 1,HAN Chun-yan 1,ZHANG Zi-rong 1,ZHENG Jia-ling 1(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15,China ;2.College of Fisheries and Life Scienc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 :With 4kinds of tea (i.e.green tea,Ti Kwan Yin tea,black tea,Pu-er tea)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the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s,free amino acids and nutrient component in the tea and their tea wastes were determined by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ea polyphenols 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was 4.2%-10.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 (6.5%-17.8%),but which was retained more than 60%of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Similarly,the content of free amino acids 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was 1.1%-1.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 (1.2%-2.2%),and also retained more than 60%of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However,the content of crude fiber (13.0%-19.0%)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 (10.0%-16.0%),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determination of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26.0%-35.0%)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25.0%-35.0%),respectively.But the content of moisture 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7.81%-8.82%)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 (4.5%-7.2%)respectively.Conversely,the content of crude fat 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1.5%-4.5%)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rresponding tea (4%-11%),respectively.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ash in the 4kinds of tea wastes (3.3%-4.7%)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corresponding tea (5.0%-7.0%),respectively.The activeand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in tea wastes still contained high tea polyphenols,amino acids and main nutritional components,which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ea wastes.Key words :tea ;tea wastes ;tea polyphenols ;free amino acids ;nutritional component收稿日期:2014-11-24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3693);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152);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2011-17);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作者简介:郑清梅(1978-),女,博士,副教授,E-mail :zhqm78@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第6期14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5.06.010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2012年,我国茶园面积达235.3万hm2,茶叶总产量达175万t,分别占全球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的53%和38%左右,均居世界第1位,且产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1]。

然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茶资源有待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2]。

茶叶在生产与深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茶叶“废弃物”,即所谓的茶渣。

据统计,每年茶加工企业产生的茶渣、茶园大量修剪的粗老叶以及废茶叶等约有数十万吨[3]。

这些废弃的茶渣残留较多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粗蛋白、粗纤维、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咖啡碱等,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4]。

然而,一方面茶产业产生的大量茶渣常常被当作废料抛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及生态环境破坏[3,5];另一方面,常规饲料原料的价格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产业竞争激烈,降低饲料成本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因此,寻找廉价的非常规饲料原料或绿色保健饲料添加剂备受瞩目。

茶渣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无毒无害、功效明显,若将茶渣应用于饲料中,将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饲料质量及动物的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茶叶蛋白质含量约占其干物质总量的15%~30%[6]。

在未经提取的废茶或茶粉中有6%以上的茶多酚,废弃的茶渣中仍有1%~2%的茶多酚和0.1%~0.3%的咖啡碱[7]。

茶多酚、氨基酸不仅是决定茶叶滋味、汤色、香气等品质的重要成分,茶叶的多项药理保健作用也与其密切相关[8]。

因此,茶叶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即茶渣可引入动物保健之中,变废为宝,开发成纯天然、绿色的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

尤其在人们对动物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茶叶中独特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整体生理调节功能与绿色特征,使茶叶或茶渣作为饲料原料或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9]。

目前虽有一些关于茶叶主要成分的报道[10],但尚无关于茶叶及其相应茶渣的重要活性和常规营养成分比较的研究。

为此,本研究以绿茶、红茶、铁观音、普洱茶等4类茶的茶渣及其相应的原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常规成分,为茶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绿茶、红茶、铁观音产地均为福建安溪县,价格均为100元/kg,分别购自本地茶行;普洱茶为勐海七子饼茶(选用勐海大叶种晒青毛茶,熟茶),云南西双版纳金福茶业有限公司产品,价格为80元/kg。

没食子酸、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购于广东光华化学有限公司,福林酚购于Sigma公司,L-谷氨酸购于天津市光夏精细化工研究所,茚三酮购于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均为分析纯。

1.2试验方法1.2.1茶叶原料处理将茶叶样品粉碎,过0.425 mm筛,于鼓风干燥箱中(约40℃)干燥至恒重,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1.2.2茶渣的制备茶渣均为茶叶深加工生产速溶茶精华后产生。

速溶茶精华的生产流程参照梅州市正源华茶公司的生产工艺:称量干燥茶叶样品50 g,置于1L的烧杯,按1∶10的料液比添加纯净水500mL,30℃浸泡并不断搅拌约1h,同时利用物理破壁技术进行细胞壁破壁,并进一步采用膜分离技术,分离提取速溶茶精华。

将提取速溶茶精华后所产生的茶渣用布氏漏斗抽滤,然后于鼓风干燥箱(约40℃)干燥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