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检测分析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检测分析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 X 0.163% 0.049% 0.651% 0.516% 0.559%
2 结果和讨论
在中国,茶叶以及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在对茶多酚 的提取上,我们中国的技术可以做到提取纯度为 99%的茶多 酚。并且在理论上证明了茶多酚拥有广泛的用途,在社会上 和经济上都有着重大效益。作为一种纯天然的抗氧化剂,茶 多酚已经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我们国 家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茶多酚可以用在熟食、饮料、糖果 等食品上。在用量上规定为 0.14g/kg。要正确使用,要先将其 溶 入乙 醇 ,加 上一 定 量 的 柠檬 酸 制 成 溶液 ,然 后 喷 在 或 添 加 在食品上。
关键词院浸提;蒸发;检测;茶多酚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安全和保健。在众多 饮品中,茶可谓是饮品中的极品。茶叶中含有多种的有效成 分,如咖啡因、茶多糖和茶多酚等等。而茶多酚是一种纯天然 的高效抗氧化剂。在食品,日用和保健方面都能找到它的身 影。本文试验室为了探讨茶多酚提取和分离的新方法。
1 所用材料和方法
1.315、1.354:而 N nm 值分别为:510、525、530、535、540、550、
560、570、580、590:而下面一组对应的 A 值为:1.389、1.412、
1.415、1.417、1.416、1.414、1.394、1.372、1.324、1.281、1.205。 经
过 测 定 ,我 们 可以 很 直 观 地 看出 ,没 食 子 酸和 酒石 酸 铁 显 色
2014 年第 7 期
现代园艺
试验研究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检测分析
田鄂
(恩施自治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院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是纯天然的,拥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是目前人工不能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 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一般我们经过对粗茶的萃取、冷凝、浸提、回流和蒸发,然后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和 标准的曲线法来计算出粗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提取与含量测定系别:生物医药工程系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目的要求1、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茶多酚的组成及性状;2、掌握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及方法;3、掌握萃取法分离有机溶剂中的茶多酚的操作方法;二、茶多酚总述1、组成: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因此常称为多酚类。

其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甘类、黄酮醇类和黄酮类。

这些化合物都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的基本结构,故统称为类黄酮物质。

茶叶中绿原酸、鸡鈉酸、咖啡酸等酚酸类化合物也是茶多酚的组分之一。

在茶多酚各组分之一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优异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2、性状:茶多酚是介于淡黄色至茶褐色之间的无定型粉末,味涩,略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不溶于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

茶多酚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7时较稳定,在pH>7时则不稳定且氧化变色加快,呈红色。

3.茶多酚的提取方法茶多酚提取工艺效果较好的是有机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提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其次是超声波浸提法、层析法、膜技术。

4.贮存方法: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环境,并与有毒、有气味的物品隔离,避免直接与三价铁离子及碱性物质接触。

三、实验原理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

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

在粗茶叶萃取溶液中,除含有茶多酚以外,还含有咖啡碱、酯质、色素、植物多糖、有机酸、以及悬浮物,且茶多酚含量仅为25%~40% ,所以大多数工艺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除杂、纯化、精制。

茶水用氯仿萃取可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咖啡碱存在于有机层,而茶多酚则存在于水层中,根据萃取及过滤原理,将有机层和水层分别进行浓缩、萃取,即可得到相应粗产物。

溶剂萃取法一般的工艺路线图所示溶剂萃取法一般的工艺路线本法的优点是:稳定、可靠;缺点是: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提取率较低,通过以上工艺获得的茶多酚含量通常仅能达到50%~65%。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快速含量测定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快速含量测定
16732219200808005502茶多酚是茶叶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包括儿茶素类黄酮类花色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多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530随着茶叶的种类不同茶叶季节的差别茶叶的生长期的不同及提取工艺的差别而有所不同j
维普资讯
析 。因素水平表见表 3 。
分别取 氯仿 、 石油醚、乙醚、 和乙酸 乙酯作为萃取剂, 苯
1材 料 与方法
11仪 器 .
对茶提取液 的浓缩液进行萃取 , 测定萃取残液 中咖啡碱 和茶 多酚的含量 , 进行 比较 。 萃取液以水浴 回收萃取剂后真
空干 燥 称 重 。
U -4 1C紫外光光度计 (HI MA V 20 P S A DU) 集热式磁力 ,
Au .0 8 g2 0
茶 叶 中多酚类物质 的提取 与快速含 量测定
戴永强 赵雨云 曾何华
( 湖南科技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 系,湖南 永州 4 5 0 ) 2 10
摘 要: 建立了一种简 便快速的以没食子酸为基准物质, 酒石酸亚铁作为显色剂, 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分光光度法, 测定
的结果令人满意。对茶多酚浸提进行 了正交实验 ,结 果表 明浸提的最佳条件是 7 %的 乙醇按 1 0的物料比浸提 3 mi,温 0 :2 0 n
信阳毛尖购自市场, 没食子酸、无水乙醇、四水合酒石 酸钾钠、 七水合硫酸 亚铁 、 磷酸 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等试剂
均为分析纯 。 1 实验方法 . 3
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光度 ,茶多酚的含量 按下 式计算 :
茶多酚( - %)c×l0( - O/ m×V/0 ×10 ) 10 0 0
1 .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没食子酸 00 , .1 3 . g 定容于 5 10m 0 L容量瓶,配制成 0 g .r / 5a mE没食子酸标准溶液。取七 水合硫酸亚铁 010 . 0g和四水合酒石酸钾钠 050 ,用蒸 0 . 0g 0 馏水溶解定容于 10m 0 L的容量瓶中,制得酒石酸 亚铁溶液 。 吸取标准溶液 01 02 0 , ., .,1 ., ., . 06 0 4 8 .mL于 1 0 0mL 具塞试管, 加酒石酸亚铁溶液 2m L,加 p 7 H_ . 5磷酸缓 冲液

茶叶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茶叶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茶叶茶多酚含量的测定茶叶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农贸一班2组数据为例)一、以没食子酸含量做标准曲线进行计算:上图中的横坐标为每25ml没食子酸标准液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纵坐标为吸光度值。

样品待测液含量对应关系:25ml待测液中茶多酚含量=10ml1/10=0.2g茶叶中茶多酚总含量的1/100。

由对应关系进行公式推导:茶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样品质量*干物质含量)浸提液中茶多酚的含量=1ml中茶多酚含量*10ml=10ml稀释液中茶多酚的含量*10*10ml=25ml待测液中茶多酚的含量*10*10ml茶多酚含量(%)=A*V*d/(L*m*m1*(10^6)),稀释因子d应该为10。

同时由于:A=K*X+b,所以此公式应该调整为:茶多酚含量(%)=[(A-b)*V*d/(L*m*m1*(10^6))]*100A----待测液平均吸光度b----标准曲线公式中的常量,本实验为-0.0134V----浸提液体积本实验为10mld----稀释因子,在以没食子酸含量为横坐标的计算方法中,d=10L----标准曲线斜率m----样品质量,本实验为0.2m1----样品干物质含量,本实验为80%详细过程如下:A1=0.885 A2=0.822 A3=0.784平均光度值A=(A1+A2+A3)/3=0.830将A值带入公式:茶多酚含量(%)= [( A-b)*V*d/(L*m*m1*(10^6))]*100,可以求得茶叶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13.5%二、以没食子酸浓度作标准曲线上图中的横坐标为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纵坐标吸光度A此时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为:茶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0.2g茶叶中茶多酚含量/(0.2*干物质含量)0.2g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浸提液浓度*10浸提液浓度=10ml稀释液浓度*10010ml稀释液浓度=25ml待测液浓度*25ml/10ml25ml待测液浓度可以由标准曲线公式:A=L*X+b测得。

茶多酚的提取及测定实验报告

茶多酚的提取及测定实验报告

茶多酚的提取及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茶多酚的提取和测定方法,了解茶多酚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茶多酚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提取。

常用的提取溶剂有乙醇、乙酸乙酯等。

在酸性条件下,茶多酚与金属离子(如铝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绿茶(或市售茶叶)2、实验试剂乙醇(95%)、乙酸乙酯、酒石酸亚铁溶液、磷酸缓冲液(pH =75)、蒸馏水3、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移液器、容量瓶(100 mL、500 mL)、具塞锥形瓶、移液管、漏斗、滤纸四、实验步骤1、茶多酚的提取(1)称取 10 g 茶叶粉末,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 100 mL 70%的乙醇溶液,在70℃恒温水浴锅中浸提1 h,期间每隔15 min 搅拌一次。

(2)提取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用离心机以 40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5 min,收集上清液。

(3)将上清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在 50℃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味,得到茶多酚粗提液。

2、茶多酚的纯化(1)将茶多酚粗提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次数为 3 次,每次用量为 50 mL。

(2)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用蒸馏水洗涤 2 次,每次用量为 50 mL。

(3)将洗涤后的乙酸乙酯萃取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在 50℃下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茶多酚纯品。

3、茶多酚的测定(1)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称取 01000 g 没食子酸标准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 mL,得到 1000 mg/mL 的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液。

分别吸取 000 mL、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 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液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 50 mL,然后加入 5 mL 酒石酸亚铁溶液和 5mL 磷酸缓冲液(pH = 75),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一、摘要茶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饮品,茶多酚上茶叶只能感最重要的保健活性成分,其含量与茶业质量有密切关系。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现代茶叶药理学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防衰延寿、减少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茶多酚还可去脂减肥,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凝等抵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对今后人们科学认识茶与科学饮茶起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茶多酚、儿茶素、保健饮品、防衰延寿、去脂减肥。

二、正文1、前言:众所周知茶叶是良好的保健饮品,但是那种成分在起作用却不为众人所知或者知之甚少。

本实验通过对对茶叶的提取与含量测定,可使我在校大学生了解茶多酚和儿茶素的保健活性,加深对绿茶的保健作用的认识,更好的了解绿茶的保健作用。

2、实验目的a、学习用酒石酸亚铁显色法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和方法b、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过滤等实验操作的方法c、通过实验测定了解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3、实验原理a、多酚类物质包括花青苷、黄酮苷、单宁等,具体又可分为若干种。

多酚类物质含有酚羟基,有的还含有羧基,属于极性有机化合物,常用极性溶剂提取,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水以及由这些溶剂按比例组成的复合溶剂。

b、本实验茶多酚总量的测定方法为较为简单实用的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比色法。

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比色法原理:过量的酒石酸亚铁与提取液中多酚反应生成稳定的紫褐色络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溶液中多酚含量成正比。

本实验以儿茶素做标准物质测定绿茶中茶多酚含量。

4、实验设备:水浴锅,分光光度计,锥形瓶,容量瓶(3只1000ml、7个50ml),吸管,漏斗,烧杯四个(2个100ml、2个500ml),电子天平,容量瓶,铁架台,滤纸,玻璃棒,5ml 管两只5、实验材料及试剂a、实验材料:茶叶,儿茶素b、试剂的配制:(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0g硫酸亚铁(FeSO4·7H2O)和5.00g酒石酸钾钠(C4H4O6NaK·4H2O),混合后加蒸馏水溶解,定容到1000mL;(2)pH 7.5磷酸盐缓冲液:称取60.20g Na2HPO4·12H2O和5.00g NaH2PO4·12H2O,混合后加蒸馏水溶解,定容到1000mL。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一、目的:掌握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原理及操作二、原理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下,样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物质。

根据消耗1mL 0.318g/mL的高锰酸钾相当于5.82mg茶多酚的换算系数,可计算茶多酚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电动磁力搅拌器、电热水浴锅、500mL白瓷皿。

试剂:1、0.1%靛红溶液:称取靛红1g加入少量水搅匀后,再慢慢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50mL,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如果靛红不纯,可下法磺化处理是:称取靛红1g,加浓硫酸50mL,在80℃烘箱或水浴中加热磺化4~6h,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后贮于棕色瓶中。

2、0.630%草酸溶液:准确称取草酸6.30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3、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AR的高锰酸钾1.2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准确吸取0.630%草酸溶液10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平行3份),加入蒸馏水50mL,再加入相对密度为1.84的浓硫酸10mL,摇匀,在70~80℃水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滴定。

开始慢滴,待红色消失后再滴第二滴,以后可逐渐加快,边滴边摇,待溶液出现淡红色保持1分钟不变即为终点。

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四、测定步骤1、供测试液的准备: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1g,放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沸蒸馏水8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分钟,然后抽滤、洗涤,滤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冷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2、测定:取200ml蒸馏水放入白瓷皿中,加入0.1%靛红溶液5mL,再加入供测试液5mL,开动磁力搅拌器,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边搅拌边滴定,滴定速度以1滴/s为宜,接近终点时应慢滴。

直到溶液由深蓝色转变为亮黄色为止,记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毫升数。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测定一,主要仪器、药品及材料仪器: 722 - E可见分光光度计,干燥箱, 电子天平, pH计, 容量瓶, 真空泵, 布氏漏斗。

化学试剂:无水硫酸钠,硫酸亚铁( FeSO4 ·7H2O) ,酒石酸钾(KNaC4H4O6 ·4H2O) ,磷酸氢二钠(Na2HPO4 ·12H2O),磷酸二氢钾(KH2 PO4 ) ,乙酸乙酯。

材料:茶叶二,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采集茶叶→去灰尘,洗干净→晾干→干茶叶→粉碎→90℃接近沸水中搅拌浸提→过滤→乙酸乙酯萃取→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得黄色粉末状茶多酚→称量。

1 预处理。

粉碎干茶叶:将采集来的茶叶洗净、晾干,烘干,最后粉碎。

粉碎的目的是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使提取率增高。

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用剪刀代替粉碎机,将干茶叶剪碎,并且用研钵研细。

干茶叶量为50. 00g。

2 提取。

在众多的提取方法中,选用了溶剂提取法,具体过程是称取经过预处理的干茶叶末30. 00g,加250mL 90℃接近沸水中搅拌浸提,过滤,先后用250mL 的乙酸乙酯萃取两次。

合并两次有机相,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溶剂得黄色粉末状茶多酚。

称量为0. 2945g,提取率为0. 98%。

三,测定1 定性测定。

从外观上看,为黄色粉末状。

物理性能为,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2 定量测定方法。

光度法———酒石酸亚铁比色法。

其测定原理是茶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子形成紫蓝色络合物。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3 茶多酚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纯品0.2500g,加水溶解定容至250mL,混匀,即为每毫升含1mg纯品的标准溶液(mg/mL) 。

4 茶多酚的含量。

茶多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茶多酚标准溶1.0mL、2. 0mL、3. 0mL、4. 0mL 于4 个50mL 容量瓶中,各加水至10mL,再加酒石酸亚铁10mL,加入pH为7. 5的磷酸缓冲液至刻度,混匀后用1㎝比色皿,以空白试剂作参比,于540nm处测定吸光度(A) ,绘制出标准曲线表1茶多酚标准曲线y = 321. 16x + 0. 003R2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提取与含量测定
系别:生物医药工程系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茶多酚的组成及性状;
2、掌握溶剂提取法提取茶多酚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萃取法分离有机溶剂中的茶多酚的操作方法;
二、茶多酚总述
1、组成: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因此常称为多酚类。

其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甘类、黄酮醇类和黄酮类。

这些化合物都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的基本结构,故统称为类黄酮物质。

茶叶中绿原酸、鸡鈉酸、咖啡酸等酚酸类化合物也是茶多酚的组分之一。

在茶多酚各组分之一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优异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2、性状:
茶多酚是介于淡黄色至茶褐色之间的无定型粉末,味涩,略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不溶于氯仿及苯等有机溶剂。

茶多酚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在pH<7时较稳定,在pH>7时则不稳定且氧化变色加快,呈红色。

3.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茶多酚提取工艺效果较好的是有机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提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其次是超声波浸提法、层析法、膜技术。

4.贮存方法:
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环境,并与有毒、有气味的物品隔离,避免直接与三价铁离子及碱性物质接触。

三、实验原理
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传统的提取工艺。

是利用茶叶中不同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提取分离。

在粗茶叶萃取溶液中,除含有茶多酚以外,还含有咖啡碱、酯质、色素、植物多糖、有机酸、以及悬浮物,且茶多酚含量仅为25%~40% ,所以大多数工艺用乙酸乙酯、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除杂、纯化、精制。

茶水用氯仿萃取可得到水层和有机层,咖啡碱存在于有机层,而茶多酚则存在于水层中,根据萃取及过滤原理,将有机层和水层分别进行浓缩、萃取,即可得到相应粗产物。

溶剂萃取法一般的工艺路线图所示
溶剂萃取法一般的工艺路线
本法的优点是:稳定、可靠;缺点是: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提取率较低,通过以上工艺获得的茶多酚含量通常仅能达到50%~65%。

四、仪器和药品
仪器:天平;分析天平;铁架台;抽滤装置;超级恒温水浴槽;长颈漏斗一个;滤纸若干张;分液漏斗一个;100毫升的烧杯(三个);玻璃棒一个;
药品:
1.乙醇水溶液(50%);
2. 干茶叶原料;
3. 氯仿(分析纯);
4. Na2So4溶液馏水,
五、实验步骤
1、温度设定:
打开超级恒温水浴电源开关,使温度达到90℃
2、称量:
称取30克干茶叶,放在100毫升小烧杯中。

3、溶解:
用量筒量取40毫升50%乙醇水溶液,倒入小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干茶叶完全浸润在乙醇溶液中。

4、加热:
将干茶叶和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置于超级恒温水浴槽中,加热20分钟。

5、过滤:
将加热完毕的混合液取出,冷却到室温;
用长颈漏斗对混合液进行过滤,滤除茶叶残渣。

再对残渣进行乙醇萃取.
6、分离萃取:
1)对分液漏斗进行试漏,调整好铁架台高度;
2)用量筒量取20毫升氯仿①,置于100毫升小烧杯中;将茶叶滤
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将氯仿倒入其中,再倒入少量Na2S o4溶液
②,轻轻摇匀,使之混合充分,静置,分层,上层应为茶多酚水
溶液,呈茶色,下层为氯仿乙醇混合液,为无色。

3)将下层溶液小心放至小烧杯中,上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置100
毫升小烧杯中;
7、抽滤浓缩:
1)安装好减压抽滤装置;
2)将布氏漏斗里的滤纸用少量茶多酚水溶液润湿,开启抽气阀,一
边缓慢倒入液体,一边抽滤。

3)抽滤完毕,关闭抽气阀,干燥得到咖啡碱。

8、萃取:
1)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得有机层。

2)重复上步抽滤浓缩步骤,得茶多酚。

9、称量:
1)将布氏漏斗内的滤饼用玻璃棒小心刮出,置于洁净滤纸上;
2)另取一张滤纸将粉末里的水分压干;
3)用分析天平称量出茶多酚
注:—向萃取体系中加入Na2S o4溶液,可增加有机相和水相的极性差别,缩短茶多酚的提取时间。

六、数据处理
以计算茶多酚的含量为例:
茶叶中茶多酚的百分含量计算公式为
W=(Mc/M)*100%
式中:
Mc是最后提取出的茶多酚的质量,单位为g;
M为最初称取的茶叶原料的质量,单位为g。

七、实验分析及注意事项:
1、萃取时要严格控制下层液的流速,太快有可能使上层液损失,
使测得的百分含量偏低;
2、最后浓缩抽滤时,抽气阀不要开得太大,否则会使滤纸破损,
导致产品损失;
3、浓缩完毕后,要及时称量,否则由于茶多酚具有吸湿性,会使
测得的结果偏高。

4.使用的有机溶剂氯仿(CHCl3)有毒,使得产品和操作都不太安
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