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 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小孩子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 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昨晚冻结在 盆中的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提在手中 ,轻轻地敲打。
《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 朗读基调是亲切自然,前两句要读出 农家人的忙碌,后两句要读出儿童的 天真可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 / 耘田 / 夜 / 绩麻, 村庄 / 儿女 / 各 / 当家。 童孙 / 未解 / 供 / 耕织, 也傍 / 桑阴 / 学 / 种瓜。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描写的大人们在 干什么?小孩子又在干什么?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乡 村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 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 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
成人
四时田园杂
兴(其三十
一)
儿童
耕田 绩麻 勤劳 各当家 负责
未解耕织 天真、好学
学种瓜
对劳动人 民的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古诗描 写的是儿童在什么季节的什 么活动?
冬季里儿童玩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幼小的孩子。
脱:剜。
晓:早晨。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 Nhomakorabea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 现在的玻璃。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课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1.匍匐水中,以手耘之,故农人惟( 耘)田为尤苦。 2.夏天里的人们忙碌的( 耕)田种地。
词语积累
描写儿童的词语: 伶俐乖巧 天真无邪 童言无忌 古灵精怪 撒娇撒痴 冰雪聪明 活泼可爱 虎头虎脑
听写词语
我们一起来听写词语吧!写完后认真看 书写指导,用心复习哟!
点我听写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什么? 都描写了农家田园中儿童自由自在的生
活,充满了乐趣。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做__农__活__的__场__景_,
第二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_儿__童__玩__冰__的__场__景__,第
三首古诗中,作者描写了_儿__童__放__牛__归__来__的__场__景__。
课文解读
古诗展示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横坐在牛背上。 句意:放牛的孩子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
短笛无腔信口吹。
曲调。
随口。
句意: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古诗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 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 晚景图。这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 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 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 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 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 (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 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助读资料
同学们,你们知 道关于桑树的知识吗?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 蚕的饲料。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 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 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聚花 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
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2课时课件(共37张)

么活动?
我 会 认
zhòu yún ɡònɡ zhì yī
昼耘供稚漪
昼夜 耕耘 供认 幼稚 涟漪
多 音
字 ɡònɡ
gòng gòng gòng
供
供奉、供认、供职
gōng gōng gōng
供给、提供、供应
讨
论
交 流
1.三首诗分别写了哪种儿童的生活?
童孙
稚子
牧童
2.他们都有一些怎样的活动?
童孙怎样的感觉? 这幅画面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两个“满”字让人感到池塘里的水十分充沛, 岸边的草也十分茂盛;“衔”字写出了远山和落 日挨得很近、相互映衬的样子;“浸”让人觉得 好像夕照和水波融为一体了,具有动态的美感。 这幅画面让人觉得宁静、悠闲。
比
较
学
习
比较《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讨
论 交
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流
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
诗中描绘了池塘、草地、远山、落日等景 物,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 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 芒,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
居士。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
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所作的组诗 《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 园诗的代表作品。
解 诗 幼小的孩子。 玩。
题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诗题:幼小的孩子玩冰。
解
诗
乡村的傍晚。
题 村晚
[宋] 雷 震
讨
论
交 流
自由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课件一

译文: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子,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
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在唐时最盛,所以说“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也会触动离恨。将士 们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思乡情是强烈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7、对王之涣《凉州词》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全
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凄苦)
•
A、前两句描绘了塞外荒凉寒冷壮阔的景象。
•
B、第三句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
•
C、第四句一语双关,显得委婉含蓄深刻。
•
D、全诗描写了远征将士慷慨激昂的气概。
• 8词.诗语的回前答两)。句写所见: 、 、 、 ;第三句写所闻: (均用诗中
客渭 舍城 青朝 青雨 柳浥 色轻 新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 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 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 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的雨。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 柳的颜色。
浥:(yì):湿润。
渭城清晨的一场小雨,湿润
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 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焕然一新。
古诗三首
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凉州词
作者简介
•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盛唐著名诗人,祖籍晋阳(今山 西太原)。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 著称,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 等齐名。现仅存绝句六首。代表 作有《黄鹳雀楼》、《凉州词》 等。
春羌一黄
风笛片河
不何孤远
度须城上
玉怨万白 门杨仞云 关柳山间 。,。,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子,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
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在唐时最盛,所以说“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也会触动离恨。将士 们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思乡情是强烈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7、对王之涣《凉州词》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全
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凄苦)
•
A、前两句描绘了塞外荒凉寒冷壮阔的景象。
•
B、第三句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
•
C、第四句一语双关,显得委婉含蓄深刻。
•
D、全诗描写了远征将士慷慨激昂的气概。
• 8词.诗语的回前答两)。句写所见: 、 、 、 ;第三句写所闻: (均用诗中
客渭 舍城 青朝 青雨 柳浥 色轻 新尘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 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 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 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的雨。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 柳的颜色。
浥:(yì):湿润。
渭城清晨的一场小雨,湿润
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 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焕然一新。
古诗三首
凉州词 送元二使安西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凉州词
作者简介
•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盛唐著名诗人,祖籍晋阳(今山 西太原)。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 著称,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 等齐名。现仅存绝句六首。代表 作有《黄鹳雀楼》、《凉州词》 等。
春羌一黄
风笛片河
不何孤远
度须城上
玉怨万白 门杨仞云 关柳山间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三首PPT电子课件

2、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 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 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
3、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 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 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 心情是什么?
4、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 “又一年”是多少年吗?
yuè
岳
基本释义 1.高大的山:五~。 2.称妻的父母及伯父、叔 父天大厦。 2.抚摸:~弄。 3.研究;切磋: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人的想表达什么?
•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 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 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 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 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 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 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 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 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 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 (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课件(33张)

思考与练习:读古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的童年有什么难忘的事?
布置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 2.古诗中的孩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 你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 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完后跟同学一起交流。
初读感知
昼夜 耘田 稚子 寒漪
学习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习古诗
范 成 大 ( 1126—1193 ) , 字 致 能 , 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 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 宋“中兴四大诗人”。 他十分喜爱农 村生活,《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 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 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综合练习
昼耘桑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说说古诗
昼出/耘田/夜绩麻, 大意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复习回顾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了解作者
稚子弄冰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 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 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一生写 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 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
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PPT第1课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教学课件_1

太可惜了,好好的银钲被我摔碎了。只好今天晚上用金 盆再冻一个了。
课文小结
金盆晓脱冰
稚
有色有形
子
穿丝当银钲
弄
自得其乐
冰
玉磬穿林响
声音清脆玻璃碎地声课文小结《稚子弄冰》描画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 景,对冰的形色声描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儿 童自得其乐的盎然乐趣。
课文小结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 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画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 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
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授课老师:
作者介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 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
课文精讲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课文精讲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 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孩子们谨慎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
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 其乐的盎然乐趣。
的乐趣。 (重点) 3.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难点)
我会认
zhì
子
qìng
玉
我会认
稚子
zhì
稚 幼稚 稚气未脱
课文小结
金盆晓脱冰
稚
有色有形
子
穿丝当银钲
弄
自得其乐
冰
玉磬穿林响
声音清脆玻璃碎地声课文小结《稚子弄冰》描画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 景,对冰的形色声描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儿 童自得其乐的盎然乐趣。
课文小结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 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画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 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
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授课老师:
作者介绍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 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
课文精讲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对稚子主要进行什么描写?
“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课文精讲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 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清晨,孩子们谨慎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
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 其乐的盎然乐趣。
的乐趣。 (重点) 3.体会作者诗中对天真可爱、勤劳能干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难点)
我会认
zhì
子
qìng
玉
我会认
稚子
zhì
稚 幼稚 稚气未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统编版)课件

句子是否通顺。
2020/10/23
我会认
zhì
子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qìng
玉
2020/10/23
理解词语
【稚子】 【金盆脱晓冰】 【取】 【钲】 【磬】 【玻璃】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幼小的孩子。 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2020/10/23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 庭的重担。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 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___怪__生___无__雨__都__张___伞__,__不__是___遮__头__是__使_ 风。 ___儿__童___散__学__归__来___早__,__忙__趁___东__风__放__纸_ 鸢。
2020/10/23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 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同时让我们体会到 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我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20/10/23
习题源于《点拨》“课堂跟踪练”第一、二题
2020/10/23
1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 资料
初读 感知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当堂 检测
gōng (提供)
供
2020/10/23
我会认
zhì
子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qìng
玉
2020/10/23
理解词语
【稚子】 【金盆脱晓冰】 【取】 【钲】 【磬】 【玻璃】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幼小的孩子。 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2020/10/23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 庭的重担。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 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___怪__生___无__雨__都__张___伞__,__不__是___遮__头__是__使_ 风。 ___儿__童___散__学__归__来___早__,__忙__趁___东__风__放__纸_ 鸢。
2020/10/23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 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同时让我们体会到 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我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020/10/23
习题源于《点拨》“课堂跟踪练”第一、二题
2020/10/23
1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 资料
初读 感知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当堂 检测
gōng (提供)
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
的意思。
自学提示:
①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 意思。
②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 说古诗的大意。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
交 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 流 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 汇 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 报 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
磬:一种打 击乐器,形状像 曲尺。
玻璃:一种天然 玉石,也叫水玉,并 不是现在的玻璃。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画面?
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 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
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 穿起来当做银锣来敲——彩丝穿取当银钲
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 样穿越树林,真好听—— 敲成玉磬穿林响
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 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忽作玻璃碎地声
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 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作者来 说,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 爱的孩子啊。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圈出这首诗中的动 词。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
ɡònɡ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ɡōnɡ:表供给; 供 ɡònɡ:表从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想想这首诗描写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是什么季节的田园 村庄儿女各当家。 风光?从哪个词看 童孙未解供耕织, 出来的? 也傍桑阴学种瓜。 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 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他一 生写了许多诗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称石 湖居士。他退隐闲逸后,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 年较为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写下了最后的 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也是他田园 诗的代表作品。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初 读
[宋]范成大
古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田园 生活的向往之情。
童趣、孩子
诗 歌
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 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
小 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温馨的
结 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
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
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背
诵 听诵读,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 冬季
稚子弄冰
朗
[宋]杨 万 里
读
稚子金盆脱晓冰,
诗 歌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认
读 字
稚子 玉磬
词
指
导 书
晓
写
自 自学提示:
学 古
①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诗
② 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
乐趣。
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 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 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 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感想。
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 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 人向往的。一天的辛苦劳动后,回家看到妻 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 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 是从劳动中得到的。
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 着分内的事,就连小孩们也——“童孙未 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诗中描 述的小孩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 样的感受?
解:理解,懂得。 傍:靠近。
想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象 画
供:从事。 阴:树荫。
面 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
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 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
是快乐的。
勤劳
赏读古诗,感悟诗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读出古感诗情,,想想象象画诗面境。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 像钟,有长柄。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
幼小的孩子。金盆里把冰取出来。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 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想象 画面,体会诗境。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
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诗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 (四
书 设 计
其时 三田 十园 一杂
)兴
昼耕田
农事繁忙
夜绩麻
大人勤劳
孩子可爱、 未解供耕织 孩童可爱、 天真
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
第2课时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猜
《稚子弄冰》
读
诗
“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
题 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 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 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
1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3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猜
读
①猜猜诗题的意思。
诗
题
②读了诗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了解作者
范成大是南宋诗人,他幼年聪慧,十二岁
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样说起来就更生 动、更流畅。
品读古诗,想象意境
绩麻:把麻搓成线。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是
在干什么? 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
各当家:各忙各的农活。
观 察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看到了什么
插
画面?
图 观察教材中这首诗下面的插图,说
的孩子玩冰。
了解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
吉水(今属江西) 人。南宋诗人。他的诗 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在字音,读出节奏。
稚子弄冰
初 读
[宋]杨万里
zhēnɡ
古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
qìnɡ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朗
[宋]范成大
读 诗 歌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认
读 字
昼夜
耘田
供耕织
词
指 导
昼耘桑
书
写
认真观察,练习书写。
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
自 学
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
古 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
诗 是每行诗句的大意,再把每行诗句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