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历史七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1.ppt

历史七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1.ppt

2.将天下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人是:______。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__夏__朝_,它的建立禹者是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____秦__朝_,它的建立者嬴是政________。
4.禹死后,继承王位的是___启___,从此王,位_世__袭_制_______ 代替了_____禅_让__制__,开始了“家天__下_________”的局面。
5.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是在公元前1300年__盘__庚__迁__殷____ 之后,所以后代又将商朝称为____殷___。
6.商朝发明炮烙之刑,并将自己的叔叔比干挖心处死的 有名暴君是_____纣__王__。
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_牧__野____

牧野之战
8败.公商元朝前军77队1,年史,称攻_破__镐__京___,__杀_。死周幽王,灭亡西周的
屈。
——孟子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如何治理国家?
以礼治国 • 儒家:
无为而治 • 道家:
以法治国 • 法家:
百家争鸣的影响: 各家相互辩驳,又相 互影响,有力地促进 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论语》 仁、礼、为政以德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庄子
春秋 《道德经》 顺应自然,无为而 治
战国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下列的名言名句是谁说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

二、百家争鸣
孔子
老子
墨子
庄子
孟子
韩非子 孙武
活动一:制作历史名人名片
墨 子 名片 生活时期: 学 派: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
庄 子 名片 生活时期: 学 派: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
孟 子 名片 生活时期: 学 派: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
韩非子名片 生活时期: 学 派: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
猜一猜,对这 个士兵的做法, 道家、儒家、 法家、墨家会
如何处理?
思 想 火花
法家: 严格处罚
道家: 自我觉悟
儒家: 体恤民情
墨家: 感恩教化
有同学上晚修经常讲话,违反学校纪 律,如果你是老师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 A.要找他谈话,跟他讲道理( 儒家 )
• B.就由他去讲,讲到他不想讲为止,让
他自己觉悟( 道家 )
孙 武 名片 生活时期: 学 派: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
墨子名片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墨家代表人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墨子
代表作品:《墨子》
庄子名片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道家代表人 主要思想: 提倡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代表作品:《庄子》
庄子
孟子名片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儒家代表人 主要思想: “仁政”治国;
• C.要制定一些制度,对讲话者采取惩
罚措施( 法家 )
活动二:我看“历史名人”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 爱心; 在庄子那里我读到一脸 无谓; 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 热血; 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 冷眼。
骑车载人
随地吐痰
活动三:我是五中的小主人! 应如何采取诸子百家的思想来 遏制这些不良的校风?

历史: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PPT)5-3

历史: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PPT)5-3
【内容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
的 主要史实。
(跬步:半步)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跛子】?名跛脚的人;瘸子。 【簸】①动 把粮食等放在簸箕里上下颠动,扬去糠秕等杂物:~谷|~扬|~一~小米。②指上下颠动:~荡|~动|颠~。 【簸荡】动颠簸摇荡:风大浪高,船身~ 得非常厉害。 【簸动】动颠簸;上下;上海追债:/ ; 摇动:风雨中,小船在湖面上~。 【簸箩】?名笸箩(?)。 【簸弄】?动 ①摆弄。②挑拨:~是非。 【柏】见页〖黄柏〗。 【薄】[薄荷](?)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卵形或长圆形,花淡紫色,茎叶有清凉 的香气,可入,提炼出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食品等方面。 【檗】(蘗)见页〖黄檗〗。 【擘】〈书〉大拇指:巨~。 【擘划】同“擘画”。 【擘画】 〈书〉动筹划;布置:~经营|机构新立,一切均待~。也作擘划。 【擘窠书】名榜书。 【簸】义同“簸”(),只用于“簸箕”。 【簸箕】?名①用竹篾 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等。也有用铁皮、塑料制成的,多用来清除垃圾。②簸箕形的指纹。 ? 【卜】(蔔)?见页〖萝卜〗。 【啵】?〈方〉助表示商量、提议、请求、命令等语气:你看要得~?|你的窍门多,想个办法,行~? 【逋】〈书〉①逃亡:~逃。②拖欠;拖延:~欠。 【逋客】〈书〉名①逃亡的人。②避世隐居的人。 【逋留】〈书〉动逗留;稽留:~他乡数载。 【逋欠】〈书〉动拖欠:~税粮。 【逋峭】〈书〉同“峬 峭”。 【逋逃】〈书〉①动逃亡;逃窜。②名逃亡的罪人;流亡的人。 【逋逃薮】〈书〉名逃亡的人躲藏的地方。 【峬】[峬峭]()〈书〉形(风姿、 文笔)优美。也作庯峭、逋峭。 【庯】[庯峭]()〈书〉同“峬峭”。 【晡】〈书〉申时,即下午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 【醭】(旧读)(~儿)名 醋、酱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 【卜】①占卜:~卦|~辞|求签问~。②〈书〉预料:预~|存亡未~|胜败可~。③〈书〉选择(处所):~宅|~ 邻|~居。④()名姓。 【卜辞】名殷代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录。参看页〖甲骨文〗。 【卜居】〈书〉动选择地方居住。 【卜课】∥动起课。 【卜筮】动古代用龟甲占卜叫卜,用蓍草占卜叫筮,合称卜筮。 【卟】见下。 【卟吩】名有机化合物,是叶绿素、血红素等的重要组成 部分。[英] 【卟啉】名卟吩的衍生物,如叶绿素、血红素等。[英] 【补】(補)①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

初一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试题1.《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其讽刺的是( )A.因循守旧的思想B.宽厚仁慈的思想C.消极避战的思想D.贪图享乐的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二子目百家争鸣中的内容:“韩非子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巩固国家的统治。

”可知,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实行‘法治’的思想,因此《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就是要讽刺因循守旧的思想,故选A。

【考点】百家争鸣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况、思想主张和影响。

2.“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 )A.发展的观点B.保护环境的观点C.休渔政策D.“仁政”的观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二子目百家争鸣中的内容:“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可知,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保护环境政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的发展观,故选B。

【考点】百家争鸣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百家争鸣的概况、思想主张和影响。

3.材料一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材料一人物是谁?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教育上有何贡献?(2) 材料二这段话是谁的?他的主张是什么?【答案】(1)孔子儒家学派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 。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第10课_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_教学反思doc

第10课_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_教学反思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
岳集中心校王欢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的亮点和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适时地调整教学方
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堂课是“古为今用”的充分体现。

以往在讲授百家争鸣时,往往是老师列表,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往表里一填,学生课下死记完事。

但我们认为这样没有任何的益处,而应该使其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百家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其积极的一面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利用古代的传统思想来解决现代的问题。

3.此课的讨论又为后面的课程做了铺垫。

比如:秦朝运用了法家思想;汉初采取黄老思想;汉武帝之后则使用了儒家思想等等。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连贯,更加系统。

4、不足之处:由于初一年学生思考问题较为肤浅,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在讨论问题时不够深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七年级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含着丰富的思想传承。
05 结论
CHAPTER
历史意义
思想启蒙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启蒙的标志,各种学派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为后世思想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借鉴。
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趋势,各种学派的主张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对世界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思想成果对东亚和世界文 明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儒家的仁爱 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等理念被广泛 传播和应用。
03 百家争鸣
CHAPTER
儒家思想
01
创始人
孔子
02
03
04
核心思想
仁、义、礼、智、信
主张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 和谦逊,提倡道德伦理和自我
修养。
影响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 要地位,对东亚文化有深远影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人们开始对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和 反思,新的思想和文化开始萌芽和发展。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 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取得优势,各国 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基础
01
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农 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手 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有重要的作用。
学术研究
百家争鸣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学术 事件,对于历史学、哲学、文学 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 值,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
步。
谢谢
THANKS
02
城市开始兴起,商业贸易逐渐活 跃,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七年级上历史第9课教案

七年级上历史第9课教案
2、伟大的教育家
3、《论语》
提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运用通俗性语言讲解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归纳出“仁”“礼”“为政以德”的主要含义,并列举说明,最后强调一下儒家学派的历史作用。
你在课本中接触到了那些关于孔子的教育学说?
简单介绍
提问:“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点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
学生联想知识、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归纳
并思考讨论问题
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讨论
辩论
加强知识间联系、并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
学生自主学习
并提出质疑
发挥集体的力量
达成共识
互相补充启发
培养创新思维
3
1
8
12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二、百家争鸣:
1、历史背景。
庄子
战国
《庄子》
法家
韩子
战国
《韩非子》
“”法治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适时点拨
共同解疑
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
学生自己阅读
归纳
学生合作讨论,可用文字表达,也可用表格完成此题,形成知识体系
结合现实生活
共同攻关
共享成功
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感悟
让学生开始接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的关系
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加深学生对各派的学说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学校
姓名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第十课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
课型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PPT课件 (9)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PPT课件 (9)

1.开办私学。是我国第一位开设私 学之人。 2.主张“有教无类”,不论地位高 低,一律具有受教育的机会。 3.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 持正确的意见。 4.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贡献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rǎn]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如果有要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如果有要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 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 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
B 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
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 “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B 7、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
一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A 8、(2009年扬州市)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广
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A.以“德”教化人民 B.以“礼”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1、(2008年·温州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
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
家是
• 12. (2011·滨州中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 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 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
思是人考退,退所缩以孔缩我子,要这所他以退样我后做鼓一,励点他。体勇”现敢了地去他做怎,样而子的路教太学喜欢方胜法过?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孔子有弟子3000,贤人72,孔子死后,弟子 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贡献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 让他们先做”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 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 样呢?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 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 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长期从 事私人讲学, 曾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 思想主张
思想主张:
“仁”和 厩(马圈)棼。 “礼”
子退朝,曰,伤 人乎,不问马。 ——《论语》
1、这则材料大概意思是什么? 2、这则材料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育成就
当然,只懂得利用法纪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学秦始皇的 残暴,更应重在人心。所以给学生们灌输良好的思想教育 也是必要的。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讲这方面的座谈会, 教育大家。用这种仁慈的方法,也挺见效的啊! 儒家思想
哎呀,如果碰上了只犯一点儿小错的同学,既犯不上处 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那就找他谈一次心,让他多学习 学习周围的同学们。自我发觉错误、自我改正。这样,既 不伤害同学自尊心,也有利校风建设。 道家思想
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乃至一个 学校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 想主张有什么不同?下列是某校历史 兴趣小组根据上述三种思想的看法, 就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如何解决问 题给学校政教处写的三份建议书。 请你根据本课所学,指出其中各属 于哪家学派思想?
首先,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正所谓“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所以必须拟定陕西师大附中的校规,并让学 生们严格遵守。赏罚分明,尤其是违反校规者,应重重地 法家思想 罚,狠狠地罚,才能让大家一齐重视校规,遵守校规。
知识巩固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B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能力拓展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学方法?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十大圣哲 001 人间万世师表:孔丘 002 菩提树下悟道的佛陀:释 迦牟尼 003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 耶稣 004 证明上帝存在的经院哲学 家:托马斯· 阿奎那 005 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造纸 祖师:蔡伦 006 发明印刷术奠基现代文明 的人:谷登堡 007 真理海洋中的珍珠:牛顿 008 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大师: 贝多芬 009 现代奥运会之父:顾拜旦 010 最负盛名的伟大科学家: 爱因斯坦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 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商鞅变法 社会变革 奴隶制度开始瓦解 封建制度开始形成
各诸侯国变法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战国时期
兵家
孙膑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看书填表
学派 人物 代表作 思想主张
自己动手
如果你是初一班主任,你认为 应该以哪一家或哪几家的思想主张来 治理班级?
老子,姓李名耳, 楚国人。与孔子同 一时代,道家学派 创始人。
产子 《 子 来 声 以 转 立 短 含 老 生》 道 的 ” 相 柔 化 面 、 有 子 深) 德 思 的 闻 克 , , 高 和 认 远流 经 想 原 , 刚 他 对 和 无 为 影传 》 被 始 民 。 主 立 下 、 : 响下 ( 弟 纯 至 向 张 的 、 难 一 。来 又 子 朴 老 往 顺 双 前 和 切 。称整风死“应方和易事 对《理气不鸡自能后、物 后老成。相犬然相等长都 世 老往之,互对和包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材料: 鲁国有位士兵,随 国君出征,可多次 逃跑。当别人问他 为什么总当逃兵时, 他言道:“家中有 老父亲,我死了就 没人养活他了。”
想一想,对 这个人的做 法,道家、 儒家、法家、 墨家会如何 处理,为什 么?
第 10 课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生平及身份
思想内容及政治主张 教育教学成就
想一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孔子呢?
一 人中 。 ,国 世思 界想 历文 史化 文的 化主 名要 人代 之表 古儒 代家 伟学 大派 的的 思创 想始 家人 教, 育我 家国 。 秋孔 末子 期, 鲁名 国丘 人, ,字 仲 尼 , 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