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肺结核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探析

肺结核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探析摘要:目的:对我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现状进行调查和探析。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地区2009年至2011年期间的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结果:我地区肺结核记载发病率为每十万人中有102.1例,死亡率为十万分之0.61病死者共2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病死率约为0.59%。
男性发病率为万分之1.861,女性发病率为万分之0.767,两者差异显著。
肺结核发病年龄为2-81岁,其中15岁以上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占比超过95%。
患者中农民占比最高,其次是建筑工人等强体力工作者。
对其中的3010例患者的痰液检查结果进行抽样调查,其中1471例患者的痰检结果显示为阳性,阳性占比48.87%。
结论:目前,结核病仍是一种较为较严重的传染疾病,提升诊断水平和发现率,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肺结核;调查【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94-01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
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
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地区2009年至2011年期间传染病疫情相关报表及肺结核患者的登记记录,人口材料来自统计局发布的信息。
1.2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患者的如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一般性流行病学特征、各类型人群的分布、时间分布和痰检结果。
2 结果2.1 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上世纪末我国就将结核病定位乙类传染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疾病的疫情应遵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一起校内结核病聚集性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乡村医药一起校内结核病聚集性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辅海平结核病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在学生群体中极易出现结核杆菌的传播,暴发学校聚集性疫情。
目前,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问题是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分布在初中、高中和大学,东部、中部和西部省份均有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造成较大风波舆论事件,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1]。
2019年桐乡市某寄宿制学校的高三年级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暴发疫情,现分析如下:1 疫情概况2019年2月3日,首例患者为310班某女生,18岁,因“咳嗽7天,发热3天”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肺结核(痰检阴性)。
两天后报告学校309班某男生,18岁,因“胸闷、胸腔积液”就诊于某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这两个班级相邻,位于同一教学楼,同一楼层。
市疾控中心与学校联系后,组织对接触者进行集中筛查,结果新发现3例,分别为310班1例(男,17岁,活动性肺结核),310班1例(女,18岁,菌阴肺结核),309班1例(女,18岁,结核性胸膜炎)。
学校共发生结核病5例,班级罹患率5.4%(5/92)。
2 处理2.1 病例处置 肺结核诊断按卫生行业标准(WS 288-2017),筛查及处置按《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2017年版)》要求,肺结核患者按规范休学。
经市第一人民医院规范治疗后,出具休复学诊断证明,学校凭证明为学生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7ZX10105001)作者单位:314500 浙江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艾科通信作者:辅海平,办理复学手续。
患者由所在辖区社区医生一对一进行肺结核个性化督导管理。
2.2 接触者筛查和处置 筛查方法:分批对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人型,TB-PPD)试验、X线胸片和痰检查(痰涂片、痰培养、基因检测Gene-Xpert)。
筛查范围:对306~310班全体师生(同一楼层)同时进行TB-PPD和X线(DR)筛查,其中310班全体师生、309班可疑症状者加做痰涂片及Gene-Xpert检测;对病例所在宿舍同一楼层的同学进行X线和PPD筛查。
美姑县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措施

美姑县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措施发布时间:2023-02-14T09:56:26.82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月18期 作者: 吉曲乌体[导读]美姑县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及防控措施吉曲乌体(美姑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6450)【摘要】:目的:研究美姑县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防控措施。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姑县2019~2021年的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结果:不同年份的肺结核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肺结核总发生率高于女性,以及不同婚姻状况的肺结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1~60岁年龄段是肺结核的高发时期(31.03%)。
结论:2019~2021年美姑县的肺结核发病人数相对稳定,肺结核的发生同年龄、婚姻状况存在相关性,应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防控措施结核病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会进入到人体全身各个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2]。
结核病容易经呼吸道传播,近年来艾滋病的传播,使艾滋结核双感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内地结核病得到了控制,但是凉山州等山区结核防控形式仍比较严峻,故仍需要加强防控力度[3]。
美姑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受到季节气候、住房空间布局没有良好通风开窗,群众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此地区易出现结核病传播,本文通过分析美姑县肺结核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旨在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所有临床数据资料均来自于美姑县人民医院住院信息系统和结核门诊管理系统。
1.2方法资料收集:由肺结核流行病学研究小组设计肺结核患者信息调查表,记录调查样本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结核病接触史等信息。
在信息收集完毕后,由专业的数据收集员通过双盲双录的形式录入数据至系统中,后进行仔细的核对与修整。
1.3评价指标(1)观察2019~2021年美姑县的肺结核发生情况。
《2024年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范文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篇一一、引言结核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了全球人类的健康。
为了准确掌握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政府定期开展全国性的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本报告基于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旨在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地区。
样本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治疗情况等。
三、调查结果1. 结核病发病率及分布根据调查结果,2010年全国结核病发病率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结核病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2. 患者基本情况调查显示,结核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大部分患者为初次发病,部分患者有既往病史。
患者的职业分布广泛,涉及各行各业。
3. 发病原因及治疗情况结核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感染结核杆菌,部分患者因免疫力低下而发病。
治疗方面,大部分患者接受了规范的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彻底。
四、问题分析1. 地区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的结核病发病率较高,说明这些地区的防控工作仍需加强。
2. 医疗资源不均:部分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3. 患者依从性差: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未能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导致治疗不彻底。
五、建议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强化防控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的防控力度,提高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
3. 完善医疗体系:建立健全的医疗体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依然在继续流行,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很大风险,给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结核病的传播情况和病因,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重点分析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发展趋势,感染率和传播途径等情况。
调查的背景是因为近年来结核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造成大量的人员感染和死亡。
同时由于结核病病原菌的变异性和人群的流动性,使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难度。
所以,加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结核病的发展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总的来说,结核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其中,20-40岁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40%以上。
另外,农村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结核病的发病率更高。
这提示我们在控制结核病时,要特别关注这些高发地区和人群的趋势,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针对性控制。
三、感染途径分析结核病的传染途径非常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由调查可知,结核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空气传播,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
其次是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
这提醒我们在预防结核病的时候,空气传播是最为关键的途径,可以采用保持室内通风、隔离孤立等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四、病因分析结核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的毒力、宿主的免疫因素和外界环境等。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肺部结核病的感染率较高,其中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而且,过分使用抗生素和较长时间的化疗,会加速病原体的变异和扩散,对治疗不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肺部结核病的积极治疗,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诊断手段,及时防止病原体的变异。
五、控制策略建议结核病的传染性强,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一、引言结核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流行态势和流行特征对于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一、背景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广泛的结核病流行。
为全面了解我国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卫生部于2010年组织了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涵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首先,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抽取若干样区,然后在样区内抽取若干个居民小区或村庄,最后在小区或村庄内抽取居民个体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总计抽取居民个体12万人,其中城市居民5万人,农村居民7万人。
三、主要发现1. 结核病感染与发病率本次调查发现,结核病感染率为4.5%,具有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的居民的发病率为1.5%。
结核病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低,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对较高。
2. 结核病流行类型本次调查显示,进入研究对象的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占总病例的90%以上。
其他类型的结核病如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发病率较低。
此外,结核性胸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的比例略有上升。
3. 结核病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复杂(MTBC)菌株为主,其中以北京株最为常见。
然而,如枸橼酸还原酶(AK)株和蓝氏杆菌等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也有所上升。
4. 结核病流行特征本次调查发现,结核病流行特征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农村地区结核病感染率高,且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结核病感染率相对较低,男女之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年龄组的结核病感染率呈现不同趋势,青少年和中年人的感染率相对较高,而儿童病例的比例较低。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抽样调查,全面了解了2010年我国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的感染与发病率仍较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推广结核病的预防接种,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感染。
天水市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 bt c】 O jc v T a a e r a n e n p l a r br l ii Tasu C y Me o s r i dr l A s at r be i t e o vl t t e l c d ou ret e t e u s i h i i . t d A saf / e u eh p v e a p a f u su c o sn n t h t t e a— i
d r a l g meh d o 5 6 a e e e t k n.T e d t ft e su y p pu ai n we x mi e d r o o d t e rc e tx r y r o a s mp i t o f 7 9 c s s w r a e n h a a o t d o l t r e a n d a e d d a i h 岛 -a swe h o e n c n h e
临床肺科杂志 2 1 年 8 第 1 卷第 8 01 月 6 期
11 25
天 水 市 结核 病 流 行病 学抽 样调 查 结 果分 析
谈 晓燕 雷彩 英 曹译丹
【 摘要 1 目的 评价天水市结核病患病情况及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等 比 随机抽样方法 共抽 取 56 例 , 例 79 所有
s a oiv t ns me r p st epai t ,wi r v l n er t 26 . /1 0 0 0 T nd s a —p st er t f8 . 7 0 0 0 i e t a p a e c a eo h e f 0 01 0 0 0 B a me r o i v a eo 6 6 /1 0 0 0.Co c u i n T et - i n l so h u b r u o i p d mi n T a s u i s i e ln . e l s e i e c i i n h iC t i n d c i e e s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洪雅县农村结核病的疫情现状,评价《洪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效果。
方法2010年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对东岳镇张庙村≥15岁以上所有常住人口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症状调查、拍摄胸片和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及培养检查。
结果实检人数为1 370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例,检出率为656.93/10万。
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例,检出率为72.99/10万:菌阳肺结核患者2例,检出率为145.97/10万。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35%。
结论洪雅县农村肺结核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还需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1]。
2001年洪雅县政府制定了《洪雅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规划》),十年来县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结核病防治工作,启动相关结核病控制项目,发现并治疗大量结核病患者。
2010年全国开展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流调)[2] ,洪雅县东岳镇张庙村是国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调查点,洪雅县流调队对该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该县农村结核病疫情形势,评价《规划》执行效果,现将流调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流调的调查对象为流调点15岁以上(出生时间在1995-12-31之前)的常住人口,主要包括2部分:①户籍人口:持有本地户籍的人口,如果离开本地6个月及以上的户籍人口不作为本次应检人口。
②外来常住人口:虽无本地户籍,但调查时在本地居住6个月及以上。
1.2 调查方法
1.2.1知晓率调查使用统一设计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受检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式调查。
1.2.2结核病患者筛查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症状调查并拍摄X线胸片。
1.2.3细菌学检查对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
1.2.4数据处理分析对调查数据运用EXCEL及卡方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肺结核患者检出情况实检人数1 370人,检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人,检出率为656.93/10万。
其中检出涂阳肺结核患者1例,检出率72.99/10万;检出菌阳肺结核患者2
例,检出率为145.97/10万。
与2000年洪雅县曲沿村流调结果(本地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024、0.0085、0.091,P>0.05),见表1。
2.2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检出情况受检男性632人,检出肺结核患者5例,检出率为791.14/10万;受检女性738人,检出肺结核患者4例,检出率为542.01/10万。
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见表2。
2.4公众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 1 370名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总体为65.35%。
3 讨论
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洪雅县洪川镇曲沿村,也是被国家抽取的一个农村点,调查结果是: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704.68/10万,涂阳、菌阳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64.06/10万、192.25/10万。
与本次调查洪雅县东岳镇张庙村肺结核患者及涂阳、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4、0.0085、0.091,P>0.05)。
相隔10年,在洪雅县的2个农村点,按相同的方法作了2次流调,虽然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可以说洪雅县农村的结核病疫情处于稳定状况,停止了上升趋势,洪雅县实施《规划》工作是有成效的。
因为实施《规划》,10年间发现并治愈了1 300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估算可以避免约15 000人被结核菌感染。
如果没有10年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洪雅县的结核病疫情会处于上升趋势,该流调肺结核病的检出率可能会更高。
调查结果显示洪雅县结核病疫情还有两个特点:一是55岁以上人群肺结核病检出率较高,是该村调查人口肺结核病检出率的两倍。
这与全国第五次流调结果基本一致[3]。
可能与老年人细胞免疫力较低和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有关,提示要把中老年人的结核病防治作为重点。
二是男性肺结核检出率与女性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国家调查的数据(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都高于女性)有差异。
这有可能与调查的样本数较少有关,也可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男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相差不大,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也大体一致,感染结核病的机率相等有关。
调查还显示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35%,高于全国(57%)和全省(53.09%)调查结果[3],这与洪雅县10年来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是分不开的。
但还未达到80%的目标,今后还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使洪雅县结核病疫情有较大的下降,就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更多地发现、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必须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为贫穷也制约结核病疫情的下降[4],全国历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经济不发达地区结核病疫
情形势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这很好地说明经济与疫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