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流行病学北京

合集下载

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
2010.03.
内容
• 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 • 实施细则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 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
背景:
• 我国曾于1979年、1984-1985年、1990年和 2000年分别开展了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 样调查,积累了宝贵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 和指导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01-2010年)》 要求,决定开展全国第五次 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一、组织领导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相应的流调领导 小组、技术指导组和办公室,承担本省流调相 应的各项任务
–制订实施计划方案、开展技术指导、组织流调队、 进行业务培训,并对流调现场进行指导和质量控制, 并组织验收和总结。
二、设计原则和抽样方法
• 本次流调以获得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指标和评 价资料为主,拟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 的方法。 • 根据整群抽样的计算方法进行测算,国家级流 调点为176个,按每个调查点1500人计算,国 家级抽样人数约为26.4万人。
说明:所需的痰检和摄片等耗材由省级统一采购,以保证质量
二、现场工作
(一)召开会议 部署现场工作
• 召开由流调队成员和市、县、乡、村有关人员参加的 流调工作会议。在会上要确定开展现场工作的方法、 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明确各自的组织分工和具体工 作目标和指标。
二、现场工作
(二)确定应检对象:
• 流调点现场工作开始前1周,流调队与县(区)级、 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共同开展人口复核、 整理和汇总工作,逐户核对户卡。 • 发现不符合要求或漏报(迁出、迁入、婚嫁、暂住人 口、死亡、户主变更、年龄错误、姓名重名或错误等 情况)信息,应立即核对更正。 • 应检人口包括符合以下情况的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1995.12.31前出生):

北京大学 流行病学试题集附有考试重点

北京大学 流行病学试题集附有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C、对疾病防制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进行统计学检验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3、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检测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4、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制实验研究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6、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A、不需要随访B、观察一时间断面的死亡率C、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D、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8、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A、1天B、1个星期C、1个月D、6个月E、1年9、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A、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10、甲乙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乙人群(%)肺10.0 6.7乳腺30.0 20.0子宫颈25.0 16.7其他35.0 56.6合计100.0 100.0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正确B、不正确,以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正确。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一、引言结核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流行态势和流行特征对于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一、背景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广泛的结核病流行。

为全面了解我国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卫生部于2010年组织了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涵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首先,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抽取若干样区,然后在样区内抽取若干个居民小区或村庄,最后在小区或村庄内抽取居民个体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总计抽取居民个体12万人,其中城市居民5万人,农村居民7万人。

三、主要发现1. 结核病感染与发病率本次调查发现,结核病感染率为4.5%,具有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的居民的发病率为1.5%。

结核病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低,中西部农村地区相对较高。

2. 结核病流行类型本次调查显示,进入研究对象的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占总病例的90%以上。

其他类型的结核病如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等发病率较低。

此外,结核性胸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的比例略有上升。

3. 结核病病原学调查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以结核分枝杆菌复杂(MTBC)菌株为主,其中以北京株最为常见。

然而,如枸橼酸还原酶(AK)株和蓝氏杆菌等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也有所上升。

4. 结核病流行特征本次调查发现,结核病流行特征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农村地区结核病感染率高,且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结核病感染率相对较低,男女之间差异不显著。

不同年龄组的结核病感染率呈现不同趋势,青少年和中年人的感染率相对较高,而儿童病例的比例较低。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抽样调查,全面了解了2010年我国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的感染与发病率仍较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推广结核病的预防接种,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感染。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讨会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讨会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讨会关键字:结核病由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研究培训合作中心和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的“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讨会”,于1999年4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近40名代表与会,就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端木宏谨主任主持。

会议邀请了韩国结核病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所、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的专家分别介绍了韩国1965年开始的7次结核病流调、内蒙古1998年结核病流调和哈尔滨市1997年结核病流调的经验,并听取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的统计学专家对调查方法的建议。

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一、第四次流调的目的我国曾于1979、1985、1990年先后进行了3次全国结核病流调,基本掌握了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为政府决策和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历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也有代表提出流调也有负面影响,例如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多,流调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则达不到流调的真正目的。

随着90年代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结核病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我国90年代相继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有必要再进行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调,以准确掌握现有的结核病疫情,客观评价世界银行和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等干预措施的效果,以及为21世纪我国和WHO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第四次流调的调查方法我国前3次结核病流调采用的是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考虑到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如抽到的调查点地形复杂调查工作难以进行等),有代表提出第四次流调不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

北京大学的统计学家建议,可将完全随机抽样改为有控制的限额抽样。

关于调查的样本量,端木宏谨主任向代表们介绍了韩国7次流调、国内教材和我国前3次流调有关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_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_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1984/1985 年 22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缺 7 个省 、区)开展了第二次流调 。1990 年全国 29 个省 、自治 区 、直辖市(缺天津市)开展了第三次流调 , 对《1981 ~ 1990 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进行了考核和评 价 , 依据调查结果和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 , 制定了《1991 ~ 2000 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
重庆
6
15
内 蒙古 、吉林 、甘肃5源自14新疆4
12
上海
3
13
北 京 、天津 、海南
2
10
西 藏 、宁夏 、青海
1
9
全 国合计
2 57
(四)地区分类 按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情况分为项目地区 、非项目地区和京津沪地区 。 按照经济条件和 地域分布把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分为东部 、中部 、西部和京津沪地区(表 3)。
按各省人口数计算各省流调点数 , 各省调查点数见表 2 。
省 、市 、区
表 2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调查 点数
每省调 查点数
省 、市 、区
每省调查点数
河南 山东 四川 江苏 、广东 河北 、湖南 湖北 安徽 广西 辽宁 、江西 、浙江
20
黑 龙江 、云南
8
19
福 建 、贵州 、山西 、陕西
7
17
Abstract :Objectives To realize the dy namic status of t he epidemiological si tuation of t uberculosis in the Country and evaluate the eff icacy of control measures as well a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 he National T uberculosis Control Prog ram (2001 ~ 2010).Method T he mul ti st rat if ied g rouping random sam pling method w as used and the proportional sampling w as utilized for the count ry as a w hole .A total of 257 investig at ion points w as sampled .T uberculin testing w as carried out among all children of 0 ~ 14 age g roup .Chest X -ray fluoroscopy w as applied to all population ≥ 15 years of age and the testees of children wit h positive t uberculin reaction (≥10m m).Chest X -ray radiog raphy , sputum direct smear and cultural examination were applied to all tuberculosis symptomatic w ith cough and ex pectoration more than three weeks and all examinees wi th abnormal finding during f luo roscopy .Sensit ivity test ing of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w as conducted fo r all isolated colonies from positive sputum cultural examinatio n .Socio -eco nomic study w as carried out among all detected tuberculosis patient s .T he investigation of tuberculosis inf ection among whole population was conducted in 59 investigation point s .A ret rospective study of tuberculosis mort ality w as investigated .Results T he act ual examined population in this survey was 365 097 and occupied 97 .2 % of the eligible populat ion . The standardized prevalence of active , smear posit ive and bacteriological positive pulmonary t uberculosis

《2024年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范文

《2024年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范文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篇一一、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国于2010年进行了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本报告基于此次调查数据,分析当前结核病的流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覆盖全国各个地区,对各类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结核病的发病情况、治愈率、死亡率、病原学诊断情况等。

三、调查结果(一)结核病发病情况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共有X万余人患结核病。

其中,城市患者X万人,农村患者X万人。

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

各地区的发病率因地域、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存在差异。

(二)治愈率与死亡率本次调查发现,结核病的治愈率达到了XX%,死亡率有所下降。

然而,部分地区因经济条件、医疗水平等因素影响,治愈率较低。

(三)病原学诊断情况病原学诊断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显示,约XX%的结核病患者进行了病原学诊断,其中约XX%的患者得到了准确的诊断。

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进行病原学诊断,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分析讨论(一)流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域差异明显,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二是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三是部分患者因经济条件、医疗水平等原因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二)发展趋势从历史数据和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结核病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治愈率逐渐提高;二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望逐步下降;三是需要继续加强防控工作,提高病原学诊断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五、建议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二)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996~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1996~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北京 市朝 阳区是 流动 人 口集 中的商 务 区 , 1世 2 纪7 0年代 以来 , 于采 纳 和实施 现 代 结 核病 控 制 策 由 略, 推行 全 程监督 结 核病疫 情 明显 好转 。然 而 近 1 0a来 , 着经 济 随 的迅 速发 展 , 每年 大 量 来 自高 疫 区 人 口的涌 入 绐 朝 阳区带来 了流 动 人 口的 肺结 核 病 问 题 , 朝 阳区 的 给 肺结 核病 防治 管理 工作 带来 了新 的 问题 。为 了解 本 地 区流动 人 口的肺 结 核 病流 行 特 征 , 者 等 对 1 9 笔 96

布 特征 登记 的13 2 活动性 肺结 核 病例 中男 8 5 8例 5 例 , 5 7例 , 别 比为 1 6 , 女 2 性 .2 男性 病例 明显 多 于 女
性 。 1 9 ~2 0 9 6 0 6年 的 1 问 , 有 2 0 1a 只 0 3年 的性 别 比
表 1 北 京 市朝 阳 区流 动 人 口 中 登记 的 菌 阳 肺 结核 病 例 的构 成 比
C a y n src fB i n t ,1 9  ̄ 2 0 h o a gDitito ej gCiy 9 6 0 6 i
赵 平 ,李 洪敏 ,杨智 斌 ,王 鹛 ,张 爱洁 ,张弘 ,张士 怀
Z HAO n Pig,LIHo g mi n — n,YANG i i Zh— n,W ANG e,Z b M i HANG — e HANG n ,ZHANG h—u i Aii,Z j Ho g Si a h
【 献标识码 】 文 A 【 中图 分 类 号 】R 2 51 【 章 编 号 】10 —0 3 2 0 ) 1 0 30 文 0 86 1 (0 8 0 — 8 —3 0 【 键 词 】 结 核 , ;流行 病 学 关 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的严重危害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在一 生中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结核病是全世界由 单一致病菌引致死亡最多的疾病,到二十世纪 的四十年代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发明之前,结 核病仍然是不治之症。
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 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我国重点控制 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 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结核病作为重 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
• 每晚记录病人咳嗽次数,观察其0~14岁家庭接触 者的结核感染率,每晚咳嗽48次以上患者的家庭接 触者感染率为43.9 %,而咳嗽12次以下患者的接 触者感染率为27.5 %。
2021/3/10
9
• 4)接触的密切程度:传染源周围人群与 传染源接触越密切,受感染的机会越多, 涂片阳性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明显 高于偶尔接触者。
2021/3/10
12
1965年美国Byrd号军舰发生一起结核
病爆发流行,该舰各舱为密闭再循环空 气装置,舰上有一名空洞排菌病人,308 名乘员中139人(45 %)受感染,病人所 在的第一舱66人中47人(71 %)结核菌 素反应阳性,第二舱81人中43人(53 %) 结素反应阳转。
2021/3/10
2021/3/10
5
痰涂片阳性病人的排菌量大,其密切
接触者的结核感染率明显高于痰涂片阴 性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英国报告涂阴培 阴病人的家庭儿童密切接触者,结核感 染率为17.6%;涂阴培阳病人的接触者 结核感染率为26.8%;涂阳培阳病人的 接触者结核感染率高达65.0%。
2021/3/10
6
痰涂片与痰标本中结核杆菌数
2021/3/10
3
结核病的传染源
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 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 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 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 1.结核病的病原 1882年Koch发现结核杆菌 (Bacillus tuberculosis)为结核病的病原菌
2021/3/10
1
历史上的结核病流行
• 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
• 德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 000~5000年) 人的颈椎骨化石,被发现有结核病变的存在。
• 金字塔时期埃及24王朝的木乃伊中,发现脊柱结 核病。
• 公元前300年Aristotle提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 观念。
2021/3/10
11
• 1.飞沫传染
• 飞沫传染指人在咳嗽、喷嚏(喷嚏时一次可喷 出1~4万个飞沫)或说话时向空气中排出大量 飞沫,直径大于100μm的飞沫随即落地,大量 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水分蒸发成为悬浮 于空气中的微滴核(飞沫核),直径1μm~ 10μm的飞沫核在空气中可较长时间(数小时) 悬浮,并可扩散至数米外。
2021/3/10
8
• 3)患者病变与症状:患者病变广泛,损害严重,
尤为病变急剧进展,干酪溶解形成空洞患者的痰中 含有大量结核杆菌,是主要的传染源。
• 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都能产生飞沫,咳嗽 时,每次排出飞沫数约为3500个,一次喷嚏则可排 出飞沫达100万个,平常说话5分钟所排出的飞沫数
相当于一次咳嗽,咳嗽是肺结核病人产生飞沫的主 要方式。
• 5)环境因素:与传染源病人同处于空气 不流通的室内的密切接触者受结核感染 的可能性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 报告潜艇内官兵大批感染和发病,也有 民航客机上结核病传染源使同机乘客受 感染的报告。
2021/3/10
10
传播途径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发病而 形成的,没有结核杆菌的传播,就不会 发生结核病,结核杆菌从病人体内排出, 可通过以下途径进入新的机体:
发现1个杆菌需 查视野数
100 10 1
涂片上的杆菌数
100 1000
10000
每ml标本中杆菌 数 1000
10000 100000
2021/3/10
7
• 2)排出飞沫的大小:传染源排出的飞沫, 受压力和粘稠度的影响而大小不一,飞 沫核直径为1~10μm者在空气中漂浮时 间长,可进入人体末梢支气管内,而飞 沫核直径较大者则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而 坠落。
• 18世纪结核病曾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在欧洲
猖獗蔓延,在不良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结核
病的发病人数大为增加,又没有治疗办法,大
批病人死亡。18世纪中叶,英国伦敦的结核病
2021死/3/10亡率高达900/10万。

2
结核病流行的生物学环节
结核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生物学环节: ① 传染源即结核杆菌传播的来源; ② 感染传播的途径; ③ 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往复循环,形成了结核病在人群中 的流行蔓延,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就要针对这三 个环节,控制传染源,使不再发生结核杆菌的 播散;或切断结核杆菌在人群中传播的途径; 或保护易感染人群,使不受结核杆菌的感染, 或感染后不发生结核病。
13
• 2.再生气溶胶(尘埃)传染 • 历史上曾认为结核病的呼吸道传染主要是尘埃
传染,在微滴核传染理论被确认后,认为只有 微滴核才能传播结核杆菌,尘埃中的菌块随空 气飘落、干燥形成单个细菌,在日光直接或间 接照射下生活力降低,以至死亡;尘埃中的单 个细菌生活力低下,难以使人体受感染,或即 使感染人体,其形成的病变也较轻,易于自愈 或治愈。 • 1990年研究证明结核杆菌不仅通过微滴核传播, 而且可以通过再生气溶胶(尘埃)传染,结核 杆菌可随尘埃飞扬在空气中,被人们吸入后也 可以发生感染和发病。
2021/3/10
14
• 3.消化道传染
• 结核病的消化道传染多由饮用未经消毒的患结核病牛 牛乳引起,人消化道对结核杆菌有较强抵抗力,结核
2021/3/10
4
影响结核杆菌传播的主要因素
• 结核病主要是人群之间的传染病,发生结核杆 菌传播取决于传染源的排菌情况:
• 1)排菌量:肺结核病变进展,形成空洞的患 者痰中含有大量结核杆菌,这些患者是结核病 的主要传染源,痰中结核杆菌越多,传播的危 险性越大,这些病人出现痰涂片阳性,若1ml 痰液中含菌量为1000~10 000,其痰涂片阳性 率为40%~50%,痰液中含菌量低时,痰涂片 阳性率亦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