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境作文基础训练
如何运用情境进行小练笔作文

如何运用情境进行小练笔作文公园里的早晨。
哎呀,这天气真好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公园里的湖水亮
晶晶的,像镜子一样。
柳树都绿了,飘啊飘的,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雨后的巷子。
这雨下得真及时,空气都清新多了。
巷子里的砖墙被雨水冲刷
得特别干净,看上去都新了似的。
石板路上湿漉漉的,走起来有点
打滑,得小心点。
黄昏的海边。
海边这夕阳真美,金黄金黄的,看着就让人陶醉。
海浪一个接
一个地拍打着沙滩,那声音听着就让人心安。
海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不知道它们在干啥,但看着就挺有意思的。
书店里的夜晚。
书店里灯光暖暖的,书香味儿扑鼻。
咖啡机的声音咕噜咕噜的,听着就让人放松。
偶尔有翻书的声音,还有轻柔的音乐,这氛围真
是太好了,让人待上一天都不想走。
山顶上的日出。
天刚蒙蒙亮,我就爬上了山顶,就为了看这日出。
哎呀,真是
太美了!太阳慢慢升起,把整个世界都染成了金黄色。
晨雾在山间
缭绕,像仙境一样。
鸟儿开始鸣叫,那声音清脆悦耳,听着就让人
心旷神怡。
三年级初学作文片段训练的场面描写训练

三年级初学作文片段训练的场面描写训练阳光洒在窗台上,金色的光束快速跳跃着,仿若要融化掉掉一屋子的忧愁。
我靠坐书桌前,眉头紧锁,手中的笔迟迟是没有落下。
老师布好了写作再练习,具体的要求写一段跪求“下雪”的场景描写。
雪?这让我又想起冬天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田地里欢快愉悦地快乐玩耍的情景。
雪,像鹅毛一样轻盈,漫天纷飞,把世界转成了一片银色的海洋。
我和小伙伴们穿着尺厚的棉衣,戴著毛线帽,脸上洋溢着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一起推雪人,雪仗,玩得可开心高兴了。
雪人大大的耳朵上戴著一顶红色的帽子,鼻子是两颗黑溜溜的纽扣,嘴巴是红色的丝带,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我闭上双眼,仿佛又来到了那个冬天。
雪,轻盈地地落在我的脸上,凉凉的,却让我感觉道更为的温暖。
我伸出手来手,抄住了一片雪花,它晶莹透明,彷佛一颗颗璀璨的钻石。
那一刻,我感觉上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所有的的烦恼都消失殆尽了。
我要把这份感觉温暖和快乐写进作文里,让它永远都是留在我心中。
情境化命题小学语文试卷

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狗阿宝》从前,有一个小狗叫阿宝。
阿宝非常可爱,它的毛色雪白,眼睛明亮,尾巴总是摇摇摆摆的。
阿宝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它不小心摔倒了,腿受了伤。
小朋友们看到阿宝受伤了,都纷纷伸出了援手。
小华给它拿来了药膏,小红给它找来了绷带,小刚给它买了营养丰富的狗粮。
阿宝非常感激,它决定要报答小朋友们的好意。
过了几天,阿宝的腿好了。
它带着小朋友们去公园玩耍,它们一起跑步、捉迷藏、放风筝。
阿宝还学会了唱歌,每天晚上都会给小朋友们唱一首歌,让大家快乐地入睡。
问题:(1)阿宝为什么会受伤?(2)小朋友们是如何帮助阿宝的?(3)阿宝是如何报答小朋友们的?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诗中的“春眠不觉晓”是什么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词语运用1. 在下面的句子中,选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他()地走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
A. 慢慢B. 轻轻C. 慢慢地D. 轻轻地(2)她()地笑了,仿佛在说:“谢谢你!”A. 悄悄B. 喜滋滋C. 悄悄地D. 喜滋滋地2. 根据语境,改写下面的句子。
(1)小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2)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三、口语交际1. 请你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好朋友。
2.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四、写作以“我最喜欢的节日”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五、综合实践1. 请你收集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等。
2. 请你设计一个手抄报,展示你收集到的资料。
六、附加题1. 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1)画蛇添足(2)井底之蛙2. 请你根据下面的故事,编写一个童话。
故事:小兔子种萝卜有一天,小兔子在森林里找到了一颗神奇的种子。
它把种子种在土地上,每天给它浇水、施肥。
小学情境作文训练序列

小学情境作文训练序列一年级上学期:观察情境,说句、写句训练。
①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有主谓语);②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有主谓宾);③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各种语气和感情);④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⑤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声音);⑥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形状);⑦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味道);⑧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人物的动作);下学期:观察情境,说单句、复句,写单句、复句的训练。
①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和形状);②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和声音);③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事物的颜色和状态);④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人物的心情和动作);⑤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表现人物的语气和神态);⑥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⑦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人物的动作和外表);⑧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人物的心情和说话语气);⑨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事物的动态变化);⑩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和几句话(表现事物的外表和动态变化);二年级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和一段话。
上学期①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描写一幅图画的景色);②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描写一种植物);③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描写一种文具);④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记叙劳动的片断);⑤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记叙活动的片断);⑥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记叙生活的片断);⑦观察情境,说写完整句(描写一种可爱的小动物);⑧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一个场面);⑨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反映心理活动);下学期:观察情境,说写几句话和一段话。
①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有情趣的一种活动);②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幻想中的生活);③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梦境中的经历);④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有趣味的游戏);⑤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喜欢的一种玩具);⑥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小公园的一个角落);⑦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喜欢吃的水果);⑧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描写喜爱的一种小鸟或家禽);⑨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记叙自己做家务的片断);三年级:观察情境说写一段话或命题小作文。
小学语文情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情境试题及答案文一:哭泣的小狮子从前有一只小狮子,他的爸爸是森林之王狮子王,妈妈是美丽的狮后。
小狮子非常自豪地唱着歌走在森林中,他以为自己是最勇敢、最强壮的动物。
一天,小狮子在森林中散步,忽然听到了一声哭泣。
他寻声而去,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一只小猴子正哭得伤心欲绝。
小狮子走上前询问:「小猴子,你为什么哭?」小猴子抽泣着说:「我弄丢了我的珠宝,它是我爸爸送给我的。
我一定要找回它!」小狮子心生怜悯,决定帮助小猴子找回珠宝。
他们一起来到小猴子玩耍的地方,小狮子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到了珠宝藏匿的地方。
小猴子高兴地抱起珠宝,感激地对小狮子说:「谢谢你,小狮子!我以为再也找不回我的珠宝了。
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小狮子满怀快乐,和小猴子一起回到森林中。
从那天起,小狮子明白了勇敢并不只是指力量和权势,更是指敢于帮助别人,宽容和友爱的心。
文二:小草的成长春天来了,大地上绿意盎然。
一棵小草也蠢蠢欲动,他开始努力地往外伸展嫩绿的茎叶。
小草长出了嫩嫩的绿叶,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强大了。
然而,当夏天的骄阳炙烤着他的身躯时,小草变得焦黄无力。
小草抱怨道:「太阳太热了,我受不了!」可是,就在小草快要放弃的时候,一场大雨来了。
雨水滋润了小草的根系,他又重新变得翠绿茂盛。
小草明白了雨水的重要性,开始懂得感恩。
秋天到了,大风吹起,小草瑟瑟发抖。
他看见身边的树木纷纷掉落枯叶,害怕地问身旁的花朵:「我会不会和它们一样,枯萎死去?」花朵微笑着对小草说:「不用担心,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丽与价值,秋天将是你展示自己的季节。
」小草听后,放下了不安。
果然,在秋天的阳光下,小草开出了美丽的小花,映衬着秋色。
小草明白了每个季节的特点与价值,他心甘情愿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文三:小白兔的奇遇小白兔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处探险。
一天,他来到一片神秘的森林,随着脚步的走动,小白兔竟然迷了路。
小白兔四下张望,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精致的花园。
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小学语文-小学情境作文基础训练——按方位顺序,突出重点,写好景物处所

小学语文-小学情境作文基础训练——按方位顺序,突出重点,写好景物处所一、情境设置我的小天地我的小房问是一个充满音乐旋律和童趣的小天地。
走进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大的窗子。
窗下的小茶几上摆放着我最喜爱的物品:铅笔盒、小闹钟、台灯、书籍铅笔盒犹如一架小钢琴,上面有1 2 3一排按键,按键四周的小动物们仿佛正和着钢琴曲的节拍在跳舞唱歌。
铅笔盒右边那一摞《音乐欣赏手册》等是我节省了多少零花钱才买来的,它们是我离不开的好朋友,从那里我学到了好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乐理知识。
窗子左边书柜上的景泰蓝大花瓶格外好看,那是我参加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希望之星演奏会得到的奖品。
书柜旁边是一架深棕色的大钢琴,它就像一位才学渊博的老师,陪伴着我度过了许多艰苦而又充满情趣的日子,使我在音乐的天地里茁壮成长,所以我每天都要把它擦得亮亮的后才开始弹奏。
随着乐曲的高低快慢,我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
每当我弹奏到高兴时,钢琴上的布娃娃,小熊,还有小猴子和大熊猫仿佛也都在为我鼓掌助兴。
窗子右边是我的一张小床,从那干净的方格床单,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你就可以知道我一定是个爱清洁的小姑娘。
床上面的墙上贴着一张艺术演出的招贴画,画上面的那位正在舞蹈的小女孩就是我。
我希望我永远是一个爱跳舞,爱唱歌的小姑娘,永远在我的音乐小天地里与我的好朋友们一起演奏、歌唱!二、训练要点1.学习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依次介绍环境处所的陈设布置。
2.学习抓住最能反映处所特点的重点陈设进行细致观察,用准确词语具体描写的方法。
3.通过对所处环境的描写,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情趣。
三、训练建议(一)这个情境可以用来对中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写段的训练。
具体安排如下:1.看情境:(1)按照窗下窗子右边窗子左边的顺序说出各处都有什么陈设,然后填在表内。
(2)回忆情境中窗下的茶几上,窗左边的书柜里、钢琴上、衣架上,窗右边的床上都有些什么摆设,都是怎样布置的也填在表内:(3)从表中的陈设和布置你可以看出房屋的主人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房间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房屋的主人是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她特别喜欢音乐,也喜欢和布娃娃、小动物玩耍。
怎样练习情景作文

怎样练习情景作文说到写情景作文,这可真是让不少同学头疼的事儿。
但其实呀,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窍门,再加上多多练习,咱们也能把情景作文写得有声有色。
就拿我上次去公园游玩的经历来说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去公园放松放松。
一进公园的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那草地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柔软又舒适。
阳光洒在上面,仿佛给每一根草叶都镶上了金边。
草地上有一群孩子在放风筝,他们奔跑着、欢笑着,手中的风筝高高地飞在天空中。
有一只老鹰风筝特别显眼,它展开宽阔的翅膀,仿佛真的在天空中翱翔。
孩子们的笑声和呼喊声此起彼伏,让整个公园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路边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
有的是柳树,那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姑娘的长发一样轻柔。
有的是杨树,笔直的树干,像是守卫公园的士兵。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树干,那粗糙的质感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湖中心有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它们时而把头伸进水里,时而拍拍翅膀,那憨态可掬的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湖边还有几位老人在钓鱼,他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漂,神情专注而又安详。
我找了一个长椅坐下,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
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带来阵阵花香。
那花香混合着青草的气息和湖水的清新,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这美好的一天欢呼。
就在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情景写作素材吗?如果要把这一幕写下来,我得先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比如说,湖水的颜色、鸭子游动的姿态、鸟儿歌声的旋律等等。
然后,我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在这个场景中的愉悦和放松。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笔,开始写这次公园之行。
我先描述了公园的整体景象,让读者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小学六年级写作自学的情境模拟

小学六年级写作自学的情境模拟在一间温馨的教室里,小学生们正忙碌地进行着写作自学的练习。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一个书桌上,似乎也在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六年级的学生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像小小作家一样,渴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在教室的一角,小明正在认真构思他的作文。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生动的画面:蓝天、白云,还有他最喜欢的小猫咪。
小明决定写一篇关于宠物的故事。
他先在纸上列下几个关键词:“快乐”、“陪伴”、“成长”。
这些词就像小明心中的小精灵,不断跳跃,激发着他的创意。
他知道,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用优美的句子来描绘他的宠物。
与此同时,小丽则选择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主题——友谊。
她想写一篇关于她和朋友之间的故事。
小丽的思绪在脑海中飞舞,她的笔记本上涌现出许多瞬间:和朋友一起分享零食的快乐,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的勇气。
小丽微微一笑,她决定从一个特别的日子开始,那个她和朋友约定永远不分开的日子。
她的手指在纸上舞动,字句渐渐成形,像一首动人的诗歌。
教室的另一边,小刚却陷入了思考的漩涡。
他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心中充满了迷茫。
此时,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轻声问道:“你想表达什么呢?”小刚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有很多想说的话,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
老师鼓励他说:“可以试着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写下你的真实感受。
”这句话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小刚心中的阴霾,他开始在纸上写下生活中那些平凡而美好的瞬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里的写作氛围愈发浓烈。
每个孩子都在尽情挥洒自己的创意,犹如画家在画布上留下色彩斑斓的痕迹。
小明、小丽和小刚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语言能力在自我学习中逐渐提升,表达能力也日渐成熟。
此时,教室的黑板上,老师用粉笔写下了“写作的乐趣”四个字。
她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小明兴奋地与同桌讨论自己的故事,听着同桌的反馈,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状物把握顺序,抓住特点,进行静态描写一、情境设置六月雪这是一个植物盆景——六月雪。
远看,六月雪就像屹立在彩霞中的古松,刚劲多姿。
一簇簇绿叶像飘动的云片,别具风韵。
六月雪的一部分根裸露在外面,盘根错结,古朴苍劲,像是经受了无数风霜雨雪袭击而依然有力的铁骨钢筋。
两根并不粗的主干斜插云天,像两条矫健的龙正要腾空飞起,去九天遨游。
那小小的侧枝,有的挺拔向上,有的蜿蜒而下,有的向侧伸展,真是姿态各异,令人百看不厌。
最富有生命力的,是那些婉如朵朵绿云的叶子,长圆形的小叶片,片片那么碧绿,那么肥厚,就像涂了一层油,闪闪发亮。
有的几片叶子簇成一团,很像朵朵绿花;有的一簇挨着另一簇,层层叠叠,如浮云飘动,为那褐色的枝干增添了无限生机。
我爱六月雪,爱它那刚柔相济,傲霜斗雪的风姿。
二、训练要点1.掌握一个局部一个局部有顺序地观察、描写植物的方法。
2.练习用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把植物的静态写清楚。
3.学习抓住植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4.在指导学生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
(一)这个情境适合对中年级学生进行状物写段的起步训练。
具体指导安排如下:1.看情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情境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六月雪的?板书:整体部分(2)情境分哪几部分介绍六月雪?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回答。
板书:根主干枝叶(3)这棵六月雪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板书:刚劲多姿2.再看情境,仔细看它的根、主干、枝叶各是什么颜色、形状、姿态,然后把有关的内容填在表里。
3.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各部分的特点,口头描述六月雪,再把它写成一段话。
(二)这个情境还可以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状物抒情的写作训练。
安排如下:1.看情境,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认识这样一棵被人们通过各种栽培手法种在一个小小的盆内的植物。
通过观察它各部分的形态,思考以下问题:(1)你对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用填表形式写出来:(2)请同学们通过对盆景植物“六月雪”的描写,抒发自己对它刚柔多姿、傲霜斗雪精神的爱慕之情,或以物喻人,歌颂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人。
2.通过对六月雪各部分形态的观察、描写,歌颂园艺工人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3.以上两项练习,都要在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请写出状物抒情或状物喻人的文章来。
总结:要写好植物(花草树木),首先要做到观察的时候要有顺序。
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一步一步地看,再按照看的顺序写出来,文章的条理才能清楚。
其次,要抓住植物各部分的静态特点,仔细地观察,而且要边观察边思考,如:植物的茎、叶是什么样子,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远看、近看各是什么样,以及在不同季节里会有什么变化等。
只有抓住特点,写出来才能具体、形象。
只要坚持经常观察、练笔,就能掌握写植物的方法,写出好的作文来。
四、巩固训练(一)观察你最喜爱的花卉:1.中年级同学主要了解花卉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的颜色和形态是怎样的,然后用一段话写下来。
2.高年级同学可以做连续观察,动手写观察笔记,记录生长、开花、结籽过程的形态、颜色特点。
最后把观察结果写成完整的文章,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平时用观察卡记录观察结果(观察对象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景物或物品)。
(三)通过做修改练习,进行把握顺序、描写具体的巩固训练:1.下面一段话的条理不清楚,请把它重新排列后再写下来:我家有个葡萄架。
现在正是秋季,满架的葡萄招人喜爱。
那熟了的紫黑透红;没熟的呢,嫩绿嫩绿的。
熟了的像一串串玛瑙;没熟的像晶莹的碧玉,非常好看。
2.下面一段话描写得很不具体,请你仔细观察后把它改写具体: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
桃树开花了,一朵一朵多极了。
柳树发了芽。
湖里的冰化了,全是水。
春天真美呀!把握顺序,抓住特点,写动物外形一、情境设置小白兔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白毛,远远看去像一团棉花。
它的一双红眼睛被白毛包住了,嵌在眼窝里,像镶着两颗红宝石。
白兔两只长长的耳朵,足有二寸半,里面一层是粉红色的皮,外面毛茸茸的,我想它的听觉一定很灵敏。
小白兔的鼻子扁扁的,嘴唇分成三瓣,总是不停地耸动着,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随时在根据气味寻觅食物。
兔子的身子圆滚滚的,看上去挺肥。
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有力,在动物王国里它还算是个长跑健将呢。
兔子尾部有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正如俗话所说的:兔子尾巴长不了。
小兔子又温顺又可爱。
二、训练要点1.掌握总分总段式的基本特点,练习按先整体后分部的顺序把小白兔的外形介绍得有条理。
2.抓住小白兔外形的特征,练习把一段话说具体。
3.对小白兔的外形特征和动作展开联想,练习把一段话说得生动。
三、训练建议本次训练在中年级语文教学教给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可采用学导式教法。
1.复习语文课中学到的观察动物静态的方法,导入新课。
2.再现所创设的情境,抓住主要内容。
板书:小白兔。
3.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所创设的情境。
(1)看这只小白兔,应该先看什么?板书:概貌。
并练习说话。
①这是一只()的小白兔。
②它的浑身()像()。
(2)有了总的介绍,下面看什么?板书:部分。
(3)再看创设的情境,(慢速)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小白兔的每个部分。
①看小白兔的头部。
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绘一下它各器官的特征?板书:头部眼睛:红耳朵:长鼻子:扁嘴唇:三瓣②看小白兔的身子有什么特点?板书:身子圆滚滚③接下去分别看小白兔的四肢什么样?有什么特点?四肢前腿:短、小后腿:长、有力④最后应该看小兔子的什么部位?尾部短、小4.学习展开恰当的联想。
教师可将创设的情境中有关部位定格,让学生边看边展开联想,可参照下列题目进行。
远看,小白兔像()。
小白兔的一对眼睛红得像()。
兔子的小嘴和鼻子总在不停地耸动,好像是在()。
兔子的尾巴又小又短,简直像个()。
5.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的段式将小兔子的外形特点有顺地记述下来。
6.教师选择范文当堂朗读评议,在评议过程中可再次出现创设的情境,指导学生修正观察描述中的错误。
总结:我们在对动物、植物和其它物体进行静态描写时,应注意做到:1.要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确定写作顺序。
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也可以采用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总的印象,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描写,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
2.要把写作对象形体上的特点写准确,写具体。
在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写作对象外形上最典型的特征,生动具体地描绘,这样就能做到重点突出,给人印象深刻。
四、巩固训练(1)认真观察下列事物,从每组题目中选出一个来写成文。
1.用品:闹钟、文具盒、台灯2.玩具:变形金刚、魔棍、小汽车3.昆虫:蜻蜓、蝉、蝴蝶4.动物:熊猫、小猫、小狗5.植物:茉莉花、一串红、一棵树(2)在横线上填入适当内容。
1.松鼠的眼睛(),像()。
2.小猫长着一双()的眼睛。
3.小花猫隆起弯弯的脊背,撅起(),()。
4.小猴子倒竖起身子,()。
细致描写,动静结合,形象地进行动态描写一、情境设置公鸡吃虫这是一只浑身雪白的大公鸡。
它的鸡冠红红的,真像一把正在燃烧的火炬。
它的眼睛又小又圆,但很敏锐。
嘴黄黄的,尖尖的,顶端还有个锐利的钩子。
它的腿很粗壮,上面整齐地布满淡黄的鳞片。
脚趾叉开,爪尖上的指甲弯弯的,尖尖的,看上去十分锋利。
它在院子里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子,样子真是又威武又神气。
公鸡在院子里东瞧西看,想找点东西吃。
正在这时候,不知从哪儿跳出来一只小蚂蚱,它大概玩累了,停下来抬起前腿悠闲地掸着头上的尘土,直到自己满意了,才高兴地往前跃去。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蚂蚱只顾玩耍,一蹦蹦到公鸡的眼皮底下。
公鸡意外地发现了猎物,兴奋得连尾巴上的毛都翘起来了。
它低下头,伸长脖子,紧盯住小蚂蚱,迅猛地扑过去一啄。
蚂蚱想逃已经来不及了。
公鸡啄住蚂蚱,来回甩了两下,又重重地把它扔在地上,准备好好品味一下这顿美餐。
小蚂蚱并没有被吓住,它趁机翻过身,拼尽全力往前蹿去。
公鸡被吓了一跳,连着往后退了两步。
小蚂蚱当然不肯坐失良机,拼命地逃。
公鸡被激怒了,它万万没想到这小小的蚂蚱竟敢如此反抗它,更不甘心到口的美餐就这样失去。
它紧追不舍,瞪圆了眼睛,“咯咯”地吼叫着,半张开翅膀一蹿,一下子啄住了蚂蚱,接着用那强有力的爪子一踩,狠狠地把蚂蚱撕成了两半,几口就把蚂蚱吞进肚里。
公鸡抖抖身子,脖子四周的毛张开竖起,翅膀上下扑扇几下,洋洋得意地挺着胸脯,瞧那神气就像是打了胜仗的大将军一样。
二、训练要点1.掌握总分段式的基本特征,练习按先总述再分述的顺序把动物的静态写清楚。
2.掌握顺承段式的基本特征,练习按先后顺序,把动物的活动情况写得有条理。
3.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准确使用动词把动物的动态写具体。
三、训练建议(一)这个情境设置的第一段可供三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写作训练。
训练可按以下程序安排。
1.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新课。
(1)提问:上次我们已看过录像片《小白兔》,并做了作文,想一想,我们在观察一个动物时应该怎样看才全面,仔细?(2)板书:概貌总述部分分述、抓特征(3)小结:观察小动物的时候,要有顺序,先观察它的概貌,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有顺序地看,还要抓住它的特征,再按总述分述的段式写下来。
2.再现情境:公鸡外形部分。
(1)看第一遍情境。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板书:整身(2)看第二遍情境。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看每个部位形状、颜色的特征、展开联想。
板书:鸡冠、眼睛、嘴、腿、脚趾(3)看第三遍情境,想这只公鸡在做什么?你喜欢它吗?描述一下这只公鸡的神态。
3.词语搭配练习()的鸡冠()的鳞片()的眼睛()的爪尖()的嘴()地踱步()的腿()的样子4.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先总述后分述的段式写出公鸡的外形。
(二)这个情境设置的其余部分可供四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写作训练。
训练可按以下程序安排。
1.导语,交代看情境学习把动物的活动写具体。
2.提供情境。
目的让学生对所演内容有个完整的印象。
(1)为激发学生兴趣,可设问:你喜欢这部片子吗?为什么?同时引出课题《公鸡吃虫》。
(2)帮助学生选择准确的词语表示公鸡吃虫的动作,边启发学生回忆边将一些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例:啄、蹿、吼叫、踩、吞、甩、撕、追等等,这时可以不强调动作的先后顺序问题。
3.再现情境。
目的让学生理清公鸡吃虫的过程,学习有条理地记叙动物活动的过程。
(1)教师先讲述观察方法。
即:要写清公鸡吃虫的全过程,就要把这全过程分解成几步,一步步看清楚,才能一步步写具体。
(2)出示思考题,边看情境,边将公鸡吃虫的全过程分解成几步。
(3)再现画面。
(4)讨论后板书。
公鸡吃虫的过程可分成三步:吃虫前、吃虫时、吃虫后;亦可分成五步(寻找)、(发现)、(逮虫)、(吃虫)、(得意)。
(5)小结:由此可见,我们要把动物的活动写具体,第一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把活动的全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再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说清楚活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