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燃烧与灭火-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用锅盖盖灭。 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用嘴吹灭蜡烛。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几 种 常 用 的 灭 火 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逃 生 自 救 常 识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第1节 燃烧与灭火
内容提要
1
灭火的原理
2
促进燃烧的方法
3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分析,学会从 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 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知道爆炸产生的原因,了解防爆炸的措施。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 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焰, 是乙炔(C2H2) 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以改变 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 度。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 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 量时,就产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以下的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原理
1.增大氧气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
①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②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③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 炉中鼓入空气; ④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⑤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产生燃 烧,如果在纯氧气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 星四射,剧烈燃烧 。
小结
灭火的原理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到达可燃物的 着火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6.1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6.1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燃烧与灭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和运用,灭火原理的深入理解,燃烧与灭火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相对成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兴趣方面,九年级学生对实验和实际应用类的知识比较感兴趣,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习惯方面,经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学习习惯,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性的知识学习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和实际案例。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注重以下几点:首先,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使板书易于阅读。其次,合理安排板书的布局,使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来表达知识点,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首先,在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其次,在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与教师一起探索燃烧与灭火的奥秘。然后,在讨论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在应用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实际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50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50张ppt)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的浓度
特殊的燃烧
点燃
1、2Mg + CO2
2MgO + C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
色固体和白色粉末。
点燃
2、2Na + Cl2
2NaCl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
烟,生成白色固体。
只要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 响,都可以称作可燃物的燃烧。
2、实验二:
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 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 点燃的难易
条件一
物质具有可燃性; 实验演示
用镊子分别夹取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 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酒精可以燃烧,而水不可以燃烧
条件二
烧不坏的手帕中魔水的配方:
2体积95%的酒精 1体积水混和组成
温馨提示:
1、熊熊烈火是哪种物质燃烧产生的?
2、燃烧过程中手帕中的水分会蒸发吗?
燃烧所引起的现象:爆炸
爆炸现象
•如果剧烈而急速的燃烧反响发生在有限的空 间内〔如爆竹、炸弹等〕,在短时间内积聚 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 爆炸。 •如果可燃物〔气体、粉尘等〕与氧气的接触 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 烈膨胀,也会发生爆炸。
三者同时 满足,缺 一不可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 400mL的热水(约80 ℃), 放入块白磷.在烧杯上盖 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 端放块白磷,另一端放红 磷.观察现象,并分析原 因.
〔:白磷的着火点约是4 0℃, 红磷的着火点 约是240℃〕
燃烧条件的活动探究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教案(表格型)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教案(表格型)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什么条件相同,什么不同,如何让其燃烧?2、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白磷什么条件相同,什么不同,如何让其燃烧?师问:如果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会有什么现象?提问:燃烧的条件有哪些?是否缺一不可?学生思考交流学生观察现象,激发学生实验的创新意识。

学生总结展示燃烧条件,并认识到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学生代表做典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灭火的原理出示图片,火灾的危害,火灾危害的资料引起思考:火灾危害无穷,当火灾来临,如何快速灭火?选取常见蜡烛作为探究对象,引领学生探究灭火原理。

【探究2】“让燃着的蜡烛熄灭”引导总结有哪些灭火的方法师问:从燃烧的条件思考,这些灭火的方法应用了那些原理?交流共享: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灭火也需要同时掐断3个条件吗?灭火比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组内共享,积极动手,尽可能多的找到方法,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方法分析归纳灭火原理。

学生思考归纳:燃烧同时具备,灭火只需其一。

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现象对实验实质的理解宜于简化处理,重在应用。

引起学生竞争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寻找灭火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解决问题。

充分理解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燃烧与灭火-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燃烧与灭火-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燃烧与灭火-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必要条件。

2.掌握燃烧的种类、反应过程与特征。

3.了解燃烧的实用价值与危害性。

4.掌握灭火的方法和常用灭火器材。

教学重点1.燃烧的定义、必要条件和种类。

2.灭火的方法和常用灭火器材。

教学难点1.燃烧的反应过程与特征。

2.灭火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知识点1:燃烧的定义及必要条件•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接触时放出大量热量和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料、氧气、点火源。

三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2:燃烧的种类•明火燃烧:可见光和热辐射强烈,如烛火、明火烧煤气。

•雾燃烧:可见光和热辐射较弱,如雾气灯、烟雾。

•烟燃烧:无可见光和热辐射,如一氧化碳的燃烧。

知识点3:燃烧的反应过程与特征•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结合放出大量热量和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燃烧产生的特征:火焰、光和热。

知识点4:燃烧的实用价值和危害性•燃烧的实用价值:提供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和能源,如热能、电能、机械能等。

•燃烧的危害性:会产生大量热、光和毒气,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知识点5:灭火的方法和常用灭火器材•灭火的方法:冷却法、离子互换法、隔绝法、抑制法、压制法、喷雾法。

•常用灭火器材: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消防器材。

教学方法•讲授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板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基本知识。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燃烧与灭火的实用性质和基本方法。

•问答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讨燃烧与灭火的机理与原理。

教学资源•燃烧与灭火的图示和模型。

•化学实验室和实验仪器。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

•平时作业评价。

参考文献•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 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 放热的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 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 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 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 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 察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 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 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 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 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 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 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 条燃烧停止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1课时)
[核心应 用]
核心一 灭火的原理
例1 【 2017·徐州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
是( A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探究点二 燃烧的条件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问题探究]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 反应的发生。而要使燃烧反应发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归纳提升] 灭火与燃烧的不同之处是:燃烧必须三个条 件同时具备才能进行,而灭火时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 可,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灭火方法来理解灭火的原理。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方法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在有限空间内气体体积急 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保持气体纯净、注意验纯、注意通 风、严禁烟火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爆炸的发生。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探究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情景展示] (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问题探究] 氢气是如何发生爆炸的?你所了解的 安全防护措施又有哪些?
[思考交流] __________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071燃烧和灭火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071燃烧和灭火

练习: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4、将沙土覆盖在蜡烛上,蜡烛立即熄灭。
(隔绝氧气)

5、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蜡
烛熄灭。
(隔绝氧气)

6、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
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
(去除可燃物)
小结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水火能相容吗?

2000年 悉尼奥 运会, 水下点 火的一 幕。
水火能容?
现象:通入氧气 后水下的白磷也 能燃烧。
热水中白磷为什么会燃烧? P125讨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4)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一定温度。
为什么敞口放置的酒精 灯不会燃烧?
燃烧所需要的三个 条件缺一不可。
小结:由上述实验分析,物质能否燃烧与物质 性质 可燃 的有关,即物质必须具有性。
实验7-1:
此处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 热水对白磷燃烧有什么作用? 热水中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
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P125讨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1)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2)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燃烧的酒精灯盖上灯帽 后为什么会熄灭? 为什么长期敞口 放置的酒精灯会 无法点燃?
无 可 可 燃 燃 物 物
归纳
一、物质的燃烧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一种 发光放热的 剧烈的氧化 反应
归纳
一、物质的燃烧
• 2、物质燃烧的条件
(1) 物质具有可燃性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 达到燃烧所需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 有水珠
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燃烧的概念
所说的 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 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应用:请分析几处磷的燃烧情况
白磷
燃烧
着火点:40℃
不燃烧
温度没有达到 着火点
红磷 着火点:240℃
⑵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 __移_走__了__可__燃__物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攻向曹营,还为燃烧提 供了_充__足__的__氧_气__,使火势烧得更旺。
作业:
1、家庭趣味实验——“纸锅”烧水,并

释原理。
2、思考:当燃烧在其他条件下发生时会
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3、查一查学校、你家的住宅区灭火器的
种类及适泡沫用灭火器 范围。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二的氧。化干碳粉灭 灭火 火器具 的有 灭火原理是: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 泡沫灭火器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流物动上性,好使、可喷燃射物率与高空、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降一温般和火隔灾绝外空,气 还的 可作 用来 用扑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
千万 不要 盲目 跳楼
若所有逃生线 路被封锁,立 即退回室内, 在阳台呼救。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
决体 定现
灭火的原理
物质具有可燃性 跟氧气(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隔绝氧气(空气) 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
原因( A )
A. 没有达到着火点
C. 油井、矿井、面粉加工厂一定要严禁烟火
D. 扑救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
4.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横渡 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 弄得大败而逃。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 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了曹军的连环木船里,火
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温_度__达_到__了_木__船_的__着__火_点__。
2、我的发现: 灭火的原理:
三者之一就 能把火灭掉!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将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物质具有可燃性
A、隔绝空气或氧气
2、可燃物与氧气或 空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缺一不可燃)
B、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C、移走可燃物
的最低温度不同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 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 性,一般不随意改变。
一、燃烧的条件
2、获得结论: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三者缺一 不可!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化学就象你头顶上的果 实,只要肯稍作努力,成 功的甜蜜就属于你!
祝你成功!
(缺一就能灭)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场所(比如酒店、 商场、宾馆),为防范火灾,你应注 意哪些事项?万一火灾发生,你又该 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2、家中一旦起火,不 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 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 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 灭火灾。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 火警电话119,报警时 要讲情详细地址、起 火部位着火物质、火 势大小、报警人姓名 及电话号码,并派人 到路口迎候消防车来自薄铜片热水 80℃
不燃烧
白磷
没有与氧 气接触
火从天使变成恶魔, 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
无情地扼杀生命, 肆虐地摧毁文明。
火灾.mpg
二、灭火的原理
1、寻找灭火的方法 人们常用什么方法灭火?你能说出其道理吗?
事例 油在锅里着火 楼房着火 森林着火 酒精灯失火 煤气炉灶失火
……
灭火方法
理由
二、灭火的原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火是光明的使者 火是力量的源泉
有控制的燃烧可以造福人类
• 火的利用.MPG
生活中的燃烧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
我的猜想: 可能与物质是否可燃有关。 可能与物质是否跟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可能与温度有关 ……
一、燃烧的条件
要求:
安全、规范、 合作、认真
1、燃烧的条件探究
探究的问题
答案
3、油锅着火,不能泼 水灭火,应关闭炉灶 燃气阀门;直接盖上 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 令火熄灭;还可向锅 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 却灭火。
4、液化气罐 着火了,快 盖上湿棉被, 并迅速关闭
阀门。
6、救火时不 要贸然开门 窗,以免空 气对流,加 速火势蔓延。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 火,要先切断电源,再 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 火,不可直接泼水,以 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B. 无水酒精是液态
C. 没有与氧气接触
D. 无水酒精挥发得快
2.下列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C)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发现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通风换气
B. 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说明了什么
同样大小形状的小木块和小石子, 木条燃烧, 要燃烧,物质必 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谁能燃烧? 石子不燃烧 须有可燃性
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罩上一只烧杯, 蜡烛熄灭
蜡烛会怎样?
要燃烧, 必须有氧气
同样大小形状的小木条和小纸条, 分别用火柴点燃,哪个易点燃?为 什么?
小纸条 易点燃
不同物质燃烧所需要
不要贪恋财物
家庭成员平时 要了解掌握逃 生的基本方法, 熟悉几条逃生 的线路。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 机立断,披上湿的衣服、 被褥等向安全出口冲出 去。
千万不 要乘座
电梯
身上着火,千 万不要奔跑, 可就地打滚或 用厚重的衣物 压灭火苗。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 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 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