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美容皮肤科临床操作规范

美容皮肤科临床操作规范

美容皮肤科临床操作规范目录第1章美容皮肤科的诊疗范围美容皮肤科学包括美容皮肤内科学、美容皮肤外科学、中医美容皮肤科学、皮肤美容护理及保健学,以及美容皮肤科物理化学治疗技术等几部分。

由于其中有关物理化学治疗技术,中医美容皮肤科学以及皮肤的美容护理及保健等内容,均在本规范的其他篇章中有较系统的介绍,故本篇除介绍美容皮肤科学的一般原则外仅介绍美容皮肤内科学常用技术和美容皮肤外科常用技术两部分内容。

第二节美容皮肤科的诊疗原则由于皮肤疾病发生在皮肤多数可能累及外露部位,如头部、面部、颈部、四肢等,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损容”问题,故称“损容性皮肤病”损容性皮肤病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美容心理问题。

因此,美容皮肤科学工作者在美容皮肤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体皮肤的美与审美规律,注重损容性皮肤病所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结合皮肤科学诊疗原则,运用心理美容技术给美容就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以达到展示生命美感的目的。

在美容皮肤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考虑治疗的美学效果及社会心理效果,皮肤科学中有关皮肤病诊治过程中的基础原则在美容皮肤科学中仍然适用。

但是在美容皮肤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中,必须在正确诊治皮肤疾病的基础上,把医学美学、审美及社会美容心理等环节贯穿始终、充分运用医学知识、审美技能及美容心理技能优势给美容就医者提供满意服务。

一、病史采集不能仅根据“诊断”疾病的目的选择检查项目,还应考虑该项目对美容就医者美容方面的影响,如皮肤活检术切取皮损的部位应选择对诊断有利,又不影响就医者美容的遮盖部位。

四、知情同意这一点在美容皮肤科学中更为重要,应将所选择的诊治方案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不良反应、医疗花费等与就医者仔细交待,取得理解、合作,必要时签署敌情同意书。

五、资料管理详细记录美容就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诊断、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方案选择。

治疗日期与治疗前后拍的照片及知情同意书一同妥善保管。

六、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方案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采用手术或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的皮损,如皮肤肿瘤,应在去除皮损的基础上,尽量保持皮肤美感。

皮肤科规章制度

皮肤科规章制度

皮肤科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皮肤科工作秩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伦理,严格遵守医疗行为规范,对患者负责,不得违背医疗原则。

第三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保护患者隐私权。

第五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医疗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第六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意见。

第七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做好医疗
废物分类处理工作,确保医疗环境清洁卫生。

第八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器械使用规定,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做好器械消毒和清洁工作。

第九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医疗质量评估工作,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第十条皮肤科医务人员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头颈部:颈椎病、颈椎术后综合症等。

2、腰背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棘上韧带损伤等。

3、上肢: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滑囊炎等。

4、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跟骨骨刺、滑囊炎)等。

二、禁忌症1、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如中风早期,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感染性疾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等。

3、严重糖尿病。

4、施术部位有皮肤病或局部感染者。

5、怀孕患者。

6、肿瘤、结核、骨髓炎等。

7、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

三、操作方法1、体位:根据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体位。

原则上是以患者舒适,局部软组织自然放松,施术部位便于消毒,术者便于操作为宜。

2、寻找痛点: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MRI 片等检查,在局部寻找最敏感的穴位或痛点,并做好标记。

3、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

4、术区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

5、麻醉:用0.5-1%的利多卡因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或曲安耐得20mg~40mg或强的松龙1ml~2ml,利用激素非特异性消炎作用减轻因针刀切割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并减少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

6、针刀治疗:取长短合适的小针刀,在标记好的进针点处垂直于皮面刺入,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走向平行。

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后到达要切割的组织表面,根据组织对针刀的阻力不同及针刀刺入的深度判断确认拟切割的组织,然后从拟切割组织的远侧向近侧作邮票边孔样切割,即切割一针后将针拔到要切割的组织表面,向近端移一个针位进行第二针的切割,如此反复进行切割,形成一条邮票边孔样的切割线,直至将要切割的组织切开为止。

达到了松解的目的后,出针,压迫针眼止血后,用创可贴或敷料覆盖包扎。

术毕。

四、注意事项1、在行针刀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符合针刀治疗的适应症。

皮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斑贴实验技术【适应证】可疑接触变应原。

2.用于化妆品皮肤的诊断并查找可疑致敏化妆品或其可疑过敏成分。

3.用于新化妆品使用前的安全性测试。

4.高倍镜观测时注意保护镜头,勿使镜头接触氢氧化钾溶液。

【术前准备】向就医者交待检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用75%乙醇消毒背部皮肤。

【操作要点】1.基本设备及试剂市售斑试器、低敏胶布、记号笔、市售专用标准筛变应原。

2.方法(1)准备试剂:将标准变应原从注射器或小瓶内挤出,置斑试器内,量以可以使变应原接触到皮肤又不溢出斑试器为度。

液体变应原需先在斑试器内放置一滤纸片,然后滴加1或2滴变应原。

(2)贴敷:受试者坐直,上背部皮肤消毒,待自然干燥后,将已加变应原的斑试器贴敷于上背部,压紧后,用低敏胶布粘贴,用记号笔作好标记。

(3)结果判读:采用用两次判读法。

在贴敷后48h,去除斑拭器,20~30min后,做第1次判读;18~96h后,做第2次判读。

斑拭实验的结果制定及记录方法见【注意事项】1.本实验应由通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起家行。

2.变应原低温、密闭保存,但不可冰冻。

3.容易引起反映的变应原,应分开置放,不可集中在一起。

4.测试部位首选上背部,也可选上臂外侧,勿选前臂。

5.贴敷后应告知就医者勿抓、勿洗澡、勿做剧烈运动以减少出汗。

6.如贴敷过程中有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就医。

7.皮炎急性期不宜测试。

8.孕妇不宜做测试。

9.就医者如内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在停药2周以上方可做本实验。

10. 抗组胺类药物应停用3d以上方可做实验(如服用阿司咪咪则需停用3周)。

11.就医者曝晒后4周内勿做本实验。

12.非标准变应原的斑贴实验应慎重。

其浓度选择必须参照已有文献进行。

无文献可参考者,一般可自0.1%浓度开始,在密切观测下测定。

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适应证】瘢痕疙瘩、肥厚性瘢痕、囊肿性痤疮,环状肉芽肿、结节性痒疹、盘状红斑狼疮、顽固性肥厚性湿疹、硬斑病及玟秃等小面积皮肤损害。

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规范

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规范

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规范一、诊疗指南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主要是为医生提供在临床实践中指导诊断和治疗皮肤疾病的依据。

皮肤科疾病繁多,而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和争议性,因此制定诊疗指南尤为重要。

1.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痤疮、湿疹、银屑病、疱疹等。

对于常见皮肤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皮肤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治疗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2.皮肤肿瘤的诊治:皮肤肿瘤包括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其诊断主要依靠皮肤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法。

3.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治:自体免疫性皮肤病包括类天疱疮、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其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皮肤活检等方法,治疗则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4.皮肤感染病的诊治:皮肤感染病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其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原体选择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以上是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的一些内容,这些指南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各类皮肤疾病,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临床技术规范除了诊疗指南外,临床技术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临床操作中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保证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皮肤病的检查技术规范:包括对皮肤病的检查方法、仪器的使用、常见皮肤病的典型表现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医生准确地观察病变和诊断疾病。

2.皮肤病的治疗技术规范:包括药物使用的规范、手术治疗的规范、物理治疗的规范等,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皮肤病的护理技术规范:包括对不同皮肤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促进病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皮肤病的预防和保健技术规范:包括对不同人群的皮肤保健方法和预防皮肤疾病的措施,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以上是皮肤科临床技术规范的一些内容,这些规范能够规范临床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医疗质量。

皮肤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皮肤科常见诊疗技术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有效性。

皮肤科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以下诊疗技术时应严格遵守本规范。

2. 洗手与消毒在进行皮肤科诊疗技术之前,医生和医护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洗手和消毒,确保手部清洁无菌,以防止交叉感染。

3. 患者准备患者到达诊疗区时,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核对患者身份- 询问患者相关病史和过敏史- 让患者明确诊疗目的和需求- 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脱衣服、暴露诊疗区域等。

4. 诊疗技术操作流程4.1 皮肤切除术- 麻醉局部皮肤- 清洁术区- 合理切除皮肤组织- 止血处理- 缝合切口4.2 皮肤病变病理切片- 收集标本- 防止污染- 送至病理实验室4.3 冷冻疗法- 制作冷冻切片- 准备液态氮- 进行冷冻冻结- 冰冻时间控制- 解冻处理4.4 光动力疗法- 表面清洁- 涂抹光敏剂- 光照照射- 感染处理4.5 激光治疗- 设定合适的激光参数- 表面麻醉- 使用激光器进行治疗- 术后处理4.6 射频治疗- 表面麻醉- 定位并标记治疗区域- 使用射频器进行治疗- 术后处理5. 术后处理患者在接受皮肤科诊疗技术后,应进行以下术后处理:-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药物- 清洁术后伤口- 提供适当的术后护理指导6.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皮肤科诊疗技术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使用正确的设备和器材-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 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 保持诊疗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处理医疗废弃物时要遵循相应规定7.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皮肤科常见诊疗技术的操作规范,旨在提供指导,确保医务人员在执行诊疗技术时能够保证安全和效果。

医生和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为皮肤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皮肤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2章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电干燥术和电凝固术【适应证】电干燥术适用于较小的疣、化脓性肉芽肿及其他皮肤赘生物。

电凝固术则适用于稍大的疣、皮肤赘生物、化脓性肉芽肿及较小的皮肤肿【禁忌证】使用心脏起搏器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常规消毒,除特殊敏感的患者和感觉敏锐的部位外,一般不需局麻。

根据皮损的大小、深浅,适当掌握电压及电流的大小,不宜过深或过浅;尽量去除病损组织,一次难以除尽的皮损可再次治疗.治疗后局部保持干燥清洁.【注意事项】瘢痕体质的患者应慎用.对皮损下软组织较少的部位,治疗时须注意避免骨、软骨的损害。

在进行治疗时,附近不应有乙醇、乙醚等易燃物品;消毒皮肤处的乙醇,亦应待其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治疗。

治疗后局部应保持干燥,注意防止感染。

治疗应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二、电烙术【适应证】稍大的疣、化脓性肉芽肿、其他皮肤赘生物及较小的皮肤良性肿瘤。

【禁忌证】同电千燥术及电凝固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同电干燥术及电凝固术。

【注意事项】同电干燥术及电凝固术。

第二节光疗法一、紫外线疗法常用于治疗的紫外线灯源有汞灯、金属卤素灯和紫外荧光灯,主要产生300 〜400nm波段的混合紫外线,其生物学效应以中波紫外线(UVB)为主,称为UVB光疗.目前大多已采用特制的荧光灯管:有波长为290〜320nm的UVB 光疗、波长仅为311nm的窄波UVB(NB—UVB)光疗、波长为320〜400nm的UV A光疗以及波长为340〜400nm的UV A】光疗。

【适应证】UVB光疗玫瑰糠疹、毛囊炎、疖、痈、丹毒、化脓性汗腺炎、皮肤慢性溃疡、慢性湿疹、寻常性银屑病、掌跖脓疱病、副银屑病、带状疱疹、白癜风、尿毒症致皮肤瘙痒等。

NB—UVB光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等。

【禁忌证】活动性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肝、肾功能不全者.10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者。

光敏感者。

恶性肿瘤或接受放射治疗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确定初剂量根据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取亚红斑或红斑剂量进行照射,或根据皮肤型判断决定初剂量。

皮肤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

皮肤科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前言在传统中药和针灸的基础上,皮肤科中医特色技术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为真正发挥皮肤科中医特色技术的疗效,特制定本规范。

一、医师资质中医皮肤科医生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医学资质证书,并通过国家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专业资质认证,相关中医诊所必须取得相关执业证照。

二、术前准备1. 中医皮肤科医生在接诊前应当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详细咨询患者病情、既往病史、过敏史、药物记录和其他有关情况等。

2. 中医皮肤科医生应当在操作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3. 中医皮肤科医生应当准备好相关药物和医疗器械。

药物应当符合国家药典规定,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技术操作规范1. 在进行皮肤针刺、拔罐、刮痧、艾灸等中医特色技术操作时,医生应当穿戴清洁、符合卫生要求的外科手术服、帽、口罩、手套等,以保持环境的卫生。

2. 在进行针刺时,要求严格选取穴位,注意穴位与神经、血管、脏器的位置关系,防止损伤重要组织。

3. 在进行拔罐时,医生应当确保罐的吸力适中,防止过度吸附造成皮损。

拔罐的时间应当控制在10分钟内。

4. 在进行刮痧时,刮痧板要求清洁、平整,以免刮出伤口或刮痕。

5. 在进行艾灸时,医生应当首先告知患者疗程和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灼伤患者皮肤。

四、术后处理1. 医生应当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避免汗水或直接接触水等。

2. 中医皮肤科医生应当及时消毒设备和操作区域,切实保持环境卫生。

如发现皮肤损害,应当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五、技术风险及其处理1. 中医皮肤科医生应当认真阅读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手册。

如对特殊人群或疾病的操作存在疑问,应当请教上级医生和专家。

2. 医生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当及时处理或立即报告上级。

结论通过本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中医皮肤科医生的技术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干燥术和电凝固术 第 2章 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 电干燥术适用于较小的疣、化脓性肉芽肿及其他皮肤赘生物。

电凝固术则适用于稍大的疣、皮肤赘生物、化脓性肉芽肿及较小的皮肤肿 【禁忌证】 使用心脏起搏器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常规消毒,除特殊敏感的患者和感觉敏锐的部位外,一般不需局麻。

根据皮损的大小、深浅,适当掌握电压及电流的大小,不宜过深或过浅 组织,一次难以除尽的皮损可再次治疗。

治疗后局部保持干燥清洁。

【注意事项】 瘢痕体质的患者应慎用。

对皮损下软组织较少的部位 ,治疗时须注意避免骨、软骨的损害。

在进行治疗时,附近不应有乙醇、乙醚等易燃物品;消毒皮肤处的乙醇, 全挥发后,再进行治疗。

治疗后局部应保持干燥,注意防止感染。

治疗应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二、电烙术 【适应证】 稍大的疣、化脓性肉芽肿、其他皮肤赘生物及较小的皮肤良性肿瘤。

同电千燥术及电凝固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同电干燥术及电凝固术。

【注意事项】 同电干燥术及电凝固术。

第二节光疗法 一、紫外线疗法 常用于治疗的紫外线灯源有汞灯、金属卤素灯和紫外荧光灯,主要产生 的混合紫外线,其生物学效应以中波紫外线( UVB) 为主,称为 UVB ; 尽量去除病损禁忌证】用特制的荧光灯管:有波长为 290? 320nm 的 UVB 光疗、波长仅为 UVB(NB-UVB)光疗、波长为 320? 400nm 的 UVA 光疗以及波长为 340? 光疗。

【适应证】 UVB 光疗玫瑰糠疹、毛囊炎、疖、痈、丹毒、化脓性汗腺炎、皮肤慢性溃 疹、寻常性银屑病、掌跖脓疱病、副银屑病、带状疱疹、白癜风、尿毒症 NB-UVB 光疗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等。

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亦应待其完300 ? 400nm 波段 光疗。

目前大多已采 311nm 的窄波 400nm 的 UVA 】 疡、慢性湿 致皮肤瘙痒等。

1 0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年老体弱者。

光敏感者。

恶性肿瘤或接受放射治疗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确定初剂量根据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取亚红斑或红斑剂量进行照 型判断决定初剂量。

NIMJVB 光疗可使用较高剂量。

射,或根据皮肤 剂量递增一般每次或隔次增加上次剂量的 10%? 20%,最多不超过 40%。

照射频率每周 2? 3 次。

【注意事项】 红斑反应 UVB 照射剂量过大可致红斑反应, 轻者出现红斑, 有灼热 感;重者疼痛, 可出现水疱。

可视红斑反应程度予以减量或暂停治疗,再次照射 时宜减小剂量。

照射距离治疗中应固定照射距离,以保证照射剂量的准确、可靠。

照射区域每次照射应保持相同的照射区域,以免在疗程中不断增大剂 量而使新包括入 照射区域的皮肤发生严重的红斑反应。

有时两个照射区域重 叠时,照射剂量应适当减少。

防护措施紫外线治疗时要戴护目镜,闭上眼睛。

应穿短裤避免照射男 明显的光毒反应时应减少照射剂量或暂停治疗,再次照射时宜减小 二、 LED 光波治疗法 LED 光波治疗仪是一种遵循光动力生物活化原理的高新技术治疗新产品, 体软组织的照射以达到消炎、镇痛、抗感染、修复作用。

【适应证】 用于人体软组织的照射以达到 消炎、镇痛、抗感染、修复作用。

【禁忌证】 分娩和妊娠者, 有出血倾向者, 自身免疫系统有疾病或有白化病者,光敏体质者, 代谢紊乱及其引起的光致皮疹者,正在使用光敏感性药物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轻、中度囊性痤疮。

每 8 次为一疗程,每次照射时间不超过 性生殖器部位。

主要用于人 出现 20 分 钟。

一周两次,持续四周。

轻度囊性痤疮建议选择红光 1-2 档,蓝光选择 4-5 档;中度囊性 痤疮红光建议选择 2-3 档,蓝光选择 7-8 档。

红光主要起到嫩肤美容、抗衰老的作用。

钟。

一周两次,持续四周。

建议红光选择 三、 激光疗法 (一)氦氖激光 为波长 632. 8nm 的可见光波段红色激光, 生长。

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适应证】 每 8 次为一疗程,每次照射时间不超过 20 分 8 档。

可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促进 组织再生和毛发 加快炎症吸收, 减轻局部充血、 水肿, 具有镇痛、 止痒等作用。

多种原因所致的皮肤黏膜溃疡、创伤。

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及疖、慢性丹毒、甲沟炎等细菌感染。

斑秃、全秃。

冻疮、冷性多形红斑、淤积性皮炎、 【禁忌证】 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及接受放疗、 光敏性疾病及光敏感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局部照射。

原光束输出,常用功率 雷诺现象、局限性硬皮病等。

化疗者。

25mW ,每次lOmin ,隔日1次,10次 为1个疗程。

疗程间隔 3? 5d 。

穴位照射。

以单束或多束光纤输出, 每端输出功率5? 8mW ,作为光针 lOOmW的氦氖激光可用作光动力学疗法中治疗肿瘤的辐射光源。

【注意事项】 不可直视光束。

{ 二)连续式二氧化碳激光 为波长10 600nm 的红外波段激光,常用功率 10? 40W 。

主要产生热效应, 性坏死、碳化及汽化。

【适应证】 疣寻常疣、尖锐湿疣等。

浅表性局限性的良性皮肤肿瘤脂溢性角化病、皮角、皮赘、疣状痣、皮 痣、血管角皮瘤、血管纤维瘤、蜘蛛痣、化脓性肉芽肿等。

浅表性局限性的恶性皮肤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鲍恩癌、湿疹 丘疹病等。

【禁忌证】 转移性恶性肿瘤、恶性黑素瘤。

瘢痕疙瘩。

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

光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原光束聚焦烧灼局部常规消毒,以用于穴位照射。

导致组织凝固脂腺痣、色素样癌、鲍恩样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行烧灼 有蒂的损害以切割法去除。

治疗 害一次灼除;面积大的分区分次治疗。

须做病理检查的或 后局部外涂抗生素或烫伤外用制剂。

扩束散焦照射主要用于慢性炎症或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每次20min ,每周2? 3次。

【注意事项】治疗前要认真调试好机器,选择适当的治疗剂量。

治疗区以外的正常组织及眼等重要器官须遮盖保护。

烧灼后创面要保持干燥,避免接触水,直至落痂。

(三)脉冲式二氧化碳激光 能量以脉冲形式输出,脉冲持续时间 (脉宽)控制在皮肤组织热弛豫时间 周围正常组织的热损伤。

【适应证】 照射距离以 术者须注意防止 术。

直径 <lcm 的损皮肤有温热感为度。

反射所致的灼伤。

(TRT )内,以避免 面部或暴露部位的浅表性局限性良性皮肤肿瘤,如汗管瘤、毛发上皮瘤、 丝状疣、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等。

扁平疣。

除皱和去除皮肤光老化。

除痤疮、水痘、外伤等引起的凹陷性瘢痕。

【禁忌证】 治疗区域伴有感染灶者及原发病未控制者。

伴有糖尿病、银屑病、结缔组织病等合并症者。

瘢痕体质者若须做该项治疗,应征求患者同意。

【操作方法及程序】 治疗时先以抗生素溶液做治疗区的清洁, 局部阻滞麻醉或恩纳霜封包麻醉或不麻醉。

为预防 睑黄斑瘤、术中渗血过多,可在局麻或生理盐水中加少量 0. 1%去甲肾上腺素做湿敷。

激光扫描速度要适当。

术后创面涂以抗生素或烫伤制剂。

浅表性局限性良性皮肤肿瘤、扁平疣的治疗可选择脉冲持续时间为 5? lms 的脉冲式二氧化碳激光来治疗, 能量密度 0. 1? lj/cm2 。

成片密集的 损害分批治 疗,两个损害治疗间距为 0. 5? lcm 。

粗深的眼周、口周的皱纹、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以超短脉冲的二氧化碳 治疗 2? 3 次即可去除。

凹陷性的瘢痕重复治疗 3 次以上有效。

【注意事项】 术前 2 周及术后避免日晒,并用防晒霜或祛斑霜,口服维生素 术后避免磨面及面膜、化妆,保持创面干燥至落痂 激光治疗,一般C。

第三节冷冻疗法 是利用制冷物质产生低温导致组织坏死,以达到治疗目的。

制冷剂有液氮 二氧化碳雪(_70° C )、液体空气(一 186° C )等。

其中液氮制冷温度 价,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冷剂。

【适应证】 各种疣,如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

雀斑。

脂溢性角化病。

血管瘤。

化脓性肉芽肿。

结节性痒疹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禁忌证】 寒冷性荨麻疹。

.冷纤维蛋白血症。

雷诺现象。

严重的冻疮部位。

对冷冻治疗不能耐受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液氮冷冻治疗方法常用有棉签法、接触法和喷射法。

选择治疗方法应 度、皮损部位、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棉签法: 可选用。

接触法: 可选用。

喷射法: 损伤周围正常皮肤。

常用来治疗雀斑。

治疗后反应过程冷冻时,局部组织变白,数分钟后发红、肿胀,部分患 可发生水疱或大疱。

如水疱破裂,局部可有渗出。

一般 脱落,可留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一般可逐渐消退。

【注意事项】 最为简便,是用棉签浸蘸液氮后迅速放置于皮损上进行冷冻。

用特制的治疗器械,按皮损的大小选用适当的冷冻头进行冷 用液氮冷冻治疗器,将液氮从喷嘴中直接喷于皮损上。

喷冻 ( —196X : )、 最低,使用安全,廉视病种、皮损厚小的表浅损害冻。

较深的损害时,应注意避免者 1? 2d 局部1? 2 周干 燥结痂。

此后,痂皮逐渐有时有轻度的萎缩性瘢痕。

治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冷冻治疗的反应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和合作。

治疗后局部组织肿胀,起疱和疼痛。

若起大疱,疱液多而张力大时,可用 疱液,疼痛严重时可对症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宜接触水,防止继发感染。

创面结痂不要强行剥离,让其自动脱落。

根据病情程度,冷冻时施加的压力和冷冻时间要把握适当,以避免过度 需要重复治疗时,应在痂皮完全脱落后进行。

对年老体弱者、精神紧张者,最好采取卧位治疗,以免虚脱。

56 【禁忌证】创面局部或附近有感染灶者。

出血性疾病者。

其他不宜外科手术的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 以面部痣切除为例。

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设计手术切口。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尽可能平行于皮肤纹理或顺体表轮 线距痣边缘 0. 5? 2mm 。

术野局部浸润麻醉。

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彻底切除病灶,止血,酌情剥离切口两缘,缝合皮肤, 素软膏后创面可暴露或包扎。

【注意事项】 应进行常规术前化验,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

严格遵守无菌、无痛、无创、无张力缝合等操作原则。

58 ?切口选择尽可能简便、隐蔽。

止血彻底,保持术野清晰。

创缘皮肤对合整齐,防止皮下无效腔 (死腔)。

麻醉适当,避免过量。

术后适当固定,定期检查。

【术后处理】加压包扎固定。

酌情预防应用抗生素。

定时更换敷料,检奄创面。

适时拆除缝线。

注射器抽去损伤。

第三节 体表小外科手术 体表小外科手术【适应证】 色素痣。

纤维瘤。

皮赘。

皮脂腺囊肿。

其他体表病变等。

皮肤活检1. 2. 3廓的切口,切口外涂抗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