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资源汇总21个城市.doc

广东旅游资源汇总21个城市.doc
广东旅游资源汇总21个城市.doc

广东旅游资源汇总21个城市

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

一、佛山市1、佛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

佛山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建筑的角度看,祖庙是一组建筑艺术高超,装饰工艺精美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

南北中轴线由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

其整体布局规整庄严,蔬密有致,亭台廊榭的设置严格遵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原则,以藏和露的巧妙辩证让游客觉得其内部空间含蓄、内敛、复杂、神秘继而产生肃然起敬之感。

(门票20元)2、佛山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

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

广东旅游景点大全

广东旅游景点大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营口沟域旅游景点大全 营口沟域旅游:河海港城,温泉果乡 概况: 营口座拥中国十大港口之一,山、海、河、林、泉、寺交相辉映,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海滩、绿色的山峦和万紫千红的果园,使其成为辽东半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口依托港口城市多元文化,大力发展滨海沟域旅游,以鲅鱼圈、盖州和大石桥的近港乡村为核心,以连续6年经济发展建设增速全省第一为动力,打造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集港口观光、温泉洗浴、水果采摘、山庄休闲、海韵美食于一体的沟域旅游产业集聚带,利用丰富的温泉资源,打造北方温泉旅游重镇。 营口位于辽东半岛东北岸,大辽河

入海口处,是东北地区最近出海口城市,是东北振兴、沈阳经济区配套改革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唯一同时覆盖的城市,是环渤海与哈大高铁、沈大高速唯一交汇点城市,是辽宁打造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的领跑城市,是面向大东北和环渤海温泉海滨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和自驾游组团游的重点集散地,是东北地区山、海、河、林、泉、寺旅游资源富集,东北同类城市高端时尚温泉和度假酒店发展最快的城市。营口市连续18届成功举办了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连续4届成功举办了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节和辽宁冰雪温泉旅游节。全市下辖“两市四区”,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0公里,人口240万。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峰值已经转移到辽宁的大背景下,营口市已经连续6年经济发展速度全省第一,同时空气优良天数连续4年全省第一,营口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

广东旅游资源概述

广东旅游资源概述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21个省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是主要侨乡,南方门户,毗 邻港澳,对外开放早。深圳、珠海、汕头率先建立经济特区,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海 外与内地都具有吸引力,因此商业,外贸等均居全国前列。 一、自然旅游资源 广东旅游吸引力首先在于其社会、经济环境,同时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岸线绵长,多温泉,地貌形体复杂,丹霞山为丹霞地貌典型,肇庆岩溶地貌发育,西樵山熔岩地貌构 成美景,汕头海蚀地貌奇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广州、潮州为历史 文化名城,佛山为四大名镇之一,多有伽蓝浮屠,广东了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 之一。岭南园林别具一格,顺德清晖园、番禺馀阴山房、东莞可园、佛山十二石齐为四大 名园。而近代史迹数量多,分布广。从鸦片战争起,历次革命斗争中的名故居、重要遗址、陵园等不胜枚举。近来各开放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成为旅游吸引力之一。 二、人文旅游资源 粤菜为中国最主要的菜系之一,以用料广泛而精致为特点。蛇、鼠、猫、狗、中草药 鲜花等都可入菜。讲求精、鲜、嫩、爽、滑、香、脆,代表菜有盐水鸡、白斩鸡、黄道鸭、梅菜扣肉、叉烧、冬瓜盅、牛肉丸等。而蛇羹、砂锅狗肉、烧鹅、烤乳猪、红烧果子狸等 为著名野味。广东月饼以品种多、皮薄鲜软有名。小吃品种极多,如云吐面、糯米鸡、虾饺、鱼粥、猪肠粉等。 粤剧形成于清初,行当齐全,唱腔十分丰富。潮剧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有一唱众 和的形式,表演细腻,服装用潮绣,有地方特色。广东音乐明快、活泼、惋转、悠扬、地 方情调浓郁。南音为深受欢迎的地方乐曲,唱高速格律严谨,唱腔悠扬动听。 广东民间工艺品品种繁多,历代艺人继承了岭南古越族人的原始艺术,不断进取,力 求创新。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象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肇庆的端砚和草席、佛山的剪纸和醒狮、潮州的陶瓷和抽纱、岭南盆景、阳江风筝、东莞烟花、新会葵艺等, 琳良满目,享誉盛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时又是商城的旅游购物工艺品。

广东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及开发策略

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7月/23日/第A04版 亚太广角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促广东旅游更上一层楼 广东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及开发策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课题组庄伟光杨荷卿邹开敏 广东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广东省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以及现代文化的开放性,深入挖掘广东多层次的历史文化,支持开发和建设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遗址及近现代革命遗址的旅游资源,就可以努力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 广东有不少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见证华侨文化的开平碉楼、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一座四海神庙——南海神庙,粤北南雄县的珠矶巷、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宋代沉没商船“南海一号”等等。260年后“哥德堡号”重访广州就给广州旅游掀起了一个高潮。 以岭南文化为主题 广东旅游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着力开发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侨乡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多元的宗教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把传统文化引入旅游市场,充分利用这些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广东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宗教文化、特区文化资源优势,发掘地方音乐、戏剧、歌舞等文艺节目,演绎岭南风情,丰富旅游内容。比如巧夺天工的器艺文化有广绣、潮绣、广雕、玉雕、佛山剪纸和陶瓷制品;流淌的音符——岭南建筑与园林文化等,这些民间技艺成为旅游元素,是广东旅游走向成熟,迈向旅游文化大省的重要标志。 挖掘广东饮食文化 深入挖掘广东饮食文化,鼓励和支持广东名牌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饮食习俗是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粤菜享誉海内外,“食在广州”也早已闻名于世。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目前,各大旅行社都开辟了“美食广州”“食在广州”以及“美食文化节”等旅游线路,但还必须继续对广东的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力求通过对深入挖掘广东饮食现象并加以利用,可以让游客再饮食方面透视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大力开发商务文化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与港澳毗邻,商业文化发发达。每年两度的广交会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商的到来,因此有着不可多得的商务文化。随着广东旅游、招商、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和国际直航航机的不断增多,将旅游资源与商业贸易资源相结合,利用广州自明清以来就是千年商都、是华南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这一重要特点,适时创造一些商业机会和文化机会,如举办各种规模的商业展览、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逐渐由“游客”变成“商人和朋友”,增加旅游者的消费,同时增加旅游者重返的机会。广州正恢复清代商业领头羊十三行的风貌,弘扬广州的经商传统。 充分开发温泉文化 广东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据省国土资源部门统计,目前广东共发现地热泉点300余处,总面积1463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和云南,与福建并列居全国第三。2008年广东温泉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亿元。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温泉旅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温泉旅游集疗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在崇尚自然生态的今天倍受人们青睐。但广东温泉文化尚未能由行业普及到全社会,要充分开发广东省的温泉文化,特别是将温泉

广东旅游简介

简称:粤 省会:广州 位置:面临浩瀚无际的南海,背负雄峻的南岭山脉;境内河流多,有奇丽的“丹霞地貌”,具有“绿水丹崖”的秀丽景色。 面积:17.6万平方公里 人口:6000万左右。 行政区划:全省有21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43个县、3个自治县及45个市辖区。 概貌:广东地处南海之滨,河流多,海岸线总长为全国之冠。 广东历史渊源流长,距今十几万年前就有“曲江马坝人”在此繁衍生息。相传古为百越(粤)之地,故简称粤。秦始皇一统中国,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唐代在今广东、广西建置岭南道。 元代设广东道。明代设广东道宣慰使司,后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清代设广东省,沿用至今。 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省港大罢工、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历史英雄人物,并留下许多珍贵的遗迹。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持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市(区)首位,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省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三百多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一千多万公顷,园地面积84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57%,活立木蓄积量3亿立方米。广东海域辽阔,河网纵横,水库众多,鱼塘遍布,水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9种。动、植物品种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甘蔗、水果为主.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作为中国文化的交融点,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独具多元文化的奇幻特色。它是中国社会变化的万花筒,其中展现的既有历史文化的源远

(整理)广东旅游资源汇总21个城市

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 一、佛山市: 1、佛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佛山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建筑的角度看,祖庙是一组建筑艺术高超,装饰工艺精美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南北中轴线由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其整体布局规整庄严,蔬密有致,亭台廊榭的设置严格遵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原则,以藏和露的巧妙辩证让游客觉得其内部空间含蓄、内敛、复杂、神秘继而产生肃然起敬之感。(门票:20元) 2、佛山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或称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园林以尽显岭南庭院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并且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园内保存的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就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已被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门票:15元) 3、佛山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高庙路,始建于1506年,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超过500年的历史。(免票景点) 4、佛山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陈村花卉世界座落于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顺德市陈村镇,交通便利,距广州20分钟车程。总占地面积一万亩,汇集世界各地花卉企业300多家,在这里万花争艳、各放异彩,是名符其实的“花卉世界”。陈村花卉世界于1998年3月开始动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投资1.5亿元,采取“政府搭台,花商唱戏”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后再租给客商,不仅使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而且使项目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的特点,形成了“三位一体、三大分区”、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建设格局,三位一体是建立花卉交易市场、国际兰花交易中心、花卉主题公园;三大分区即展销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高新种植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十配套”,包括水电、邮电、道路桥梁、吸排水系统、清洁、保安、金融、进出口检疫、电脑信息、报价中心、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要点归纳:自然旅游资源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要点归纳:自然旅游资源 (一)广东地理概况 1、广东自然旅游资源三大类 (1)地景旅游资源(2)水景旅游资源(3)生物旅游资源 2、地理位置 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四依广四,南临南海,毗邻香港、澳门地区。 3、地形特点 (1)五岭:大庚岭、骑田岭、荫渚岭、都庞岭、越城龄。 (2)省内最高峰:韶关市乳源县石坑堆。省内最大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省内第二大平原:潮汕平原。 (3)主要山脉:莲花山脉、罗浮山脉、九连山脉、南岭山脉。南龄山脉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4)海岸线漫长,有五个对外开放港口:广州港、黄埔港、汕头港、汕尾港、湛江港。(5)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 4、气候特点 总体气候特点有四个: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沿海夏秋间多台风、眾雨,冬春有寒潮侵袭。 北回归线标志塔三座:汕头鸡笼山、从化太平镇、封开江口镇 5、矿产资源 储量占第一位的矿产:髙岭土、泥炭、冶金用脉石英、水泥用粗而岩、错、晞 煤矿的分布:粤北山地、西江流域、海州地区,多为无烟煤 省内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韶关钢铁厂 我国第二大铅锌矿:韶关仁化县的铅锌矿 6、森林资源 分布:怀集一一英徳一一和平一线以北的粤北山区 主要用材林:松、杉、樟、核 经济林:竹、油茶、油桐 7、水力资源 (1)珠江(河长2214公里,水量居全国第二,入海口:由北至南依次为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 (2)西江(发源云南曲靖市马雄山,入海口是珠海的磨刀门,省内最大的河流) (3)东江(发源江西寻乌县,入海口东莞虎门,深、惠、港的主要用水源) (4)北江(发源江西信丰县,入海口顺徳洪奇沥,省内水能蕴藏量和开发量最大) 8、水产养殖 著劣市县:珠海市、汕尾市、南澳县 9、人口民族: 56个民族在广东都有分布,以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为主。

广东旅游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思考(doc 13页)

广东旅游发展30年的回顾和思考(doc 13页)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旅游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和总结30年来的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发展有莫大的帮助。 产品创新为魂,制度创新为魄 ——广东旅游发展30年的回顾与思考 潮之 从1978年到2008年,广东旅游在开拓与创新中经历了整整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三十年中,广东旅游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探索中,广东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广东旅游不仅总收入长期居全国前列,所占比重独居全国旅游业四分之一,更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下,以诸多划时代的创举,打破了观念和制度禁忌,推动了中国旅游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站在历史的转折点,重新回顾广东旅游的发展历程,思考广东旅游未来的发展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5年,白天鹅宾馆成为中国第一个加入“世界一流酒店组织”的宾馆。 1.2经营产品创新 与国外密切的联系带来的是广东企业的大视野与对于旅游新需求的前瞻能力和敏锐洞察力。1984年,全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广东中山温泉宾馆在温泉区落成;1989年,锦绣中华在深圳开园,随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深圳欢乐谷主题公园相继开业,在南中国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群,他们的成功带动了全国范围内主题公园建设的高潮;以中山温泉高尔夫为发端,全国各地都开展了高尔夫球场建设, 1992年12月18日成立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被“世界吉尼斯记录组织”认定为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并取得连续十二年高尔夫世界杯的主办权;1995年,第一家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正式开门接客; 1996年,以金山温泉景区为基础,恩平成功打造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1997年,广东中旅组织了中国首个“徒步穿越罗布泊荒漠探险旅游”团,随后组织开展了多种探险旅游项目,引领全国探险旅游风气之先。

广东人文旅游资源(五)

广东人文旅游资源(五)

第四章广东人文旅游资源(五) 一、单选 1、下列为广州泮溪酒家最有名的是() A、沙河粉; B、马蹄糕; C、蒸肠粉; D、鸡仔饼 2、下列食品是用白云山的九龙泉水泡制而成的是() A、沙河粉; B、蒸肠粉; C、伦教糕; D、马蹄糕 3、()开始时为酬庆丰活动,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游艺活动 A、春色; B、秋色; C、火色; D、飘色 4、广东的马色分为纸马和布马两大类,布马以饶平最为出色,饶平的布马舞是由()传入的 A、福建; B、河南; C、广西; D、江西 5、广绣成为广东一项普遍的家庭副业是在()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现存最早的金漆木雕代表作保存在() A、佛山祖庙; B、广州陈家祠; C、广州开元寺; D、揭阳关帝庙

7、南方石雕的风格特点是() A、简洁优雅、不拘一格; B、晶莹剔透、富贵大方 C、朴实无华、秀丽生动; D、简介洗练、轻巧秀气 8、()的砖雕,代表了广东清代砖雕的最高水平 A、陈家祠; B、佛山祖庙; C、罗浮山冲虚观; D、广州光孝寺 9、被誉为“岭南榄雕开山祖师”的是() A、冯公侠; B、湛若水; C、赵泰来; D、翁荣标 10、广东三大民系的主要标志是() A、民俗特征; B、服饰特征; C、信仰习惯; D、方言不同 二、多选 1、广绣的用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A、钉金; B、孔雀毛绣; C、绒绣; D、线绣 2、下列属于粤绣的传统题材的有() A、牡丹; B、公鸡; C、鸡冠花; D、鹿

3、下列名胜古迹中保存着石湾瓦脊公仔的有() A、佛山祖庙; B、广州陈家祠; C、罗浮山冲虚观; D、广州南海神庙 三、判断 1、潮汕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不发酵的为最佳() 2、广州彩瓷、石湾陶瓷和枫溪陶瓷史广东最著名的陶瓷。佛山和潮州市广东木雕的两个最大的产区() 参考答案 一、单选 BABDCCDABD

湛江旅游资源

湛江海洋旅游之门 摘要:本文对正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广东湛江海洋旅游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存在问题,建议湛江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从强化生态意识和法制建设、大力开发生态海洋旅游人力资源或引进生态海洋旅游人才、树立生态海洋旅游主题形象、发展生海洋旅游、构建湛江生态海洋旅游圈等五方面着手,促进湛江海洋旅游业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湛江海洋旅游、现状、问题、对策湛江简介 湛江市旧称广州湾,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是一个富有亚热带风光的美丽的海港城市。现辖雷州、廉江、吴川三市和徐闻、遂溪二县以及赤坎、霞山、坡头、麻章四区,全市总面积12471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13万。市政府驻赤坎区。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2.8℃,最热月(7月)均温28.7℃,最冷月(1月)均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长青,终年常绿。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植物,神奇的火山湖泊“湖光岩”,1556公里长的海岸线和104个岛屿暗沙形成的众多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令游人乐而忘返。还有以雷州为中心的红土文化景观,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两千年的文化遗迹,有雷祖古庙、三元古塔、天宁禅寺等。加上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东海岛的人龙舞、雷州的雷剧等民俗风情,奇趣无穷。 一、湛江市海洋旅游发展现状 (一)海岸风景线上的滨海城市旅游 凭借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等地势资源,湛江先后开发了观海长廊、港湾揽胜、海上城市、白沙湾、海滨公园、九曲十湾等旅游景点,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滨海城市海岸旅游风景线。观海长廊,又称长廊观海,为湛江八大景之一。

论广东省旅游业发展趋势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广东省旅游业发展趋势 专业: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A4纸打印,两端对齐,行间距1.25倍,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2.5厘米,上下边距2.5厘米。正文文字字体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广东省旅游业对策探析 摘要:广东正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旅游业的转型:旅游业已经成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与广东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找准影响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形成广东省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的整体战略对策。 关键词:广东省;旅游业;SWOT分析方法

目录【到三级标题】 前言…………………………………………………………………页码一、…………………………………………………………………页码(一)……………………………………………………………..页码 1、……………………………………………………………页码 2、……………………………………………………………页码(二)……………………………………………………………..页码 1、……………………………………………………………页码 2、……………………………………………………………页码 二、…………………………………………………………………页码(一)……………………………………………………………..页码 1、……………………………………………………………页码 2、……………………………………………………………页码(二)……………………………………………………………..页码 1、……………………………………………………………页码 2、……………………………………………………………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一级目录用宋体、粗体4号字,二级目录用宋体小4号字,三级目录用宋体小4号字(行距视目录中标题多少可定为1.5 倍或1倍)】

第三章 广东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旅游的功能:具有形态美(雄、险、幽、旷、奇),可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具有一定的空间载体特征,可开展休闲、游乐、体育活动。 “广东四大名山”:丹霞山、西樵山、罗浮山、鼎湖山。 广东韶关的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由红色砂岩、砾岩构成,以“锦石”、“锦岩”、“锦江”为代表,清初高僧澹归和尚曾在此建寺修行。(巴寨海拔626米/平头寨584米/扁寨516米) 海岸地貌分为基岩海岸、沙岸(最适宜开展“三S”工程)和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海岸)。 广东具有代表性的岩溶地貌旅游胜地:阳春凌霄岩、乐昌古佛岩、英德宝晶宫、肇庆七星岩、云浮蟠龙洞、怀集燕岩等。 “南国第一洞府”:阳江阳春(罗阳峰林)的凌霄岩,是广东省颁布的首批风景名胜区之一,分为正岩、东岩、西岩三大洞,以“吉星高照”、“一线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天然奇景引人注目。景区还有400多米的岩底河,可以坐船游览。 乐昌的古佛岩(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岩溶地貌,大型的岩溶洞穴,分为上下重叠三层)有“古佛洞天”摩崖题壁和观音像,“三宫四殿”,“半边明月”、大型石脑和三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 “岭南第一洞”:英德宝晶宫,是广东省首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洞中洞,楼上楼,河上河”(地质、考古价值)的特色。八大景色:宝晶宫溶洞、碧落洞、狮子山、英石园、奇石书画馆、摩崖石刻诗廊、水上高尔夫。“众景能兼有,南方可独尊”。 七星岩:又名星湖。由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由东向西依次是:阆风、玉屏、石室(文化宝库,山秀洞奇)、天柱、蟾蜍、仙掌、阿坡。 花岗岩是一种酸性岩浆侵入岩,它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结晶矿物组成,广东的主要代表有惠州罗浮山、潮阳的莲花峰、汕头的垂虹洞、龙泉洞和珠海的濂泉洞。 “岭南第一山”、“神仙洞府”:惠州罗浮山(东樵山,罗山和浮山合成)是我国的道教名山,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奇峰怪石、飞瀑名泉(三大名泉是“长生井”“卓锡泉”“酿泉”)、洞天奇景是其三大特色。 “天下第一花岗岩奇洞”(1989年,北大陈传康考察鸡冠山):汕头垂虹洞(连环洞) 潮阳莲花峰(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莲峰海色”奇观著称,有渔家女的

广东省广州市旅游概况

地理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范围为东经112度57分—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23度56分,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中国的“南大门”。人口广州市辖八区和四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685多万人,共设82个街道办事处、78个镇。市区平均每天有流动人口182多万人。地势和气候广州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全市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自然资源:广州目前已发现52个矿种,主要产地396处,其中大中型矿点17处。广州地区植物种类达数千种。野生动物约有210多种,其中兽类40多种、鸟类150多种、两栖类的动物20多种。广州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水资源总量81.29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达40.9万千瓦。从化温泉一带有丰富的地下水,水温摄氏50℃—70℃,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两熟。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蔬菜、水果为主。广州是“水果之乡”,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誉称“岭南四大佳果”。广州的花卉和盆景也久负盛名,主要有白兰、桂花、含笑、茉莉、米兰、剑兰、菊花、金桔150多个品种,分为观花、观叶和观叶赏果三大类。旅游资源广州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景点达数十处。1996年,广州评选出十大旅游美景,分别是:百粤冠祠(陈家祠)、云台花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五羊仙庭.镇海楼(越秀公园、广州博物馆)、辛亥之光(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广州世界大观、莲花晓晴(莲花山旅游区)、东方游.情中留(东方乐园)、西关商廊(广州商业步行街)、六榕花塔(六榕寺)。近年,又陆续新建了一批公园。华侨之乡广州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是华侨最多的大城市。据统计,全市有海外乡亲135万人,其中华侨、外籍华人52万人,主要分布在世界116个国家和地区,还有港澳同胞83万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亲属100多万人。广大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一向热心支持祖国的家乡的建设,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为广州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还热心帮助家乡公益事业,兴建了一批学校、医院、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等。1998年,21位对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和对外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外国友好人士被授予第九批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至此,广州市荣誉市民共有161位。1999年,广州市按照增创发展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紧密围绕"三个确保"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拓进取,加强管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如期实现。城市面貌"一年一小变"成功实现,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国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1999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06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84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增加值920.71亿元,增加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49.82亿元,增加11.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44.62%和50.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04万元,增长11.7%,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668美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按增长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5732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各项改革继续推进。1999年,广州市研究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等国与企业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继续完善轻工与二轻、广钢与冶金集团的重组工作;乐华彩电、万宝冰箱等一批企业通过重组转制,焕发了生机。

广东省21市旅游收入排行榜

2016年广东省21市旅游收入排行榜

近年来广东旅游产业的发展劲头十足,2016年广东全省旅游收入10433.81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广州旅游收入最高,旅游收入3217.05亿元,深圳紧随其后,旅游收入1368.66亿元。广州旅游收入是深圳的2.35倍。 2016年广东全省旅游收入10433.81亿元,同比增长14.9%。2012年广东旅游收入仅5790.61亿元,同比增长19.75%,五年复合增长15.86%。2016年广东旅游收入是2012年的1.8倍。2016年旅游外汇收入1233.52亿元,同比增长11.72%。国内旅游收入9200.29亿元,同比增长15.34%。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国内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平均增速16%。 数据来源: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区域来看,经济发达的省市旅游收入较高。2016年珠三角旅游收入最高,7279.71亿元,同比增长12.44%。广东东翼旅游收入905.36亿元,同比增长26.34%。广东西翼旅游收入增速最快,旅游收入806.29亿元,同比增长26.4%。广东山区旅游收入1442.47亿元,同比增长15.21%。 从各市来看,2016年旅游收入超500亿元的城市仅有3个,其中广州、深圳旅游收入超1000亿元。广州旅游收入最高,旅游收入3217.05亿元,同比增长12.01%,旅游收入占比30.83%。深圳紧随其后,旅游收入1368.66亿元,同比增长9.94%。广州旅游收入是深圳的2.35倍。佛山第三,旅游收入624.73亿元,同比增长14.36%。

热门城市东莞、惠州、珠海旅游收入分别为445.40亿元、364.14亿元和317.08亿元,增速分别为:12.71%、10.27%和14.57%。 从旅游收入增速来看,7城旅游收入增速超20%,分别为汕头、茂名、湛江、潮州、江门、梅州、揭阳。其中汕头、茂名旅游收入增速超30%,旅游收入分别为353.82亿元和242.31亿元,增速分别为36.02%和30.97%。

超全的广东旅游景点介绍

超全的广东旅游景点介绍 很多朋友来广东玩,尤其喜欢自助游的朋友并不清楚广东丰富的旅游资源。往往只能蜻蜓点水的去几个地方,不能尽兴而归。现在珍途旅游网把所有的广东旅游景点资源一一列出来,供广大驴友参阅! 1、山峦风光 罗浮山(博罗)、西樵山(南海)、丹霞山(仁化)、鼎湖山(肇庆)、飞霞山(清远)、白云山(广州)、石景山(珠海)、金鸡岭(乐昌)、莲花山(番禺) 宕(que)石(汕头)、韶石山(曲江)、圭峰山(新会)、千层峰(封开)、南昆山(龙门)、莲花峰(潮阳)、斑石(封开)、石花山(台山)、九龙峰(惠东)、阴那山(梅县、大埔之间)、桑浦山(汕头、潮州、揭阳之间)、霍山(龙川)、叱石(新会)、华表石(德庆)、五指石(平远)、鳌峰山(恩平)、黄岐山(揭阳)、梧桐山(深圳)、桂山(河源) 2、滨海沙滩 大角湾沙滩(阳江)、马尾湾沙滩(阳江)、青澳湾沙滩(南澳)、飞沙滩(台山)、飞龙沙滩(湛江)、龙头山(电白)、虎头山(电白)、大梅沙(深圳)、小梅沙(深圳)、金厢滩(陆丰)、霞涌湾(惠阳)、巽寮湾、平海湾(惠东)、硇洲岛潜水海滨泳场(湛江)、妈屿岛海滨泳场(汕头)、珠海海滨泳场(珠海)、内伶仃岛(深圳)、龙穴岛(广州)、吉兆滩(吴川)、王府洲(台山)、白沙湾(徐闻)、东平珍珠湾(阳东)、沙扒(阳西) 3、湖泊水库 西湖(惠州)、星湖(肇庆)、西湖(潮州)、西湖(雷州)、湖光岩(湛江)、白藤湖农民度假村(斗门)、合水水库(兴宁)、长潭水库(蕉岭)、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河源) 4、川峡险滩 九泷十八滩(乐昌)、飞来峡—清远峡(清远)、湟川三峡(连州—阳山之间)、锦江(仁化)、西江三峡:羚羊峡、三榕峡、大鼎峡(肇庆)、桂花潭(乳源) 5、岩溶奇景 七星岩(肇庆)、宝晶宫(英德)、古佛岩(乐昌)、凌霄岩(阳春)、蟠龙洞(云浮)、玉溪三洞(阳春)、崆峒岩(阳春)、大口岩(连州)、卧龙风景区(封开)、燕岩风景区(怀集)、龙宫岩(阳春)、双水峰林(阳春)、英西峰林(英德)、观音岩(英德) 6、温泉

阳江市旅游资源简介

阳江市旅游资源简介 14地理1班蓝欣2014314116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鸡笼顶: 鸡笼顶是阳春市名山之一,是广东珠江支流南江(罗定江)的发源地。鸡笼顶位于阳春市双滘镇七星村,为阳春、高州、信宜三市界山,主峰海拔1280.5米。此山是荒山野岭,没有开发。 要登鸡笼顶可从阳春、高州、信宜三面沿弯曲蜿蜒的山间小道往上爬。途中可见各种树林、竹子、山花、草地、石头、流泉。最惹人注目是十二楞岭,十二道山脉像梳子排列。十二座山峰似雄狮昂首而立,又酷似十二匹奔腾的骏马,这雄姿惟妙惟肖,蔚为壮观。山顶有大面积高山草甸和灌木林,有小平原、小山包、小盆地、小湖泊、小流泉、小湿地,有蟾蛤石、"阳元石"、"阴元石"、"双乳峰",实为山中一绝。在两座小山峰谷间,还有个大石鼓,嵌在山峰侧边,据说底部是空的,无论是地震还是风吹雨打,始终毅然不倒,人们往上面轻轻敲打,下面发出低沉的隆隆声响。 在鸡笼顶主峰,有两个界碑,一个是阳春与信宜的43号界碑,另一个是阳春、高州、信宜三市的三角型"O"号界碑,上面标有"粤府一九九二"字样,在这里可以享受一脚踏三市的快乐。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 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

护对象是华南地区热带北缘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地处阳春市西南部、西部与电白区接壤,南部和阳西县相连,是广东西南部沿海地区面积最大、唯一的一个热带北缘气候类型的保护区,总面积14751公顷。 本区属于中山地貌,一般海拔在600-800米,区内最高峰鹅凰嶂海拔1337.6米,最低处潭水坳海拔仅30米,高低差异达1307.6米,千米以上山峰有21座。区内大部分的成土母质由花岗岩组成,具有古老的地址结构。 土壤主要分红壤和山地黄壤,一般海拔400米以下为赤红壤,400-600米为红壤,600米以上为山地黄壤。 年均温度22.1度,最高温度38.4度,最低温度零下1.8度,最低月1月平均温度14.3度,最高月7月,平均温度为28.2℃,无霜期350天,12度以上的有效积温7085度。年降雨3428.9毫米,最高记录5521毫米(仙家垌水库气象站记录),最低记录2004毫米,降水期长,降雨量大,是广东第一降雨中心,降雨多以地形雨为主。 十里银滩: 十里银滩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风光毓秀,粗犷壮阔,与石角滩接合成螺线型,三面环山,总长9.7公里,海岸线长达16.5公里,拥有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的十里银滩、我国最大的仿宋建筑群-宋城、民族别墅、银海山庄等景点。被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南海一号、也在十里银滩风景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民众展现。 十里银滩空气清新,沙质洁净均匀,水质清澈透明。设有帆船、

广东旅游导游词

广东旅游导游词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与香港、澳门接壤,临近东南亚诸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旅游导游词,欢迎参考! 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市祖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元明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 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焚毁,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 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牌坊北侧是

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紵造像。值得专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像,它是祖庙殿堂里重要的陈放。神像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整个金漆木雕的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是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字实际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所以“伏龙驹”就是驯服“红毛鬼”的比喻。尤奇妙的是,这幅表现古装戏剧的画面中,竟然混着几个头戴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洋人。他们或被打翻在地,或跪地求饶,丑态百出。充满了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憎恨。据说这幅构思绝妙的金漆木雕,是光绪年间黄广花圈假冒死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来的。

儋州市旅游资源概述

儋州市旅游资源概述 摘要: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总面积为三千三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人口九十多万,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面积仅次于省会城市海口的第二大县级市。儋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海南西北工业的中心,是海南发展现代大工业的走廊中心区,经济发展与海口、三亚呈三足鼎立之势;举世瞩目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地处境内;陆海交通发达、环岛西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儋州的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较有特色,其中自然景观有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松涛天湖、热带植物园、蓝洋温泉公园和洋浦千年古盐田;人文景观有东坡书院。 (一)自然景观 1、石花水洞地质公园 ①名称:儋州市八一石花水洞地质公园 ②所属地区、地址:隶属海南省儋州市国营八一总场,位于八一总场的英岛山下,距儋州市那大镇28公里。 ③概括介绍、主要景观: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它由洞内景区、石林景区、热带百果园观光景区组成。三大景区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集科学考察、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观。

洞内景区由旱洞和水洞组成,经专家考证,此洞于140万年前形成。旱洞长度为1.5公里(目前仅开发230米),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旗、石瀑布、石舌、卷曲石等极具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景物,尤其卷曲石最具特色,它的形成目前尚不能用科学解释,专家称其为国家级晶石。水洞长3公里(目前开发250米),水最深处17米,宽3至15米,水洞内造形奇特,洞内布满石花,由一巨大钟乳连接洞顶和洞底,有如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地下河内还惊现极为珍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坐船从地下河游览,宛如游龙宫一样,让您美不胜收。 石林景区占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怪石林立,有如春笋遍野,曾有名人在石林题词--"石林瞻止"。热带百果园区,一百多种水果,保证了四季都能花色缤纷,果香四溢。 。 2、松涛天湖 ①名称:松涛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 ②所属地区、地址:隶属海南省松涛水利管理局,位于南渡江上游,儋州市南丰镇内,距儋州市那大镇14公里。 ③概括介绍、主要景观:全国有名的十大水库之一,国家3A级旅游景区,1958年动工兴建,1969年建成,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湖,号称"陆地海洋"。 松涛水库湖面辽阔,湖岸线长544公里,水面面积130.5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3.4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量20.83亿立方米,年平均供水

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珠江流域广东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黄小芳摘要: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需求;只有对珠江流域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强化管理,才能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效益。 关键词:珠江流域广东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人们谈起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就会想到破坏环境。其实,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这一最重要资源,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了,旅游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一点来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其实并不矛盾,保护不等于不能利用,不能开发。只有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来发展旅游业,才能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珠江流域指的是珠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区域,珠江的主要支流有西江、北江和东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省(自治区)后汇集于珠江三角洲,其中,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市思贤、东江在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并流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等八大口门入注出海,形成珠江三角洲与国内外其他河口不同的特点。 目前珠江流域在广东省境内已开发的旅游区域主要有: 粤东东江流域旅游区:包括了东江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区域,在广东境内主要流经惠州、河源、东莞等地,目前东江流域广东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主要景点有:惠州瘦西湖、汤泉、南昆山、河源万绿湖、新丰江大坝等。河源市客流量较多,目前正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该市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被誉为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后花园”,有“地下龙宫”之称的漳溪黄龙岩、和平圣迹仙岩,有“粤东丹霞山”之称的龙川霍山和枫树坝九龙湾水上漂流等。 粤北旅游区:该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珠江支流北江及其支流切割山脉使该地区自然景色秀丽,山水奇异。这里具有世界典型的丹霞地貌、石灰岩地貌、古人类遗址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北江及其支流流经山地、丘陵区,水流急促,水量大,是旅游漂流、探险、休闲的好去处,粤北旅游区形成集名胜古迹、奇山异水、温泉、民俗风情于一体、独具特色的旅游区,吸引了众多来自珠江三角洲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旅游者。目前游客量较多的景点有:韶关仁化丹霞山、英德宝晶宫、英西峰林、小北江三峡、九泷十八滩、南华寺、连山瑶族风情等。该区因山水秀美,离发达地区近,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粤西旅游区:是西江流域流经之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江及其支流流经之处目前开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肇庆星湖风景区、封开小桂林、西樵山风景区、佛山祖庙等处,该区的旅游资源仍有待开发。 珠江三角洲旅游区:该区气候适宜,水网密集,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岭南水乡风情游、农业生态旅游及现代都市风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岭南古建筑有: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佛山祖庙等以及清代古园林等;珠江三角洲近现代史迹较多,广州、中山、花都、东莞等地都留下有比较著名的近现代史迹旅游景点,这些景点目前都辟有旅游专线。除此之外,广阔的海滨、海滩、岛屿、温泉、岭南名山等也吸引不少游客,而岭南手工艺品、岭南佳果、美味粤菜更是深受游客喜爱。目前,珠江三角洲的旅游线路正进一步开发,旅游市场也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