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纠正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纠正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纠正策略

发表时间:2011-03-30T15:37:16.7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3期下供稿作者:徐建清

[导读] 用学生中不怕吃苦,作业书写整洁,计算又快又对的事迹来启发学生,使他们喜欢计算。

徐建清浙江省龙游县石佛小学324405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提高计算正确率,必须认真对待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析错误,找出错误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错误。依据大纲的精神,从计算错误反馈的信息看,改进计算教学,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研究和把握小学生计算的心理过程,使计算教学符合儿童认识规律和特点,并不断发展他们的智能。

一、从认知心理出发,培养良好的品质

1、强化感性认知能力。如果首次感知不精确,造成的后果往往在短期内难以清楚。如34×4÷34×4,首次接触就形成136÷136=1的错觉,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因此,计算教学中,一定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并针对学生感知的特点,在教学时予以重点突出,如用红笔划出,让学生做记号标注等。总之要发挥先入为主的效应。

2、加强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是保证计算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关键,要重视培养学生有意注意。如:将视算练习改为听算,或将一道两步计算题,在学生面前停留1—2秒,让学生说出式题。平时注意要求学生做题时,从抄题到做题,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3、增强意志力的锻炼。要求学生做题前,先要审题,不审题不计算。审题时,可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思考,如:题抄对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不能简便?做题时应注意什么?……加强一些责任感,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凡可以简算的一定要简算。当计算出现问题时,要教育学生不怕麻烦,不怕困难,记录错情,分析错因,不把计算笼统的归于“粗心大意”。只要有决心、有耐心,经过不懈地努力,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4、重视记忆力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分层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如低年级可采用“对口令,接力算”等方式,教师出示9,一个学生说3,另一个学生说6;一个学生说7,另一个学生说2。教师有意识地提供学生记忆训练的机会,或者让学生进行连续几个自然数的连加。在计算中,学生思想必须高度集中,并且要记住前一步的数,才能往下算,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储存记忆和提取信息。

二、从思想教育渗透,树立正确计算观

1、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学习圆周率时,向学生讲述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要早一千多年,以此激励学生不怕困难,认真计算。

2、搜集有关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某国发射卫星因计算中小数点位置出错而造成几十亿元的损失,让学生认识到对待科学、对待计算,应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容不得半点错误。

3、结合班集体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用学生中不怕吃苦,作业书写整洁,计算又快又对的事迹来启发学生,使他们喜欢计算。

三、从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运算技巧

1、重视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与思维有直接的作用。只有口算强,才能加快笔算的速度,提高正确率。因此,不管哪个年级,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每节课开始前1—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2、学点估算。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学点估算”。在计算中,可以应用估算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迅速作出判断。如:4.15×6.8=2.882两个因数的整数部分相乘的积是两位数,便可断定2.882是错误的。估算可以比较简便的判断计算结果,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3、讲清算理,重视法则、定律的形成过程。算理是指实施某种计算方法的依据和道理;法则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它是计算的“法度”。学生要计算正确,必须弄清算理。因此,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法则定律的形成过程,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出法则和定律,而不要单纯让学生背条文。如教学9+2时,学生通过数图形,摆小棒,首先理解,因为9比10小,所以把2拆成1和1,懂得9+1=10再加上1等于11,然后抽象出法则: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

4、突出重点,抓好“三练”。第一,重点、难点反复练。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练习,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第二,容易混淆的对比练。针对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区别异同,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第三,容易出错的针对练。口算中,学生容易被一些凑整的数目所吸引,没有按运算法则和顺序进行计算,导致一些错误。如:3.9+1=4,9.6-6=9,4.8+

0.2-4.8+0.2=0,这些都必须要及时纠正,并加强练习。在批改中,发现此类问题应及时分析,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补救。

四、从学习习惯抓起,避免计算错误

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习惯不是天生的,也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要有目的地培养这些习惯,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在具体教学中:(1)教师应起示范作用。教师在板书、批改时,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这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2)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抄完题检查,边算边检查,用估算查,算完后检查。做到一步一回头,保证做一步对一步。(3)计算专心,书写规范。教师要诱导学生计算要专一,不要因周围事物的干扰而分心,养成专心致志的计算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书写规范,以免犯类似“0”和“6”不分的错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对已有的习惯要注意保持,因此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关注。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真分析了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并针对各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引导学生探索,真正明确算理;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教学;利用错例资源,对症下药;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确保计算正确;发挥“积分”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对策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确实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也确实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新教材实施以来,老师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学生的计算一点也不扎实。”这表现为学生的计算速度及正确率普遍有所下降。其实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同样离不开计算。而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习题错误将经常不断。当出现错误时,没有及时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的现象。其实孩子在计算中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1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得运算导致错误,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等。 1.1知识性错误 1.1.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

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错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这时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这些错误往往归结为粗心,不认真,仔细推敲这仅仅出现错误的部分原因。那么,学生计算失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追其根源大致来自二个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每一类计算总是和相对应的知识点紧密联系,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准,方法不当将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失误,表现出计算基本功不扎实这个现状。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数学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基础之上的。概念和算理是学生实行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只有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算理才能准确地实行计算。否则,无法依据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实行准确的计算。 例如:计算除法时,学生如果对“占位”理解不够,就会出现545÷5=19,420÷2=21等这个类错误。在学习分数乘法后,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学生如果对分数加减法法则理解不准,就会出现1/2+1/3=2/5,分子相加得分子,分母相加得分母的怪异现象。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使用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个地方,对出现的错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基本上是对乘法分配律的使用不够清楚,就会出现25×(40+8) =25×40+8这样分配不到位的错误。此外,学生对“退位”,“进位”,“商不变性质”,“分数性质”,图形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等理解不够,也会出现相对应的计算失误。 2、口算不准,方法不当。 计算的精准首先取决于口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20以内的加减,乘法口诀,以及100以内的乘除法口算是实行多位数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分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乘除法笔算以及整数、分数、小数混合运算都能分解成一系列基本的口算。例如:327×43,大致能够分解为三步32 7×40=13080,327×3=981,13080+981=14061,还能够进一步细分为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位数乘法和加法,如果其中一个细小的口算不熟或不准都会导致整道题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学生计算准确除了口算精准之外,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例如在计算除数是两

关于小学生计算错误典型实例、原因分析与改进办法

关于小学生计算错误典型实例、原因分析与改进办法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错误多,正确率低,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计算时不细心造成的。难道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为了真正了解学生在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我校开展了一次对学生计算错误典型实例、原因分析与改进办法的问卷调查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整理汇报如下: 一、活动参与情况 全校数学教师31人,发出调查表31份,收回调查表18份,参与率58%。参与度较低,从而说明教师对此项工作在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教师们在平时教学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及时反思总结,自己的好经验好方法没有得到推广交流,达不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实例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点或点错了位,商中间不够商“1”而忘了用

“0”占位,分数加法中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还有四则运算中不按运算顺序计算,而是怎样好算就怎样算,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收集到的调查材料显示,学生计算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两大类。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得运算,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负迁移干扰等。 (一)知识性错误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三七二十七、六九四十五等错误,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质数表记不准,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 2、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1)退位减法算理不清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与纠正策略

浅析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纠正策略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十分有限,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很难的。还有一些学生做作业时有意无意地比速度,写完作业又不检查,当然也会写出许多错别字。 (2)、记忆因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遗忘曲线表明:人在识记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但是与遗忘做斗争的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去复习。一些学生学会生字后从不进行复习,这造成了学生写错别字。 (3)、感知因素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当然这种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心理成长现象。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写错别字。如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1.字形相似,如“灸——

炙、“戍——戌”;2、局部不同,像“床——麻”、“盲——肓”; 3.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士”、“田——由”4.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像“陪——部”等。 2、汉字本身的原因(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还有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3、教师原因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没有全面掌握字的音、形、义是他们写错别字的根源。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但是,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是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识字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 4、社会用字的原因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家为了标新立异,在街头、报刊、影视上,会故意使用一些错、别字。有的甚至是错误百出,一句话正确的没几个,而很多都是常用字词。比如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摩托车的“骑乐无穷”;美容店的“我型我塑”等等。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势必会给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错别字。 二、纠正错字的方法 1、编顺口溜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引言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错误原因, 很多人仅仅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事实上, “粗心”只是暂时的, 有它的偶然性, 很多学生计算时犯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粗心”。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有其固有的特点, 计算中产生的错误有其特有的复杂性,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一)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动,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分配性和转移性发展不成熟, 注意的广度小[1]。同时,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范围的局限性, 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在多个活动对象上, 因此, 在计算上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 思想不重视 计算题往往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 趣味性不强, 许多学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计算题很简单, 在思想上就降低了重视程度, 总认为快点把结果算出来就可以了;当遇到数据较多或较大时, 往往表现出没有耐心, 很快地将题目一扫而过, 对于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根本就不思考, 一律从前往后算, 这样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三) 基础不扎实 部分学生对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掌握不熟练, 对一些常见的简便计算形式不熟悉。例如125×8, 15×4, 看着眼熟, 但就是不知道用哪种简便计算形式, 得数是多少就是算不出来, 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四) 算理不理解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小数点以及小数点后各数位

教研文章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教研文章小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分析 目前,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小学生在计算练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习惯地认为计算出错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一直都以为孩子粗心大意才会算错,把计算失误完全归罪于孩子的不认真,粗心大意。认为根源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也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自己开脱。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粗心大意”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安慰的一个借口, 成为学习进步的烟幕弹,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数学学科尤其如此。我以前对错题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然而,近来通过求教和学习,我才发现粗心之中大有文章存在。 小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粗心只是其中原因之一,仅占一小部分。而其中大部分错误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实,计算失误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比如运算法则、性质、

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即使孩子在计算中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 同时,“粗心、马虎”也不能完全和“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划等号。有时即使孩子在计算中很细心很认真,但还是会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粗心马虎,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爱马虎;有的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容易马虎;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马虎;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马虎的危害。 其实,小学生粗心马虎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也是很正常的。粗心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点有关,与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习惯有关,与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有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表明:学生在计算中暴露出的这种“粗心、马虎”是一种合乎认知规律的正常心理现象。 因此,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不应一味地责怪、怀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我要做的是引导、帮助你对计算错误进行心理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细致的防范措施和规则,对症下药,查漏补缺,扫清计算上的障碍,为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小学生计算失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与矫正策略》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以及制定、实施矫正的策略,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提升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013年12月,在《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我校申报的课题《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与矫正策略》获得了乌苏教育局教研室的批准立项。该课题从申报、立项以来,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课题实施之前,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课题研究方案以及有关计算教学方面的资料。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规定的分工,各司其职,团结合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尝试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我校计算教学课题研究实验以来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课题组,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接到课题立项通知后,学校教导处非常重视,精心挑选数学骨干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成立课题组,分别在一、四、五年级确定一个计算教学实验班。2013年秋季开学实施,由课题组组长主持召开课题研究实验推进会。在推进会上,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大家既了解了总课题的研究目标,同时对学校承担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课题研究实验推进会,使全体成员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研究基本内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基本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手段。开展该项课题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小学计算教学的改革,更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同时在课题研究中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形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教科研精神。 二、注重研究过程,力求研究实效 为保障课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力求研究实效,课题组成员潜心研究计算教学,采取计算教学展示课、经验交流、专题讲座、信息传递等多种形式,相互取长补短,并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研讨,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从而及时纠正研究中出现的偏颇,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根据课题研究实验方案,课题组开展了对学生计算错误典型实例、原因分析与改进办法的问卷调查活动,收集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负责人:吴清桃 负责人所在单位:九寨沟县第一小学 课题组参与成员:席兰梅郑代美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 本次小课题从2013年4月开题至2015年4月结题,历时12个月;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2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3--4月) 从开题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有关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并形成了“常见错例集”;同时,我们将完成第二阶段分析错例出错原因的工作,将形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单元易错题小卷”三项成果。具体进展情况如下:(一)实时、映像记录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例,整理成“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作业常见错例集”。常见错例的收集要求如下: 1.对象及范围:小学数学作业、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书和练习册中常见的错题。所谓常见错例,主要是指本班有15%以上的学生出错的习题。 2.收集方式:带课数学教师,用照相机及时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拍下

来;然后将其电子文稿存下来;课题组负责老师每月负责收集、整理一次。 3.成果:2015年1月之前,课题组老师将自己负责年级的、本学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整理,并制成“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存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将每位带课老师收集的错例进行了再次的优化和集中,最终形成了每个年级约30道典型错例、六个年级共计约200道的典型错例,制成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版本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包括:一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年级常见错例集、三年级常见错例集、四年级常见错例集、五年级常见错例集和六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分学段(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对常见错例进行分析、解析,完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 完成了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分学段,即: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对每个学段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小学低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小学中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三份材料,在分析报告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1.本学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例有哪些类型? 2.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出错原因是什么?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错误原因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通川区一小 郝莉莉 刘旭东 1、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 学生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 、 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 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如图1) 、 写或算错符号(如图2,3)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 例如图1中,前面第一步运算顺序及计算都没问题,第二部就将259错写成25,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图(1) 图(2) 图(3)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定律、概念、公式和法则是运算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信息在头脑形成,是主要原因,如图(4)(5)(6)(7),运用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乘法的简算时,学生知道直接凑整和分解凑整进行简算,但由于对乘法意义的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式之间用加号 ,什么时候用乘号,之所以想到加号,是与乘法分配律相混淆。如图(8)(9)就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数据及结构两大特征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的错误。 图(4) 图(5) 图(6)

图(7)图(8)图(9) 3、经验负迁移 经验迁移有着正面的好处,有时也有负面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主要依赖感性经验的传递,加之思维定势影响较大,在计算方面,往往看不到题目的变化,仍旧以旧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至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计算25×4÷25×4这道题时,25×4=100这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息,学生一味想简算,却忽略了运算顺序,又如图(10 )这道题出现在乘法分配律单元考试卷中,定势思维的与乘法方面的巧算联系起来,像处理347×98,把它化成347×(100-2)那样,直接选A选项,却忽略了这里的运算时加法。 图(10) 4、不良学习习惯 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学生计算的正确性。部分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不能认真审题,例如图(11)没有仔细的分析图文的联系,把微波炉的单价错写成电饭煲的单价;图(12)还没把算式看完就忙着计算,造成计算错误;其次是没有认真书写的习惯,字迹潦草,自己写的数自己不认识,或者抄错写错数;再就是没有检查、检验的习惯,计算后不知道回过头去检查、验算。 图(11)图(12)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成因及纠正策略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成因及纠正策略 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比较常见,很多学生都不以为然地认为是自己粗心造成的,不少家长也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小学生计算出现错误原因比较复杂,并不单纯是因为孩子粗心造成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出错的缘由,并在教学中进行预防和纠正,借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少年儿童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计算出错的成因分析 (一)感知比较粗糙 小学生感知较为粗糙,在计算时经常会产生视觉错误,往往把数字、运算符号看错,例如会把10.4抄成0.4,将6÷6当成6+6等等,从而使自己的计算出现了错误,自以为计算是正确的,很难检查出错误来。 (二)受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外来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的思维活动。例如一些小学生计算+×(-)时,会做成原式=1×0=0。这是因为在括号左边有“+=1”这一强信息因素的干扰,诱发学生去凑成整数1,却忽视了正确的运算顺序,造成错误。再比如,部分学生在计算3.8×17+5.2×17这类题时,受凑成整十、整百……的干扰,会错算成原式=(3.8+5.2)×17=10×17=170。 (三)思维定势影响 尽管思维定势在笔算活动中有积极的一面,但消极影响也极为常见。小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常常用类似的旧知识去强化定势。例如,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强调小数点要对齐,到了学习小数乘法时,在竖式计算中,部分孩子也将小数点对齐,结果增加了计算难度,也增加了出错的机会。 (四)双基掌握不好 小学数学中概念、性质、公式、定律、策略等,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它们。如果一些学生对此掌握不好,就会产生错误认识。例如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没有很好理解,就把59×5+41×2错算成(59+41)×5×2,或错写成(59+41)× (5+2)等。 二、小学生计算出错现象的纠正策略 (一)首次感知,保证准确 首次感知的材料,鲜明准确,生动清晰,对于记忆的保持和再现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首次感知的规则模糊、算理不清,那么在运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到时即使花大力气纠正,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不论是数学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罗平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师,除了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出现的错误外,更要将这些错误当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分析错误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不是看错数字、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竖式的结果和横式都不相同,甚至忘记写结果等等。对此,一些家长和许多学生,都认为是“粗心”导致的,那为什么会“粗心”呢?可以说计算的准确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分析。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 1.知识性错误。 (1)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 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复杂的计算,都是由若干相关的基本口算所组成。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口算熟练,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率。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口算不熟练,常常会导致计算时出现以下错误。

小学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结题报告 - 副本

目录 1.内容提要 2.主报告 ⑴结题报告 ⑵研究成果(过程性材料)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3.分报告(过程性材料) ⑴开题报告书 ⑵阶段性报告

内容提要 1、小学计算错题的收集 通过作业、练习、学生在平时计算中的错题,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典型错题资源库,为后续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做好素材积累。 2、小学计算错题成因的研究 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概念掌握等方面研究计算的错误原因。 3、小学计算错题解决对策的研究 根据错题成因的不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 4、小学计算错题资源的研究 通过对小学计算错题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小学计算错题资源,包括错例演示、原因分析、正确演示,使之成为小学教师及学生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资源。 5、教师对错题资源反思与交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同时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出现的错误多,正确率低,而且出现的错误类型也是千差万别,严重打击了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了自信心,讨厌数学,甚至有极个别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日积月累,这些学生长期在课堂上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没有优越感,再加上做错题老师的批评,同学的不认同,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对计算就产生了恐惧和厌恶,严重者对老师对学校都有抵触情绪,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虽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批改作

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彭阳县第一小学赵会东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 (一)计算错误心理方面的原因 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家长和学生将计算错误笼统地归为“粗心大意”这个“粗心”大多是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原因造成的。 1、计算心理不够重视,感知比较粗略。 大多数学生对计算题都是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首先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练习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56,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65,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与此类似的忧郁感知的粗略而导致的错误并不在少数。 2、思维定势的干扰。 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可以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积极的思维定势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的定势则可以阻碍知识的迁移。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128+350÷70,由于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掉350÷70(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这一运算顺序)。 3、短时记忆比较弱。 人们所记忆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储存,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及时的提取。短时记忆一般是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保存时间

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思维错误及纠正策略

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思维错误及纠正策略 发表时间:2014-02-25T16:36:14.62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期供稿作者:徐国军[导读]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有力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 徐国军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常见的思维错误以及纠正的策略。这样,我们教师才能从根源上找到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才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定势;概念;纠正;策略 在高中各门学科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是较为难学的一门学科,在各门功课一样努力的情况下,往往物理成绩不算理想,特别是女学生更是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上,现分类并纠正如下: 一、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误及纠正策略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有力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直到三百多年前,才被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并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结论,最后牛顿明确定义了力的概念:“外力是一种对物体的推动作用,使其改变静止的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它表明,力已经从当时已知的各种具体作用力如弹力、磁力、重力等上升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即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导致各种运动(静止与匀速运动除外)的根源。力概念的建立是动力学研究的标志,进一步诞生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些思维的交锋发生在几百年前,但是在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仍然抱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常常问出“没有力怎么会运动呢”之类的问题,即使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也还是有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作祟了。学生往往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摩擦力的影响,认为当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必定是有动力作用在它身上,否则就会停下来,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摩擦力的原因。 纠正方法可以为学生描绘这样一幅场景,当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从斜坡下滑到较为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后,车子仍然能滑出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有条件的可以放一段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自行车水平面上滑动的过程中提问学生有没有外力作用在车子上,学生会回答说没有,因为脚没有在踩脚踏板。再问:“那自行车为什么能向前滑行呢?”答:“因为惯性”。如此可以较好地纠正学生关于力和运动的思维定势。 二、原有知识不全面造成的思维错误及纠正策略 在学生判断摩擦力的时候往往会认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只要不是光滑的就会有摩擦力。例如当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的时候,学生会认为物体与水平面之间是有摩擦力存在的。而事实上,两个物体表面间要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发生形变,即有弹力;2:物体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从产生的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来看,F=μF中的μ是动摩擦因数,它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第二个条件中接触面粗糙就表示μ≠0。第一个条件中有弹力就表示F≠0。当有摩擦力产生时,即F≠0时,自然有μ≠0和F≠0。而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只符合了第一和第二两个条件,若不能满足第三个条件,仍然是没有摩擦力产生的。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来源于学生并不全面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的思维里,只要是粗糙的物体,并且接触了就会有摩擦力产生,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一定能产生还是可能能产生。 对于这种问题,纠正学生的思维办法可以用反问法,问:如果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那么摩擦力的方向向哪边?学生一般都回答不出来,或者干脆就胡乱回答一个方向,这时候学生就会说只有给物体一个推力,物体才会有摩擦力,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给物体一个推力就会引起物体相对于水平面运动或运动的趋势,从而得出了产生摩擦力的又一个条件。 三、概念不清造成的思维错误及纠正 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加上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简单的认为要么同时变大,要么同时变小。以速度和加速度为例来说,二者都是描述物理运动的物理量,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加速度则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就大,加速度变大时,速度就随之也变大。 要纠正这种思维障碍,可以抓住两个概念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一是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典型例子加以纠正,使概念深化,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如在物体的振动过程中,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是变小的,直至为零,速度是变大的;而离开平衡位置的过程中,加速度是变大的,速度反而是变小的,直至为零。二是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当加速度减小的时候,速度也是可以增大的,如下表所示: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表 速度仍然在增加,只不过是增加的慢下来了。 以上几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是笔者在教学过程经常遇到的。只有认真研究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用恰当的手段去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这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和策略分析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地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地基本技能.提高小学生地计算正确率不但能激发他们地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还能让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地计算正确率不容忽视. 小学进入三年级,学生面对地计算数据越来越大,二年级数学学习地表内乘除法升级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三位数地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地除法.学生所接触地计算类型越来越丰富,计算数据也越来越大,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加大,随之而来地便是学生计算正确率地下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地多位数乘除法,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地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计算知识地教学,抓好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地养成,提高计算地正确率,为今后地学习打好基础.以下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地数学计算正确率下降成因及对策问题作简单分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计算正确率下降地成因 .学生缺乏浓厚地数学学习兴趣 对一些学生来说,数学地计算本身比较枯燥乏味,小学三年级学生随着学习计算知识地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地学习兴趣或多或少都受到影响.特别是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地学生,计算水平低下,计算错误严重,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地数学成绩较差,削弱了学习数学地兴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不良地学习习惯影响计算地正确率 对于计算题,学生普遍存有轻视地态度,主要表现在粗心大意,没有养成严谨、慎密思维地良好计算习惯.对计算题,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做题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审题不仔细、不认真,在计算时往往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等.例如,把看成,把看成×等,从而产生错误.有地学生除书写潦草、运算粗心、不及时检验外,当计算数据大或者计算步骤多时,就会产生厌烦地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这些毛病常常使学生在计算上出现失误.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础知识不扎实 小学三年级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地计算失误,主要是以内地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计算不过关.有些学生计算失误地主要原因是计算法则不明确,如÷,计算成÷÷.还有地是学生计算方法不明确,学习掌握运用水平低,没有形成基本地计算技能技巧,从而造成计算失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地对策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计算地兴趣 枯燥乏味地计算题很难让学生自觉产生喜欢地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形式多样地练习题,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计算题虽然是枯燥地,但在题型上设计形式多样,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地心理特点,有助于提高计算题对学生地吸引力.例如教学《多位数地加减法》,我采用“活动—竞赛”地形式.先组织学生模拟在家电超市购买家电,然后采用“我是计算小能人”形式进行计算竞赛练习(快速出示算式,学生口答得数;在规定时间内,看谁地计算又快又对).这样地“活动—竞赛”能使学生保持高昂地学习热情,使计算内容“活”起来.既激活了学生地参与欲望,又活跃了学习氛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培养良好地计算习惯 良好地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地保证.首先,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做到“两看两思”,即先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有哪些运算符号,然后想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地计算方法,这样能使计算正确有了初步地保证.其次,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即使是草稿,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再次,要求学生勤检查,一查抄题,检查抄地数据和运算符号;二查竖式,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地数字核对;三查计算,检查计算过程;四查结果,对计算

小学生作业错误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作业错误原因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各种原因,小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易产生错误,可学生都挺聪明的,但不知为什么,他们总是把题目做错,有时我们都会这样感叹:只要学生智力正常,不怕他们不懂,就怕他们懂了以后还要出错。它是一个让老师烦恼,价值困惑,学生本人懊悔不已的问题。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还没有成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许多错误,如:知识未完全掌握(知识点出错)、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读不懂题目、不明白题目的意思)、学习习惯较差,很粗心(抄错数字、题目只看大概、简单的计算错误)等等。因而,怎样减少学生作业错误率,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这是根本。 2、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培养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数学学习中的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会将检查当成一种习惯,而且非常乐意去做,作业的正确率也能明显提高。 3、整理研究资料,分析讨论出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的应对策略,撰写结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成员大多数是任教低段数学的,因此,我们将研究的对象定为一、二年级学生,主要针对他们在平时作业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四、课程研究过程及措施 (一)收集常见错误现象,归类分析,寻找相应对策 1、收集常见的错误现象,做好作业批改记录。 学生在作业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反映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在接受知识及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不应忽视,应及时地分析总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和弥补。因而我们建立了作业批改记录,将在作业批改时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它包括如下项目:作业的时间、作业题的类型,作业题

小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论文(设计)题目:小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分析及 纠正策略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 2009级 学生姓名:张玄 学号: 20097103039 导师及职称:郑文君 日期: 2011年6月30日

小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摘要:外语教学中的语言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外语学习中,许多学习者自始至终都在与错误作斗争,而学生们的错误也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尝试找到小学生在英语书面表达中的常见错误,探究其来源,并分析收集到的学生们英语学习中的表达错误,就这些错误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纠正策略,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错误分析;纠正策略

An Analysi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ritten Errors and Correction Strategies Abstract: Language error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re inevitabl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any learners always fight against errors, which is one of the teachers’ concer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written errors which are commonly seen in pupils’English expression, in the meantime, to explore the sources to the errors and to provide some strategies for avoiding those error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express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rimary English; error analysis; correction strategies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案 西堡小学四年级数学课题组执笔:李亚琴【摘要】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生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我们必须找出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计算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错误错误类型原因分析矫正策略研究计算正确率提高教学效果方法计算能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从低年级的一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到中高年级的多位数乘、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简便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可以说计算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的学习,这足以说明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而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近几年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并且直接阻碍了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易忽视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认识上的错误,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都归为“粗心”,一部分老师只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对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缺乏足够的指导,以致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最佳时机。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与说明 1、年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2、计算: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列式计算、计算速度。 3、计算错误案例:学生在学习、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教师在多年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错例。 4、本课题旨在分析、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