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中如何简化考虑楼梯的影响
论楼梯作为斜撑构件在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影响

论楼梯作为斜撑构件在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兴盛,以及人们更高的生活质量追求,于是对住房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人口向城市迁移给城市有限的土地带来较大的住房压力,在政府的引导下,高层结构住房已成为一种必然。
而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不管是抗震作用还是安全通道设置,楼梯作为斜撑构件不可缺少。
而且在高层结构调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般是分别完成楼梯的设计和框架的设计。
然而事实上,一旦发生地震或者其他,楼梯构件最先遭到破坏,进而破坏框架结构的预期效果。
所以,在此事实基础上,本文分析不同的高层结构设计中楼梯的影响,主要研究楼梯斜撑的作用对高层结构影响,为设计和建筑施工提供便利。
关键词:楼梯斜撑;高层结构设计;斜撑构件;影响分析1、楼梯对不同的高层结构影响按照不同的标准,高层建筑也可分为不同的结构设计。
通常我们按照承重体系和材料分为两类:承重体系分类分为我们熟悉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还有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砌体结构;材料分为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其混合结构。
而在这所有高层结构建筑中,相邻楼层之间都有上下沟通的通道,比较常见的有楼梯、电梯扶梯和坡道等。
尽管目前来说,大部分的高层建筑都会选择电梯作为主要的上下方式,但楼梯仍然会保留。
因为楼梯除了上下通行方便外,还给楼房的主体分担承重。
设计楼梯时候,需考虑坚固耐用,通风,防火等安全要素。
1.1单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建筑里,框架柱是主要的抗侧构件,因而可以提供较好的延展性能和抗震效果。
次级的抗侧构件包含楼梯及填充墙等支撑构件,软件计算时,通常采用刚度折减的手段考虑不同的构件所提供的刚度支撑。
这些抗侧构件增强了框架结构的刚度,缩小了框架结构水平方向上位移,提高了结构的安全保障系数,但是仍然容易受到破坏。
在调查和分析大量的震害资料后,人们相信楼梯在框架结构里可以抵抗地震的水平作用力,支撑楼层之间抗侧移,所以在分析框架结构时候,不能忽视楼梯的刚度作用。
在抵抗水平震力时候,楼梯承担部分水平剪力,如果单纯依靠构造设计出的构件,是不能达到真实的承载负荷。
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2 + 6 . 9 , 框架柱截面尺 寸 6 0 0 x 6 0 0 m m , 框架梁截面均
为3 0 0 x 6 O O m m ,楼 面 次 梁 截 面 为 2 0 0 x 5 O O m m ,楼 板 1 0 0 a r m厚. 楼面( 包 括 自重 ) 恒荷 4 . 2 I ( N / 皿 。 , 楼 面 活荷
中楼梯应采取 的一些构造措施. 关键词: 楼梯 ; 框架结构 ; 配筋 ; 参 数 中图分类号: T U 3 1 8 +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2 0 9 4 ( 2 0 1 7 ) 0 3 — 0 1 5 9 — 0 3
汶川地震中许 多框架结构楼梯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大量 的人员伤亡. 作为灾难逃生通道的楼梯 间 并没 有 起 到 保 护 人 民生 命 的作 用 , 而 是 在 地 震 来
要求: “ 计 算 模 型 的 建立 、必 要 的简 化 计 算 与 处理 , 应 符合 结 构 的 实 际工 作 状 况 , 计 算 中应 考 虑 楼 梯 构
2 . 0 K N / m 2 , 屋面恒荷 ( 包括 自重) 8 . 0 / m , 屋面活荷 0 . 7 K N / m 。 . 夕 围框 架 梁线 荷 载 9 . 0 K N/ m , 其余 梁线 荷
J u n . 2 0 1 7
楼 梯 对框 架 结 构 的 影 响
王春 龙 , 金 文 良 -
( 1 . 中 国人 民解放 军 后勤 工程 学 院 , 重庆 九 龙坡 4 0 0 0 4 1 ; 2 . 广 东省公 路 建设 有 限 公司 , F "  ̄ l i天 河 5 1 0 6 0 0 )
框 架抗 震 等 级 为 三 级 ; 层 高一 层 为 4 . 5 m , 二 ~ 四层
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影响的构造措施

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影响的构造措施说起楼梯,大家都不陌生吧?从小到大,不知道爬了多少次,去楼上去楼下,倒也没觉得它有多么特别,最多就是个走路的地方。
但你知道吗,这个看似普通的“上下通道”,其实在建筑结构里有着不小的“重量”呢!如果不注意设计,楼梯的构件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的刚度产生影响,造成不小的麻烦。
你以为楼梯只是为了让人走得方便,实际上,它还在默默地与大楼的“骨架”斗智斗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构造措施,减少楼梯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保证建筑既稳固又安全。
要明白楼梯不仅仅是“楼上楼下”这么简单,它的存在对于建筑整体的稳定性有着微妙的影响。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楼梯设计不合理,它就像一个“外来的劲敌”,试图在建筑的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
尤其是那些不太注意结构刚度的小楼梯,往往在垂直方向上的负担较重。
换句话说,楼梯就像是一个重力的“吸铁石”,它会对建筑产生不小的拉扯,影响整栋大楼的稳定性。
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减少楼梯对主结构的影响就成了关键所在。
这就得从设计上着手了。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楼梯设计时,选材要讲究,材料的刚度必须与建筑主体协调。
比如,在选择楼梯的支撑梁时,使用更轻便但同样结实的材质,不仅能减少负担,还能保证楼梯的稳固性。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怎么才能做到不影响整体刚度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减重”来解决。
没错,减轻楼梯本身的重量,减少对主体结构的压力。
常见的做法就是使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或者高强度轻质材料,这些材料看起来轻巧,但其实强度高得出奇,既能保证楼梯的使用安全,又不会让楼梯成了大楼的“累赘”。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来巧妙解决楼梯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比如,不是所有楼梯都得铺满整层的空间,有时我们可以将楼梯设置成“悬挑”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让楼梯在部分区域“悬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减少楼梯对楼板的支撑点,从而减轻楼梯对整体刚度的冲击。
很多建筑设计师都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巧妙的设计,让楼梯与楼板之间的联系减少,既达到了功能要求,又不至于让楼梯成为结构的“累赘”。
框架结构的楼梯设计

框架结构的楼梯设计首先应该说明的是:楼梯参与整体计算影响最敏感的就是框架,砌体等抗震较弱的结构,而将楼梯作为一个梯筒形式的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其影响则相应就小,筒体结构由于楼梯一般在大筒内部,其影响就更小,一般忽略是可以的。
因此,本文仅分析框架结构中的楼梯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设计建议。
历次的地震灾害表明楼梯间一直都是框架和砌体结构的一个震害集中区,尤其是今年的文川地震,让所有关注它的工程师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对楼梯的结构设计进行改进,以期其成为一个救命的安全通道(“安全岛”)而不是阻断人们逃生的枷锁。
为此HiStruct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楼梯的破坏形式由于HiStruct没有机会实地接触和考虑地震灾害情况,仅从公开的照片资料进行分析(收集的部分典型楼梯震害照片)。
HiStruct认为可将楼梯的破坏归类如下:1.倒塌破坏,可分为一种是由于支承结构的倒塌引起,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另一种是由于底部楼层楼梯梯板拉断、压碎等自身承载力不足导致楼梯通道被阻断,失去使用功能;2.严重破坏,一般是底部楼梯梯板被拉裂或者压碎导致板底钢筋爆出,或者楼梯平台梁上下梯段柱端、梁端发生剪切、剪弯破坏,部分节点处发生剪压破坏等,但是如果此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好的话,不至于倒塌下来。
3.中等破坏,一般明显开裂,但处于可修水平。
设想一个整体结构若无法实现大震不倒的目标而倒塌,那么附属于其上的楼梯单元要依靠它来支承,必然发生破坏;或者支承楼梯的局部构件由于承载力不足产生破坏,也将导致楼梯破坏。
正因为如此,所以首先必须要保证的整体结构的安全,而整体结构的安全却也不能视楼梯不见,传统的楼梯设计未考虑抗震设计要求,可能造成此处破坏先发生,或者导致支承构件的承载力不足而破坏,进而影响群众逃生或反作用于整体结构,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
这也正是此次抗震设计规范修改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因。
二,楼梯水平传力体系要从传力角度分析上述的结构破坏形式,可以从目前的楼梯结构设计方式所决定的楼梯水平传力体系来看,首先楼梯结构的竖向传力体系,一般没问题。
楼梯对钢框架结构整体性影响与设计建议

楼梯对钢框架结构整体性影响与设计建议刘舒阳;顾绍义【摘要】现行规范对钢框架结构中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尚未有明确规定.针对上海市一钢框架结构办公楼,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有无楼梯以及不同楼梯形式的4种模型,对比各整体模型的地震周期、振型、各楼层位移、层剪力以及刚度.通过分析可知不同楼梯形式对于钢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影响不一,根据结果建议了实际工程中楼梯的设计方法,可供类似工程采用.【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8(036)005【总页数】5页(P844-848)【关键词】钢框架;结构分析;钢楼梯;设计建议【作者】刘舒阳;顾绍义【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092,上海;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41,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30 引言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楼梯受损较为严重,在此之前,楼梯在框架结构中未有特殊考虑,通常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建模,即只考虑楼梯荷载的传导,不考虑楼梯参与整体结构,楼梯刚度对结构的影响。
此后新修订GB50011-2010《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1]中3.6.6条“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及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同时条文说明中还指出:地震中楼梯的梯板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应增加楼梯构件的计算要求;楼梯构件对具体结构的影响程度大小区别对待,楼梯构件自身应考虑抗震,但并不要求一律参与整体及结构计算。
目前,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分析已有比较完善的方法,如参考文献[2]提到了简化计算模型对框架刚度及楼梯受力进行修正,参考文献[3]建议设计时采用与框架分离的楼梯方案等。
而钢框架结构仍然较为模糊,一般仍采用传统方法考虑。
钢楼梯自身刚度较小,对于钢框架整体的影响程度在具体结构中存在区别。
如参考文献[4-6]中,国内学者研究的钢楼梯构件对钢结构整体性影响。
楼梯间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楼梯间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现浇混凝土楼梯作为建筑中的竖向交通体系,发挥着重要的建筑使用功能。
由于楼梯斜向的独特造型,导致其对结构主体产生“斜撑”作用,特别是框架结构,斜撑作用不可忽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6.6条第1款: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条文说明中进一步指出:针对具体结构的不同,“考虑”的结果,楼梯构件的可能影响很大或不大,然后区别对待。
楼梯构件自身应计算抗震,但并不要求一律参加整体结构的计算。
针对此问题,本文选取典型框架结构,分别建立有楼梯(楼梯与整体模型同步建模)与无楼梯(楼梯在整体模型中不建入,仅考虑荷载)两种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楼梯间对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及楼层剪力的影响,在后续设计中加以重视。
一、建立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该分析以6层框架宿舍楼为分析模型,开间方向(X向)柱距为7.2m,一共7跨,总长度为50.4m;进深(Y向)共三跨,中间为走廊,宽2.4m,两侧房间进深6m,层高为3.6m,楼梯间设置在结构两侧。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取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40s。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柱的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主梁截面尺寸为250mm×6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楼梯柱截面尺寸250mm×400mm,楼板及屋面板采用壳单元,运用SAP2000进行建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分析,分别考虑有楼梯(楼梯与整体模型同步建模)与无楼梯(楼梯在整体模型中不建入,仅考虑荷载)。
二、反应谱计算及分析1、楼梯间对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两个模型,进行动力分析,取模型的前三阶振型信息对比如下:(1)周期分别取模型的前三阶振型分析,前两阶振型分别表示为X、Y向的平动,第三阶振型表现为绕Z轴的转动。
框架结构中楼梯的影响

框架结构中楼梯的影响汶川地震中血的教训,彻底让我们认识到地震中楼梯对整个结构的影响,特别是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
楼梯是楼层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在紧急情况时,往往被人们看成是逃生的通道,所以楼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不正确的设计或施工将会使这个安全岛成了丧失逃生者生命的噩梦。
一、楼梯在地震中的震害及讨论专家们在经过实地深入的考察,感慨良深。
我们原先的设计中,不考虑楼梯参与抗震,都把它当做一种简单的板类结构独立的进行受弯设计,只计算恒荷载+活荷载工况,然而楼梯与主体结构的整体浇筑,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斜撑抗侧力构件,梯板将产生轴力,楼梯板已变成拉压弯构件,它不仅参与结构抗震,而且对结构的动力特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楼梯的斜撑效应对主体结构产生影响时,结构的周期、阵型将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当楼梯位于结构的角部时,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种斜撑作用在地震作用中受力复杂,但又很容易吸收更多的地震力,而我们原本的设计没有考虑楼梯参与地震作用,这就加剧了楼梯在地震中的破坏。
除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外,楼梯的抗震构造措施也不足,致使地震中很多逃生通道根本起不到理想的作用,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二、楼梯概念设计的理论分析楼梯在建筑物中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这种复杂的、非弹性性质的、材料的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在实际计算中存在着不准确性。
故在建筑抗震理论远未达到很科学严密的情况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使楼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因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多了许多概念,假定与简化。
如楼梯不宜放在建筑物的角部和边部,以便于荷载的传递;同时减少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空间扭转作用的影响。
实际上踏步和平台梁是整体连接,计算时需要在支座处加构造负筋;以往在建筑工程中负筋一端锚入楼梯梁,另一端伸进楼梯板四分之一的踏步板跨度。
但通过实际工程震害发现,在梯板四分之一处梯板断裂或梯板混凝土剥落。
因此建议将梯板负钢筋拉通配置,并且负筋伸入梯板内长度≥LaE。
框架结构的楼梯设计浅析

框架结构的楼梯设计浅析摘要: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楼梯构件对结构主体刚度、抗震性能的影响很大,考虑楼梯的存在与不考虑楼梯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并分析其各自特点及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使得设计最优。
关键词:框架结构;楼梯设计;抗震影响;对比分析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的种类繁多,样式多种多样,但每座建筑物中都会有一种构件--楼梯。
楼梯是每座建筑物中重要的疏散工具,发生火灾地震时,楼梯间更成为了重要的生命要道;楼梯间(包括楼梯板)破坏会延误人员撤离及救援工作,从而造成严重伤亡。
因此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楼梯构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1楼梯的在不同结构中的作用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取决于楼梯与主体结构的相对刚度之比。
楼梯对主体结构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主体结构的结构体系,主体结构的刚度越大、整体性越好,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越小,比如我们常见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而主体结构的刚度越小、整体性越差,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就越大,比如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等。
实际工程中,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并不要求一律参加整体结构的计算,应针对楼梯与主体结构的不同情况优先考虑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下面就框架结构体系,浅析楼梯的结构设计。
2框架结构中两种楼梯做法的概念阐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
条文说明:发生强烈地震时,对于框架结构,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梯板起到斜支撑的作用,对结构刚度、承载力、规则性的影响比较大,应参与抗震计算;当采取措施,如梯板滑动支撑于平台板,楼梯构件对结构刚度等的影响较小,是否参与整体抗震计算差别不大。
从条文说明中可以看出,在对框架结构楼梯进行设计时,楼梯可以与主体结构整浇,参与抗震计算,或者可以做成滑动支座楼梯,与主体结构脱开,不参与抗震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 分 类 号 :U 7 . T 923
建筑 楼梯 斜板 具 有 斜 撑 的受 力 状 态 , 结 构 的 对 整体 刚 度有 较 明 显 的 影 响 … 。而 当 前 常 规 的结 构
设计方法对楼梯的考虑仅限于竖向荷载的等效和加
分析结果反复对 比, 最终选择如下的简化模型 ( 模 型 3 来模 拟模 型 11 将 半 层 高处 楼 梯 休息 平 台板 ) :) 及楼梯梁上移至层高处 ;) 2 在楼梯问 Y向框架 内加 设斜梁来模拟梯板斜撑受力状态; ) 3 在楼梯问 x向 休息平台标高处加设层问梁 ;) 4 其余条件 同模型 1 。 如 图 6所示 。
状态 , 对结构整 体刚度的影响。然而 , 助有限元分析软件 MI A 借 D S—G n 建立 实际楼梯 模型与 简化楼梯 模 型( e, 简化 模型可在 P A MC D中建模 并在 S T A WE等程序 中进 行计算 ) 复对 比, 反 寻找一种合理且与含有实际楼梯模 型的整 体分 析结果一致的简化模型 , 以使考虑楼梯 的影 响能在 目前 国内广泛应用的结构软件 中得 以实现。
强局 部构 件 的截 面及 配 筋 , 并未 考 虑 楼 梯 的刚 度对 结构 整体 的不 利影 响 , 目前 , 国内广 泛使用 的结构设 计软 件 P P 系列 中的 T T S T KM A 、A WE不 能 胜任 完全 符合 实 际楼梯 模 型 的分 析计 算 。 因此 , 找 一 种合 寻 理 的简化 模型 进行 整体 分 析就显 得 尤为 重要 。通过
在 MIA e D SG n中建立 两种 模 型 , 型 1 有 实 模 含 际楼 梯模 型 ( 梯局 部模 型 如 图 3所 示 ) 为充 分反 楼 ,
映楼梯对整体的影响 , 整体建模 时将楼板按实际厚 度建 立板单 元模 型 , 算楼 板 的实 际刚度 。 计
茎
[ .互 1 】
注 : 期 12 3为前 3周 期 ( 下 同 ) 周 、、 以 。
两 种模 型前 3振 型 的整体振 动 如图 45所示 。 、
图 6 楼 梯简化斜梁模 型
其 中斜梁 与层 间梁 的截 面应 与梯 板 刚度基 本相 等 。在 MIA e D SGn中对 上述模 型 进行 分 析 , 与模 型 1的分 析结 果对 比见表 2 。
珊 L 煳 L 棚 L 姗
图 3 楼 梯 局 部 模 型
模 型 2不 考 虑楼 梯 刚度 的影 响 , 楼 梯 间开 洞 将
图 1 结构 平 面
处理 并将 楼梯 荷 载 等效 至 楼 梯 问 周边 梁上 , 其余 条
10 2
甘
肃
科
技
第2 8卷
件 同模 型 1 。
表 2 模型 1 与模型 2计算 结果
图 4 模 型 1 体振动 整
( 斜线为板单元边界线 )
唧 鬟 銎 3
模型 3的前 三振 型整体 振动 如 图 7所示 。
图 5 模 型 2整 体 振 动
针 对上述 结 果分析 如下 : ) 型 1和模 型 2 1模 ,x 向底部 剪力 差 别 较 小 ( % 以 内 ) Y 向底 部 剪 力 差 5 ,
摘 要 :建筑 抗震 设计规 范》 G 50 1 21) 366— 条规定 :计算模 型的建立 、 《 ( B0 1 — 00 第 .. 1 “ 必要 的简化计算 与处理 , 应 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 ; 计算 中应考虑楼梯构件 的影 响” 。该 条文明确要求计算 中要考虑楼 梯梯板 的斜撑受力 …
一
实际工程进行计算对 比, 提出了一种便于 目前广
图 2 框 架整 体 模 型
泛使 用 的结 构 设计 软 件 建 模 分 析 的 简化 方 法 , 设 供
计参考。
1 工程 概 况
该建筑 为 6层 住 宅 , 用 框架 结 构 , 高均 采 层 为3 m。抗 震 设 防 烈 度 为 8度 , 计 基 本 地 震 加 设 速 度 值 为 0 2 , 计 地 震 分 组 为 第 二 组 , 筑 结 . g设 建
对上述两种模型进行整体分析 , 地震作用计算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采用 2 o个振型 , 不考虑竖 向地震作用 , 主要计算结果见表 1 。
表 1 模 型 1与模 型 2计算 结果
项目 总质量( ) T 模型 1
18 69
l3 15 13 43 0 88 .6 0 0 75 .8 4 O 72 .4 3
构 安 全 等 级 为 二 级 , 震 设 防 类 别 为 标 准 设 防 抗 类 。 结 构 平 面 布 置 如 图 1所 示 , 架 整 体 模 型 框
如 图 2所 示 。
瑚 瑚 m m
2 含有 实 际楼 梯 模 型 与 未 考 虑 楼 梯 影 响模型 的整体 分析对 比
距较大, 模型 2Y向底部剪力偏小达 2 % ;) 0 2 模型 2 前三 周 期 较 模 型 l偏 长 超 过 1% , 据 0 = 0 根 【 ( T ~ , ) 在相 同条件下 , 自振周期越长地震 作用越小 ;) 3 模型 2位移角偏 大 , 中 x向位移角 其 偏大 达 1% , 5 Y向位 移 角 偏 大达 2 % ;) 种模 型 5 4两
第2 8卷
第1 5期
甘 肃科 技
Ga s ce c n e h o n u S in e a dT c n l
I2 Ⅳ . 5 f 8 . 0 1
A
21 0 2年 8月
2 1 02
框 架 结构 中如 何 简 化 考虑 楼 梯 的影 响
江 重 阳
(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 院, 甘肃 兰州 7 0 3 ) 30 0
模型 2
18 65
18 15 12 18 09 3 . 79 0 91 0 . 3 0 86 .40
x向底部剪力 ( N k) Y向底部剪力 ( N) k
周期 1 周期 2
周期 3
x向最大位移 ( 发生层数 ) Y向最大位移( 发生层数 )
16 4 2层 ) 50 2层 ) /2 ( /3 ( 17 12层  ̄ 5 6 3层 ) /0( i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