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培训]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培训]

一、教案名称: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第一课时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2.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 爱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环境的美丽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环境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环境污染和保护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爱护环境,并分享实际行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认识程度。

3. 学生对爱护环境的实际行动的参与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

2. 环境案例资料。

3. 小组讨论材料。

七、教学建议:1. 在导入环节,可以使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并鼓励他们分享给其他同学。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爱护环境的小短文,可以是建议、行动计划或者心得体会。

十、课后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提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六、教案名称: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第二课时教案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2. 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

教案一:环保小卫士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3.学习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教学重点: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减少废物产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彩纸、剪刀、胶棒、涂色笔、报纸、纸杯、废旧纸张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Step 2:学习环保知识(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环保的相关知识,如节约用水、减少废物产生、分类垃圾等。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

Step 3:制作环保手工(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环保手工,如使用废纸制作小礼品盒、废旧纸杯制作植物花盆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制作。

Step 4:全班展示(10分钟)学生完成手工后,教师组织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创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Step 5:反思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环保知识,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意见与建议。

Step 6: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开展一项环保行动,并写下自己的环保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学生可在家中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并与家人分享;2.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家中附近的环境,记录并改进存在的环境问题。

教案二: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3.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和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行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彩纸、剪刀、胶棒、涂色笔、报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环境变化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2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2

三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保行动计划三、教学重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四、教学难点:1. 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2. 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重要性、我国环境现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以及成功环保行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讨论环保行动计划,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活动。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 讲解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二、我国的环境现状1. 分析我国环境现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三、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2. 强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环保国策,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四、环保法律法规简介1. 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2. 分析环保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环保行动计划1. 讲解环保行动计划的制定:目标、措施、时间表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六、环保实践活动1. 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内容:a. 垃圾分类: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

b. 节约用水:分析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1、大树的功劳课题分析: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观察成果的一课。

这是我们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首次描述,对学生的要求不易过高。

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进行描述。

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

标题主要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我的大树用各种简便方法描述树的样子组内讨论、组际用观察记录、实物标本、拓印资料说明树的特点汇报自己的观察实验报告我能按别人的描述找到这棵树快乐游戏教学要求:·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

·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

教学准备:学生:关于大树的有关记录;捡几片该树的树叶;教师:用于学生拓印树皮图案的白纸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取得共识: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

(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

过程评价:通过动作告诉别人所观察到的树冠;用手比划观察的那棵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观察的大树有多高;观察树皮的颜色,粗糙程度;展示该树的树叶及果实。

……·小结: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样?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

·刚才有同学说他观察的大树,树干非常粗糙,你们觉得老师所观察那棵树的树皮粗糙吗?展示教师拓印好的树皮画。

·学生观看教师已拓印好的树干画,主要让学生看树干的纹理。

三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4. 生活中的环保行动5. 环保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生活中的环保行动。

2. 教学难点:环保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我国的环境现状、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环保行动案例。

3. 实践活动法:设计环保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环保资料、案例。

2. 准备环保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3. 安排合适的实践活动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环保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紧迫性。

4. 环保知识讲解:讲解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环保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 强调生活中的环保行动,提醒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一个环保案例,下节课分享。

2. 设计一个家庭环保活动,记录实施过程和感受。

九、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设计的环保活动和家庭环保行动,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环保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内容与Activities章节内容:1.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影响2.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保创新技术与未来展望教学活动:1. 环境污染类型: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并讨论它们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

三年级全册环境教育的教案[宝典]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的生存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环境的照片,让学生描述并说出其特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重要性,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定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水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2. 大气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3. 土壤污染: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提出的环保建议的合理性。

第三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

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主要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基本要求、评价流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措施、防治目标。

教学活动:1. 法律法规讲解: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要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义务的情况。

第四章:环保行为与生活方式1.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节能减排: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2. 垃圾分类: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分类意义。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版]

三年级下学期环境教育教案[整理版]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直径约12742公里。

地球的位置:通过地球仪和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和地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地球的形状和位置。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地球的了解和感受。

教师总结并强调地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保护环境。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以及过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分类:介绍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举例说明。

自然资源的利用:讲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重要性。

过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让学生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教师展示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来源,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圈的危害。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种类:介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的来源:分析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药使用等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圈的危害:讲解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种类、来源和对人类和生物圈的危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展示环境污染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问题。

第四章:环保行动从我做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环保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对环境的影响。

(完整版)三年级环保教案(共10课)

(完整版)三年级环保教案(共10课)

第一课大树的功劳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树木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认识大树的价值。

3、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关心自然界,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情感。

内容分析由六个板块构成。

1、引出大树的功劳。

让学生思考这首儿歌表达了什么意思,重点讨论大树在保护环境中做出的贡献。

2、创设情景设立探究园地,让学生课本中出现的情况,说出自己的做法。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居住的社区乡村或者校园有没有毁坏树木的现象。

3、介绍植树节。

4、号召学生爱护树木,组织一个护绿小组,征集爱护树木的温馨提示语。

5、呼吁学生将对树木的爱落到实处。

教学建议1、教学准备选取有大树的环境优美的图片、大树底下乘凉的图片、描写大树的诗或者儿歌等。

2、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树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树木有光合作用,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氧气,就像“绿色工厂”。

当我们吸进氧气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时,树木会把我们吐出的氧气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让我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是我们休息渡假的首选。

树木还具有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

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

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

树还可以降低工业区内发出的噪音,在道路两旁栽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植树造林对人类生活也很重要,我们的课桌、书柜、纸张等,都是用木材制作的,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
A把口香糖粘到别人身上
B把口香糖吐到地上
C把口香糖粘到墙上
D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
E把口香糖粘到汽车的座位上
F把口香糖扔到垃圾桶里
3.找出正确处理口香糖的方法,并让未吐口香糖的学生当场用正确方法处理口香糖。

出示选择:你会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呢?为什么
A、直接扔地上
B、吐垃圾箱里
C、包在普通的白纸中
D、用锡纸包起来。

4.小组讨论:(1)为什么在教室里、楼道里或街道上到处有口香糖的残胶?
(2)自己家里是否有这么多的口香糖残胶?为什么?
3)如果我们学校的同学们每人每天都往地上扔一块,又被踩实,请学生计算一年下来我们的学校将会有多大一块口香糖残胶?
5.做去除口香糖残胶的实验,总结出自己的小绝招
学生讨论:①如果口香糖已经粘在了地上,特别是一些地砖上,我们该怎么办?请同学上来清理,说说清理结果及感受。

(教师提供准备的用来清理的材料。

)②口香糖在自然界是否容易被消化?解释为什么一旦粘在地上会很长时间不能消除。

怎样处理口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第课时
两淮盐区最为着名。

(出示图片)
3、矿产资源:
海洋是矿产资源的聚宝盆。

在海底表层的矿产中,储藏着工业上非常有用的锰、铁、铜、镍、钴等金属矿产,在海底下储藏着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而且,这些矿产资源在海底的储量比陆地上储量要多得多。

锰结核是一种海底稀有金属矿源。

它广泛分布于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

锰结核是一种生矿物。

它每年约以1000万吨的速率不断地增长着,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

因此,它是未来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属矿资源。

世界上各大洋锰结核的总储量约为3万亿吨,其中包括锰4000亿吨,铜88亿吨,镍164亿吨,钴48亿吨。

以当今的消费水平估算,这些锰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镍用253000年,钴用21500年,铜用980年。

4.能源资源:
中国沿海储藏的潮汐能源十分丰富,初步估计表明,潮汐发电的理论储藏量约1.1亿千万,所发电总量约为2700亿千瓦时。

中国1957年在山东建立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平均发电1070万千瓦时,其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也是目前世界上着名的潮汐发电站。

三、拓展:向海洋要宝
1.海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请同学讨论下面两种不同的捕鱼方案,哪种方案可取,为什么?
方案一:每次渔汛都大量增加捕捞船队,大鱼小鱼一起捕捞,最大限度地增加鱼的总产量。

方案二:每次渔汛都严格控制渔获物的大小和数量,既不多捕也不少捕,保证鱼有
第 8 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