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复习资料
2 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特征的不同,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论,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等等;一个是由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技术、产业、市场的质量和规模等等。
2世界市场: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1 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2 世界市场并非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
3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科学革命是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
4能源危机:全球性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
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2 因能源供需比例失调,所产生的能源短缺
3 能源价格暴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两次石油危机,致石油价格飙升,即能源危机
5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式19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出现了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6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外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传统贸易保护阶段:
(1)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4)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保护贸易政策
7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

预、协调和管理。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化。可以分为宏观管理贸易和微观管理贸易。
8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以达成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
2 保持经济增长,增高经济增长质量
3 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4 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5 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6 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
7 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9进口替代战略:也称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增强经济独立性。
10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或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则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利用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填空题
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纽带和载体,是世界经济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2、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是产生国家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4、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统一性、竞争性、扩展性。
5、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1)国际商品市场(2)国际资本市场(3)外汇市场
6、1932年7月在渥太华召开的帝国会议上,制定了英国及大英帝国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上相互优惠关税,对帝国以外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的制度,即“帝国特惠制”,从而建立起世界第一个非他性贸易集团
7、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把各个部分重构在一个全球生产体系中。
8、目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协调主要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的金融组织的业务活动来维持。
9、战后科技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
10、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实体要素、附着性或渗透性要素、运筹性要素。
11、人力资源仅指人口中那些已经成年并且具有保持着正常劳动能力的人。
12、“石油”被人们称为“能源之王”。
13、生产国际化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突出特点。
14、《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盟的成立。
15、北美自由贸易区时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16、

在亚太经济合作领域,以国家为基础建立区域性组织的最早代表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17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三、简答题
1、怎样认识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2 主体相同,两者都是以国家为主体
3 历史同步性,两者都要求国与国之间密切联系,都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为前提
4 两者都是超越单一国家之上,受到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的支配
区别:
5 研究对象不同,国际经济以国家为研究单位,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世界经济把世界作为整体研究单位,研究全球性问题。
6 存在的历史时期不同:国际经济以民族国家国民经济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国家关系就没有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世界经济作为全球性的经济实体,即使在国家消亡之后,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所改变的只是这一经济实体的性质、形态和结构。
2、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内涵:(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3、怎样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在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当缓慢,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也有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显加快,对社会生产的作用空前加强,并日益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武装了劳动者,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过程,产生出新能源和新材料。这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各个实体要素发生变革和提高效率、效能的决定性因素。
4、WTO与GATT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GATT与WTO有着内在的历史继承性
区别:(1)组织机构的正式性 GATT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议。并非正式的国际组织,不具备国际法人的主体资格,而WTO是具有国际法人资格的正式国际组织,有一整套

完整的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2)管辖范围的广泛性,WTO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多边贸易规则,含盖量非常广泛,几乎触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WTO的涵盖范围从原来的纯粹的货物贸易进一步延伸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以及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的一系列的新议题。
15 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16 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
5、与间接投资相比,直接投资的特点有哪些
(1)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这是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国际直接投资最突出的特点。
(2)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在国际间接投资中,从投资国流向东道国的一般只有货币资本,而在直接投资中,投资者往往要将生产设备、技术、管理技能、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引入被投资企业,从而引发实体要素的国际流动。
(3)投资周期长、风险大。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者,一般要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或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并在直接获取其营业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企业经营的最终责任和风险。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6、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原因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本身的规律来考察。一般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如此迅猛,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
1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 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
3 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4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7、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原因
(1)全球生产、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金融史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和贸易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为国际金融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使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生变革的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的创新活动。可将金融创新划分为需求引导型、供给促进型及规避管理型三类。
(3)金融自由化 金融管制是资本国际流动和金融全球化的障碍。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以改变原有的对金融体制实施的限制

,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浪潮。这一浪潮在发达国家表现为相继开始放松金融管制,在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以金融深化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
四、案例题
1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影响(案例题目为北美自由贸易的建立对中国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