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资源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公布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区县江河流域名录(第三批)的通知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公布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区县江河
流域名录(第三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
•【公布日期】2024.01.09
•【字号】渝水调〔2024〕1号
•【施行日期】2024.01.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公布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区县江河流域名
录(第三批)的通知
渝水调〔2024〕1号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水行政主管部门:
为推进我市跨区县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重大调水工程调度管理,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的通知》(水调管〔2021〕314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我局组织确定了市级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区县江河流域名录(第三批),现予以公布。
各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水工程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水资源调度管理工作,结合《办法》及名录要求,切实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属地管理职责。
我局按照调度需求对名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公布其他需要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区县江河流域和重大调水工程名录。
附件:重庆市开展水资源调度管理的跨区县江河流域名录(第三批)
重庆市水利局
2024年1月9日附件
重庆市开展水资源调度管理的跨区县江河流域名录(第三批)。
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

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1.01•【字号】•【施行日期】1999.01.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水的单位或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资源分级管理权限,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
第二章取水许可第四条凡直接从江河、湖泊、地下取水的单位或个人,应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申请,经依法批准,取得取水许可证后,方可取水。
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下列少量取水,不申请取水许可证:(一)为家庭生活、家庭饲养的畜禽饮用取水,年取水量3000立方米以下的;(二)农业灌溉取水,年取水量12000立方米以下的;(三)用人力、畜力或者其他简易方法取水,年取水量2000立方米以下的。
第六条下列取水,免予申请取水许可证:(一)为防御和消除对公共安全或公共利益的危害必须取水的;(二)为农业抗旱应急必须取水的;(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取水的。
第七条取水许可根据取水量的多少实行分级审批。
年核准取用地表水1000万立方米以上、地下水200万立方米以上的,以及水力(火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上(均含本数)和大中型水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取水证;其他取水许可证的申请,由区县(自治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第八条取水许可必须符合江河流域的综合规划,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中长期供求计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
取水许可执行国家规定的取水顺序,应当首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用水和航运等需要。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欢迎共阅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对水资源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三)统一管理和保护水资源,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统一实施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四)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统一管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五)调解水事纠纷,建立健全水政监察制度,查处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
???(六)其他应履行的职责。
???第八条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九条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第十条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第十一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
流域、区域规划包括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流域规划,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
???综合规划以及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的专业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
??????????????????区县???系,统筹兼顾供水、灌溉、治涝、发电、航运、渔业、畜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需要,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中涉及水电开发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中涉及水电开发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公布日期】2004.12.03•【字号】渝规审发[2004]30号•【施行日期】2004.1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中涉及水电开发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渝规审发[2004]30号)为贯彻实施《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规范水电规划及水电开发项目出让管理,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就《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中涉及水电规划编制和水电开发权出让的有关问题形成如下意见。
一、关于水力发电规划编制水力发电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经委、交通、国土、环保等部门和相关单位组织编制,送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将审查通过的规划内容纳入电力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其中,全市水力发电规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经委、交通、国土、环保等部门和有关区县编制,送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区县(自治县、市)水力发电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经委、交通、国土、环保等部门和相关单位编制,送区县(自治县、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审查通过的文本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电力发展规划报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单条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实行分级编制。
除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外,本市辖区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为准)和跨区县(自治县、市)的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并协调组织编制工作,规划完成后报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其他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并协调组织编制工作,规划完成后报区县(自治县、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重庆市水资源短缺当地居民面临生活困境

重庆市水资源短缺当地居民面临生活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境。
本文将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相关问题有所启发。
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重庆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所致。
首先,地理条件限制了水资源的供给。
重庆市位于河流纵横交错的山地区域,虽然拥有众多河流,但由于地势的特殊性,水资源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供水困难。
其次,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重庆市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超过了目前供水的能力。
最后,环境问题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重庆市长期存在着水污染问题,导致部分水源无法直接供人们饮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方可使用,这进一步限制了水资源的供给。
二、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重庆市水资源短缺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多重影响。
首先,《民法典》明确规定,水资源是人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由于短缺问题,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些居民因为供水不足,常常需要长时间排队取水,甚至只能得到有限的供水量,这使得他们在洗浴、烹饪等生活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其次,经济活动也受到了严重制约。
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都需要水资源来维持正常的生产与经营,但由于短缺,不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最后,水资源短缺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采取非法手段获取水源,或者将水资源进行买卖,这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和争夺。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重庆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应加大水资源的供给量。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水源供应、提高供水管网的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式,增加供水量,确保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
其次,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政府需要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执法部门应加强对违规排污行为的查处,确保水源的安全与清洁。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以万州为例内容摘要:介绍了重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万州为例,从万州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万州及重庆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对策;万州一、绪论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重庆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约为1600m3,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3/,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6,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缺水将更加突出。
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利用,水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对万州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分析,目的在于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宏观政策上研究较多,节约用水主要从采用节水技术、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入手。
而且国家已经出台了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但目前具体研究阶梯水价实施办法的不多,真正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也较少。
二、正文1、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重庆市地跨105°17′—107°14′E、28°22′—30°26′N,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口处,东西长约470km,南北宽约450km,幅员面积8.24km2.市境内河流纵横,均属长江流域,形成不对称的、向心的网状分布体系(图1.1)。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23年)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23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03.30•【字号】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6届〕第2号•【施行日期】2023.03.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1997年10月17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9日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0年7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1年11月25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5年5月28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根据2018年7月26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二十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3年3月30日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修改〈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第三章水资源监测与保护第四章水资源配置与取用水管理第五章节约用水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19•【字号】渝府办发[2013]95号•【施行日期】2013.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9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4月19日重庆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第一条为推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2〕6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系统综合、求真务实的原则。
第三条市政府对各区县(自治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市水利局会同市政府督查室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第四条考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
各区县(自治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详见附件。
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第五条考核评定采用评分法,满分为100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四川省
(二)重庆市
1.地表水
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
工作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水系十分发育,大小支流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流、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及其支流。
区内河流纵横,渠系密布,水网结构为树枝状,主干发育,河道支岔纷繁。
另外在区内的丘陵地带还分布大量的湖泊、水库和坑塘。
2.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
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km2,占全市面积的35.2%,
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
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km2,占全市面积的60.3%,
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
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
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
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
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
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
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
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
钻孔日流量达2880m3。
重庆地区丰富的地下热水,不仅具有旅游、疗养等功能,同时,也是有待开发的宝贵能源资源。
(1)红层裂隙水
根据赋存埋藏条件,红层裂隙水可细划分为溶孔裂隙水和脉状裂隙水。
溶孔裂隙水主要埋藏在泥岩内,含水层特点是泥岩厚数十米,岩性较单一,含大量粉砂质或夹厚仅几米的呈透镜状的泥质粉砂岩,层理多呈薄片状,富含钙质及可溶盐成分,泥岩成分以水云母为主。
脉状裂隙水主要埋藏在厚层砂岩内,含水层特点是厚度不稳定,横向上多尖灭的厚层状或块状砂岩与厚一般l0m至数十米的泥岩互层,地形上形成破碎的方山丘陵,使得砂岩被切割不连续分布,裂隙不发育,风化裂隙也仅沿构造裂隙发育。
红层裂隙水包括白垩系、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侏罗系中统遂宁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及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等数个含水岩组。
白垩系主要分布在成都一廖家场一龙泉驿一苏码头一带及龙泉山西坡,即成都东部台地区。
可分为三个含水岩组。
①灌口组含水岩组:灌口组为砖红色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石膏、钙芒硝层。
该层多分布于台地上部为成都粘土所覆盖,其砂、泥岩风化裂隙及膏盐溶孔溶洞赋含裂隙孔隙水,是红层中最好的含水层之一。
为浅层潜水,含水带深度一般不超过50m(深部水质变坏),单井涌水量100m3/d左右,局部补给条件较好处,单井涌水量可达500-1000 m3/d。
②夹关组含水岩组:为砖红色厚层砂岩夹泥岩,厚170-250m,在区内直接出露或伏于灌口组之下,为区内较好的红层含水层,出露区为潜水,覆盖区为层间裂隙水,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300m3/d。
局部达500-1000m3/d。
③天马山组含水岩组:为砖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夹砂岩,由于裂隙欠发育,富水性较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 m3/d。
蓬莱镇组(J3p)广泛分布于龙门山前缘,绵阳、德阳东南,成都龙泉以西,眉山的仁寿,资阳的简阳-乐至,遂宁的射洪等地,该组为厚层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砂岩所占比例:上段为40%-70%,下段30%-60%。
主要为厚层砂岩裂隙水,兼有溶蚀孔洞水,上段富水性较下段好,单井涌水量多为数十至100m3/d,局部达数百至1000m 3/d。
遂宁组(J2sn)主要分布于资阳东南,为砖红、棕红色厚层泥岩、砂质泥岩
夹薄层粉砂岩,砂岩比例甚低:上段为20%-40%,下段为5%-15%。
富含钙质,常见膏盐薄层,以厚层泥岩风化带网纹状孔隙裂隙水为主。
因此一般富水性差,单孔涌水量多小于50 m3/d。
但部分地区膏盐被溶滤,孔洞发育,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达100-500m3/d。
沙溪庙组(J2s)和自流井组(J1-2z)广泛分布于资阳南、遂宁东南、眉山西南、邛崃西等地,为厚层泥岩为主夹不稳定的砂岩或灰岩,砂岩比例一般在30%以下,个别段达40%-50%。
本组以砂岩裂隙水为主,富水性一般较差,小于50m3/d,如资中县高速公路服务站机井,井深80m,单井涌水量45m3/d,局部可达100-300m3/d。
(2)背斜山地碎屑岩层间裂除水
本区背斜山地碎屑岩层间裂隙水的分布和富水程度受构造控制,与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储水构造特征密切相关。
区内主要指分布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页岩、粉砂岩、泥岩与长石英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中层间裂隙(构造)的地下水。
该地下水赋存于砂岩裂隙中,泥、页岩则构成相对隔水层,一般埋藏较深(深度150m以内),富水性较差,含水性不均匀,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局部富水地段达100-500m 3/d。
(3)平原、河谷平坝松散岩类孔隙水
成都平原及涪江、岷江、沱江沿岸河谷阶地区分布了较厚的第四系松散岩类。
第四系松散岩类富含孔隙水。
其中成都平原浅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的含泥砂、卵石层及全新统冲积砂、卵石层之中,两者总厚5-20m,地下水位埋深1-5m,单井涌水量100-3000m 3/d。
在平原边缘地区含水层较薄,富水性较差,单井涌水量100-500m 3/d;中部、特别是补给条件较好的沿河地区,单井涌量1000-3000m3/d。
沱江主干流阶地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厚3-10m,砂、卵石层厚3-5m,单井涌水量100-500 m3/d,部分富水段单井涌水量500-1000m3/d,或大于1000m3 /d。
但部分高阶地段区地下水贫乏,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 /d,有的甚至小于10m3/d 。
2.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