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计划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学计划(人教版)

2024-2025 学年初三上学期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在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化学学科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此时,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对于知识的获取有着较高的渴望,但同时可能因为压力而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在化学实验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实验中的奥秘。
然而,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所欠缺。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一些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但对于较为抽象和复杂的知识点,如物质的微观构成、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往往感到困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另外,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逐渐明显。
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能够举一反三,迅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反复练习。
在学习态度上,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提问,而有些学生则较为被动,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初三上册化学教材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众多关键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在化学用语方面,教材详细介绍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含义,这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和交流的基础工具。
物质的构成部分,深入探讨了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装置的搭建等。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是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种常见气体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同时了解气体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燃料及其利用章节则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不同燃料的特点和合理利用方式。
人教版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人教版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2010---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是把已有的化学知识,通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认识。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实验计划。
一、对实验进行分类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类:演示实验探究实验二、提高认识,充分准备,上好实验课1、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仪器,备药品,备演示方法。
2、提前到实验是做好准备工作。
3、可以试讲。
4、注意实验教学的科学性,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的明显性。
5、注重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认识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出演示程序。
6、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①教师的演示实验大都涉及教材的重、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概括,上升为概念、理论,易于理解和接受。
学生只有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才能丰富感知内容,并向知识和能力迁移,缺乏观察这个基础,学习质量一定不高。
后排学生如对演示实验现象看不清楚,要先做记录,课后让他们到讲台或实验室再做观察,力争看清真相。
②学生分组实验有验证性实验,也有探索性实验。
在做实验时不可能次次都成功,因此凡是不成功的实验,都要当堂重做,或课后补做,直至成功。
③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的真实记录,是实验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实反映出实验的全过程。
如改进装置、操作、或是采用代用材料、药品或仪器,都要学生在实验报告中予以说明,不能照抄课本上的实验指导。
若实验失败或现象失真,学生要实际情况记录下来,待找出原因后,再重做。
严禁弄虚作假,臆想猜测,照本抄写,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④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家庭小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及时反馈实验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目录精选全文完整版

9
√
3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
探究1
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 演示
的探究
分组
12
√
4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2 对人体吸入的空 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演示 分组
14
√
5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1-3 取块状、粉末 状药品
演示
探究16
酸的化学性质
演示 分组
54
√
27
第十单元酸和碱溶液课 题1常见的酸和碱
实验10-5
观察氢氧化钠 演示
55
√
28
第十单元酸和碱溶液课 题1常见的酸和碱
实验10-6 氢氧化钙的性 质
演示
55
√
29
第十单元酸和碱溶液课 题1常见的酸和碱
探究17
碱的化学性质
演示 分组
56
√
30
第十单元酸和碱溶液课 题1常见的酸和碱
选做
2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 料课题1金属材料
课外实验:淬火和回火
分组
7
√
3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 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
质
探究10 金属与盐酸、稀 硫酸的反应
演示 分组
10
√
4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 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 探究11
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演示 分组
11
√
5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 料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
√
36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 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
氧化碳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1. 制定实验课程表:确定每堂课的实验内容、目标和所需材料。
2. 确保实验室安全:检查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准备急救措施,并进行安全演练。
3. 教师培训:培训实验室助教和其他实验人员,确保他们了解实验内容和安全规定。
4.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准备好实验指导书,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化学药品。
5. 实验操作指导: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和注意事项。
6. 实验操作指导: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和注意事项。
7. 实验数据分析: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总结。
8. 实验报告撰写: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和反馈。
9. 实验效果评估:收集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和实验效果的反馈意见,进行评估和改进。
10. 实验室清理和维护:指导学生清理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计划

[3-4] 实验室用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
14
7
活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5-1]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2]用镁条的燃烧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5
9
[6-1]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
[6-2]木炭还原氧化铜
1
16
10
活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探究
1
17
10
[6-3] 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
[7-5]用镁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22
14
活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1
23
16
[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1
24
16
活动: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
25
17
活动:铁的生锈条件的探究
1
26
18
[9-1]溶液的形成——蔗糖溶解
[9-2]碘和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9-3]水和乙醇能否互溶
3
活动: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10-8]溶液的导电性
1
6
4
[10-9]中和反应
1
7
4
活动: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探究
活动: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
1
8
6
活动:粗盐提纯
1
9
6
[11-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
[11-2]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
10
7
活动: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0-1] 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显色反应
活动:自制指示剂
初中化学实验 人教版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原理,掌握过滤、吸附等基本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净化原理2. 过滤操作方法3. 吸附操作方法4.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净化水?水净化的过程是怎样的?2. 讲解水的净化原理讲解水的净化原理,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步骤。
3. 演示实验演示过滤实验,讲解过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演示吸附实验,讲解吸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5. 实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讲解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如过滤原理、吸附原理等。
6. 拓展延伸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净化水?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展示水资源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吸附剂等。
2. 实验试剂:过滤实验用到的悬浮物(如泥沙)、吸附实验用到的染料(如红墨水)等。
3. 教学课件、图片等。
六、教学建议1. 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仪器、试剂是否齐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实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
4.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操作安全,提醒学生遵守实验纪律。
5. 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学习教学计划

化学实验教课计划( 2018—2019 学年)化学备课组2019-9-1九年级化学实验教课计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观点,获取悉识和技术,培育察看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育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以,增强实验教课是提升化学教课质量的重要一环。
组织和指导学生展开化学课外活动,关于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宽阔知识视线,培育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慧才华等都是很有利的。
所以,特拟订今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着重实验教课,提升学生着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顶用研究的方法去学习,领悟知识的内涵,同时在必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建。
争取将实验教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基本状况剖析九年级共有 5 个班,学生 270 人。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自然、社会学科,初中物理和生物中已认识一部分与化学有关的基础知识。
从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必定的逻辑推理和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了必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看, 80%左右的学生养成了优秀的自学习惯,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独立达成实验,但个别学困生自制力差。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各个班的同学 90%以上要求进步,态度正直,长进心强,但部分同学学习目标欠明确。
各个班发展较为平衡。
面对实质状况,在此后的教课中,因材施教,使他们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教课内容剖析新课程标准重申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踊跃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亲密化学、热爱化学并盼望认识化学的兴趣,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足发挥化学学科内容特色,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将原有的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所有改为“活动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
演示实验有:空气成分的测定、物质的变化、水的构成、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焚烧的条件、合金的性质、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酸、碱、盐的性质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实验计划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序号周次实验名称计划课时
11[1-1]水的沸腾 [1-2]胆矾的研碎
[1-3]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1-5]氧气和二氧化的性质
1
21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
32[1-6] 块状药品的取用 [1-7]粉末药品的取用
[1-8]液体的取用
1
42[1-9]酒精灯的使用和火焰温度的实验1
52活动:探究加热液体的正确方法
[1-10]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并加热
[1-11]洗涤玻璃仪器
1
62活动:仪器的连接气密性检查气体的收集1 73[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83[2-2] 检验氧气的方法 [2-3] 硫在氧气里燃烧
[2-4]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1
94[2-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6] 验证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催化作用的实验
[2-7]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
104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1 115[3-1] 水的电解实验1
125[3-2] 品红在水中扩散
活动:对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1
135活动:水的净化的探究
[3-3]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3-4] 实验室用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
147活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5-1]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5-2]用镁条的燃烧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59[6-1]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
[6-2]木炭还原氧化铜
1
1610活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探究1
1710[6-3] 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
[6-4] 二氧化碳的倾倒、阶梯蜡烛熄灭实验
[6-5]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6-6]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
1811[6-7] 一氧化碳的燃烧
[6-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
1913[7-1]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7-2]灭火的原理
活动:简易灭火器原理
1
2013[7-3]粉尘爆炸1
2114[7-4]甲烷燃烧
[7-5]用镁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2214活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1 2316[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1
2416活动: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
2517活动:铁的生锈条件的探究1
2618[9-1]溶液的形成——蔗糖溶解
[9-2]碘和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9-3]水和乙醇能否互溶
1
2718[9-4]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活动:物质溶解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探究
1
2819活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探究1
2919[9-5]溶液组成的表示
[9-6] 配制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9-7]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1
九年级化学实验计划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序号周次实验名称计划课时
11[10-1] 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显色反应
活动:自制指示剂
1
21[10-2]观察盐酸和硫酸的颜色和状态并闻其气味
[10-3]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
[10-4]浓硫酸的稀释
[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
1
32活动: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1
43[10-6]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观察
[10-7]生石灰和水反应
1
53活动: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10-8]溶液的导电性
1
64[10-9]中和反应1
74活动: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探究
活动: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
1
86活动:粗盐提纯1
96[11-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
[11-2]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
107活动: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 117[12-1]聚乙烯塑料的热塑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