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

合集下载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

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

其主要特征是: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不能上网时出现异常情绪体验,学业失败、工作绩效变差或现实人际关系恶化,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在症状表现上, 网络过度使用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长期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

网络过度使用者往往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

该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质量(体重) 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自我评价降低,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网络过度使用的分型1、网络性成瘾(cyber-sexual addiction)即网络色情成瘾,指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网络色情文学。

那些在生活中有其他方面成瘾的人更容易陷入其中,而且中年是容易陷入其中的主要年龄段。

心理学家扬克说:“网上色情成瘾就像在吸食可卡因一样。

”2、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

网络聊天成瘾指个体着迷于网络聊天,且为了消除下网后的烦躁不安而不断延长上网时间,由此获得满足感,致使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甚至就业机会受到影响,虚拟空间的网络聊天室或以网络社群的人际关系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

特别是一些有社交障碍的人、失恋者、孤僻的人,更喜欢到互联网上寻找心灵的慰藉。

长期上网聊天交友的人,自觉不自觉地“异化”了交往方式:一方面他们是网络交际的高手,与网友侃侃而谈;另一方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封闭内心世界。

3、网络强迫行为(net compulsions)指以一种难以抵抗的冲动,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

网络成瘾标准中的四大症状

网络成瘾标准中的四大症状

网络成瘾标准中的四大症状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网络成瘾的标准通常包括四大症状,沉迷于网络、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对网络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无法停止、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四大症状,以便更好地了解网络成瘾的特征。

首先,沉迷于网络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显著症状。

沉迷于网络意味着一个人过度地投入到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

这种沉迷可能表现为长时间地玩游戏、刷社交媒体、观看视频等,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沉迷于网络的人往往会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抑郁,因为他们无法摆脱网络的诱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也是网络成瘾的一个症状。

这意味着一个人无法自觉地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经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甚至影响到人际关系。

无法控制上网时间的人往往会感到内疚和无力,但却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对网络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无法停止也是网络成瘾的症状之一。

这种症状表现为一个人对特定的网络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

这可能包括玩游戏、刷社交媒体、观看色情内容等。

对网络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会导致一个人无法停止,即使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自己有害,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最后,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也是网络成瘾的一个显著症状。

这意味着一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家庭和社交活动失去兴趣,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世界中。

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会导致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甚至影响到人际关系。

这种症状往往会导致个人的社交和情感孤立,进而加重网络成瘾的程度。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的标准中的四大症状包括沉迷于网络、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对网络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无法停止、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这些症状往往会导致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甚至影响到人际关系。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不同网络成瘾者参与不同的网络活动,其满足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1.网络性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家庭关系更重;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戏中获得成就感;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大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属于前三类。

二、原因分析首先,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帮助。

其次,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未成年人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

第三,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

第四,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

第五,黑网吧的不善管理、垃圾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不法分子的感染和教唆。

三、预防措施首先,正确认知:必须明白网络对我们生活是利弊并存的,网络为我们查找信息、拓展视野、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但不科学利用会造成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次,想象厌恶疗法:检索“上网成瘾”、“网迷”、“网虫”等,大量涌出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并浏览上述文章以后,想象网络成瘾对自己的危害,比如:学业荒废,同学交流没有了,和家庭关系紧张,甚至为了上网和游戏资金而铤而走险等。

第三,拟订计划: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安排每天上网就很难按时下来,所以集中安排在周六、日为佳,时间可以稍长一点,但也不要超过2—3小时。

第四,加强交流:通过与家长、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了解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有话主动给家长、老师说,看似随意的闲谈,对自己如何上网,以及正确上网会有很大的帮助。

网络成瘾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网络成瘾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网络成瘾的看法和应对措施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对互联网使用过度、无法自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在线游戏、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的过度沉迷,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瘾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的影响1. 生理健康问题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长时间的久坐和眼睛疲劳,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长时间过度使用互联网还可能导致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从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2. 社交能力受损网络成瘾者过度依赖虚拟社交,与面对面的交流相对较少,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给他们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 学业和工作受影响过度使用互联网会使人分心,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于学习或工作,影响学业成绩或工作表现。

对于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游戏或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导致成绩下降和学业困扰。

网络成瘾的应对措施为了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意识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成瘾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学校可以开展网络成瘾教育课程,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制定合理的互联网使用计划制定合理的互联网使用计划,包括合理分配上网时间和限制特定应用程序的使用。

通过设置上网时间限制,使个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避免过度依赖互联网。

3. 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通过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让个人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参加体育活动、加入社交团体或学习新的技能等,都是良好的选择。

4.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摆脱网络成瘾非常重要。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5.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那些已经陷入严重网络成瘾的个人,寻求专业帮助是必要的。

心理咨询、康复治疗和支持团体可以提供相关支持和指导,帮助个人摆脱网络成瘾。

结论网络成瘾对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是什么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是什么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是什么网络成瘾,又称网瘾,是指个体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的一种心理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呢?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首先,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个体对上网的强烈渴望,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经常出现上网时间过长、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

其次是个体对上网行为的耐受性增加,需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频率才能获得满足感。

再次是出现戒断症状,当个体无法上网时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适情绪,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最后是个体因上网而忽视了家庭、学习、工作等重要活动,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其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个体对网络活动的控制丧失,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经常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忽视了其他重要活动。

其次是个体对网络活动的优先级增加,将上网活动置于其他活动之上,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再次是出现戒断症状,当个体无法上网时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适情绪,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最后是个体对网络活动的持续沉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无论是根据DSM-5还是ICD-11的诊断标准,网络成瘾的本质都是个体对网络活动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个体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家庭、学校、社会也应加强对网络成瘾问题的关注和干预,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预防和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总之,网络成瘾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对网络活动的过度依赖和沉迷,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

网络成瘾心理学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一些人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网络成瘾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表现及应对方法。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特征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瘾,是指个体长时间不可自拔地沉浸于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控地使用互联网,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

网络成瘾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频繁使用互联网、沉溺于虚拟世界、忽视现实生活、失去时间感、社交退缩等。

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 心理因素网络成瘾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一些具有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人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2.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也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爆炸让人们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寻找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情感满足和认同感。

3. 生物因素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基因与大脑化学物质可能影响其对互联网上刺激性内容的反应,从而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

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1. 时间观念混乱网络成瘾者常常失去时间观念,长时间沉浸于网络世界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

2. 社交障碍频繁使用互联网导致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社交中变得羞怯、自闭,丧失面对他人交流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学业或工作受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无法保持专注和持久注意力,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秩序。

4. 生理健康问题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引发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问题,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应对网络成瘾的方法1. 自我意识提升建立正确的互联网使用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克服不合理的虚拟需求。

2. 塑造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注重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并合理规划每天的工作学习生活。

3. 社会支持亲友间相互监督、支持和鼓励,在家庭、学校或社区建立健康、平等、和谐和谦虚奖励的制度。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

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网络成瘾,也称为网瘾,是指个体对互联网的过度沉迷和依赖,以至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被判定为网络成瘾呢?以下是一些网络成瘾的判定标准。

首先,时间消耗。

网络成瘾者通常会在网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他们可能会整夜不眠地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忽略了身体的疲惫和生活的规律。

他们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身体不适。

因此,时间消耗是判定网络成瘾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社交隔离。

网络成瘾者往往会因为过度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现实社交。

他们可能会减少与家人、朋友的交流,甚至完全脱离现实社交圈,只在虚拟社交平台上与他人交流。

这种社交隔离会导致他们与现实生活脱节,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行为改变也是判定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标准。

网络成瘾者可能会出现行为上的改变,比如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

他们可能会因为网络上的事件而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此外,他们可能会因为网络游戏或虚拟世界中的角色而产生自我认同,严重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最后,生活功能受损也是判定网络成瘾的重要标准之一。

网络成瘾者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忽略了饮食、睡眠等生活规律,导致生活功能受损。

他们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玩游戏而忽略了学习和工作,导致学业或职业受损。

综上所述,时间消耗、社交隔离、行为改变和生活功能受损是判定网络成瘾的主要标准。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以上情况,那么就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的表现。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网络成瘾问题,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帮助和引导,以及加强对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和预防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网络成瘾问题,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网路成瘾》课件

《大学生网路成瘾》课件

01
02
03
04
学业成绩下降
沉迷于网络导致学生学习时间 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
业成绩。
人际关系问题
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学生减 少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影 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心理健康问题
网络成瘾可能导致焦虑、抑郁 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生的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问题
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可能导 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身体健
人际关系困扰
进入大学,新的社交圈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未来迷茫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促使部分学生选择逃避现实 。
社交需求
建立人际关系
网络成为大学生结交新朋友的主要途径。
情感交流
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情感。
归属感
在网络社群中找到归属感,满足社交需求。
网络游戏的影响
游戏本身的吸引力
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和互动性强的玩法。
《大学生网络成瘾》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 • 如何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 • 结论
01
引言
什么是网络成瘾
定义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过度使用互联 网,导致明显的心理、社会和功
能损害。
诊断标准
持续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明显的 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负面影响, 且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失眠多梦
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
04
如何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01
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大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充足
的睡眠和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3、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 •4、台湾陈淑慧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诊断标准
5、陶宏开的网络成瘾10级诊断法(教材 P190)
课堂作业
•1、利用《网络成瘾测试问卷》进行自测; •2、理解并记忆网络成瘾的三大症状; •3、重点掌握并能运用10级诊断法。
THANKS
•( 1) 出现强迫性上网行为意念, 即一种难 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 • ( 2)网络耐受性提高, 即随着网络使用经 验程度的增加,原先上网所得到的主观满足感, 必须通过更多的上网时间, 才能得到与原先 相当程度的满足; •( 3) 花费大量时间在与网络有关的活动上; • ( 4) 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后果, 但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 1) 出现戒断反应, 即如果被迫离开电脑, 容 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 • ( 2) 出现人际问题, 因上网时间太长, 使原有 的生活范围发生改变, 和家人、朋友疏远; • ( 3) 出现身心问题, 为掩饰自己的上网行为 而说谎, 身体出现不适反应; • ( 4) 社会功能受损, 因上网而使重要的学习、 工作、教育或社交机会耽误或丧失。
3、你了解网络成瘾吗? A.很了解 B.大概知道一些 C.一点也不了解
调查图表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简称IAD) •伊万·戈德堡: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 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 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金伯利.扬从行为成瘾的角度出发,认为这 是一种“行为—控制失调”。(YOUNG的网络 成瘾问卷)
情绪与是否上网密切相关
•( 1) 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情绪上满足感 是脱离现实社会的, 但仍然无法控制; •( 2) 当试图减少或停止使用网络时,就会觉 得沮丧、心情低落或脾气容易暴躁; • ( 3) 意识到自己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问题 或释放不良情绪体验, 如寂寞、无助、焦虑、 沮丧或罪恶感等。
行为发生明改变
思考
近年来, “网络成瘾”的概念开始受到了不少 学者的质疑。有学者主张以“病理性互联网 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简称PIU) 来替代“网络成瘾”的提法,你认为呢?
网络成瘾的症状
•1、上网时间无法控制 •2、情绪与是否上网密切相关 •3、行为发生明显改变
上网时间无法控制
五大类型(个案) 五大类型 个案) 个案
•1、网络性成瘾 •2、网络关系成瘾 •3、网络游戏成瘾 •4、信息超载 •5、计算机成瘾
诊断标准
1、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2(扬诊断法) 诊断标准 (扬诊断法)
(1)是否沉溺于网络; (2)是否为了满足需要而增加之网时间; ⑶是否不能控制、减缩和停止使用网络; (4)当减缩和停止使用网络时是否会感到疲乏、忧郁和痛苦,或易怒; (5)上网时间是否比最初想要上网的时间长。 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 还必须至少满足后 个标准中的1个 还必须至少满足后3个标准中的 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还必须至少满足后 个标准中的 个: (1)危及到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职业; (2)对家子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遮盖真实的上网时间; ⑶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或减轻精神困扰。 只要满足“5+1”个标准 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只要满足“ 个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个标准 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
课程提要 1 2 3 4 5
课前小调查
含义 症状 诊断标准
课后作业与讨论
小调查
1、你上网都会做些什么呢? A.游戏 B.聊天及交友 C.电影,音乐 D.查找资讯 E.学习 F.其它
小调查
2、你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是 A.0~2小时 B.3~4小时 C.5~6小时 D.7小时以上
小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