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 散文诗二首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①,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②,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字词全解】①[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②[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句解】人是喜欢花的,而花也以自身的美丽惠及人,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想法新奇而美妙。

这句中的动词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段解】诗的开篇大胆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

【字词全解】③[匿笑]偷偷地笑。

【句解】写孩子的调皮、天真、稚气。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④儿,看着你工作。

【字词全解】瓣(bàn)花瓣④辨(biàn)分辨辫(biàn)辫子辩(biàn)辩论【句解】变成了花后仍然依恋着母亲,是对母亲精神上的慰藉。

【段解】“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回报是无私的,只求母亲生活得更加温馨。

第一部分(1~3):写“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⑤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⑥的小庭院时,你会嗅⑦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字词全解】⑤[沐浴]洗澡⑥[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⑦[嗅(xiù)]用鼻子辨别气味。

【句解】这句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明确:这是“我”失踪后与母亲的第一次嬉戏,或者说是对母亲第一次无私的回报。

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出香气让母亲闻到,这也正是孩子想变成金色花的原因之一。

【段解】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去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⑧,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字词全解】⑧[《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

妈妈在“我”生病 住院时用心照拂 “我”(2分)
1234567
5. 【赏语言】好的语言不仅可以塑造人物形象,还可以传情 达意。请体会文中加点词蕴含的情感。(3分) 一个人的路途,复杂的换乘居.然.没有难倒她。 答案:“居然”表示出乎意料,(1分)表达了作者对妈妈未 被复杂的换乘、漫长的车程难倒的佩服和对母亲长途跋涉 来照顾自己的心疼。(2分)
1234567
(1)【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将“部分42中学生”改为“42中部分学生”。
(2)【乙】处画线句中有的标点使用不规范,请你提出修改 意见。 答案:应删去省略号。
1234567
3. 【中考趋势·新考法】班级开展“诗词改写”趣味活动, 请你将下面这两句诗改写成一节现代诗。 要求:(1)保留原作主要意象,体现原作意境;(2)语言 凝练,具有诗意;(3)可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丰富诗 歌意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答案:示例:乌鸦的哀鸣穿透了江边结霜的枫叶,月亮落 下化作跳跃的渔火,客船中枕着寒风的是颠沛的愁容。
1234567
1234567
6. 【辨标题】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寻美组提出,可以将 标题拟为《我想你了,女儿》,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说说 你喜欢的理由。(4分) 答案:示例一:我喜欢原标题《坐绿皮火车的妈妈》,这 个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坐绿皮火车”体现 了妈妈的勤俭和能干。(2分)同时“坐绿皮火车”在文章中 多次出现,使感情抒发更加充分。(2分)
1234567
(1)现象一:读音相同,意不同。
①yīn( 阴 )影 联想↓
②林yīn( 荫 ) ③《荷叶·母亲》中的yīn( 荫 )蔽
阴暗的影子。 (枝叶)遮蔽;隐蔽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二首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的两首: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进步和超越的向往。

这两首散文诗都具有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同时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7课散文诗两首(七色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7课散文诗两首(七色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它既有散文的自由表达,又有诗歌的韵律美。散文诗是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七色花》这个具体的案例。这篇散文诗通过描绘七色花的美丽和神奇,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让我们学会如何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
1.对于散文诗中难点内容的讲解,我应该更加细致、生动,运用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课堂总结时,应该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吸收并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今天的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散文诗这一文学体裁,感受生活中的美。总之,今天的课堂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让我的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两首》(七色花)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2.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两首散文诗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融合,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3.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联想等思维方式,深入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激发创造性思维;4.强化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散文诗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优质教学课件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 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 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 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 个故事给我听。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妈妈
我(金色花)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颗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女)
子?”
嗔怪的语气。
“我不 告诉你, 妈妈。”
孩子 孩子撒起娇 来了 ,为 这句应读出孩 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 子撒娇、调皮的 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 语气。 密,不要让她知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
(孩子的调皮、快乐) 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做祷告

次 嬉
读书

去牛棚
散发香气 纯

投影书页
的 母


变回孩子 爱
dǎo

yǎn 赏“花”画,探形象 《罗摩 那》
赏“花”画,探形象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妈妈,我从_______________(字、 词、句)可以感受到。
• 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母亲。 •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母亲。 •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母亲。 •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母亲。 •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母亲。 •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母亲。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散文诗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散文诗两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观察和表达的情况?”举例说明:比如,你们是否曾经被某个自然景象所打动,想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散文诗的奥秘。
3.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体会散文诗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5.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6.学会如何将散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与自己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7.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对散文诗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5.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如《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散文诗的发展历程》等。
6.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以上作品,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提高文学批评和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7.拓展内容:关于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散文诗的创作技巧》、《散文诗的创作实践》等。
4.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散文诗二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荷叶母亲》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2.文题诠释《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

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

《荷叶母亲》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

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3.主旨《荷叶母亲》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

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荷叶母亲》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全诗最大的妙处不仅在于以荷叶喻母亲和以红莲喻儿女,而且在于以“莲”为中心构造的画面跳转与情绪流动。

4.内容解读《金色花》自开头起,泰戈尔就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小孩子活泼的想象力和小孩子那种好玩又会玩的天性。

“变成金色花”后的小孩子“只是为了好玩”,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变成什么都要时刻在妈妈身边,体现出了小孩子对温柔妈妈的依恋与喜爱。

诗末的一句“不告诉你,妈妈”,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新人教版
7
第二课时《荷叶ຫໍສະໝຸດ 母亲》冰心及其作品深情诵读
细细地品
用圈点勾画法标出风雨中看红莲中描绘 环境、红莲的表现和作者心境变化的词 句。
一写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心情:烦闷。
二写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无遮蔽。 心情:不适意,徘徊。
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 呵护及关爱,表达对 母亲的感激之情。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 你是_____ , 我是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
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 心灵枯涸时,除了你,谁能为我送来甘甜的滋润? 母亲啊,你是土壤,我是芽儿, 天上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能呵护我健康地成长?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树苗, 自然的风雪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严冬中的温暖?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船, 心中的波涛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可以依靠的地方? 母亲啊,你是轻风,我是蒲公英, 凉爽的秋天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播下种子的希望?
感受母爱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
下着。 红莲:在倾侧的 大荷叶覆盖 下不动摇。 心情:不宁的心 绪散尽。
四写看红莲 环境: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 上聚了些水珠 红莲:不摇动 心境:深深受感动
雨打红莲
借物喻人
红莲————我 荷叶————母亲 风雨————困难
托物言志
荷叶护莲
诗中借写风雨中看红 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冰心
作业设计 拓展阅读
祝天下母亲平安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散文诗二首1.知识链接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有诗意的散文性的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2.阅读考点链接修辞的表达效果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

【技法点津】(1)判断修辞手法。

分析句子的特征,确定所用的修辞手法。

(2)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

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在所用修辞手法和描写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3)紧扣主旨,分析感情,体会表达效果。

结合文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效果,如生动、深刻、准确等)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征),表达了……(感情)。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9。

3.基础考点链接语义重复(一)(1)主语赘余。

如:我们初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掉。

)(2)谓语赘余。

如: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

(谓语“悬殊”与“太大”语义重复,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差别”。

)(3)宾语赘余。

如: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工。

(宾语“任务”赘余,应删去。

)(4)定语赘余。

如:她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定语“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语义有重复的地方,应删去一个。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7。

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nì)祷.告(dǎo)嗅.(xiù)梗.(gěng)并蒂.(dì)姊.妹(zǐ)罗摩衍.那(yǎn)荫蔽.(bì)攲.斜(qī)徘徊..(hàn dàn)烦闷.(mèn)..(pái huái)菡萏2.汉字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bàn(瓣)mù(沐)浴林yīn(荫)花ruì(瑞)莲péng(蓬)心xù(绪)3.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泰戈尔(1861-1941),印度(国籍)作家、诗人。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4.语言运用——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示例]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形象地表现出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基础提升◆5.汉字积累——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B.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C.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

D.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解析:A.“臭”应写作“嗅”;B.“荫”应写作“阴”;D.“篷”应写作“蓬”。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B.“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C.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基础考点链接”】A.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些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C.你送来的材料已交给打印室,正在进行打印。

D.走进美丽的地中海公园,我禁不住驻足欣赏。

(解析:A.“这些革命战士”就是前面所说的“我们的革命先辈”,应删去“这些革命战士”;B.“在世界上”和“国际”重复,任删其一即可;C.“正在打印”就表示正在进行中,与“进行”重复,应删去“进行”。

)02 拓展阅读香椿的味道李红霞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的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

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

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

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

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

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删改) 8.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扒香椿、炸香椿、吃香椿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9.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发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10.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的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11.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照应题目(前文),深化文章主题。

1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香椿带有象征的含义,表层含义指香椿本身的味道;深层含义指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13.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请说一说原因。

[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

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爱的味道。

[示例二]眼泪的味道。

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

03 综合性学习班里要开展“感恩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14.全班每一位同学搜集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

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

书名:《________________》[示例]母亲的心母爱无言15.请给下面一幅图拟一个标题,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示例]灯下的母亲。

一位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衫,那恍惚的神情表现出慈母的不舍与担心,只好把对儿子的牵挂融注到密密的针线中。

16.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拟写一条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示例]走遍千山万水,看过潮起潮落,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始终觉得您的怀抱最温暖!不论我走多远,心中永远眷恋。

祝您母亲节快乐!泰戈尔《飞鸟集》这本诗集包括325首无题诗,其中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

诗集并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中心,只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触、思考、情思的片段的记录。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十分注重对自然的描写,一只鸟儿、一朵花、一颗星、一个雨滴、也都具有人性与生命力。

他热爱整个大自然。

他认为人类情感和自然力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或自然融入人类的感情,或人类的感情融入自然。

只有融入自然才能净化自己的生命。

自然不仅提供了暗示的形象,而且还积极的协助我们抹去人类生活中一切分离的痕迹;情人可能会分离,而这种分离将淹没与在阳光里欢笑的绿草和繁花之下。

读了他的作品,便令人觉得宇宙的活动和人生的变化是有意义的,是快乐的,便给人以无穷的勇气。

泰戈尔的《飞鸟集》曾在中国现代诗坛产生了较大影响,郑振铎译的《飞鸟集》出版后,诗坛上随感式的小诗十分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