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模板计算书

转换层模板计算书
转换层模板计算书

转换层模板计算书

转换层模板计算书

转换大梁模板支撑荷载标准值,按照梁截面尺寸分为①500×(900,1200,1400),取500×1500计算;②(600~700)×(1200~2500),取700×1500、800×2000、800×2500计算;③(800~950)×(1600~2400),取950×2400计算;

1500×1500截面梁

1.1500×1500截面梁荷载设计值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设计值:0.5×(0.5+1.5×2)×1.2=2.1KN/m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设计值:26×0.5×1.5×1.2=23.4KN/m

3)钢筋自重设计值:1.5×1.5×0.5×1.2=1.35KN/m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2.5×0.5×1/1×1.4=1.75KN/m

荷载设计值组合:2.1+23.4+1.35+1.75=28.6KN/m

1.2次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间距50mm,跨度为550mm,但为保证钢管主楞与立杆的连接,采用每排立杆为双立杆的型势,双立杆间间距100mm,因此计算单元取550mm,双立杆间的距离可忽略。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基本上为均匀荷载,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q=28.6kN/m

按无限跨梁计算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可]

(2)挠度验算

[可]

1.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48×3.5mm的脚手架钢管,间距为550mm。考虑到目前市场所用钢管材料壁厚普遍在3mm左右,因此按照48×3mm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钢材的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由于荷载q并不满布于主楞上,因此为简化计算,按照最不利情况,即荷载q在主楞上满布,2跨连续梁计算:

弯距:Mmax=0.125 ×ql2=0.125×31.46×4002=629200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3)立杆支座反力计算

按照2跨连续梁、主楞范围内均布荷载计算,计算单元为沿梁长度1跨,即550mm。

作用在梁下主楞立杆上的均布荷载为q=28.6kN/m

支座反力Fmax=1.25×q×l=1.25×28.6×0.4m=14.3kN<27kN(查施工手册立杆稳定承载力)

用扣件连接的边支座F边=0.375×q×l=0.375×28.6×0.4m=4.29kN

由于边支座用扣件连接,为防止扣件在荷载作用下失效,在立杆与主楞的扣件下必须再加一个扣件。

2700×1500截面梁

2.1700×1500截面梁荷载设计值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设计值:0.5×(0.7+1.5×2)×1.2=2.22KN/m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设计值:26×0.7×1.5×1.2=32.76KN/m

3)钢筋自重设计值:1.5×1.5×0.7×1.2=1.89KN/m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2.5×0.7×1/1×1.4=2.45KN/m

荷载设计值组合:2.22+32.76+1.89+2.45=39.32KN/m

2.2 次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间距50mm,跨度为500mm,可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基本上为均匀荷载,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q=39.32kN/m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2.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间距为500mm,可按简支梁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梁下布置3根立杆,按2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距:Mmax=0.107×ql2=0.107×28.09×3502=368189.68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

3800×2000截面

3.1荷载设计值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设计值:0.5×(0.8+2×2)×1.2=2.88KN/m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设计值:26×0.8×2×1.2=49.92KN/m

3)钢筋自重设计值:1.5×2×0.8×1.2=2.88KN/m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2.5×0.8×1/1×1.4=2.8KN/m

荷载设计值组合:2.88+49.92+2.88+2.8=54.48KN/m

3.2 次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间距50mm,跨度为550mm与250间隔布置。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基本上为均匀荷载,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q=54.48kN/m,

木方次楞间距50mm,则作用在单根木方次楞上的荷载为q1=q/(800/50)=3.45kN/m 103

(按2跨连续梁计算)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3.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间距为250、550mm间隔布置。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支架立杆间距400,在梁下设3排立杆,按2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距:Mmax=0.125×ql2=0.125×54.48×4002=1089600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4800×2500截面梁

4.1荷载设计值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设计值:0.5×(2.5×2+0.8)×1.2=3.48KN/m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设计值:26×0.8×2.5×1.2=62.46KN/m

3)钢筋自重设计值:1.5×2.5×0.8×1.2=3.6KN/m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2.5×0.8×1×1.4=2.8 KN/m

荷载设计值组合:3.48+62.46+3.6+2.8=72.34KN/m

4.2次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

采用80×50mm的木方,间距50mm,跨度为550mm与250mm间隔布置,计算单元按2跨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基本上为均匀荷载,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q=72.34kN/m

木方次楞间距50mm,则作用在单根木方次楞上的荷载为q1=q/(800/50)=4.52kN/m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4.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两根并排的48×3.5mm的脚手架钢管,放置在顶托最上端,间距为550mm、250mm间隔布置。考虑到目前市场所用钢管材料壁厚普遍在3mm左右,因此按照48×3mm 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钢材的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支架立杆间距400,在梁下设3排立杆,按2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距:Mmax=0.125×ql2=0.125×72.34×4002=1446.8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5950×2400截面梁

1荷载设计值计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设计值:0.5×(2.4×2+0.95)×1.2=3.45KN/m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设计值:26×0.95×2.4×1.2=71.14KN/m

3)钢筋自重设计值:1.5×2.4×0.95×1.2=4.1KN/m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2.5×0.95×1.4=3.325KN/m

荷载设计值组合:3.45+71.14+4.1+3.325=82.015KN/m

2次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间距50mm,跨度为550mm与250mm间隔布置,计算单元选取为2跨,按2跨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基本上为均匀荷载,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Q=82.015kN/m

木方次楞间距50mm,则作用在单根木方次楞上的荷载为q1=q/(950/50)=4.32kN/m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间距为550mm、250mm间隔布置。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支架立杆间距320mm,在梁下设4排立杆,按3跨连续梁计算。

弯距:Mmax=0.1ql2=0.1×69.07×3202=707276.8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σ=M/W=707276.8/166666=4.24N/mm2 <fm=17N/mm2

因此,合格。

(2)挠度验算

[可]

6180mm厚楼板

6.1转换层楼板模板支撑荷载标准值(即计算每平方米荷载,楼板厚180mm)

1)模板及支架自重设计值:0.5×1.2=0.6KN/m2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设计值:0.18×24×1.2=18 KN/m2

3) 钢筋自重设计值:1.1×0.18×1.2=0.24 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设计值:2.5×1.4=3.5KN/m2

荷载设计值组合:0.6+18+0.24+3.5=9.52KN/m2

6.2楼板底模次龙骨验算

a.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间距150mm,跨度为800mm,可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基本上为均匀荷载,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

[可]

(2)挠度验算

[可]

6.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48×3.5mm的脚手架钢管,间距为800mm,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钢材的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7梁侧模验算

4.7.1500×1200截面梁

4.7.1.1砼侧压力计算

砼自重取24KN/m3,强度等级为C50,塌落度为14~16cm,采用导管卸料,浇筑速度为1.8m/h,砼温度取20℃,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1)、砼侧压力标准值:

t0=200/(T+15)=200/(20+15)=71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000×71×1.2×1.15×1.81/2=582KN/m2

F2=γcH=24×1.2=28.8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2=28.8KN/m2

砼侧压力设计值:

F=F2×分项系数×折减系数=F2×1.2×0.85=28.8×1.2×0.85=29.376KN/m2

2)、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8-66为4KN/m2

荷载设计值为4×1.4×0.85=4.76KN/m2

3)、F`=F+4.76=34.136KN/m2

7.1.2次龙骨(内楞)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板,间距200mm,跨度为500mm,可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按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7.1.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48×3.5mm的脚手架钢管,间距为500mm,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钢材的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对拉螺栓采用Φ14mm,纵横

间距均为500mm,净截面积A=105mm2,

N容许=17.8KN

对拉螺栓承受的拉力为:N=F`×A=34.136×0.5×0.5=8.534KN< N容许

对拉螺栓的应力为:σ=N/A=8.5×103/105=81N/mm2<170N/mm2(可),满足要求。

7.2700×2000截面梁

4.7.2.1侧压力荷载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000×71×1.2×1.15×1.81/2=582KN/m2

F2=γcH=24×2=48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1= 48KN/m2

砼侧压力设计值:

F= 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F1×1.2×0.85=48×1.2×0.85=48.96KN/m2

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8-66为4KN/m2

荷载设计值为4×1.4×0.85=4.76KN/m2

F`=F+4.76=53.72KN/m2

7.2.2次龙骨(内楞)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板,间距200mm,跨度为400mm,可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右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按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7.2.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48×3.5mm的脚手架钢管,间距为400mm,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钢材的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对拉螺栓采用Φ14mm,纵横间距均为400mm,净截面积A=105mm2,

N容许=17.8KN

对拉螺栓承受的拉力为:N=F`×A=53.72×0.4×0.4=8.6KN< N容许

对拉螺栓的应力为:σ=N/A=8.6×103/105=81.9N/mm2<170N/mm2(可),满足要求。

7.3950×2500截面梁

4.3.3.1侧压力荷载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000×71×1.2×1.15×1.81/2=582KN/m2

F2=γcH=24×2.5=60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1= 582KN/m2

1、砼侧压力设计值:

F= 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F1×1.2×0.85=582×1.2×0.85=56.94KN/m2

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8-66为4KN/m2

荷载设计值为4×1.4×0.85=4.76KN/m2

F`=F+4.76=61.7KN/m2

7.3.2次龙骨(内楞)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次龙骨采用80×50mm的木板,间距200mm,跨度为500mm,可按连续梁计算,次龙骨截面和计算简图见图。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弹性模量:

次龙骨上的荷载按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7.3.3主龙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主龙骨采用48×3.5mm的脚手架钢管,间距为400mm,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毛截面:

惯性距:

抵抗弯距:

钢材的弹性模量:

主龙骨受到次龙骨传来的集中荷载,简化为均匀荷载计算,取两支点跨中之间为计算单元,化为线荷载:

弯距:

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可]

(2)挠度验算

[可]

对拉螺栓采用Φ14mm,纵横间距均为400mm,净截面积A=105mm2,N容许=17.8KN,对拉螺栓承受的拉力为:N=F`×A=61.7×0.4×0.4=9.87KN< N容许

对拉螺栓的应力为:σ=N/A=9.87×103/105=94N/mm2<170N/mm2(可),满足要求。感谢您的阅读!

梁,500×8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 梁截面高度 H=8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85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7.13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17.140=15.426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5.43+1.40×5.40)×0.80=20.857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80.00×1.50×1.50/6 = 30.00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作者: ————————————————————————————————日期: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5; 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40X70 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1 剖面图 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 ,踏步高度为175m 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21 ×0.175×25+0.10×25/αcos =5.104 kN / ㎡ 其中:根据图纸可得α=31° 故αcos =?31cos = 0.857 q1 = 5.104×1+0.5×1 = 5.604 kN/m; α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 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1、5;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1、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 5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 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70、00;40X70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α1-1 剖面图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踏步高度为175m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0、17525+0、1025/=5、104 kN/㎡其中:根据图纸可得 α=31故== 0、857q1 =5、1041+0、51 =5、604 kN/m;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21=2 kN/m; 2、强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为垂直与面板的均布荷载,q=(1、 25、604+1、42)=8、162kN/m 最大弯矩M=0、 18、1622502=510 12、5Nm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510 12、5/37500 =1、360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360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1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其中q =q1=5、604 =5、92 50、857 =4、802 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

模板施工方案计算书

附录1掉头隧道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1.1. 顶板支架模板计算 1.1.1.计算参数 结构板厚700mm,顶板与侧墙设置500×500倒角,计算采用倒角处最大板厚1200mm,层高5.36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2.00N/mm2,顺纹抗剪强度 fv=1.40N/mm2 ;支撑采用Φ48.3×3.0mm钢管: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 6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2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6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5.00N/mm2。 图1.1.1-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正立面图

图1.1.1-2闭口段支模体系搭设平面图

图1.1.1-3闭口段支模体系搭设横向立面图

图1.1.1-4闭口段支模体系搭设纵向立面图 1.1. 2. 顶板底模验算 1. 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计算宽度(m) 板厚(m) 系数 设计值 ①底模自重 0.30 kN/m2 × 1.0 ×1.2 = 0.36kN/m ②砼自重 24.00 kN/m3 × 1.0 × 1.2 ×1.2 = 34.56kN/m ③钢筋荷载 1.1kN/m3 × 1.0 × 1.2 ×1.2 = 1.58kN/m ④ 2.50 kN/m2 × 1.0 × 1.4 = 3.50kN/m 施工人员 及施工设 纵向剪刀撑 间距4000

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40kN/m 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 q2 = 36.5kN/m 2. 顶板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L=250mm ,计算跨数5跨。 底模厚度18mm,板模宽度=1000mm W=bh 2 /6=1000×182/6=54000mm 3, I=bh 3/12=1000×183/12=486000mm 4。 3. 内力及挠度计算 a.①+②+③+④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 M =-0.105, M 1=K M q 1L 2 =-0.105×40.00×2502=-262500N ·mm 剪力系数K V =0.606 , V 1=K V q 1L=0.606×40.00×250=6060N 图1.1.2-1顶板底模板荷载示意图 b.①+②+③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 M =-0.105, M 2=K M q 2L 2=-0.105×36.50×2502=-239531N ·mm 跨中弯矩系数K M =0.078, M 3=K M q 2L 2=0.078×36.50×2502=177938N ·mm 剪力系数K V =0.606, V 2=K V q 2L=0.606×36.50×250=5530N 挠度系数K υ=0.644, υ2=K υq ,2L 4/(100EI) =0.644×(36.50/1.2)×2504/(100×6000×486000)=0.26 mm

200×500梁模板(120板)计算书

200×5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概况 模板设计立面图

模板设计平面图三、荷载设计

W=bh2/6=200×152/6=7500mm3,I=bh3/12=200×153/12=56250mm4 q=γGΣq Gk+1.4Σq Qk=1.35×[0.5+(24+1.5)×0.5]×0.2+1.4×(1+2)×0.2=4.418kN/m 1、抗弯验算 M max=0.125ql2=0.125×4.418×0.3172=0.055kN·m σmax=M max/W=0.055×106/7500=7.399N/mm2≤f m=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 max=0.625ql=0.625×4.418×0.317=0.875kN τmax=3Q max/(2bh)=3×0.875×103/(2×200×15)=0.438N/mm2≤f v=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0.521ql4/(100EI)=0.521×4.418×3174/(100×6000×56250)=0.689mm νmax=0.689mm≤[ν]=min[l/150,10]=min[317/150,10]=2.113mm 符合要求!

1G Gk Qk =1.35×[(0.5+(24+1.5)×0.5)×0.317]+1.4×(1+2)×0.317=7.002kN/m 次楞自重荷载:q2=γG Q=1.35×0.033=0.04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F1=γGΣN Gk+1.4ΣN Qk= [1.2×(0.5+(24+1.1)×0.12)+1.4×(1+2)]×0.317×(0.6-0.2/2)/2=0.667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F2=γGΣN Gk+1.4ΣN Qk= [1.2×(0.5+(24+1.1)×0.12)+1.4×(1+2)]×0.317×(1.2-0.6-0.2/2)/2=0.667kN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3=γGΣN Gk=1.35×0.5×0.317×(0.5-0.12)=0.081kN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4=γGΣN Gk=1.35×0.5×0.317×(0.5-0.12)=0.081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次楞弯矩图(kN·m) M max=0.766kN·m σmax=M max/W=0.766×106/4490=170.545N/mm2≤f m=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模板支撑体系专家论证计算书

截面过大梁安装 地下室中一部分梁截面过大需要另行计算,以梁KL5(500mm×1850mm)为计算对象。 一、截面过大梁模板安装步骤 1、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满堂红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详见专项方案。 2、脚手架在梁两侧部位立杆间距为8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400mm, 水平杆步距1500mm,在梁的中部加设一根立杆作为支撑,沿梁跨度方向间距400mm,梁底支撑小横杆间距为400mm。在小横杆下部与立杆连接处需使用两个扣件,降低扣件发生滑移的可能。 3、梁侧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梁侧模次楞采用50mm×80mm方木2根 合并垂直于梁方向设置,沿梁跨度方向均匀布置,间距250mm。主楞采用2根φ48×3.5mm的圆钢管沿梁长方向设置,主楞竖直方向为5排,主楞到梁底距离依次是200mm、500mm、800mm、1100mm、1400mm,采用M12对拉螺栓连接两侧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250,梅花形布置。梁底楞采用50mm×80mm方木4根,沿梁底水平方向均匀布置。下设支撑顶杆1排,间距400mm。底部小横杆间距400mm。 4、严格控制小横杆的标高,以保证上部梁顶标高。小横杆标高调整完毕后 将梁轴线引到脚手架上,开始铺设梁底模板。 5、为防止架体在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水平位移,架体在梁下位置单独设剪刀 撑。 6、梁底板铺设完毕后开始支设侧模及安装侧模的主次楞,在保证梁模板的 尺寸,平整度等指标后,开始加固模板。 7、模板加固完毕后对模板进行检查,并对模板拼缝处,孔洞处做处理,防 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生漏浆。 8、模板完成之后,对支设模板过程中留下的垃圾及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整 体的清洁度,以便于进行下一步施工。 9、当梁的跨度大于4m时框架梁应该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 10、梁成型后的模板见下图:

歌山满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1、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 2、结构施工图纸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5、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6、项目部可组织的资源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建设项目I标段宿舍楼工程 2.建设地点:西宁市 3.建筑面积:9689.93㎡ 4.建筑层数:地上六层 5.建筑高度:22.20 6.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8.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三、施工要求 本工程内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 1、构造和设置要求: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立杆、纵横水平杆、斜杆等组成,各种杆件采用Ф48mm、壁厚2.8mm钢管,立杆一层采用5m,标准层及顶层采用 3.2m横杆长度采用6m。 (2)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连接,直角扣件用于两根呈垂直交叉钢管的连接,旋转扣件用于两根呈任意角度交叉钢管的连接,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的对接连接,承载力直接传递到基础底板上。 (3)扣件与钢管的接触面要保证严密,确保扣件与钢管连接紧固。 (4)扣件和钢管的质量要合格,满足施工要求,对发现脆裂、变形、滑

丝的后禁止使用。 2、施工工艺 根据结构受力分析,脚手架立杆纵横距为0.9~1.2m,步距 1.7~1.8m,框梁下立杆纵距为0.45~0.5m。纵横方向每隔5m布设一道剪刀撑,并与水平杆连接牢固。 施工流程:①树立杆→②摆放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③纵横向水平横杆,并与相应立杆连接(加设斜撑杆)→⑤搭接第二步纵横向水平横杆→⑦搭设剪刀撑 3、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前应报审批准,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开始工作。拆除时,周围设围栏或警戒标识,划出工作禁区禁止非拆卸人员进入,并设专人看管。 (2)拆除顺序应从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允许上下同时作业,本着先搭后拆,按层次由上而下进行,脚手架逐层拆除。 (3)拆下来的架料、扣件要分类堆放,进行保养,检修。 4、脚手架的安全防范措施:。 (1)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构架杆件、整体性构建、连接紧固件。却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2)人在架设作业时,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3)每班工人上架工作时,应现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在排除和能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直到安全后方可正常作业。 四、满堂脚手架方案对比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现验算楼板100mm~120mm,梁脚手架承载计算,立杆为纵距la,立杆横距为lb,步距h=1.8m,模板为14mm的竹胶板钢管计算参数为:钢管立杆截面积A=397mm2,立杆回转半径按照壁厚 2.8mm,经计算为i=16mm,截面惯性矩I=1.02×106mm4,弹性模量E=2.06 ×105N/mm2,截面模量W=4245mm3,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0.205kN/mm2荷载计算参数: 模板与木块自重: 0.35KN/㎡

600×1800梁模板计算书

600×1800梁模板A(扣件式,梁板立柱不共用) 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 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5+1.5)×1.8)+1.4×2,1.35×(0.1+(25+1.5)×1.8)+1.4×0.7×2]×1=59.841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5+1.5)×1.8]×1=58.077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5+1.5)×1.8]×1=47.8kN/m 1、强度验算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58.077×0.152+0.121×1.764×0.152=0.145kN·m σ=M max/W=0.145×106/37500=3.85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47.8×1504/(100×10000×281250)=0.054mm≤[ν]=l/250=1 50/250=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58.077×0.15+0.446×1.764×0.15=3.542kN 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58.077×0.15+1.223×1.764×0.15=10.281kN 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58.077×0.15+1.142×1.764×0.15=8.386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 q2l=0.393×47.8×0.15=2.818kN R2'=R4'=1.143 q2l=1.143×47.8×0.15=8.195kN R3'=0.928 q2l=0.928×47.8×0.15=6.654kN 五、小梁验算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4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4×14/6=32666.667mm3,I=bh3/12=1000×14×14×14/12=228666.6 67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29.77 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1=28.0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8.006×0.12+0.117×1.764×0.12=0.03kN·m σ=M max/W=0.03×106/32666.667=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23.05×1004/(100×5400×228666.667)=0.013mm≤[ν]=L/250=100/250=0.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8.006×0.1+0.45×1.764×0.1=1.2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8.006×0.1+1.2×1.764×0.1=3.292kN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 第二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湘桂·盛世名城一期B区工程1#楼,位于广西灵山县,东临燕山路,西接江滨一路,北面紧临荔香路,南向鸣珂江,西靠小鹤山。18层商住楼,主体一、二层为商铺,三层至十八层为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5238.94㎡,其中一、二层商场建筑面积:2923.77㎡,住宅建筑面积:22315.17㎡。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3.3 m,建筑高度为56.1 m。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编制超高结构(1-A~1-H轴交1-1~96轴部分和1-H~1-W轴交1-3~1-93部分)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该两部分层高分别为14.7 m和9.9 m,最大梁截面600㎜×1600㎜,最大板厚250㎜。 第三节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现梁按600×1600,板按250mm厚,支撑高度按14.7m进行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安全验算。其它梁、板构件参照此进行施工。 第四节材料选择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第五节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

梁侧模板计算书.

梁侧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承04k c4k 1×[1.35×0.9×34.213+1.4×0.9×2]=44.089kN/m2 左上翻部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γ0[1.35×0.9×G4k+1.4×φc Q4k]=

1×[1.35×0.9×34.213+1.4×0.9×2]=44.089kN/m2 下挂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213 kN/m2 左上翻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213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左侧支撑表:

模板设计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

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承=1×44.089=44.089kN/m q1静=γ0×1.35×0.9×G4k×b=1×1.35×0.9×34.213×1=41.569kN/m q1活=γ0×1.4×φc×Q4k×b=1×1.4×0.9×2×1=2.52kN/m M max=0.125q1L2=0.125×q1×0.32=0.496kN·m σ=M max/W=0.496×106/37500=13.22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1×34.213=34.213kN/m νmax=0.521qL4/(100EI)=0.521×34.213×3004/(100×10000×281250)=0.513mm≤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左下挂max=1.25×q1×l左=1.25×44.089×0.3=16.53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左下挂max=1.25×l左×q=1.25×0.3×34.213=12.83kN 2、右下挂侧模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专家论证大跨度井字梁模板及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组织设计附计算书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4) 1、材料准备 (4) 2、设备准备 (4) 四、施工进度计划 (4) 五、技术准备 (4) 1、技术措施 (4) 2、木模板、木方加工质量要求 (5) 3、木模板的安装准备 (5) 4、施工工艺流程 (5) 5、检查与验收 (5) 六、支撑体系搭设 (6) 1、梁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6) 2、屋面板模板支撑体系技术参数 (7) 3、注意事项 (9) 七、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 (9) 1、梁模板安装 (9) 2、顶板模板安装 (10)

3、混凝土浇筑 (10) 八、模板的拆除 (10) 九、各项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要求 (11) 1、进场材料质量标准 (11)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1) 3、模板拆除要求 (13) 4、成品保护措施 (13) 5、模板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3) 十、安全施工管理 (14) 1、安全组织保障 (14) 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 3、监测监控 (15) 4、应急预案 (15) 十一、劳动力计划 (15) 十二、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15) <一>井字梁部分 (15) <二>框架梁部分 (22) <三>屋面板部分 (29)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建筑系列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年版)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2011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 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五层9-12轴之间大会议室层高为 4.5m,会议室梁为井字梁结构,梁高1250mm-1000mm,梁宽300mm,梁间轴距2400*2300mm,2400*2700mm,井字梁支撑高度为3500mm,纵横跨度轴距各为21600mm,16900mm。四周屋面框架梁高1200mm-1500mm,梁宽为400mm,跨度轴距为7200mm,6900mm。屋面板B、C 轴模板支撑高度为4630mm,边跨模板支撑高度为4380mm。 本层结构模板支撑体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项目部成立此项工程技术质量小组,负责监管施工全部过程,确保模板支撑体系质量及施工质量。 技术质量小组组长:项目经理 小组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小组成员: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安全员、材料员 三、材料与设备准备 1、材料准备

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模板计算书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1、荷载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分为荷载标准值和荷载设计值,后者是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得出的。 (1) 荷载标准值 模板工程的荷载标准值包括新浇混凝土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柱、梁、墙等构件,还应考虑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1)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对普通钢筋混凝土,采用25KN/m 3,对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表4-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表4-1 计算项目 均布荷载(KN/m 2 ) 模板及小楞 2.5 立杆 1.5 立杆支架 1.0 3)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表4-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表4-2 计算项目 均布荷载(KN/m 2 )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 用)15/(2000+=T t 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oC ;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一般取2m/h ;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 1.2; 2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5)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表4-3)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表4-3 向模板内供料方法 水平荷载(KN/m 2 ) 溜槽、串筒或导管 2 容积小于0.2m 3 的运输器具 2 容积为0.2~0.8m 3 的运输器具 4 容积大于0.8m 3 的运输器具 6 (2) 荷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为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表4-4是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 表4-4 序号 荷载类别 类别 分项系数 编号 1 新浇混凝土自重 恒载 1.2 A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活载 1.4 B 3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载 1.4 C 4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恒载 1.2 D 5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载 1.4 E 2、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表 表4-5 项次 项 目 荷载组合 计算承载能力 验算刚度 1 平板及其支架 A+B+C A+B 2 梁底板及其支架 A+B+C A+B 3 梁、柱(边长≤300mm )、墙(厚≤100mm ) 的侧面模板 C+D D 4 大体积结构、梁、柱(边长>300mm )、 D+E D

支撑体系要点

模板支撑体系 混凝土结构的感念:是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现浇结构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成型的。 模板结构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它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形成,保持其位置的正确,并承受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荷载。 模板支撑体系的组成:面板、支楞、支撑、连接件 模板工程设计的原则: 实用性:模板要保证构件形状尺寸和相应位置的准确,且构件简单、支拆方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经济性: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减少支拆用工,实现文明施工。 安全性: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 模板支撑体系的质量控制: 一、通过计算来控制:根据现有结构规范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技术人员必须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校核计算。 二、通过构造性加固来进行控制: 1、增加水平连杆

2、底部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3、设置连续斜撑 4、增加立杆截面 三、从监督管理制度来进行强制性控制: 1、实行严格的编制、审核、审批制度 2、对施工方案的内容要明确要求: ①模板支撑必须有计算书 ②细部构造大样图 ③制作、安装及拆除施工程序、方案和安全措施 ④模板工程安装完毕,按设计要求检查验收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2、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架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杆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脚手架相连。 3、模板安装必须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4、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现浇混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1)

中迪国际社区 高 大 模 板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中迪国际社区项目部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二月十日

目录 模板及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2 1、编制依据3 2、工程概况3 3、架体搭设;4 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布置6 4.1 模板系统搭设要求6 4.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12 5、模板施工方法13 6、模板质量要求及拆除条件17 7、安全注意事项19 8、高大模板安全及验收要求23 9、突发事件分险分析26 9.1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及职责27 9.2由项目经理任队长,技术、安全土建工程师任副队长28 9.3应急准备和响应通用要求28 10模板计算书29 模板及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文 1.2《进一步加强工程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2)19#文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X(JGJ162-2008) 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11) 1.7建质[2009]8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 50204-2015 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X》GB 50666-2011 2.0《建筑结构荷载规X》GB 50009-2012 2.1《建筑安全生产检查标准》JGJ 59-2011 2.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X》JGJ 80—1991 2.3已经审核、审批通过《施工组织总设计》未罗列的国家、省市地方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X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等相关文件亦应参照执行。 2、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XX东方恒达房地产开发XX 2、设计单位:XX海迈建筑工程设计XX 3、地勘单位:达州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XX 4、质量监督单位:XX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 5、安全监督单位:XX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 6、监理单位:XX西华工程招标监理XX 7、施工单位:XX金马建筑工程XX 8、建设地点:XX市枣山物流商贸园区GC2015-3号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内附计算书)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2二模板支撑设计......................................... 2三梁模板与支撑架计算................................... 3 1 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参数............................... 3 2 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4 3 梁模板侧模计算....................................... 5 4 立杆稳定性验算:..................................... 6 5 钢管扣件验算: ........................................ 6四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 6 1 荷重计算:........................................... 7 2 楼板底模验算(按五等跨连续计算) ..................... 7 3 木楞验算(按两等跨连续梁验算) ......................... 8 4 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8 5 钢管扣件验算: ........................................ 8五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8 1 模板制作............................................. 9 2 梁、板模安装......................................... 9

600×1600大梁侧模板计算

梁侧模板计算书 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600mm,高度16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5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45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 对拉螺栓布置5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 100+250+400+400+3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50mm,直径12m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4。 3 5 8 3 5 8 3 5 8 3 5 8 1 6 m m 模板组装示意图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38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28.380=25.542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4.000=3.600kN/m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36m。 荷载计算值 q = 1.2×25.542×0.358+1.40×3.600× 0.358=12.759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5.75×1.80×1.80/6 = 19.31cm3; I = 35.75×1.80×1.80×1.80/12 = 17.38cm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