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古代诗歌,非常具有感情意味,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的教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古代诗歌学术论文篇一古代诗歌意境透析摘要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要把握诗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意象、比较、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领悟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
“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
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
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感悟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
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
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
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
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
诗词的议论文

诗词的议论文引言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
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诗词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传统文化的珍宝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被视为珍贵的遗产。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重视诗词的学习和创作。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观察和反思。
他们的诗词作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通过研究古代的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貌、人民的思想意识和历史事件。
2. 情感的表达方式诗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它通过精巧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语言魅力,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无论是表达喜悦、愤怒、悲伤还是思考人生的意义,诗词都能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诗词常常被用作表达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情感。
3. 美的追求诗词是一种美的追求。
在创作诗词时,诗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追求音韵的和谐、形象的生动、意境的深远以及语言的美感。
诗人们注重诗句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对字句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一种美的感觉。
这种美感是综合了音乐、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使人欣赏时产生审美愉悦的感受。
4. 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现代社会对于诗词的需求大大减少。
人们更倾向于追求速度和实用性,对于诗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关注度不高。
然而,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
在当今快节奏、功利主义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而诗词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我、发现内心的美,给予心灵一片宁静的净土。
结论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它能够表达情感、追求美感,同时也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篇一:古代诗歌鉴赏论文古代诗歌鉴赏论文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倒塌的古典建筑和堡垒,蕴含了浓浓的文学韵味,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学会读懂古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而诗歌给予读者自由诠释的空间比较大,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审美解读,所以除了一般的词句疏通之外,不宜再延续传统的精细讲解的分析方法,更不要提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的释读了。
古代诗歌因为其精美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极高的比例。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在诗歌的阅读鉴赏中,应了解诗歌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会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见高质量的诗歌分析和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心构思与艺术概括能力,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具有独特的功效。
下面将从四方面谈谈古代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一、从题目着手,推敲内容主旨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窗口,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拿到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诗歌的题目。
因为诗歌的题目一般会揭示出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或是题材。
例如陆游所创作的《咏梅》一诗,用于抒发感情的“咏”字再加上代表物象的“梅”,揭示着这是一首诗人将自己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一具体事物的托物言志诗;又如出自“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亦可轻而易举地读出这是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来寄予作者特殊心情的咏史篇二:诗词鉴赏论文品味—中华诗词之美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品味古代诗词时,我们并不是毫无头绪的,我们可以从题目,诗眼,诗的意境,作者心境,作者所在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修辞手法,引用的典故,抒情手法,诗所抒发的感情等方面入手。
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我们就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1中国古典诗词是优美的、是智慧的,是有生命力的。
爸爸的书架上有很多书籍,我在翻找喜爱的书籍时,发现了一本《给孩子的古诗词》。
今年暑假,我在这本书作为我的暑期课外读物,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古诗词中蕴含了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蓄积了古代诗人的所有灵性、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嘉莹,是一位研究古诗词的专家,书中共收录作品二百一十八首,其中包括一百七十七首诗和四十四首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这里面的一些诗歌我以前也读过几首,比如说《春晓》、《回乡偶书》等等。
通过阅读,我发现了一些好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另外在读古诗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字的读音平常都没有注意,比如,饮酒二十首中“而无车马喧”的“车马”要读ju马;还有“飞鸟相与还”的“还”要读huan;“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读xian;过故人庄的“青山郭外斜”的“斜”念xia,还有很多字的诗中读音和现在读音都是有区别的。
在读了诗词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只要是有感觉。
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有灵魂的,是可以传承的`。
我还发现了《给孩子的古诗词》是个系列丛书,其他系列还有对散文、地理、历史等知识的介绍,我决定要把这些书一本本的认真读一读,一定会增加的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的。
中国诗词的恒久魅力和时代价值作文2成长路上,总有着自己的一片蓝天,自己的一方乐土,在这片蓝天中翱翔,在乐土中寻觅真正的自己。
也许拥有着那样一份宝贝,便有了心的归宿。
而你,诗词,便是将我心牵住的那样神器。
小时呀呀学语,在奶奶的推车里,总是念着奶奶手中小小的册子中的类似儿歌的古诗词,那一首《江南》,让年幼的我随着鱼儿的嬉戏,游东逛西,观南赏北,将那一幅有着水乡清墨韵味的荷中图,在那朗朗上口的`诗歌中展现给我。
【议论文】文化墨宝――古诗词 议论文范文600字

【议论文】文化墨宝――古诗词议论文范文600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墨宝,它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描绘出了中国人民的丰富文化底蕴和无穷智慧。
古代诗人们借助汉字的美妙组合和语言的优美表现力,创作了一系列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首先,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中华文艺传统的代表。
古代诗人们通过对自然、人生、感情等方面的描绘,深刻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爱好和人文素质,提供了非常多的思想和道德下的指引。
古诗词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古诗词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古代诗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在追求艺术风格方面的探索。
诸如杜甫的雄浑豪放、李白的豪放洒脱、苏轼的豪嘯清曲,胡适云:“每一首诗都是艺术,它不仅有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有艺术感。
”因此,古诗词的艺术价值无疑是不可替代的。
再次,古诗词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和推广的媒介和工具。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始的传统文化日趋淡漠,人们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的陈迹,古诗词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现在,许多都市人更喜欢读繁琐单一,缺乏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流行文化作品。
而古诗词因为具有浅显易懂,高度艺术化特征,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和追捧,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独特的汉字文化和优美的语言风格,弘扬民族文化。
总而言之,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它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宝库,更可以成为我们文化的代表和推广者。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珍惜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光荣历史和丰富遗产,才能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人类优秀文化。
【议论文】诗词_600字

【议论文】诗词_600字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诗词之美源于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通过简练而有力的文字,将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它以简洁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和对仗的音韵,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无论是唐诗宋词的豪放风格,还是元曲明清的婉约风格,都展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简短的文字,杜甫展现了边塞的凄凉和思乡之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诗词承载着深邃的思想和哲理。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思想表达。
诗词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感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月夜的美丽景色,更表达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们对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诗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它记录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象。
诗词通过对人、事、物的描绘和议论,使人们对历史和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描述,折射出了唐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展现了白居易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以其独特的审美魅力、深邃的思想和哲理,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心灵之美的表达。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诗词的传统,用诗词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

关于诗歌的议论文(通用)诗歌的谈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绚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灿烂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化,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唯恐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供应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学问,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学问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索、讨论过程,纸上谈兵,经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支配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获灵感?闻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登记来。
是呀,经常积累,时时做有预备的头脑,何须等到"支配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看、擅长预备的1/ 17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意,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自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但生活语言与写作语言究竟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语体,照实辑录生活语言,那只是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对生活语言加以适当的再创作才是艺术。
古诗体现古典情怀论文

古诗体现古典情怀论文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古诗,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漫步古诗苑,我们品味诗的芬芳,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留连忘返。
在古诗的百花园中,我们情愿长醉不愿醒!总体设计思路:本节综合性学习,是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我采用的总体思路是“拓宽古诗的疆界”。
除了比较传统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比如朗读、背诵外,还采用了在古诗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诗配画”、“古诗素描”、“古诗吟唱”等形式,以期让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阻隔体会古人情怀,品味古诗魅力。
介绍温家宝“以诗言志”论工作的事,激励学生积极学习古诗词,学以致用提高素养。
活动目标:1.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丰富多彩。
2.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
3.积累运用古诗词,提高文化素养。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对古诗文有一定量的积累,有初步的认识和基本鉴赏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次专项梳理,进一步积累古诗句;引领学生体验诗句的语言美感,较为深入的理解作者借助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过程:一、拟一个亮丽的标题赏千年奇葩,品古典情怀二、安排一个激荡心灵的导语我心目中的古诗词,是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是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狂放;我心目中的古诗词,是陶渊明的南山秋菊,苏东坡的滔滔大江,李清照的梧桐细雨……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百花园,赏千年奇葩,品古典情怀。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领略美感,打开思路,目的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
三、学生活动第一环节: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大比拼第一环节:争先恐后赛古诗一、词句抢答1.东风不与周郎便。
2.伤心秦汉经行处。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此事古难全。
5.足蒸暑土气。
6.因思杜陵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情感价值意义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
而如果将中国古代文学比喻成一副古色古香的国画,《诗经》则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中共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初期,被汉代儒学学者奉为经典。
《诗经》的作者并非一人,产生的地域也很广。
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关于诗歌是如何收集至朝廷的有两种说法。
一是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
另一种说法是: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
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
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
《诗经》对后世的价值取向及文学方面都有深远影响,甚至对历史社会生活的展现都有重大意义。
后人对《诗经》有极高的评价。
孔子曾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
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显示出《诗
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诗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
”
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诗经》。
一次是与上大夫壶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
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诗无达诂”正是董仲舒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
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
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诗经里通过简单诗句表达出来的情感,在现在的我们读来仍然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擦出美丽的火花。
诗歌是不灭的,诗歌中所流传的情感也是不灭的。
古今的情感在诗经里有着一样的高洁与华美,甚至是更深沉次的人生价值意义蕴
含。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人类男女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瘏,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郑风?出其东门》
对于亲情,《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
“诗三百”中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
《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人伦理想。
自《诗经》以来,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凝结其中的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亲情,构成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华彩乐章。
父母这一生对于子女的爱是没办法用世界上任何言语表达的,这一直是牵绊我们作为子女一生的情感。
在几千年的诗经里,我们一样能看到这孝文化的传承。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小雅·蓼莪》
这首被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的《小雅·蓼莪》,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父母为了养育子女成人,所要经历的艰辛。
《蓼莪》虽然是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独自表白的方式讲述,早年因家庭贫困、被迫外出谋生,但是回家时父母已双双去世。
哀痛的是他生活好转、丰衣足食之后,却没有机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谈不上对父母养老送终,而遗憾终身。
但真因为这不能报答父母恩情,才让人更感痛到那,父母当初为了抚养自己受尽劳苦,积劳成疾,而现在二老却同自己人世相隔。
孩子出外打拼多年之后,本以为可以衣锦还乡,孝敬父母,让年迈的双亲享受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可这一切也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正是千百年来子女心中的痛,这篇诗歌真切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诗里所要表达的那份情感,“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我们难道一定要理解成男女之情吗?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相互赠礼珍重。
我们成为朋友不是为了美丽的琼玉,而是在这份赠送的礼物里背后的真挚友谊。
正因为我们的友情难得相成,我们
才要更要珍重这份情感,无论是能不能给彼此最大的物质拥有。
可是现在的人们只顾着给另一半准备礼物过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却忘记身边朋友的也送上祝福,友情要是断了联系就会像无水源的河流,慢慢的干涸,那友情也就会慢慢的淡去。
《诗经》中对情感的表达如此生动感人与其表现手法分不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对于后代的诗歌有着极大的启发,也是后代诗歌在形式上的鲜明借鉴,对整个诗歌的发展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诗经》作为古典诗歌的典范,对后世影响之大,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自(楚辞》以来,其情感价值一直贯串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几乎在所有的大诗人的作品里都闪耀着它的光辉。
诗经里的诗,从大篆,到隶书,到楷书,从竹简,到缣帛,到纸,历经了无数次的抄写印刷,可幸的是诗歌中的情感价值非但没有被磨灭,反而愈发鲜艳醒目。
诗经里所寄予的人生价值意义就这样慢慢的在古今年华里散发着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