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精制新工艺的发展

合集下载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已学普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实验、生产学习、综合训练等环节相配合,完成培养高级一线操作、一线生产管理、石化产品销售专业高等技术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训练,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石油炼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为学生不断深入学习掌握石油化工生产领域新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必要条件。

二、课程目标通过《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课程的学习,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工工程师。

即能正确判断和解决石油化工工程实际问题、具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石油化工技术系统、了解石油化工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1、知识目标能正确判断和解决石油化工工程实际问题;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石油化工技术系统;了解石油化工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

2、能力目标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具有更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3、素质目标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取得中级(含中级)以上化工总控工或有机合成工资格证书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使学生在已学普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实验、生产学习、综合训练等环节相配合,完成培养高级一线操作、一线生产管理、石化产品销售专业高等技术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训练,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石油炼厂的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具体课程设计路线如下:以燃料油生产技术课程遵循:原料→生产过程→产品。

原料:来源→要求→组成和性质→评价→处理。

炼油工业发展史-文档

炼油工业发展史-文档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互迪的国家之一。

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中就有“高奴有清水可”的记载。

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引述西晋张华于公元267年著《博物志》中的一段记载,对石油有了较详细描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莒,注地为沟。

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燃极明,与膏无异。

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

”“石油” 一词的出现则始于北宋沈扌舌著的《梦溪笔谈》:“挪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基出脂水即此也”(见彩图)。

至北宋神宗时期(1068〜1085),中央军器监属下的作坊中就有加工原油的“猛火油作”和使用猛火油的器械“猛火油柜” o可见此时石油已用于军事。

但将石油进行加工利用,并形成炼制工业,则始于19世纪初的欧美。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现在石汕炼制匸业己成为最大的加工工业之一。

石油炼制工业发展史炼油工业的产生1823年,俄国杜比宁三兄弟在莫兹多克建立俄国的第一座釜式蒸镭工厂炼制石油。

1854年,美国B.西利曼建立最早的原油分懈装置。

I860年,美国人W.巴恩斯代尔和W. A.艾博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建造了美国第一座炼油厂,投资15000 美元。

至19世纪末全世界已建设了许多炼油厂或炼油装置,大都采用釜式间歇蒸馅或釜式连续蒸憎,主要生产照明用的煤辿。

当时,汽汕和重质汕没有找到用途,一度成了炼油厂难以处理的废料。

1876年,俄国根据化学家Zl. 14.门捷列夫的提议,建造了一座从重质油大规模炼制润滑油的工厂。

不久,石油润滑油开始在各个应用领域取代动植物油脂。

随后,发明了燃烧重质油的喷嘴(燃烧器),重质油开始用作锅炉燃料,并逐渐成了各工业部门以至铁路和水运部门不可缺少的燃料。

特别是将这种液体燃料用于军事以后,石油的作用更加扩大了。

近代炼油工业19世纪80年代初,煤油灯因电灯的发明而相形见纟出,并逐渐被淘汰。

特别当19世纪末叶,汽车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相继问世以后,汽油和基迪很快取代灯用煤油的地位。

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

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

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概述大豆精制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品,其制备过程中的水解工艺对油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解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对油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及其对油品质的影响。

第一章水解工艺的基本原理1.1 水解反应原理大豆精制油的水解工艺是通过将大豆油中的甘油脂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两部分,以达到油品的分离和提纯。

水解反应原理主要基于脂肪酸与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产生甘油和相应的金属盐。

1.2 水解催化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水解工艺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钾、氧化铁等。

不同的催化剂在水解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是水解工艺优化的关键。

第二章水解工艺参数的选择2.1 水解温度水解温度是水解反应速度的关键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水解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会增加,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油品的氧化和降解。

因此,在确定水解温度时需要综合考虑反应速度和油品质的影响。

2.2 水解时间水解时间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的时间长度。

适当延长水解时间可以提高水解反应的完整性,但过长的水解时间可能会导致油品中不良组分的生成,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确定适合的水解时间。

2.3 水解pH值水解pH值是指水解反应体系中的酸碱度,对于水解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酸碱度可以调节水解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一般来说,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速率较快,但过强的碱性条件可能会导致油品质的下降。

因此,选择适当的水解pH值是保证油品质的关键。

第三章水解工艺对油品质的影响3.1 水解工艺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水解工艺中,脂肪酸部分会被分离出来,对油品的脂肪酸组成具有直接的影响。

水解程度的增加会导致脂肪酸组分的改变,进而影响到油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特性。

3.2 水解工艺对甘油含量的影响水解反应将甘油从大豆油中分离出来,水解程度的增加会导致甘油含量的降低。

油站油品调和技术与应用

油站油品调和技术与应用
油品调和技术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航空煤油调和工艺优化
01
02
03
04
总结词
通过优化航空煤油调和工 艺,提高油品质量和稳定 性
确定调和配方
根据航空煤油的质量指标 和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 调和配方。
优化调和流程
通过实验和模拟,优化航 空煤油的调和流程,包括 进料、混合、加热和冷却 等环节。
检测与控制
农业机械领域
农业机械领域对油品调和技术应用广泛,主 要涉及润滑油和液压油的调制。通过调制适 合农业机械使用的油品,可以满足农业机械 对油品性能的需求,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寿 命和效率。
农业机械领域对油品的性能要求较为特殊, 需要考虑到油品的抗氧化性、防锈性、抗磨 性等指标。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农业机械
01油品Leabharlann 和技术概述油品调和技术定义
油品调和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工艺和设备,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油品进行混 合、分离、提纯和精制,以达到所需的油品质量和性能指标的过程。
该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化学工程、石油炼制、油品分析等,需要综合运 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油品调和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能源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油品需求 的多样化,油品调和技术在保障油品 供应、提高油品质量和降低能耗等方 面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高效节能调和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 实现了油品的快速调和和低能耗生产。这种工艺不仅 能够提高油品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01
油品调和技术面临 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油品质量不稳定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油品质量不稳定是油品调和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 油品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流程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流程

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流程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油中的杂质和硫化物去除,提高柴油的品质和环保性能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柴油加氢精制工艺的流程。

首先,原油经过预处理,将其中的大部分杂质去除。

这一步包括沉淀、过滤和脱水等过程,旨在去除原油中的固体颗粒、水分和可溶性杂质。

经过预处理的原油会被送至加氢装置。

其次,原油加氢。

原油加氢是指将原油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去除其中的硫化物和一些其他杂质。

加氢装置中包括催化剂床,催化剂床中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的进行。

在加氢过程中,硫化物会被催化剂吸附并转化为硫化氢,其他的杂质则会被催化剂转化为较低的分子量化合物。

经过加氢反应后的原油会被送至分离装置。

然后,原油分离。

在分离装置中,经过加氢的原油会被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首先是将气体组分将从液体组分分离出来,然后再将液体组分分离成不同油品。

柴油是其中重要的产品之一。

分离出来的柴油可以进行后续的处理操作。

最后,柴油进行后处理。

柴油后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柴油的品质和环保性能。

后处理包括脱色、脱臭和脱硫等过程。

在脱色过程中,柴油会通过吸附剂床,使其颜色变浅。

在脱臭过程中,通过蒸汽冲洗,去除柴油中的异味。

在脱硫过程中,通过添加脱硫剂,将柴油中的硫化物去除,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加氢、分离和后处理等几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原油中的杂质和硫化物可以被有效去除,从而提高柴油的品质和环保性能。

这是炼油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流程,也是保障柴油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炼油技术

炼油技术

炼油技术炼油工业是我国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世界范围内,原油的加工能力在不断的提升,但是炼厂的数量却在不断的减少,这说明炼厂的规模在趋于大型化。

而原油中的重油和低硫原油的产量也在增加,炼油厂装置构成趋向于加工重质含硫原油,深度加工以提高轻质油收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清洁燃料,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

近年来,国内外炼油技术围绕环境保护和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在清洁燃料升级换代、润滑油基础油升级换代、深度加工多产轻质油品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发展,以下是目前主要炼油技术概论:1、加氢裂化技术加氢裂化是当今最受青睐的一项先进炼油技术。

它以减压重瓦斯油、催化循环油、焦化重瓦斯油为原料,生产芳烃料(石脑油)、喷气燃料、超低硫柴油、裂解生产乙烯的原料和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尾油)。

加氢裂化优点是能将劣质石油馏分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可以生产催化裂化所不能生产的优质催化重整石脑油和优质航空煤油,从而弥补催化裂化的不足。

近年来加氢裂化技术的进展,主要是开发加氢裂化新工艺(如UOP公司的HCycle工艺和 APCU工艺),适应不同炼厂的需要,同时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降低操作压力,减少氢消耗,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2、渣油/重油加工技术减少重燃料油生产是当今世界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

尽管目前催化裂化单炼和掺炼渣油的能力已占到催化裂化总能力的25%以上,但并不是所有的渣油都能通过催化裂化加工。

如果渣油的残炭质量分数>10%、金属的质量分数>(1.0—1.5)×10-4,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装置也难以承受越来越高的催化剂费用和越来越长的停工时间。

加上轻质油品需求增长、轻质原油和重质高硫原油价差扩大、重质含彤高硫原油供应的比例扩大等因素,特别是延迟焦化能够加工廉价的重质高硫高金属渣油和焦化汽油经过加氢后还能用作裂解生产乙烯的原料,因而延迟焦化就成了渣油加工最受欢迎的技术,成为许多炼油厂优选的渣油加工方案。

油品调和技术简介

油品调和技术简介

油品调合技术简介概述 (2)第一部分燃料油调合组分油 (4)第二部分主要调合油性能指标意义 (6)第三部分油品调合方法 (8)第四部分油品调合模型及调合优化软件 (12)概述石油炼制工业呈现出规模大型化、技术现代化和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种持续稳定地增长。

出于技术经济的综合考虑,加上炼油装置工艺的局限性,各炼油装置生产的许多一次产品油性能一般都不能直接满足各种油品质量的要求,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类产品质量的要求。

一次产品油就常常称为半成品油或基础油等。

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优化工艺,常常需要在一次产品油中加入添加剂,或通过双组分、多组分半产品油按不同比例的调合,充分利用不同组分油的物化性质,发挥各自的优良性能,相互取长补短,以达到用户要求的产品质量。

随着汽油及柴油升级新标准的实施、润滑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更加推动了油品调合工艺技术的发展,并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产品质量及性能。

汽油、柴油的质量升级和润滑油的高质量要求,使炼油厂为满足新的质量要求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为此,应该通过油品调合手段,在满足汽油、柴油和润滑油指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组分汽油、柴油及其他基础油,按一定的配方进行凋合而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合格的高品质汽油、柴油。

油品调合是炼油企业石油产品在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油品储运专业一项技术基础工作。

油品调合工作要求严,技术性强,涉及知识面广。

油品调合工作不仅要求具备油品物性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仪表自控知识等,还需要有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安全环保意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油品调合工作就是要用最少优质的原料、以较短的时间,调出完全合乎质量要求的产品,而且尽可能实现调合一次成功,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所谓油品调合,就是将性质相近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石油组分按规定的比例,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一定的设备,达到混合均匀而生产出一种新产品(规格)的生产过程。

中国废润滑油再生的技术问题和难点

中国废润滑油再生的技术问题和难点

xx废润滑油再生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中国废润滑油再生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几十年,经过了太多困难和机遇,虽然经过起起伏伏,但技术还是有不少的发展,下面把现有的情况加以简单介绍.一、技术的发展历程润滑油再生经过了以下几个步骤1、简单精制阶段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还没有个体企业,一些国有或集体单位把自己的废润滑油回收后简单精制(包括过滤或酸碱洗)本单位回用2、简单蒸馏-精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开始,利用简单蒸馏,然后简单精制进行利用,简单蒸馏即是用水抽子或蒸气抽真空,真空度最高达到几千帕甚至上万帕,再回收油品比较好的情况下还可,随着润滑油添加剂品种的增多,简单蒸馏已不能精制,表现出很大局限性。

精制最初是酸碱洗,后来发展到高温白土精制,还有工艺比较成熟的溶剂精制。

3、高真空蒸馏-复杂精制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高真空机组技术的成熟。

人们开始使用高真空技术,真空度高温度低,使温度降至300度以下,精制也开始向复杂的精制发展二、现有工艺的问题废油再生工艺基本上分三部分预处理+蒸馏+精制,大家对此有误区,比如分子蒸馏只是废油再生的蒸馏部分,比如加氢只是废油再生的精制部分,白土精制也是精制部分,絮凝只是废油再生的预处理部分,现在废润滑油很难用三部分的其中一部分生产出合格的基础油。

所以废油再生的朋友一定要考察三个部分。

下面分别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

1、预处理部分预处理部分主要是过滤絮凝等,我曾经看到河北一家单位,蒸馏之前用一个很大的板框机进行过滤,为后面的蒸馏打基础,实际即增大了投资,又不起多大作用,因为在升温过程中添加剂分解又产生了渣子,预处理简单过滤即可,江苏有一家单位采用絮凝,这是我见到的通用性最好的絮凝剂,一般的絮凝剂只是对某一种油品起作用,但这种絮凝剂通用性还是可以的,这说明一些报刊杂志说很难选出一种通用絮凝剂不难了,但只絮凝不经过蒸馏生产的油品仍然不好。

另外也有用碱作预处理的,除了流动性不好外,重油几乎没有人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精制新工艺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润滑油基础油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环保、法律的要求及政府严格控制,以及润滑油消费市场对低碳、高品质产品自身增长的需求和扩大,因此对精制基础油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工艺要求。

在环境保护方面加氢精制技术是最友好的最佳精制技术。

但是设备要求高、投资大,氢气来源是一项较大的投资,审批手续严格,操作技术水平高,产出的油质等级也是最佳油品。

溶剂抽提精制技术是目前对环境污染较少的一种工艺,但是投资也较大,工艺流程环节多,占地多,而且有少量污物产生,如废水、废白土。

因此对大多民营企业也是滑而不实,不切实用。

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多数采用酸、碱、白土精制技术投资较少,设备工艺简单,但是精制出的油质最差、环境污染最严重,是政府、环保法严格禁止发展的技术项目。

通过酸、碱、白土精制基础油,品质差只能为低级油品使用,不管哪种精制工艺都需要加热,只是加热温度有所不同,而且使用的压力大小不同。

而在使用L1909-2分子修复剂,必需在负压条件下用气体携带法使油分子分离,根据不同原料油的性质,使油分子分流出不同温度段的品质油。

L1909-2是一种活性盐复合修复剂,对油分子有修复作用,而且能控制酸值的大小,阻止
油分子高温条件下产生游离酸和硫化氢,但是它必须在负压下与200度以上的条件下产生作用,通过L1909-2修复剂工艺技术,可降低油分子的蒸发温度而且油质的抗氧化安定性很好,油品色度为0.5到1.0,在闪蒸的过程中油分子不易裂解,所以产生的废气极少,能保留原油的油分子结构,达到真正的循环经济能源,再利用的技术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无废物料产生,无需白土渣、酸渣、废水排放,对环境能做到无污染,而且设备投资少,操作容易,工艺要求层次单一。

但是对产出的油品的测试要求严格,在实用L1909-2的工艺过程中,如环烷基减二线油,可将基础油分为四段,轻质油、低闪点油、高闪点油和渣油,总体油品收率较高,出渣率低,抗氧化在日照100小时以上,色度不变,所产出的基础油均能达到溶剂抽提工艺的标准,是民营企业推广的一种新技术。

如果在设备工艺上完化多能式结合降凝工艺,可以建一套完整的多样功能设备,适应多种原料的精制加工。

如废油减一、二、三线、蜡油等又能去味,提高闪点,进行分段切割,提高经济价值,降低酸值,占地面积小,投资可大可小,申报手续简单,应是受民营企业的欢迎。

设备工艺技术,也是环保达标工艺技术,是目前国内投资少、见效快、环保节能、低碳、最理想的加工技术、与试剂最佳结合。

供稿人:刘永生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