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小儿液体疗法

合集下载

第4章 液体疗法修正

第4章 液体疗法修正

[临床表现]
与代谢性碱中毒类似。
[治 疗]
主要针对原发病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同时合并两种以上单纯酸碱平衡紊乱
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碱性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但可看作是无张液。
5 % GS 10 % GS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
体内代谢
GS —— CO2 + H2O + 能量 故葡萄糖溶液在液体疗法中看作无张力液体
为平衡细胞内外液钾补充)
禁忌:静脉直推,可能引起心肌抑制、死亡!
高钾血症(血K≥5.5mmol/L)
[病因]
钾入量过多:输入钾过快、浓度过 高 肾排钾减少:肾功能衰竭等 钾分布异常:休克、溶血及严重挤
压伤等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
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严重时弛缓性瘫痪,尿潴留,呼吸 肌麻痹 心率缓慢,心律紊乱,甚至心跳停止。
[治 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防止钾进入过多。 3、紧急治疗:血清钾>6.5mmol/L或有心电图异常者 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①10%葡萄糖酸钙0.5~1ml/kg缓慢静脉滴注。 ②5%碳酸氢钠3~5ml/kg静滴(最多不超过100ml)。 ③ 20%葡萄糖2g/kg(溶液)加胰岛素(每4g糖加1U) 在30~60分钟静滴。 ④排钾利尿剂。 ⑤透析疗法。
[治 疗]
⑴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⑵改善循环、
肾脏、呼吸的功能后,轻度酸中毒可以
自行缓解,不必应用碱性药;
⑶pH<7.30补充碱性药:①常首选5%碳
酸氢钠(5%SB);②其用法是:在无条 件化验、病情严重者可用5%SB,5ml/kg/ 次,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5mmol/L,或 11.2%乳酸钠,3ml/kg/次;有条件化验者, 可用公式计算SB量,ML=BE*0.5*体重 (kg),先给半量,用葡萄糖稀释3.5倍 (1.4%SB)的等渗液。分次给,注意病 情变化、复查血气分析。

04小儿液体疗法

04小儿液体疗法

新生儿出现惊厥
伴有饮食较差
较大儿童可有性格的改变
呕吐,汗出等症状
与低血钙临床表现类似
⑴早期补钙;
补钙中抽搐症状无改善时
⑵输液治疗中出现 抽搐者 应考虑到低镁血症(可
及时可给 10%葡萄糖酸钙 测定血清镁,有助诊断)
5~10ml静脉注射 q6h/次 25%硫酸镁0.1ml/kg/次,
⑶必要时重复使用
每日3~4次深部肌肉注射
疾病中受疾病或环境影响,发生水和电解质的代 谢障碍,导致体液平衡紊乱,致使病情加重。甚则可 危及小儿生命。
㈣ 意义:临床能够正确掌握小儿液体疗法,对儿科 危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小儿液体疗法(二.体液平衡 )
⒈体液分布 体 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间质液---指血管外液体,又称组织液 血 浆---指血管内液,又称血液
失水占体重 <5%
中度脱水 6%-10%重度Fra bibliotek水 >10%
(%)
50ml/Kg
60-100ml/Kg
100~120ml/Kg
口 腔 粘 膜 口欠湿润
口干欲饮
极度干燥
前囱、眼窝 凹陷不明显 凹陷明显
深度凹陷
眼泪、尿量 啼哭有泪
啼哭少泪
啼哭无泪
尿量稍减
尿量减少
尿量极少
皮 肤 弹 性 皮肤稍干
肤干苍白
肤干花斑
40~45 10~15 5
80 70 65 55~60
小儿液体疗法(二.体液平衡 )
二.小儿体液平衡 ⒋ 水的代谢特点 ⑴显性失水,以不含盐为主。可以饮服白开水或静脉 滴入5%葡萄糖液即可; ⑵大量出汗所致失水者,则需要适当补充钠盐溶液。 ⑶正常人每日分泌的消化液,大部分在体内再吸收; ⑷小儿年龄越小,消化液交换亦快,临床常容易因消 化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水和电解质的丧失。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年龄
肾脏排酸、排钠、产氨能 力差
7
1
小儿体液平衡的调节
水的交换: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细胞内外(跨膜)——渗透压(晶体)
血管内外
——胶体渗透压+流体静压
Na+——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的主要溶质 K+ ——保持细胞内液容量的主要溶质 血浆蛋白是维持血浆容量的主要溶质
1
8
小儿体液平衡的调节
1 6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三)水代谢的特点
生长发育快 需水量(ml/kg) • 水的需要量大 细胞组织增长 <1year 120~160 • 水交换率大:尿液, 新陈代谢旺盛 不显性失水增多 1~3y 100~140 不显性失水,大便, 摄入量相对多 交换率高 汗液 4~9y 70~100 缺水耐受差 体表面积大 • 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 10~14y 50~90 肾浓缩稀释功能不完善 呼吸频率快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未完善 活动量大
临床表现
• 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 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弛缓性瘫痪,尿潴留,呼吸 肌麻痹 • 心血管系统:心肌收缩无力,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心律紊 乱,甚至心跳停止。心电图显示T波高尖呈帐篷状; 血钾达7~8mmol/L时,P波扁平或消失,P-R间期延长, QRS波增宽,R波振幅降低,S波加深,S-T段压低; 血钾≥10mmol/L时,增宽的QRS波与T波融合成正弦样波 形,出现各种紊乱的心电图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
1 18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 失水=失钠 失钠>失水 失水>失钠 血钠浓度 130-150mmol/L <130mmol/L >150mmol/L 体液丧失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 病史特点 呕吐,腹泻,胃 营养不良伴慢性 伴有高热,不显性失水、 肠引流,肠瘘, 腹泻,水进入多, 出汗多而给水少,钠盐 短时期饥饿 长期限盐,烧伤 进入多,尿崩症,脱水剂 临床特点 典型脱水表现 易发生休克,头 脱水表现轻,皮肤粘膜 痛,嗜睡,抽搐, 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昏迷 不安,肌张力高,惊厥 发 生 率 最多见 次之 少见

儿科学 小儿液体疗法

儿科学 小儿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小儿的生理特点一、小儿体液的组成及分布1、体液的组成:人体内所含液体称体液,体液是一种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葡萄糖、蛋白质、尿素等有机物及钠、钾、钙、镁、氯、HCO3-等无机物。

2、体液总量:小儿体液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体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越高。

新生儿体液总量占体重80% 婴儿约占70%学龄儿童约占65% 成人约占60%原因:小儿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水排泄代谢产物肾脏浓缩功能差,尿量多体表面积相对成人大,不显性矢水较多机体0.5-0.3%的水用于迅速的体格生长,这是成人不需要的。

3、体液分布体液分为三大区:血浆区、间质区、细胞区前二区的体液合称为细胞外液,后一区为细胞内液小儿细胞外液主要是间质液,占的比重较大(足月38%、1岁25%、儿童20%、成人15%),而胞内液和间质液与成人相似(占比例较固定40%),间质液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故在维持各区之间的液量恒定上起重要作用。

血浆占5%。

4、机体内主要电解质成分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以K+、Mg2+为主,阴离子以蛋白质和有机磷酸盐为主;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CL-、HCO3-以为主;5、体液的交换血浆区与间质液区的体液交换: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外区和细胞内区的体液交换:通过细胞膜机体与外界的交换:入量口服(90~95%)、氧化食物(5~10%)→体液→出量肾排泄(40~50%)、大肠(3~10%)、肺及皮肤(40~50%)、保留生长所需(0.5~3%)。

所以从尿排出不是总入量的100%。

另外每天从消化道分泌各种消化液数量非常大,其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正常情况下均完全吸收,最后从粪便中仅排出约100ml。

若有吐泻则影响其消化与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以至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成人:唾液1500 ml,胃液2000 ml,胆汁700 ml,胰液800 ml,肠液3000 ml共8000 ml)6、体液的调节体液的渗透压平衡:血浆渗透压范围为280—320mmol/l,在此范围内称等渗性;低于此范围为低渗性;高于此范围为高渗性;在体液中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

2024年儿科液体疗法医学课件

2024年儿科液体疗法医学课件

儿科液体疗法医学课件引言:儿科液体疗法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儿童在多种病理状态下体液平衡的维持和调整。

由于儿童在生理、解剖、代谢等方面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儿科液体疗法具有其特殊性。

本课件旨在系统介绍儿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液体类型、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以提高临床医生在儿科液体疗法方面的专业素养。

一、儿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1.1体液平衡的重要性体液平衡是指体内水分与电解质浓度的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生理功能的需要。

对于儿童而言,体液平衡的维持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身体比例与成人不同,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需求更为敏感。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液平衡的维持对于细胞增殖、器官发育和功能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2儿科液体疗法的分类(1)维持性液体疗法:用于补充儿童正常生理需要的水分和电解质,如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

(2)纠正性液体疗法:用于纠正儿童已存在的体液失衡,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如高渗盐水、碱性液体等。

(3)预防性液体疗法:用于预防某些疾病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体液失衡,如预防脱水、预防低钠血症等。

二、常用液体类型及适应症2.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一种等渗液体,含有0.9%的氯化钠,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近。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维持儿童正常的生理需要,补充因腹泻、呕吐、烧伤等原因引起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

2.25%葡萄糖盐水5%葡萄糖盐水是一种等渗液体,含有5%的葡萄糖和0.9%的氯化钠。

5%葡萄糖盐水主要用于补充儿童因疾病或治疗过程中消耗的葡萄糖和水分,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

2.3高渗盐水高渗盐水是指渗透压高于生理盐水的液体,如3%盐水、5%盐水等。

高渗盐水主要用于纠正儿童低钠血症,以及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等疾病。

2.4碱性液体碱性液体是指pH值高于生理盐水的液体,如碳酸氢钠溶液等。

碱性液体主要用于纠正儿童酸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儿科液体疗法的治疗策略3.1评估液体需求在进行儿科液体疗法前,应全面评估患儿的液体需求,包括生理需要、病理状态、液体丢失量等。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PPT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PPT课件

10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水代谢的特点
水代谢的特点
水的调节功能不成熟 年龄越小,肾脏的浓缩、稀释
功能愈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 质紊乱。
11
水、电解质紊乱
水的紊乱
水中毒

脱水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12
脱 水(dehydration)
定义:指水的摄入不足和(或)丢失过多,
致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减少,还伴钠、 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儿科学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危重病症的液体疗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输液室
1
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体液代谢的特点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的紊乱 脱 水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混合溶液 口服补液的溶液
17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①神经肌肉症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②心血管症状:心肌兴奋性增高、心率
失常、心电图改变。

③肾脏损害:多尿、夜尿、口渴、多饮。 治疗
⑴治疗原发病
⑵口服补钾:3-4mmol/kg(200-300mg/kg)
⑶静脉补钾:4-6mmol/kg(300-450mg/kg)
注意事项
①浓度:不超过0.33g/kg,<6g/天 ④见尿补钾
18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混合溶液
口服补液的溶液
19
液体疗法常用液体
液 体 等渗 高渗

儿科教学课件-液体疗法

儿科教学课件-液体疗法

实践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熟悉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特点和需 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解释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 ,增强家长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适感。
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 己的技能和能力,为患儿提供更好的 治疗服务。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
总结词
及时纠正脱水,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脱水是儿科常见的急症,需要及时补充体液。对于轻度脱水患儿,可采用口服补 液盐的方式;对于中重度脱水患儿,需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快速补充体液,同时 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二: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总结词
预防脱水,调整饮食结构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制定合适的补液方案,以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对于酸碱平衡失调的患儿,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补液种 类和速度。
补充能量和营养
对于营养不良或消化吸收障碍的患儿,应适当补充能量和营养,以 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液体需求
01
02
加强液体疗法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液体疗法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相对薄弱,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技术 支持等手段,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液体疗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 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
高热
高热时,患儿的代谢率增高,应适 当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同时注意补 充因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导致患儿呼吸急 促、出汗等症状,应根据情况适当 补充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

儿科学液体疗法课件-2024鲜版

儿科学液体疗法课件-2024鲜版

营养支持
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支持,提 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患儿感染指标和生命 体征变化,评估感染控制效果

2024/3/27
19
05
家长参与和护理指导建议
2024/3/27
20
家长如何观察孩子脱水情况并寻求帮助
观察孩子的一般状况
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口腔黏膜 湿润度等,了解是否存在脱水症状。
监测尿量及尿色
尿量减少、尿色深黄可能是脱水的表现,家 长应密切关注并记录。
注意体重变化
定期称量孩子体重,观察体重是否有明显减 轻,以判断脱水程度。
2024/3/27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一旦发现孩子有脱水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 子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1
家庭护理中如何正确实施口服补液计划
选择合适的补液剂
26
不断提升儿科医生临床技能,保障儿童健康
加强儿科医生液体疗法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学术交流会议等方式,提高儿科医生对液体疗法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
完善儿科临床诊疗规范
制定和完善儿科临床诊疗规范,明确液体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 量和安全。
2024/3/27
关注儿童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
维持生命活动
液体是细胞内外环境的重要组 成部分,参与各种生理化学反 应,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024/3/27
营养物质的运输
液体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能 够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各组 织器官,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 。
代谢产物的排泄
液体能够将机体代谢产生的废 物运输到排泄器官,如肾脏、 皮肤等,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Na+平衡的调节
? 体液容量及Na+平衡的调节 细胞内液容量的调节——体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容量改变——钠及阴离子含量 肾是调节Na+及细胞外液容量平衡的主要器官
控制肾Na+排出的内分泌有二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钠素
1
11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
1
4
一、小儿体液平衡一的、小特儿体点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体液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间质液量减少
?血浆、细胞内液量相对比1 较稳定
5
一、小儿体液平衡一的、小特儿体点液平衡的特点 (二)体液中电解质组成
细胞外液
Na
+、Cl
-、HCO
3
Na +占阳离子 90%
细胞内液
K
+、Mg
++、HPO
尿量
少尿
口渴喜饮 有
心率增快 有
脉搏
可触及(减弱)
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
呼吸
深,也可快
神志精神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皮肤灌注 正常,稍干燥,四肢稍凉
皮肤弹性 较差
前囟眼窝 明显凹陷
眼泪

黏膜
干燥
1
14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脱水程度
重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 10%以上)
尿量
严重少尿或无尿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 3-5%)
尿量
正常或稍减少
口渴喜饮

心率增快

脉搏
可触及
血压
正常
呼吸
正常
神志精神 神志清,精神稍差,
皮肤灌注 正常,四肢温
皮肤弹性
正常
前囟眼窝 正常或稍凹陷
眼泪

黏膜
湿润或稍干燥
1
13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脱水程度
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5-10%)
新不显陈性代失谢水旺增盛多
1~3摄交y 换入率量高相对100多~140
4~9体缺y 水表耐面受积差大70~100
肾浓10~缩1呼4y稀吸释频功率能快不50完~9善0
肾小管活重动吸量收大功能未完善
肾脏排酸、排钠、产氨能
力差
1
7
小儿体液平衡的一调、小节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水的交换:细胞膜 毛细血管壁
细胞内外(跨膜)——渗透压(晶体)
口渴喜饮 非常明显
心率增快 有
脉搏
明显减弱
血压
低血压
呼吸
深和快
神志精 迷
极度萎靡,淡漠,昏睡甚至昏
皮肤灌注 减少,出现花纹,四肢厥冷
皮肤弹性 极差(≥2秒)
前囟眼窝 深凹陷
眼泪无黏膜源自非常干燥115
1
16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脱水程度
1
17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24
与成人相似,但生后数天内血钾、氯、 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
1
6
一、小儿体液平衡一的、小特儿体点液平衡的特点
(三)水代谢的特点
? 水的需要量大
年龄生长发育需快水量(ml/kg) 细胞组织增长
? 水交换率大:尿液, 不显性失水,大便, 汗液
? 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
<1year
120~160
血管内外
——胶体渗透压+流体静压
Na+——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的主要溶质 K+ ——保持细胞内液容量的主要溶质 血浆蛋白是维持血浆容量的主要溶质
1
8
小儿体液平衡的一调、小节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水、Na+平衡的调节 ? 体内水和电解质出入平衡的调节
出: 皮肤、呼吸——水分 汗、尿、粪——水、电解质
入:饮食;代谢食物或机体糖、蛋白质、 脂肪产生的水

? 经肾排钾过多
? 细胞内外分布异常
Hypokalemia
1
20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临床表现 ?心肌兴奋性增高,心律
?
低钾血 ?
神心经血肌管肉系系统统::??和氯尿肾?回的失心?第大?浓小偶心兴肌钝肌呼肠吸回常跳一、缩管可电奋无或肉吸鸣,骤心心收吸发图功排性力消弛肌音心停音动收H生显能钾室;低过降,失缓麻减C减房示O差减扑钝速低腱,性痹弱室S少3动、、,少T-,反严瘫;,传,增段或心心尿,导骨射重痪腹肠降发加颤脏衰量泌阻骼迟时,胀麻低动扩等生,滞多H,、、。;+
血钠浓度 130-150mmol/L <130mmol/L >150mmol/L
体液丧失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病史特点 呕吐,腹泻,胃 营养不良伴慢性 伴有高热,不显性失水、
肠引流,肠瘘, 腹泻,水进入多, 出汗多而给水少,钠盐
短时期饥饿 长期限盐,烧伤 进入多,尿崩症,脱水剂
症 低钾T痹波低压氯低性、碱平中坦、毒双伴相有、
反常倒性置,酸出性现尿U波,P-R 间
? 肾脏:
期和Q-T 间期延长
小儿液体疗法
Infantile Fluid Therapy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消化科
徐彰
1
水是生命之源
体液-容量、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溶质的浓度
1
2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三、液体疗法常用的溶液 四、液体疗法
1
3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二)体液电解质的组成 (三)水代谢特点
Dehydration 起的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量的减 少,伴有电解质的丢失。
(1)脱水程度: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
Degree of dehydration
(2)脱水性质: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Types of dehydration
1
12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临床特点 典型脱水表现 易发生休克,头 脱水表现轻,皮肤粘膜
痛,嗜睡,抽搐, 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昏迷
不安,肌张力高,惊厥
发 生 率 最多见
次之
少见
1
19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二)电解质紊乱
血清钾<3.5mmol/L

病因:

? 钾入量不足

? 经消化道失钾过多
肾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
1
9
小儿体液平衡的一调、小节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水、Na+平衡的调节 ? 体液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渴感: 下视丘渴觉中枢
渗透压改变 1~2%,容量减少 ≥10%
ADH及肾的调节 ADH视丘的视上核合成
渗透压改变1~2%,容量减少≥8%
1
10
小儿体液平衡的一调、小节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脱水性质
?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失钠=失水)
?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失钠>失水)
?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 (失钠<失水)
1
18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二、平水、衡电解质紊和酸乱碱平衡紊乱
脱水性质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水钠丢失 失水=失钠 失钠>失水 失水>失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