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19课《枣儿》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枣儿童谣


孙 鸿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了解老人和小孩各自的性格特点, 把握剧本的主旨。
2.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 运用。
3.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有自己的理解。
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 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 《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 “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 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 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独幕剧通常只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场景,篇幅较 短,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 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
由于剧情受到严格的时间场景的限制,独幕剧一般结构非常紧 凑,矛盾冲突展开比较迅速,形成高潮,戛然而止。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通过读你读出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品味到了什么?
文体介绍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对 话在话剧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物性格的刻画、 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靠对话来表现,正因为这样, 对话必须是规范化的文学语言,要通俗易懂,便于群 众接受,适于反映现实生活。
文体介绍
独幕剧
独幕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别,是剧情在一幕之内完成的小型戏剧 ,与多幕剧对应。
老人拉男孩坐,男孩不肯。 老人:(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亥摇头)咱们学狗爬?(见 男孩摇头)咱们过家家?(见男孩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 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 语)爷爷,你怎么了?老人仍在沉思. 男 孩: 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立)咱们学狗爬?(见老人 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 那,我讲故事给你 听。

第19课《枣儿》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片段一:老人给男孩捧红枣,老人回忆给儿子取名的经过。 片段二:老人让男孩踩在自己背上摘枣儿。 片段三:男孩想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舍不得男孩离开。 片段四:老人哄着男孩坐下,给男孩讲故事。 片段五:老人思念儿子,男孩哄老人开心。 片段六:男孩放弃幻想,坦陈现实,老人与男孩互相安慰。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开头——“留给娃娃过年吃”:舞台 说明,交代了地点、人物、场景,用童谣表达父 母疼爱子女之情。
社会变迁
儿 老人 忆枣儿 老人思儿儿不归 呼唤亲情
留枣儿 男孩念父父不回
童谣收场 唤亲情
典题训练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中的“老人”是老一辈农民的形象,一生劳作,富有爱心。 B.文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好奇而懂事, 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C.枣儿终身不离乡土,留守家园。 D.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建新家。 【解析】剧中老人期盼儿子枣儿回家,说明枣儿离开了故乡,故 选项C说法错误。
熟透晒干的枣儿 人老了
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话语 中流露出老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句 子解析 03
老 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 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 “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是老人对晚辈的谆谆教诲。
✓ 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 和精神家园的感情。
句 子解析 04
问题探究
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丰富而深刻的 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请大家谈谈对 作品主题的认识。
①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 情。
②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 亲情和心灵沟通。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美国的独立》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美国的独立》课件(共18张PPT)

结束——1783年,英国正 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的巴黎条约,英国被 迫承认美国独立
自由女神像是1876年 美国独立战争100周年时 法国赠送的礼物,作为法 国参战和对美国独立战争 的纪念和友谊。她右手高 举火炬,左手拿着标有 “1776年7月4日”的铭板。 1885年从法国运抵纽约港, 安放在哈得逊河口一个百 米见方的自由岛上。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既是一场民放战争:美利坚民族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 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打碎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北美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
四 、 1787年美国宪法
1、制定的原因:美国建立后,各州都有自己的州宪 法,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全国政府软弱 无力。 总统——行政权 2、实行 国会——立法权 三权分立 最高法院——司法权 3、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明确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 权力 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 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托马斯·杰佛逊
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在萨拉托加战役中,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率领军队发起冲锋
1776年纽约市民誓志民族独立,将英王乔至三世的铜 像扯倒, 拿去铸造子弹
胜利—约克镇战役
1781年10月,被击败的英军投降,其队伍长达2000米, 一直延伸到被夷为废墟的约克镇。他们所经之路都在胜 利者的注视之下:路的一侧是身穿浅蓝色军装、整齐排 列的法国士兵,另一侧是身穿鹿皮的北美爱国者。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 根据三权分立原则组成联邦政府
三 权 分 立 示 意 图
总统 (行政权)
权力平等 相互制约
国会 (立法权)
任命司法官员需参议院确认 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第19课《枣儿》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成果展示
“枣儿”一词出现的相关语句:
✾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吃的枣儿。 ✾我儿子就叫枣儿。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 听我讲故事。 ✾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枣儿”
是亲情的象征 是故乡的象征 是传统生活的象征 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成果展示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 个捡枣的男孩儿,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 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 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 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 回到自己的身边来,来吃家乡的枣儿。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口气温 和)爷爷帮你擦干净。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
一边听我讲故事。
作为过来人, 他怀旧而又传统, 面对生活的变化,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那,咱们喊喊?
不失爱心、不失希 望而又有所失落。
成果展示
老人 老一辈的农民形象
老人
男孩 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 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不知道。
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 他继续留守家园。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老人 老一代的长者形象
老人
老人 老人 男孩 老人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第十九课 亚干——贪财者警戒PPT课件

第十九课 亚干——贪财者警戒PPT课件
人与它作交易,也把罪恶、偶像带向全世界。因撒但的推动,它的 货物——叫人犯罪的物件(如:恶劣书刊视听、罪恶的游戏、娱乐 ……)造得极能吸引人(【耶51:7】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 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她的酒就癫狂了。【耶17:4-5】并且你 因自己的罪,必失去我所赐给你的产业;我也必使你在你所不认识 的地上,服事你的仇敌。因为你使我怒中起火,直烧到永远。”耶和 华如此说:“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 18章)。人羡慕它的货物,就从灵性上与它行淫。神多次呼召要人 从它的罪恶网罗中脱离(【赛编4辑8版:2pp0pt】你们要从巴比伦出来,从迦6 勒底人中逃脱,以欢呼的声音传扬说:“耶和华救赎了他的仆人雅各
• 对亚干家来说,一切都迟了!现在当当浩浩荡荡的以色列众人带 着亚干全家所有往亚割谷去受刑时,他们虽号哭涕淋,却无人同情 !
• 哦!亚割谷惨剧的警钟时时在我们耳边回荡,让我们铭刻于心, 天天活在主面前。
编辑版pபைடு நூலகம்pt
12
• 提问与思考:
• A、提问
• (1)人的贪心从何而来?从创世记前三章中找。 • 答:是从夏娃贪爱禁果而来。夏娃见果子[好作食物…悦人眼目…
• 吧!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你们扛抬 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耶50:8】我民哪,你们要从巴比
伦中逃走,从迦勒底人之地出去,要像羊群前面走的公山羊。【启 18:4】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 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林后6:17】又说,你们务
• 若有人明白自己正在做亚干,就该警惕,现在就认罪悔改。这样 ,不但可避免一场免不了的审判责罚,也不会给同伴带来灾祸与失 败,将许多人拖下相同命运的漩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优秀PPT课件

放肆侵扰,任意妄为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
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
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环境恶劣
非法占据,文中指干旱、 霜冻、沙尘暴常年不断, 突出环境指恶劣。
补充资料
山西,素有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 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淹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 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 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 京、天津等地,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条件艰苦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
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
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
与上过世了。他已经
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已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 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十五年 植树造林,绿化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怪不得作者 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 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
“一亩”有多少大? (667平方米)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精品教学课件

课堂总结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立场和态度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 材料二:“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
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 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知道全
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 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
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 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
四行仓库保卫战 1937年10月26日,大场等防线失守,为掩护数十万大 军西撤,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 “八百壮士”(实为 452人)进驻四行仓库。谢晋元对全体官兵说:“现在我 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个仓库就是我们的最后阵地,也 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 拼到底!”全体官兵抱定必死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谢 晋元凭数百孤军和弹丸之地,抗击日寇数万,激战四昼 夜,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课导入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及南京大屠杀等时间、 地点、经过、结果等重要史实及历史意义。 2.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及中共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 要作用;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 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通过七七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和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人 的抵抗,感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的信念。
学习目标
时间:1937年7月7日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过程: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抗战将领:赵登禹、佟麟阁 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①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精品课件(共93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海滨小城》精品课件(共93张PPT)

课文写了大海,海边的沙滩,小城的庭院、 公园和街道。大海浩瀚,海天相接,有帆船和 军舰来来往往;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和船 队靠岸时喧闹的人群;小城的庭院栽了很多树, 万木峥嵘;小城的公园里有许多榕树,为人们 撑起了一片绿荫;小城的街道,除了沥青的大 路,都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
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 话的意思,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小城 (近)
公园——榕树大、枝叶密
街道——干净
爱小城 爱家乡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海滨小 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 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拓展发散
日照
秦珠皇海岛
我国的海滨城市还有哪些?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ào hàn
rónɡ shù
(浩 瀚)
(榕 树)
hǎi ōu
lǐ cǎi
(海 鸥 )
(理 睬)
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 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 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柔软
热爱家园
这座海滨小城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这座海滨小城 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直抒胸臆
思考:写“海滨之城”,作者先写海 滨,再写小城,有何用意?
海滨既交代地理位置,也表明环 境独特。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背景下, 更加凸显小城的特色与美丽。
在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 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示例: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 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 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 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 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 风雨。
课外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