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文字演变22910
七上第19课《文字演变》课件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 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图为《兰亭集序》 的唐人摹本
名称由来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 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 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 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 描述为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 “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 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
1、简述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一 说 : 汉字有哪几种字体。
2、你能说说商朝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
文字书写的吗?
甲骨文
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
公文呢?
小篆
请你判断:
山刃 林渭
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
鼠牛虎鸡 狗猪 兔羊猴龙 蛇马
牛
虎
猴
猪
鼠
马
蛇
羊
鸡
兔
狗
龙
此字为车。图片依次为拓片、摹写、结构图、复原图1、复原图2。 象形字,车字在甲骨文中异体较多,明显的特征是两个车轮。最 初车轮为圆形,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变成了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 化为一个。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 19 课 文字演变

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B、金文—隶书—小篆
C、甲骨文—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
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形声表意B、历史悠久C、书法艺术D、电脑输入快捷
6、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A、仓颉B、黄帝C、秦始皇D、李斯
7、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8、人类历史进入 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A、使用火B、文字的出现 C、制造工具D、定居生活
9、《说文解字》一书的编写者是()
A.黄帝B.仓颉C.孟子D.许慎
2.谈收获时可以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1分钟)
课前讨论文字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学习课本101--105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有哪些?我国的文字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而来的?什么是原始文字的雏形?其中说文字是由仓颉所造是真的吗?
2.什么叫甲骨文?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甲骨文与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有什么关系?谁编著的《说文解字》以及部首是谁发明的?汉字构成的四种方法是什么?
3、甲骨文之后Leabharlann 我国的文字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合作探究】
1.汉字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谈谈我们有那些收获
检测要求:
不要翻课本,独立完成。
【课堂检测】
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
A、 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
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课题】第19课文字的演变
班级:姓名:主备人:谢永治审核人:尹亚
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师寄语】(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韧不拔!矢志不移,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学习目标】1、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重难点】重点:掌握甲骨文地位及影响难点:识别甲骨文,掌握有关象形、指事等构字知识【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
)一、文字起源1、最古老记事方法:在我国,文字产生之前,古代的先民们是以_____的方法来记事的。
——________2、造字传说:_____时期流行_____时代“_________”的传说。
——________二、文字萌芽原始文字的雏形:我国的文字是由_______逐渐演变而来的。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它们的痕迹。
——_______三、文字比较成熟—______1、含义:是保存在____代甲骨上用以记载_____情况的文字2、地位(意义):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3、甲骨文的构字方法:东汉文字学家_____,编写了一部___________,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其中甲骨文已具备四种构字方法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
四、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1、汉字的演变:()→()→()→()→()→()→()2、地位(意义):①_____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世界上唯一的形声表意字,历经千年不衰。
②汉字不仅是一种________的工具,是联接和维系________的根。
【展示交流】(经过自己的努力,相信每一小组都有展示的强烈愿望!下面就把你小组的成果与班内每一位同学分享吧!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展示最精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补充解释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A、甲骨文—金文—小篆B、金文—隶书—小篆C、甲骨文—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5、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A、仓颉B、黄帝C、秦始皇D、李斯6、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7、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火B、文字的出现C、制造工具D、定居生活8、《说文解字》一书的编写者是()A.黄帝B.仓颉C.孟子D.许慎9、汉字的演变:()→()→()→()→()→()→()10、仔细认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属于什么文字?它主要在哪个朝代使用?(2)发现这种文字有怎样的意义?。
七年级第19课 文字的演变 说课稿 华东版

第19课《文字演变》说课稿——七年级历史教师:王晓琳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字演变》。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请老师指导: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文字的起源传说,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文字出现之前,结绳是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
然而,我国的文字的萌芽要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经过相当长的演变发展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造字结构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乘的。
甲骨文已经齐备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
汉字的演变历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汉字的作用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是维系和链接中华民族的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识别并辨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能讲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明确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字的演变2.难点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四.说学法(一)合作探究法新兴的历史课堂是双向互动式的。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心情愉悦,积极参与学习,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自主学习法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动起来。
五.学情分析根据初中课程标准安排,《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一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
对于十三四岁的学生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设想、见解,并且在经过初一的学习后,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
2017年 新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19《文字演变》课件(共38张PPT)

指事
•用記號、符號來表達抽象的概念 •一看就知道它要表示什麼 •大部份都不是名詞
會意
•兩個或兩個以上字義加起來,表現出 新字的意思
兩隻手表示握手,就是朋友的「友」。
形聲
•一個「意符」加上「聲符」,組 合成新字
中國文字統計
•說文解字書中
象形
3614
形聲
7697
指事
1215
會意
1167
遊戲時間!
王懿荣
甲骨文的意义:
第一,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价值。
第二,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于今天的汉字有 渊源关系。
甲骨文大观
甲骨文就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甲骨上的象 形文字。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山
指事
会意 形声
刃
林 江
象形
•用簡單的筆畫把具體的東西畫出來
1,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 2,是联系和维系中华民族 的根。
利簋及其铭文 这是1976年陕西临 潼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利簋及其腹 内壁底部的铭文拓片。簋内的铭 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的事迹。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叫铭 文,也叫钟鼎文。
曾侯乙铜簠:器盖 和器身的内底上均 有铭文2行7字:“曾 侯乙作持用终”。
甲 骨 文 (凿、钻)
金 文 (铸刻)
小 篆 (毛笔)
商 朝
周
朝
秦
文
字
的
演
变
这片龟甲 1929年出土 于河南安阳, 现藏中国历 史博物馆。
文字演变精选教学PPT 华东师大版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用以记载占卜情况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思考课本104页练习
“山”:象形字, “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 “渭”:形声字。
许慎和《说文解字》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青春,是三月的风景,美到极致。我们,在三月的春雨中奔跑嬉戏,在春风中感受它的温润,在春光里感受暖暖的温度,在春花里享醉人的芬芳。三月的风景,陪我们一路向梦想的地方进发;三月的风景,让我们路上不再孤独,不再迷茫,不再彷徨;三月的风景,让我们的青春更加色彩斑斓,鸟语花香。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我们珍惜三月,就像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青春。三月的雨,三月的风,三月的春光,三月的花香,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在这样一场盛大而清新的流年,我们懂得,青春是一种一去不复返的风景,应当好好保护;青春是一种美丽而活跃的热情,我们必须耐心保持;青春是一种来之不易的懂得,我们必须细心呵护。
文字演变PPT课件 华东师大版

请欣赏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思考课本104页练习
“山”:象形字, “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 “渭”:形声字。
许慎和《说文解字》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猴
鸡
牛
蛇
鼠
羊
四、文字的发展和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体
行书
汉字子形演变图
请欣赏
《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二、文字萌芽 三、文字的形成
四、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起源
1、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是怎样记事的? 结绳记事
金文
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毛公鼎上的文字
请欣赏
释峄 文山 刻 在皇石 者帝 嗣立 世国 称维:
请欣赏
释东 文汉 曹 家高等全 钱年恤碑 粜抚民 米育之 )
(
隶 书
字 体 :
请欣赏
释晋 文王 其朱不天羲 楚有鼠之 人驗 膏十 今者 治七 所乃 耳帖 在是 聋 往要 有 得藥 验 )
甲骨文的 发现
殷墟甲骨堆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 )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 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 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三、文字的形成
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课题 第19课 文字演变

科目七年级历史课题第19课文字演变审核人审批人主备人班级姓名授课时间第15周组号序号24学习目标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导案学案回归课本,同学们根据我们课本所学知识点填空哦!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第101 -105页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汉字有什么作用?1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
2是联系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今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钟鼎文,也☆自主学习一、文字起源的传说1、记事2、造字二、文字的萌芽1、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2、距今五六千年的、、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三、甲骨文1、甲骨文⑴定义:保存在代上用以记载情况的文字,称“甲骨文”。
⑵发现时间:朝末年。
⑶发现地点: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
⑷地位:是一种比较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是的。
2、《说文解字》⑴作者:时,学家,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
⑵内容:①归纳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假借、转注,即所谓的“”。
其中、、、是汉字构成的四种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齐备。
而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②发明了汉字的。
四、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1、汉字的发展。
⑴总体:甲骨文之后,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仍是相通的。
⑵具体: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书写的和。
①金文:时代,在器上铸刻铭文,称为“文”,也叫“文”。
春秋战国时代,又有书刻在上的“文”。
②小篆、隶书:统一后,规定为标准文字,民间通行的是比小篆更为简化的。
③草书:西汉时,把的笔画连接起来,或有所减省,形成了。
书写方便,但辨认困难。
④、楷书、行书:东汉时,又出现了和。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后来成为我国文字的标准字体。
既不像那么潦草,也不像那么端正,书写辨认都比较方便,逐渐成为我们日常通用的字体。
2、汉字的作用⑴汉字是我们祖先的和。
⑵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年而不衰的形声表意的方块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颉造字
•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 说。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一 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仓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 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 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文字的萌芽
• 我国的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 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 雏形。
文字演变
上古结绳而治
古人常说“上古 结绳而治”。在文 字产生以前,结绳 是一种用来记事的 方法。
想一想:结绳记事有什么缺点?
古人为了要记往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 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 要记往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三件事,他就 打三个结,如此等等。如果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 结,恐怕他想记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 办法虽简单但不可靠。
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世界上 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的国家灭亡而消亡了, 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 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然是当今输入最快 的文字之一。
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连接 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甲骨文
• 甲骨文“个人小档案” 朝代:商代 用途:记录占卜 发现时间:公元1899年
六书
许慎在 《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 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 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象形 • 指事 • 会意 • 形声
构字四法
文字的演变刻画 甲骨 金文 小源自 隶书 草书 楷书、符号 文
行书
商代 商、 战国 秦 周、 (秦) 春秋
西汉 东汉
文字演变
文字起源 汉字萌芽 汉字形成 汉字发展
结绳记事、 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小篆、
仓颉造字 (半坡彩陶)
隶书、楷书、
草书
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