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宣传注意(1)

合集下载

保健品注意事项

保健品注意事项

保健品注意事项
保健品注意事项
1.宣传上,严禁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禁止宣传疗效。

2.严禁宣传改善和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3.广告上须附有明显统一的天蓝色保健食品标志,其中报刊印刷品广告中的保健食品标志,其直径不得小于1厘米。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抽检后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将暂停其在辖区内发布广告,经原抽检部门或其上级部门再次抽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发布。

5.印刷品广告必须要以工商部门审批的内容发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广告内容,必须注明印刷品审批号。

6.保健食品产品上必须标注“保健食品”标识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年份)第xxx号] 或[国食健字G(年份)XXXXX]。

1。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一种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提高,保健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介绍保健食品的概念、类型、市场现状以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并从科学角度探讨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类型保健食品是指在正常膳食的基础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延缓衰老、增强抵抗力、改善健康状态等作用的食品,不属于药品范畴,具有辅助保健作用。

保健食品可以是单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也可以是多种营养素的复合制剂,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等。

此外,还有一些功能性食品,如益生菌、膳食纤维、鱼油等,也属于保健食品范畴。

根据保健食品的功效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类型:1.维生素和矿物质类: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铁、锌等。

这些保健食品通常用于补充日常膳食中缺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蛋白质类:包括动植物蛋白质,如鱼肉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等。

这些保健食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肌肉质量、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3.膳食纤维类:包括果蔬纤维、谷物纤维等。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

4.益生菌类: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这些保健食品含有有益的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

5.鱼油类:主要包括富含ω-3脂肪酸的鱼油,如鳕鱼肝油、三文鱼油等。

这些保健食品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6.其他功能性食品:包括大豆异黄酮、葡萄籽提取物、胶原蛋白等。

这些保健食品据称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和监管标准有所不同,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产品的真实效果和安全性。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尊敬的消费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保健食品带来的便利和健康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保健食品的购买和使用保持理性和谨慎。

为此,我们为您提供以下几点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请尽量在正规商场、药店或电商平台购买保健食品,避免从不明来源或者非法途径购买,以防假冒伪劣产品。

2. 查看标签标识:购买保健食品时,请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标识,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主要成分等信息。

尤其是要注意“蓝帽子”标志,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的特有标志。

3. 不盲目追求效果: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因此,不要盲目追求其短期的效果,而应该以长期的健康改善为目标。

4. 遵循适量原则:保健食品虽好,但也不能过量食用。

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推荐剂量服用,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身体不适。

5. 注意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都不同,因此,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6. 留意副作用:尽管保健食品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仍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7. 维护权益:如果您发现购买的保健食品存在问题,可以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健食品是帮助我们维护健康的一种方式,但我们要理智对待,科学使用。

希望以上的消费提示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健康生活,快乐生活!
谢谢您的阅读!。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效,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但不是药物的食品。

为了保证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保健食品的安全知识宣传:
1.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保健食品只能辅助调节身体机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如果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应及时就医。

2. 保健食品不是万能的:保健食品只有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保健功效。

如果过度食用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3. 保健食品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保健食品销售渠道,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4. 保健食品不适合所有人:老年人、孕妇、儿童、患有疾病的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

5. 保健食品应按照说明书使用:消费者应按照保健食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不要超过推荐用量。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6. 保健食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用:保健食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7. 保健食品的功效需要时间验证:保健食品的功效需要长期使用和验证,不能期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总之,保健食品的安全使用需要消费者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保健知识宣传

保健知识宣传

保健知识宣传保健知识宣传保健知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关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

通过宣传和普及保健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饮食方面1.1 食物搭配食物搭配是指不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正确的食物搭配可以增强营养吸收,促进身体健康。

例如:牛奶和鸡蛋不能同时吃,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钙质,而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在一起会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

1.2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人们在摄取食品时不会受到有害物质侵害。

要注意以下几点:(1)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2)注意保存期限和储存条件;(3)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4)避免摄入过多添加剂和防腐剂。

1.3 常见食品烹饪方法常见的食品烹饪方法有煮、蒸、炒、烤等。

不同的烹饪方法对营养成分的保存和释放都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蔬菜可以通过清蒸或水煮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而油炸则会使营养流失。

二、运动方面2.1 运动方式选择不同的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一般来说,年轻人可以选择高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而老年人则应该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2.2 运动时间安排运动时间安排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

一般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并在周末进行更长时间和更高强度的锻炼。

2.3 运动前后注意事项在进行运动前,应该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并注意身体状态;在进行运动后,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

三、心理方面3.1 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心理方面的健康状态。

要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2)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3)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3.2 心理疾病预防心理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精神异常状态。

要预防心理疾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2)避免长期处于高压、高负荷状态;(3)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药品、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

药品、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1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保健类食品宣传注意事项

保健类食品宣传注意事项

保健类食品宣传注意事项
1. 合法合规:保健类食品的宣传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 食品安全法》、 广告法》等,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2. 科学依据:宣传中提到的保健功能和营养成分应当有科学依据,并且应当在产品标签、说明书或者广告中明确标注。

3. 真实准确:宣传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误导消费者。

对于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应当进行清晰明确的说明。

4. 不过度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度原则,不过度宣传产品的功效和优点,避免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期望。

5. 尊重消费者权益:保健类食品的宣传应当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不得强迫、误导消费者购买。

6. 诚实守信:宣传方应当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不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保健类食品宣传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科学、真实、准确的信息为基础,尊重消费者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标题: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宣传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如何选择、使用和储存,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呢?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保健食品消费的重要提示。

一、理性选择保健食品1. 确认功能:在购买保健食品前,首先应明确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需要哪种功能的保健食品。

例如,如果你想要增强免疫力,那么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C、E 等抗氧化成分的保健食品;如果你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那么可以选择含有褪黑素的保健食品。

2. 查看标签: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确认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主要成分、功效、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

特别要留意是否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

3. 购买渠道:尽量选择正规商场、药店或官方网站购买保健食品,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以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二、正确使用保健食品1. 适量食用:保健食品并非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同时,过量食用保健食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负担,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因此,应按照产品说明上的推荐剂量食用。

2. 避免叠加:不同的保健食品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如果叠加食用,可能导致某种成分摄入过量。

因此,建议在服用多种保健食品时,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三、妥善储存保健食品1. 避光避热:保健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光和热敏感,因此,应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防潮防湿:保健食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

一旦发现保健食品受潮,应立即停止食用。

3. 避免儿童接触:保健食品不应与普通食品混放,以防儿童误食。

总结,保健食品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营养,改善健康状况,但我们也应该理性对待,合理选择、使用和储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保健食品中获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项目前世界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和范围不尽相同,但基本看法一致,它不同于一般食品,又有别于药品。

它不追求临床疗效,但它应无毒副作用。

因此保健食品不能宣传治疗作用。

保健食品同一般食品的区别,在于它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如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等。

保健食品适于特定人群,并非男女老少皆宜。

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在购买服用保健品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营养保健知识,这样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

⑴认清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和标识。

:国家正式批准的保健食品都要有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和“卫食健进字”(2003年前),或“国食健字G”和“国食健字J”(2003年后),分别对应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

同时,所有批准的保健食品都有“保健食品”标志。

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

⑵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及说明书,确定产品的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除印有简要说明外,应标有配料名称、功能、成分含量、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还有储存方法、批号、生产厂家。

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分辨,一般来说,产品功能是要在包装上予以体现的,同时,保健食品的说明书也是经过评审部门审批的,企业不得随意修改。

特别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所有进口的“保健食品”包装上的说明文字也应该是中文,如果只有外文说明,又没有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标识,就可以立即断定此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或非法走私的水货。

⑶注意产品的禁忌,因人而异选购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上注明了一些不适宜人群或禁忌,并要求企业标注在产品包装说明书上。

消费者在选用这类保健食品时要注意是否适合自己或赠送的对象。

特别是体弱的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儿童、青少年、孕妇等,一定要在选择保健食品时注意查看服用禁忌,以免造成对身体的危害。

⑷认识保健食品的属性。

保健食品的基本属性是食品,而食品不同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药品以治疗为目的,而保健食品是起预防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更注重安全性。

真正患病时,还是需要药物来进行治疗。

购买保健食品时注意不要盲目听信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以免延误治疗。

⑸应根据保健功能选择适宜自身食用的保健食品。

任何保健食品都需要标明主要原料和功效成分。

认识了保健食品产品的原料和功效成分,就可以明确该产品所具有的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并非人人适用,目前保健食品的功能很多,适宜人群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选购保健食品的时候,重要的是看产品的说明书,了解产品原料、功效成分、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是否能满足您的需要。

⑹注意产品质量和生产日期。

购买保健食品时,务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如产品质量有问题,产品发霉、变质,切不可食用。

为了降低买到假冒或掺假产品的几率和保护自己,建议购买者一定要到信得过的药店、商场、超市或保健品专卖店购买,同时切记保留购物发票,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到街头摊贩处购买。

如何识别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11月23日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记者张晓松)打政策“擦边球”,把保健食品当药卖,夸大功能,进行虚假宣传,对于这类现象,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加强辨别能力,防止受骗上当。

第一,消费者在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时,不能只听信商家的宣传,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和说明书,认准上面的药品批准文号,不要把保健食品当药买回家。

药品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如“国药准字Z12020440”。

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为:“卫食健字+年份+编号,如“卫食健字[1999]第0282号”。

第二,保健食品的包装和相关广告上应标明以下忠告语:“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消费者如果没有发现上述忠告语,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

第三,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很可能是假冒的产品: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

第四,保健食品广告中如果出现医疗机构的名字和形象,或者以医务人员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如果明示或者暗示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宣称产品有治疗效果的,也应谨慎购买。

消费者如果无法确认所购买的保健食品是否合法或所看到的保健食品广告是否真实,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进入基础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如果确实发现非法产品或虚假宣传,可向当地卫生、工商、药监部门举报。

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有何不同?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记者张晓松)《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因此,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

但是,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更大。

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将保健食品混同于普通食品或药品进行宣传,是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违法宣传的惯用手段。

作为消费者应当明确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保健食品绝不同于普通的食品,更不能替代药品用于治疗疾病。

保健品宣传夸大效果海口老年人小心美丽谎言南海网 2007-03-30 17:53 来源:法制时报阅读提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打开自己家门时经常发现许多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宣传广告,甚至在你的自行车筐里、小汽车上、摩托车上、家里的窗户上……这些保健品宣传广告无处不在。

三天疗效显著,五天“药”到病除的字眼常常让人看得眼红心跳。

保健食品宣传“疗效”3月28日记者在海口的各大药店保健品区看到,多数保健品在宣传其自身作用时都言过其实,宣传“疗效”。

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有的甚至打起了擦边球,误导消费者。

由于保健食品不像日用品,用了立杆见影就知道结果,它只能通过其广告宣传,特别是外包装和说明书向消费者宣传功效,使得消费者意识到符合自己的消费诉求,从而产生购买意愿。

据了解,卫生部原先给出保健品24种保健功能,后来删除了治疗性功能障碍和抑制肿瘤两个涉嫌吹嘘的功能,目前只剩下22种,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甄别。

它们是: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润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等功能。

增高功效不属于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围,然而记者却发现有不少的保健食品声称有助增高。

禁用字眼大量出现保健食品只有特定保健功能,没有治病的功效。

对已经失去健康,还没有疾病的人群的健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调节作用。

但是对于已经罹患疾病的人来说,指望它来治病是不现实的。

记者在海口许多药店都发现在保健食品包装上、保健食品生产及经营企业在宣传保健食品功效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未能真实、客观地陈述,导致消费者对其功效了解不明确。

这些“美丽”的健康谎言绝大部分出自推销人员的巧嘴。

据了解,我国广告法规明文规定,禁止保健品宣传疗效。

在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也向保健品广告中经常出现的17种内容抛出了“禁用令”。

其中包括不能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的承诺等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保健品的广告上依然可见“禁用令”禁止的内容。

3月28日,在海口某药店,记者声称想买某品牌的系列胶囊保健品,可包装上提供的信息不多,不知如何选择,这时药店售卖员向记者拿出一系列保健产品的详细介绍资料。

在该宣传单上不起眼的一角标注着“内部培训资料,不作对外宣传”,可由于该系列保健品包装上介绍产品功效信息简单,药店售卖员对光顾该保健品专区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都出示了这张“宣传单”。

专盯中老年人下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口各大药店的保健品畅销人群就是中老年人。

许多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日渐走下坡路。

3月28日,在海口市琼山区忠介路,前来药店买药的程老太太告诉记者,她今年67岁,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体乏无力,晚上睡觉还盗汗。

程老太太本来想进药店买药,但是一听说这种症状,药店的推销小姐们一窝蜂涌过来给她推销保健品。

程老太太说,不买不知道,一买吓一跳,现在药店里的保健品还真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还有专治各种病症的。

药店里的推销小姐告诉记者,中老年人喜欢买健脑补肾、益气养血类的保健品。

购买保健品要根据个人的健康而定,好对症下药。

对于记者提出的中老年人为什么喜欢保健品的问题,推销小姐回答说,这类人群本身就适合用保健品,再说保健品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另外,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不好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到医院看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很多人相信用保健品比用药好。

推销小姐告诉记者说,我们这里的很多保健品本身就能治病。

记者面对这样巧舌如簧的推销人员暗暗惊讶,老年人的年纪都标示智商降低和分辨能力减弱,有这样的推销人员也难怪体弱多病的老人会上当受骗。

看清保健品真相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是: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而药品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符合其产品质量要求。

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

保健食品名称中不得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不得使用功能名称、夸大功能作用文字以及误导消费者的词语,也不得使用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不得使用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语言:如“高效、速效、第几代”;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和地方方言;不得使用外文字母、汉语拼音、符号等,以维生素等命名的可以使用相应的外文字母;不得使用特定人群名称。

最后还是要提醒消费者注意,保健食品只是一种介于食品、药品之间,属于食品范畴内的功能产品。

虽然长期服用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不具有治疗作用,不能替代药品,患病必须到正规医院医治,以免贻误病情。

如何识别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1、首先查看广告中是否有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广告批准文号。

合法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应该在刊发广告时,同时标出广告审查批准文号。

2、经审查批准的广告中不应含有以下内容:(1)广告中含有绝对化的语言:如根治、根除、不反弹、药到病除、国家级、最先进科学、最高技术等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