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水蒸汽热裂解煤油制乙烯小结
煤油裂解实验报告

煤油裂解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煤油裂解反应,了解煤油在高温条件下的分解过程以及产物的组成。
实验原理煤油裂解是一种热分解反应,通过高温将煤油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产生较小分子量的化合物。
这些裂解产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设备包括搅拌釜、加热器、冷凝器、收集瓶等;实验材料包括煤油样品和催化剂。
2.将煤油样品放入搅拌釜中。
3.添加适量的催化剂,以提高煤油的裂解效率。
4.启动加热器,升温至设定的实验温度。
5.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始搅拌釜中的煤油样品。
6.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加热器,停止加热。
7.等待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
8.将收集瓶与冷凝器连接好,以收集裂解产物。
9.打开搅拌釜,将反应体系倒入收集瓶中。
10.分离收集瓶中的液体和气体产物。
11.对液体产物进行分析,包括GC-MS分析和质谱分析,以确定产物的组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GC-MS分析和质谱分析,我们得到了煤油裂解反应的产物组成。
我们发现主要的产物为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其中烷烃和烯烃为裂解反应的主要产物,芳香烃为次要产物。
通过对产物组成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烷烃和烯烃是煤油裂解反应的重要产物,其生成主要依赖于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
2.芳香烃的生成可能与煤油中的芳香环结构有关。
3.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量对煤油裂解反应的产物组成有重要影响。
4.温度是煤油裂解反应中的关键参数,适当的温度可以提高裂解效率,改变产物的组成。
5.煤油裂解反应还涉及其他因素,如反应时间、压力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产物的组成产生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煤油裂解实验,了解了煤油在高温条件下的分解过程以及产物的组成。
我们通过GC-MS分析和质谱分析,确定了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为主要产物。
这些结果对于研究煤油裂解反应的机理以及优化煤油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乙烯生产过程的分析

乙烯生产过程的分析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品、橡胶等行业。
其生产过程涉及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和转化。
以下是对乙烯生产过程的分析。
乙烯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石油乙烯法和煤制乙烯法。
石油乙烯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占据了乙烯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石油乙烯法:1.石油提炼:石油经过蒸馏和裂解等工艺,将较低碳数的烃类原料,如液体石脑油和重质油,通过热裂解进一步分解为乙烯。
2.裂解过程:裂解是将高碳数的烃类分子链断裂为低碳数的烃类分子的过程。
常用的裂解方法包括热裂解、催化裂化和高压裂解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热裂解,其原理是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将较长的碳链分子断裂为较短的碳链分子,生成乙烯。
3.分离:裂解后的产物主要是一种混合物,包含有机化合物和杂质。
需要通过精馏等方式将乙烯与其它有机化合物、杂质进行有效地分离。
4.提纯:通过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将乙烯纯度提高到符合工业标准的要求,以便后续的加工和应用。
煤制乙烯法:1.煤气化:将煤炭在高温下进行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该气体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
2.气相催化转化:将合成气通过合成催化剂,通过气相催化转化,将一部分一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进一步生成乙烯。
3.分离和提纯:将乙烯与其它成分进行有效地分离和提纯,得到纯度符合工业标准的乙烯。
1.原料供应:乙烯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石油或煤作为原料,因此需要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充足性。
2.能源消耗:乙烯的制备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如热能和电能。
因此,需要考虑节能措施,并寻找替代能源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3.催化剂性能:裂解和转化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对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有重要影响。
需要研发和选择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4.产品处理和利用: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利用,以确保环境友好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而言,乙烯的生产过程涵盖了原料供应、裂解和转化、分离和提纯等多个环节。
煤制乙烯研究报告

煤制乙烯研究报告煤制乙烯是一种通过煤制气生产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乙烯生产方法,如石油 cracking 或蒸汽烷化等。
煤制乙烯技术的特点是使用煤作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水和废气,同时具有资源丰富,分散分布,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等优势。
所以,煤制乙烯是一种高效、低污染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煤制乙烯的生产过程是将煤制气合成气中的一部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乙烯。
煤制气经过净化后进入催化剂反应器,采用 ZSM-5 催化剂,通过裂解反应,可将煤制气中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低碳烃裂解成烯烃,再通过 H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反应,可将烯烃转化为乙烯。
在这一过程中还会产生一部分乙烷、乙烯丙烯等碳三烯,需要通过升温裂解或二次裂解来生产乙烯或丁二烯和丁烯等高级烃。
煤制乙烯的工艺路线依次为煤制气合成、净化、催化裂解、转化反应、分离提纯。
其中分离提纯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煤制乙烯的成本主要受到催化剂费用、能耗、废弃物处置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煤制乙烯技术已经在河南、山西等地展开工程示范,预计未来将达到年产量数百万吨的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煤制乙烯技术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煤制乙烯需要大量清洁水和电力来支撑生产,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压力。
其次,催化剂和工艺的改进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也需要应对政策和市场的不稳定性。
最后,与传统方法相比,煤制乙烯生产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设备投资,这也增加了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难度。
总的来说,煤制乙烯是一种非常前景广阔的乙烯生产方式,它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且有望解决传统乙烯生产方式面临的种种问题。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与此同时也需要协调企业、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共同努力推动煤制乙烯技术的商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有机实验总结

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2.装置:圆底烧瓶。
温度在170℃左右,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
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浓H2SO4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略小,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2、CO2,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
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
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3-CH2-O-CH2-CH3)。
温度过高,浓H2SO4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SO2等气体。
乙炔实验室制法:(1)药品:电石(CaC2碳化钙)和水(2)装置:固+液→气(不加热)(3)反应原理:(4)收集: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略小于空气;乙炔微溶于水,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注意事项:a.一般情况下用电石得的乙炔气中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b.为得到平稳乙炔气流,控制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用分液漏斗控制流速,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苯的硝化药品:浓HNO3、浓H2SO4、苯。
反应原理:装置特点:水浴加热,使用温度计控制温度在50~60℃,橡胶塞上加一段玻璃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作用。
操作顺序:试管中先加入1.5mL浓HNO3,再加2mL浓H2SO4,振荡冷却到50~60℃以下,再加入1mL苯振荡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倒入盛水的烧杯中。
分离提纯:将烧杯中的液体用玻璃棒搅拌,反复水洗,再分液,得到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油状液体—硝基苯。
苯的卤化药品:苯、液溴、铁钉。
反应原理:装置特点:反应器烧瓶上面连一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作用,收集器锥形瓶中盛有少量水,导气管口应接近水面,但不能伸进去以利于吸收HBr。
水、电、气通过热值折算标煤的表

水、电、气通过热值折算标煤的表一般1吨蒸汽大约有3百万千焦每百万千焦大约是0.0341吨标准煤不同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焓值是不一样的,我记得网上有个焓熵表的软件好下的,就是不同温压下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焓值根据折标煤系数来计算的,希望这些能给你点帮助各种燃料的标煤折算表燃料名称折成标煤变量普通煤 0.714原油/重油 1.429渣油 1.286柴油 1.457汽油 1.4711000米3天然气 1.33焦炭 0.971说明:标准煤是以一定的燃烧值为标准的当量概念。
规定1千克标煤的低位热值为7000千卡或29274千焦。
若未能取得燃料的低位热值,可参照上表的系数进行计算,若能取得燃料的低位热值为Q可按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标煤量=燃料的耗用量*Q/7000 (低位热值按千卡计)标煤量=燃料的耗用量*Q/29274 (低位热值按千焦计)1度电=1000瓦×3600焦=3600千焦=0.123kg标煤1公斤煤或油约排放10标立方米烟气折标系数各种能源参考热值及折标准煤系数表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量折标准煤系数原煤 20908千焦(5000千卡)/千克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洗精煤26344千焦(6300千卡)/千克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其它洗煤(1)洗中煤8363千焦(2000千卡)/千克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2)煤泥 8363-12545千焦(2000-3000千卡)/千克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焦炭 28435千焦(6800千卡)/千克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原油 41816千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燃料油41816千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汽油43070千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煤油43070千焦(10300千卡)/千克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柴油 42652千焦(10200千卡)/千克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液化石油气 50179千焦(12000千卡)/千克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炼厂干气45998千焦(11000千卡)/千克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天然气38931千焦(9310千卡)/m3 1.3300千克标准煤/ m3 焦炉煤气16726-17981千焦(4000-4300千卡)/ m3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 m3其它煤气(1)发生炉煤气5227千焦(1250千卡)/ m3 0.1786千克标准煤/ m3(2)重油催化裂解煤气19235千焦(4600千卡)/ m3 0.6571千克标准煤/ m3(3)重油热裂解煤气35544千焦(8500千卡)/ m3 1.2143千克标准煤/ m3(4)焦炭制气16308千焦(3900千卡)/ m3 0.5571千克标准煤/ m3(5)压力气化煤气15054千焦(3600千卡)/ m3 0.5143千克标准煤/ m3(6)水煤气10454千焦(2500千卡)/ m3 0.3571千克标准煤/ m3煤焦油33453千焦(8000千卡)/千克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粗苯41816千焦(10000千卡)/千克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热力(当量)按热焓计算0.03412千克标准煤/106焦(0.14286千克标准煤/1000千卡)电力(当量) 3596千焦(860千卡)/千瓦小时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电力(等价) 11826千焦(2828千卡)/千瓦小时0.4040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原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以上数据也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但该书中“电力”的等价系数“按当年火电发电标准煤耗计算”。
石油炼制_乙烯_总结

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利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石油炼制乙烯一、石油石油的炼制:分馏(物理变化);裂化、裂解(化学变化)。
①石油的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
②石油的裂化: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汽油等轻质油的质量和产量...................,可以使用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③石油的裂解:采用比石油裂化更高的条件,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断裂成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二、乙烯、烯烃烯烃:满足通式CnH2n,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
乙烯:结构简式CH2=CH2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键角120°1、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乙烯分子含有双键,化学性质较活泼。
㈠氧化反应:CH2═CH2+3O2点燃→2CO2+2H2O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
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㈡加成反应:CH2═CH2+Br2→ 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制氯乙烷)CH2═CH2+H2O→(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乙烯水化法制酒精)3、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H3CH2OH→(170℃、浓H2SO4)CH2═CH2↑+H2O注意事项:①反应液中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
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沸石或其他惰性固体,目的是防止反应混合物在受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以准确测定反应液温度。
加热时要使温度迅速提高到170℃,以减少乙醚生成的机会(在140℃时会生成乙醚,麻醉性气体)。
气相色谱法研究实验室煤油热裂解制丙烯工艺

气相色谱法研究实验室煤油热裂解制丙烯工艺李考学;于光松;任仰;李建【摘要】将气相色谱法用于分析实验室煤油热裂解制丙烯实验中,建立了裂解产物中丙烯的定性及定量方法,实现了该实验教学中分析手段的绿色化改进.通过考察温度、水/油比及投料速度对丙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丙烯的最优化条件为:温度680℃,水/油比1,投料速度0.5 mL/min,丙烯产率最高达26.06%.【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5)006【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煤油;热裂解;丙烯;气相色谱法【作者】李考学;于光松;任仰;李建【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4.3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丙烯年需求的增长率已超过乙烯[1-2],目前,文献报道的丙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烃类蒸汽裂解、催化裂化、丙烷和丁烯歧化、低碳烯烃裂解等[3-4]。
实验室制备丙烯主要采用煤油蒸汽热裂解的方法,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小型管式裂解炉的操作控制及实验方法并掌握裂解气的分析测试方法。
煤油裂解气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成分含甲烷、氢气、乙烯、乙烷、丙烯、丙烷、丁二烯、戊烯及二氧化碳等[5-6]。
分析测定裂解气中烯烃的传统实验室方法为奥式气体容量法,但此方法存在误差大,速度慢及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吸收液对环境造成污染等诸多问题[7-8]。
近年来,气相色谱法由于精度高、速度快、清洁环保的优点而在诸多领域中得以应用[9-12]。
鉴于此,我们将气相色谱法引入到煤油裂解制丙烯实验中,对分析方法进行了绿色化改进,并通过考察影响丙烯产率的主要因素,优化出实验室煤油裂解制丙烯的最佳工艺条件。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GC1100 气相色谱仪(北京普析),LJ-06型煤油裂解制烯烃实验装置(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实验中心),煤油(市售),蒸馏水(自制),丙烯标准气体:大连大特气体有限公司。
乙烯裂解焦油闪蒸轻组分

乙烯裂解焦油闪蒸轻组分
乙烯裂解焦油是由乙烯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由石脑油(C5-C12烃)、脂肪烃(C13-C18烃)、芳烃和重质油组成。
闪蒸轻组分是指乙烯裂解焦油中的低沸点组分,一般指石脑油和脂肪烃。
闪蒸指的是将液体在较低温度下加热使其迅速汽化的过程。
在乙烯裂解厂中,可以通过闪蒸装置将乙烯裂解焦油中的闪蒸轻组分分离出来。
闪蒸装置通常由加热炉和闪蒸塔组成,乙烯裂解焦油经过加热后进入闪蒸塔,在高温下快速汽化,产生的汽化气体进入分馏塔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分离出的闪蒸轻组分可以在后续的工艺中进行进一步加工利用。
石脑油和脂肪烃可以用于制造溶剂、润滑油和油品添加剂等化工产品。
此外,闪蒸轻组分还可以作为能源源用于蒸汽产生、发电和加热等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