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合集下载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而国外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时常引起公众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国外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

以下将列举一些近年来国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以此提醒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首先,2013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肉类产品安全事件。

据报道,一家美国的肉类加工厂被曝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过期肉类,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违反了卫生标准。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肉类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也对美国食品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其次,2015年,德国爆发了一起严重的鸡蛋污染事件。

据报道,一家鸡蛋生产企业被曝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饲料,导致生产的鸡蛋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鸡蛋质量和生产环节的关注,也对德国食品生产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再次,2018年,日本爆发了一起严重的水产品污染事件。

据报道,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被曝出在加工过程中违反了卫生标准,导致生产的水产品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水产品质量和加工环节的关注,也对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最后,2020年,澳大利亚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奶制品安全事件。

据报道,一家奶制品生产企业被曝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导致生产的奶制品受到了严重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奶制品质量和生产环节的关注,也对澳大利亚食品生产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综上所述,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不仅对当地民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

对于这些事件,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的食品,避免因食品安全问题对健康造成损害。

希望未来能够减少甚至消除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让人们能够放心地享用各种食品。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食品安全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世界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的例子:
1.中国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毒
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病或死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

2.美国马铃薯花生酱食品安全事件(2008-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食
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扩展到全国的马铃薯和花生酱受到污染,导致成千上万人中毒。

3.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在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马肉被非法混入
牛肉产品的丑闻,引发了欧洲各国和欧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新审视。

4.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周边地区
的水、土壤和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了大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放射性物质超标等。

5.印度孟买食品油中毒事件(1998年):孟买一批食用油被非法添加工业
用油,导致数百人中毒死亡,成为印度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教训。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国外的食品安全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刻反思。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就一些国外食品安全事件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2013年的“马肉丑闻”。

这一事件曝光了欧洲多个国家的食品产业存在严重的问题,大量的冷冻食品中掺杂了马肉,而这些食品原本标注的是牛肉或猪肉。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标签的质疑,也对整个欧洲食品产业的信任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其次,2015年的“德国鸡蛋事件”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德国的一家鸡蛋生产商被曝光在鸡蛋中掺杂了一种有害农药。

这些鸡蛋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到了其他欧洲国家,导致了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一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对鸡蛋的安全产生了恐慌,也对整个食品生产和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另外,2018年的“美国生菜沙拉事件”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美国多个州的超市售卖的生菜沙拉被检测出沙门氏菌污染,导致了数百人感染,甚至有人因此丧命。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生鲜食品安全的担忧,也对美国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提出了质疑。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的是2020年的“澳大利亚草莓针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澳大利亚多个地区的草莓中被发现了针头,导致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

这一事件不仅对澳大利亚的草莓产业造成了重大打击,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和不信任。

综上所述,国外食品安全事件屡次发生,每一起事件都对食品产业和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事件的发生,凸显了食品生产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也提醒我们要对食品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

只有加强监管和提高生产质量,才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

食品安全事件10大案例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各地都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也对食品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10个最引人注目的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1. 中国婴儿奶粉事件这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最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婴儿奶粉中毒事件。

数万名婴儿因为喝下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恐慌,并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广泛关注。

2. 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欧洲爆发了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丑闻,涉及到一些肉食制品中掺杂了马肉。

这种欺诈行为对欧洲肉制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的严密审查。

3. 美国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2010年,美国爆发了一起鸡蛋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导致上百人感染。

这次事件揭示了美国鸡蛋供应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迫使政府和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措施来确保食品质量。

4. 日本核辐射污染风波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产品受到了辐射的污染。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日本海产品的担忧,对日本渔业和食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5. 孟加拉国有毒食油事件2008年,孟加拉国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有毒食油事件,导致数千人中毒,数百人死亡。

这起事件揭示了孟加拉国食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监管不足。

6. 印度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印度暴露出一系列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上百名婴儿因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奶粉而丧生或导致严重健康问题。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印度食品安全标准的质疑,并促使该国改进其食品监管体系。

7. 阿根廷转基因大豆风波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之一。

然而,转基因农作物在阿根廷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包括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广泛争议和质疑。

2018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2018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

2018年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食品安全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2018年也发生了一系列引发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

本文将就2018年食品安全领域的十大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分析。

1.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可谓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经典案例。

该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全社会对奶粉安全的担忧。

三鹿奶粉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婴儿肾脏结石等严重疾病,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质疑。

2. 美国辣椒培根恶臭油事件2018年,美国爆发了一起辣椒培根恶臭油事件。

该事件中,辣椒培根恶臭油被加入到沙拉酱中,导致大量消费者出现不适症状。

这一事件引起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了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3. 梅毒猪肉事件梅毒猪肉事件是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一大亮点。

该事件中,通过与某地区传播梅毒的人员有关的猪肉被流入市场,引发了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猪肉的抽检和监管,以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

4. 法国婴儿奶粉塑料添加事件2018年,法国多个品牌的婴儿奶粉被测试出塑料污染的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奶粉质量的关注。

该事件暴露了奶粉行业监管不力的问题,对于婴幼儿食品的安全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5. 日本放射性食品事件日本在2018年还发生了一起放射性食品事件。

该事件中,受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一批日本产的食品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了全球各国对放射性物质的食品监管必要性。

6. 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2018年亦出现食品添加剂超标事件。

多种食品中的添加剂被检测出超标问题,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和监管力度,以确保食品安全。

7. 餐馆食品安全隐患餐饮行业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2018年也曝光了一批餐馆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卫生条件不合格、食材来源不明确等问题频发,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8. 农药残留超标事件2018年,多个地区的农产品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食品安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历年来也发生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集合及评价。

1.2024年中国奶粉事件:这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数家大型奶粉生产企业被曝充气、掺假、添加有害物质等问题。

事件导致六个月以下儿童数千例肾结石病例,严重影响了国内奶粉市场的信任度。

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追求利润而忽视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安全的现象。

2.2024年日本核辐射污染食品事件:福岛核事故造成的辐射泄漏导致日本部分地区食品受到污染。

蔬菜、饲料、水产品等大量出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情况。

虽然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但此事件仍然引起了广泛的恐慌和质疑。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了人们对核能及其使用安全性的警觉,为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

3.2024年美国马铃薯片事件:此次事件引起了全球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销售的马铃薯片中含有转基因生物(GMO)成分,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存在争议。

此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推动了全球对食品基因改造的立法和监管。

5.2024年印度塑料稻事件:印度锡尔赫鲁鲁杰邦的农民使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稻米,使得这种假稻米在市场上被贩卖。

塑料被曝光后,人们对塑料颗粒的使用风险和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不满加深。

此事件引发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关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令人震惊,也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思。

它们揭示了食品供应链的漏洞、监管体系的薄弱以及企业追求利润的短视行为。

这些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对食品行业以及相关政府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历年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改善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食品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食品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

食品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食品安全事故不仅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食品中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旨在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并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聚氰胺事件。

这种化学物质被严禁用于食品加工,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提高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故意掺入了三聚氰胺。

数以千计的婴儿因饮用受污染的奶粉而受到严重伤害,引发了公众的恐慌与愤怒。

这一事件暴露了监管不严和不道德商业行为的问题。

政府在事件爆发后采取了严厉措施,打击了相关不法分子,并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检测机制。

此外,企业及消费者也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购买环节的监督,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2. 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是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合成染料,但在2005年,苏丹红却被发现出现在食品中。

这种染料被非法添加在辣椒粉、火腿等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着潜在的损害。

苏丹红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恐慌,人们开始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更大的担忧。

为了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强了质量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此外,加强对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促进透明的食品信息披露,并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是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3. 毒大米事件近年来,毒大米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一些农民为了提高产量而滥用农药,使得大米中残留的有毒物质超标。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包括农药的合理使用、农田水质的监测等。

此外,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推行有机农业等也是有效降低农产品安全风险的方法。

4. 油麦菜事件油麦菜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然而近年来油麦菜被发现含有过量的农药残留。

由于缺乏监管和质量检测,大量的农药被无意或有意地使用在农产品上,威胁了公众的健康。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汇总

1.2024年“瘦肉精”事件:中国台湾地区曝光了一起使用瘦肉精来提高猪肉瘦肉率的食品安全案件。

这引发了公众对于农药和兽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滥用的担忧。

2.2024年“苹果门”事件:湖北武汉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被曝光在苹果制品中添加了过氧化苯甲酰,这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

这次事件让公众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合规性产生了怀疑。

3.2024年“地沟油”事件:中国上海和其他地区曝光了一系列使用回收废油制造食用油的案件,这些废油主要来自餐馆排放的污油、污水和生活垃圾。

人们担心这些回收的废油中可能含有剧毒的物质,对身体健康构成风险。

4.2024年“大米门”事件:中国湖南一些地区曝光了一起将塑料袋和橡胶粉装入大米中销售的案件。

这让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食品生产环节中的欺诈行为产生了质疑。

5.2024年“追溯门”事件:中国安徽一起麻辣香锅中使用过期、滥用农药的案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追溯体系的关注。

这次事件揭示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漏洞和管理薄弱环节。

6.2024年“疫苗门”事件:中国长春长生生物科技公司被曝光生产和销售造假狂犬疫苗事件,导致广大公众对于疫苗安全问题产生了恐慌和忧虑。

这次事件揭示了疫苗监管的重要性和合规性的关键。

这些事件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也对国际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在全球贸易中起到了重要角色。

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在采取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防控能力。

为解决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措施应该包括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增加食品抽检力度,并加强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教育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措施,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总结而言,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严峻。

只有加强相关监管和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世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美国“沙门氏菌病”:突如其来的食品安全危机2008年7月17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最近在美国42个州肆虐的沙门氏菌已导致至少1220人患病,这是美国10年来最严重的沙门氏菌病疫情。

该中心称,实际染病人数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要高得多,因为许多人染病后没有就医。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当天发表声明说,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被污染的西红柿是造成此次沙门氏菌病蔓延的元凶。

目前有关部门把调查重点放在了从墨西哥进口的胡椒上,并派出检查小组前往墨西哥调查。

自4月10日发现首个沙门氏菌病病例以来,美国有关部门就一直在寻找造成此次疫情的源头,但迄今没有明确结论。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官员戴维翻艾奇逊说,目前沙门氏菌病蔓延速度已经­减缓,但民众不可放松警惕。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

沙门氏菌是通过食物传播的一种病菌,肉类和禽蛋是导致人类感染这种病菌的主要源头,谷物、水果和蔬菜也可携带这种病菌。

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恶心、腹痛、发热等。

8月,欧洲健康官员宣布,沙门氏菌病已经­爆发至少144起案例,主要在英国和爱尔兰。

比利时“二恶英鸡污染事件”:内阁集体辞职1999年2月,比利时养鸡业者发现饲养母鸡产蛋率下降,蛋壳坚硬,肉鸡出现病态反应,因而怀疑饲料有问题。

据初步调查,发现荷兰三家饲料原­料供应厂商提供了含二恶英成分的脂肪给比利时的韦尔克斯特饲料厂,该饲料厂1999年1月15日以来,误把上述含二恶英的脂肪混搀在饲料中出售。

据悉,被查出的该饲料厂生产的含高浓度二恶英成分的饲料已售给超过1,500家养殖厂,其中包括比利时的400多家养鸡厂和500余家养猪厂,并已输往德国、法国、荷兰等国。

比利时其它畜禽类养殖业也不能排除使用该饲料的可能性。

比利时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的鸡体内二恶英含量高于正常限值的1,000倍,危害极大。

6月1日,比政府宣布停售和收回市场上所有比制造的蛋禽食品。

6月3日,比政府再次宣布,由于不少养猪和养牛场也使用了受到污染的饲料,全国的屠宰场一律停止屠宰,等待对可疑饲养场进行甄别,并决定销毁1999年1月15日至1999年6月1日生产的蛋禽及其加工制成品。

比利时“二恶英污染鸡事件”在世界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欧盟委员会指责比利时“知情不报,拖延处理”,并决定在欧盟15国停止出售、并收回和销毁比利时生产的肉鸡、鸡蛋和蛋禽制品。

美国决定全面封杀欧盟15国的肉品,法国决定全面禁止比利时肉类、乳制品和相关加工产品进口。

迫于强大的国际和国内的压力,比利时卫生部和农业部部长相继被迫辞职,并最终导致内阁的集体辞职。

据统计,该事件共造成直接损失3.55亿欧元,间接损失超过10亿欧元,对比利时出口的长远影响可能高达200亿欧元。

“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致癌物质的产业链条05年2月18日:英国在食品中发现苏丹红,下架食品达500多种05年3月4日:北京市有关部门从亨氏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并确认苏丹红来自广州田洋。

百胜再次要求所有供应商继续排查“苏丹红一号”,并把重点转向国内原­料。

05年3月15日:在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了微量“苏丹红一号”成份。

05年3月16日:百胜要求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两种产品。

同时启动内部流程妥善处理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防止问题调料回流到消费渠道。

通过媒体和餐厅发布中国肯德基“有关‘苏丹红一号’问题的声明”,向公众致歉。

05年3月17日:百胜品控人员在基快富工厂进一步追查苏丹红时,在生产记录中发现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苏丹红的辣粉也曾经­在2005年1月12号以前用在部分肯德基香辣鸡翅、香辣鸡腿汉堡和劲爆鸡米花的调料中。

肯德基立即通知所有餐厅停用少量剩余基快富调料,由味好美的同样调料替代。

05年3月28日:肯德基在全国16各城市,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专业机构对肯德基几百种相关品项检测,证实所有产品不含苏丹红。

公司查明所有问题均来自中山基快富公司的供应商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

宏芳曾向基快富提供两批含苏丹红的辣椒粉。

这两批辣椒粉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肯德基的新奥尔良和香辣产品中。

会上,肯德基宣布了三项食品安全措施,全力防范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05年4月6日:依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导,所有肯德基调料中的苏丹红一号均可追溯至广东田洋公司。

该公司以工业原­料违法假冒成食品增色剂,销售给河南驻马店豫香调味品有限公司用于辣椒粉加工;再经­过安徽义门苔干有限公司公司包装,卖给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最后售给肯德基的供应商基快富公司,从而混合成为肯德基的调料。

由此可见,从田洋公司到肯德基,中间隔了四家企业。

日本“雪印乳业”事件“雪印乳业”在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大企业,1925年创业,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明治乳业第一)。

2000年夏天,突然大坂的1000多名消费者拉肚子,发现共同饮用了“雪印”牛奶。

于是,媒体蜂拥而至,天天围着“雪印”各个工厂转悠。

结果发现,“雪印”大阪工厂因没有按时清洗牛奶槽,造成细菌感染。

据调查,影响的范围只一批奶粉,而且只有“低脂肪乳”一种产品,回收也很及时。

但由于这个工厂的工场长应对不逊,全日本人民奋起抵抗,“不购买运动”让“雪印”产品滞销,全国30多家分社被迫关闭了26家,社长在公众媒体面前鞠躬谢罪并引咎辞职。

可雪印公司事情还没完,日本关西警方接到举报,雪印乳制品公司的关西肉食品中心将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牛肉改换成日本国产牛肉包装,贴上国产牛肉标签,使这些进口牛肉摇身一变成了国产牛肉。

就这样,雪印公司不但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制假造假。

一个久负盛名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就这样被断送了。

还有一个事例,日本蛋糕制造业最大的连锁店“不二家”,2006年,因为下属一家工厂使用了过期牛奶制造奶油被检举,总经理辞职,其下属各点心生产厂和连锁店被迫全部关闭。

美国:花生酱差点要人命出口货连连出事故近期,美国输华食品接连“出事”: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来自美国的开心果腐烂变质;宁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供货商输华的蜂胶胶囊等保健品中检出大肠杆菌、霉菌、二氧化硫含量超标。

美国食品还安全吗?尽管监管制度完善,但美国的食物供应链也存在安全隐患。

1993年,公众在食用了没有烹调熟的牛肉汉堡后染上了大肠杆菌,最终导致数百人染病和4名儿童死亡。

2006年,美国共暴发了4起重大食品疾病和至少2起宠物食品疾病,其中影响最大的“毒菠菜”事件,造成3人死亡,200多人生病。

今年2月,两家美国公司生产的花生酱因含沙门氏杆菌而导致400多人生病。

虽然目前还未证实毒花生酱已致人死亡,但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户家庭近日向法庭提出诉讼,声称其一名家属因食用了受污染的花生酱而死亡。

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马绍尔说:“我年迈的岳母因食用了有问题的花生酱而生了重病,自1月份以来一直躺在病床上。

”他的岳母认为能保持健康的食品就是她喜欢的花生酱,但这次花生酱差点要了她的命。

从菠菜到莴苣、从花生酱到近期的宠物食品,一连串的不安全警报也让美国人生疑。

民众担心的不仅是食品供应链上的卫生检验,也同时对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监督功能提出了疑问。

食品召回数量多美国对进入饭店和超市的肉类等食品的检查极为严格。

食品超市在进货时都会对生产商进行严格审查;而对于容易腐烂的肉禽蛋类食品,都会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记者的一位华人朋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经营一家超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万一过期食品让人吃出了问题,商家的麻烦可就大了:打官司、赔钱,甚至是牢狱之灾。

”几年前,一个孩子在一家快餐店吃了汉堡包后,肚子痛最终导致死亡。

受害者家长起诉快餐店,快餐店找出汉堡包中牛肉陷的货物编号,根据编号追到加工厂、屠宰场。

后来查出,是屠宰场工人不小心使肉沾上了牛内脏的脏物,结果屠宰场受到重罚。

美国法律规定,企业在发现产品存在缺陷时可主动召回,或者在监管者发现问题时立刻召回。

否则将面临惩罚。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与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每周都公布食品召回执法报告。

记者从FDA的网站上看到,食品召回的报告数量不少。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家贸易公司就主动召回该公司进口的3种包装、共9667瓶“中东风味芝麻黄油”,原因是发现该产品被沙门氏菌污染,并且没有产品批号;得克萨斯州沃尔玛连锁超市两种雀巢公司的奶油冰激凌被召回的原因是,冰激凌内含有鸡蛋成分,但没有明确标明。

欧洲:疯牛病自1986年疯牛病在英国首次被发现至今,其蔓延之势屡禁而不绝,已经造成数十亿欧元的巨大损失,并成为困扰欧洲社会的一大顽症——一个幽灵在欧洲大地游荡从1986年“祸起萧墙”,英国确诊首例疯牛病,到2000年10月在法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相继发现疯牛病,疯牛病渡过英吉利海峡,蔓延到欧洲大陆。

舆论为之大哗,惊恐笼罩欧洲。

岁末年初,疯牛病更加“疯狂”:世界各国决定停止进口欧洲产的牛肉;美国和加拿大禁止进口吃欧洲饲料的巴西牛肉制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担心疯牛病危害扩大到世界其他地区;德国两位部长因此引咎下台,疯牛病发展成政治问题;欧盟首脑在尼斯峰会上采取对策……欧洲人对食品安全产生忧虑不是无端的。

从1986年英国发现首例疯牛病至今,此种牛瘟疫一直呈蔓延之势,先后在比利时、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13个欧洲国家确诊出疯牛病。

仅在2000年,英国共发现疯牛病1277例,法国112例,葡萄牙114例。

进入2001年以后,疯牛病又在多个欧盟成员国蔓延。

就连自信本国牛绝对安全的德国,于2001年1月初也确诊出疯牛病,现已发现14头病牛。

15年来,在全欧盟已发现病牛18万多头,已屠宰320万头病牛和与病牛同栏饲养的牛。

为遏止和整治这场灾难,欧盟已经和将要花费数十亿欧元的资金,经济损失惨重。

欧盟为疯牛病付出的代价是多方面的。

首先,欧盟牛肉消费市场遭到重创。

截至2000年11月中旬,欧盟的活牛价格平均下降了17%,牛肉销售量减少了27%;法国的牛肉消费量下降了40%;德国两个最大的肉类批发中心的牛肉销量下降了80%以上。

意大利年牛肉消费量150万吨,其中70万吨需从国外进口。

在2000年,意大利全国牛肉销售下降了50%—70%,3万家肉食店营业额下降了3000亿里拉。

其他欧盟成员国牛肉市场也一蹶不振。

其次,欧盟的肉骨粉加工业遭到重击。

本来,欧盟15国的肉骨粉年加工量为300万吨,每年可为欧盟带来15亿欧元(约折合12.9亿美元)的收益。

现在各成员国都规定禁止使用肉骨粉掺入的配合饲料,自然就丧失掉这笔可观的收益。

同时欧盟还要为焚烧销毁动物下脚料花费30亿欧元(约折合25.8亿美元)。

再次,实施欧盟整治疯牛病新决议费用昂贵,预计要耗费30亿欧元,用于收购、销毁30个月牛龄以上的肉牛和奶牛以及检测和普查现存栏的700万头30个月牛龄以上的肉牛和奶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