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

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古典经济学派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学派,它主要兴起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当时对整个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其主要观点。

一、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著作《国富论》被誉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认为,人们自私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会导致市场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整体社会福利的增加。

他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市场观念,主张个体的自由选择和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认为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的最佳途径。

斯密还提出了“分工”理论,即人们通过专门化的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他还强调了“比较优势”理论,即各国应当通过专门化生产,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和税收原理》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嘉图提出了著名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

他还提出了“地租”理论,认为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土地的价值取决于它的产出能力,土地收益的剩余部分就是地租。

李嘉图还深入研究了国际贸易和比较优势问题,提出了“相对生产成本”理论,即各国应当根据其相对生产成本的差异进行贸易,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三、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是古典经济学派的后继者,他在斯密和李嘉图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深化和扩展。

穆勒在他的著作《原则》中关注了人类幸福和公共利益的问题,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则”,主张国家政策应当追求整体社会最大化幸福的目标。

他还提出了“有限竞争”理论,认为在经济领域应当尽量保持竞争的环境,避免形成过大的垄断力量。

此外,穆勒对财富分配和公共教育也有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一,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2.柏拉图⑴主要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⑵把国家分三个阶层:①哲学家阶层即统治阶层②保卫国家的战士③自由民⑶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是社会矛盾和分歧的根本渊源3,亚里士多德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二)古罗马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克尤斯·加图(1)主要著作《农业论》(2)论述农业是古罗马人最重要的职业思想2,瓦罗(1)主要著作《论农业》,内容同加图3,柯鲁麦拉(1)主要著作《农业论》(2)提出了对奴隶主大庄园制度改革的一些思想4.奥古斯丁(早期基督教)⑴最早提出“公平价格”概念⑵早斯基督教中最著名的思想家(2)(三)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5〕公平价格:认为在没有法定价格的场合,自由议定的价格才被称为公平价格.二,早期古典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重商主义代表人物:1,.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2〕被认为是当时了解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关系最出色的人。

2.孟可列钦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3.托马斯•曼⑴英国晚期重商主义⑵是英国贸易差额论的实际创始人⑶马克思评价他的《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4.米塞尔顿⑴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5.柯尔培尔⑴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⑵主要特点是采取各种办法鼓励本国出口手工业的发展为出口贸易奠定坚实基础(二),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1.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

宏观经济学流派

宏观经济学流派

宏观经济学学派总结一、古典经济学派(十九世纪中期之前)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2.基本观点:(1)“经纪人”理论;(2)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二、新古典经济学学派(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2.基本观点:(1)核心思想为萨伊定律;(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3)引入边际分析法;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学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代表人物:凯恩斯;2.基本观点:(1)反对萨伊定律,提出有效需求不足;(2)反对二分法,复活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四、货币主义学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基本观点:(1)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长期则没有影响;(2)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3.政策主张: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五、供给学派(20世纪六十年代)1、代表人物:拉弗;2.基本理论观点:(1)肯定萨伊“供给创造需求”的定律;(2)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3、政策主张:减税、降低管制等类似措施可以增加供给和投资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1.代表人物:卢卡斯;2.基本理论观点:(1)价格和工资是灵活的;(2)人们的预期在遵循理性预期假说;(3)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4)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5)政策无效性;3.政策主张: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七、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1、代表人物:曼昆、伯南克;2、基本理论观点(1)非市场出清假设:(2)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假设(3)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3、政策主张:(1)抑制价格粘性(2)国家干预劳工合同(3)国家干预信贷市场区别于原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工资刚性、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以及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现实的市场出清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粘性、引进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预期假设、非市场出清假设,因此更具现实意义。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引言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学派之一,它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并对其特点和贡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

1. 古典经济学1.1 亚当·斯密学派亚当·斯密学派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劳动分工”和“自由放任”等重要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密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1.2 大卫·李嘉图学派大卫·李嘉图学派对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李嘉图关于价值理论和经济增长的理论。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主张商品的价值应当取决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

此外,李嘉图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对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也为后来的人口经济学打下了基础。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引入了边际效用理论,通过供求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2.1 马歇尔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供求曲线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种解释价格变动和资源配置的框架。

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2.2 神经经济学神经经济学是新兴的经济学研究分支,它将神经科学和经济学相结合,探讨了人类决策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3.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批判性地分析了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自行调整的问题,并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他的代表作《通论》对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

经济学流派发展历程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随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学不断发展、演变和分化出了多个流派。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经济学流派的发展历程。

1. 古典经济学流派古典经济学流派是经济学的最早期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他们主张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并且坚信劳动价值论。

2. 马克思经济学流派马克思经济学流派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而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尔·马克思,他批判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该流派强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倡导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新古典经济学流派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纳尔逊·维克塞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

他们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否定,并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流派强调市场的供求关系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并赞成市场机制的自由运行。

4. 凯恩斯经济学流派凯恩斯经济学流派是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他的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经济学流派反对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以解决失业和经济不稳定问题,提出了“有效需求”和“多重均衡”的理论。

5.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流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流派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罗纳德·科斯、杰克·哈尔等。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流派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效率,主张个体理性行为和市场均衡的重要性,提出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平衡分析。

6. 行为经济学流派行为经济学流派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塞勒等。

行为经济学流派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假设,并研究了个体的认知偏差和择优报酬等非理性因素对决策的影响,提出了认知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等新的研究方法。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流派。

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卡多,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学派,代表人物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认为经济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并且劳动分工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可以自动调整到最优状态。

里卡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是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贡献,它指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可以通过专门从事自己相对优势的产业来获得更大的利益。

新古典经济学则更注重个体在市场上的行为和决策。

马歇尔提出的边际效用理论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个体在消费中会考虑每个商品的边际效用,即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也更关注市场失灵的问题,它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

总的来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古典经济学注重市场自由和竞争,而新古典经济学更注重个体的行为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两个学派都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

古典经济学流派

古典经济学流派

古典经济学流派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古典经济学流派是一股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潮流。

它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达到巅峰,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古典经济学流派的起源、代表人物以及其主要观点。

一、古典经济学的起源古典经济学流派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当时社会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初期,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对经济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系统思考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原理,并形成了古典经济学的雏形。

二、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 亚当·斯密(Adam Smith)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这本书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斯密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主张个体追求私利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福利,强调市场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2. 大卫·里卡多(David Ricardo)大卫·里卡多是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他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里卡多主张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依托各自的特殊优势进行贸易,从而实现互惠互利。

三、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1. 劳动价值论古典经济学流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劳动。

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大卫·里卡多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相对劳动价值论,即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劳动价值。

2. 经济自由主义古典经济学流派秉持经济自由主义的理念,主张个体追求私利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他们认为,市场的自由能够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应该尽量减少。

3. 贸易自由化古典经济学流派推崇贸易的自由化原则。

他们认为,各国应该依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贸易,实现各方互惠互利。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并推动国际分工与合作。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

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学派引言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个体行为的学科。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学派,每个学派都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主要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和行为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起源。

它的核心思想是经济活动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

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自发调节会带来经济繁荣。

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数量。

这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优势则是指某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所获得的工资,剩余的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利润。

资本积累则是指通过不断扩大资本规模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修正。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衰退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恢复经济增长。

他提出了“波动性就业”理论,认为经济衰退是由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有效需求和边际效用。

有效需求是指市场中准备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人所能够产生的总需求。

边际效用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的变化。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种经济学学派。

它试图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结合起来,弥补了两者的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西方经济学说史与期末考核古典经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10 级国贸(2) 班学号1002013089 姓名许洋洋时间2012 年6月8日摘要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经历200 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 世纪三次大的革命,已经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学科。

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他所著的《国富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观点,斯密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

同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 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关键字: 古典经济学国民财富增长国家干预自由放任AbstractAfter more than 200 years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third revolu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classical economy has become a lot spectacular subject. Its distinguished representative, and is the founder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Adam Smith, his book the weal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a complete system of capitalism, critique of mercantilism in one-sided view of foreign trade as the only source of wealth, Smithexpanded its distribution to areas of production from economic research. While Adam Smith's critique of the idea that only the agricultural wealth of Agronomy of one-sided views, believing that all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sector is the creation of wealth. Classical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free market mechanism, to think of it as a "invisible hands" dominates the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against State intervention in economic life, laissez-faire principles set forth; analysis of growth condition of national wealth causes, promote or hinder the growth of national wealthKeywords: classical economy grow of national wealth state interventionallowing unrestrained freedom一、古典经济学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和内容。

(一)古典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 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

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 年)为奠基。

而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同于斯密的体系,甚至有人将此称为“李嘉图革命”。

(二)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

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

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古典经济学似乎是想告诉人们,顺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保持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但他们又看到劳动分工是受条件约束的,资本的积累会使现有的劳动分工以更大的规模出现,并表现出工资的随之上涨,而劳动分工的发展却不易实现,这将使资本积累受到劳动分工发展跟不上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产生了自身的矛盾。

李嘉图特别强调过这种矛盾,不过他的解释也不能消除这种核心思想中的矛盾。

二、古典经济学在英国的发展。

1(威廉(配第(1623—1687年) 。

他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一生从事过多种职业,后来成为医生、国会议员兼大资本家,但他关心并研究经济理论,主要经济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等,并使之成为“英国经济学之父”。

他的成就主要在于开创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经济学方法。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好比人体,工农业好比国家的血液,商业犹如血管,经济运动与人体生理活动一样有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把数字、重量、尺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之中,从而发现了经济运行的一些本质规律,他把这门学术叫“政治算术”。

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2( 亚当( 斯密(1723 —1790 年) 。

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开始的。

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 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

从配第到斯密刚好一百年时间,其间英国经济学一直在不断发展,比较有影响的是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斯图亚特等。

斯密正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古典经济体系。

在斯密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着眼于经济政策,不大注意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急于对市场进行干预。

斯密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是从弄清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复杂问题入手,并获得重大发现,即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 也叫自由市场机制) 。

这里,我们不得不先分享斯密的一段精辟话语: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

”——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

当然,斯密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此,这只是他找到了开启经济学大门的钥匙。

他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从书名可见,它主要研究的是财富的来源和如何增加财富,找出促进和阻碍财富增长的原因,他既否定了重商主义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也抛弃了重农主义的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偏见,指出任部门的劳动都是财富的源泉。

3、大卫( 李嘉图(1772——1823年)。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并主要在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上取得了成功。

奇妙之处在于,他的理论同时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共同赞赏。

尤其是马克思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和巨大的历史价值。

到此,古典经济学开始盛极而衰了。

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语言表述为: “令人高兴的是,关于价值规律,已经没有什么需要现在和将来的著作家加以说明的了。

”这句话表明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已到了尽头。

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踏上了新的途径。

三、古典经济学在法国的发展。

1、布阿吉尔贝尓(1646 ——1714)。

法国不同于英国,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可是,布阿吉尔贝尔生活的时代正是柯尔培尔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法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遭到破坏的时期。

他在担任地方法官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农村诉讼案件的审理,深深地了解到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弊端,于是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撰写了许多文章,其主要经济著作有《谷物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

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是: 一是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这是十分难得的。

二是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提倡自由竞争。

三是特别强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

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他写到: “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

四是提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反对积累金银财富。

他提出的这些原理为法国古典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因此,他被称为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2、魁奈(1694——1774年) 。

他六十多岁才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主要是针对农业面临的困难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然而,很快就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人,并形成了一个学派——重农学派,他们的理论体系强烈的影响了法国的经济政策。

魁奈经济学说中是“纯产品”理论、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1) “纯产品”理论。

“纯产品”指农业生产中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扣除用以补偿消耗的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和工人、农业资本家食用的消费资料之后的剩余产品,实质上,这里的“纯产品”就是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

同时,魁奈以为,财富的来源不在流通领域,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交换的原则是等价交换。

只有能够使物质财富在数量上增加的农业部门才是生产部门,工业部门仅仅把农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即改变物质财富的外部形态,商业只能使财富在地点上发生转移。

(2) 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他根据社会成员对生产“纯产品”的不同作用划分为三个阶级:即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

(3) 资本理论。

他把投在农业上的资本看作是唯一的生产资本,并以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标准把农业资本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两部分,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固定资本” 和“流动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