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策略探析

态
明视阂下的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策略探析 视 阈
下
文 明
Cntuto Srtae fPyn Lk E00 i lEooi Zn fo h Prpci fE00ia Cvlzt0 osrcin taeis0 0ag ae c19c cnmc oe tmte esetv 0 c19cI iiiain a e
d v l p e to c n mi n c l g . e k y v l e o a x s e o o ia i i z t n i c - f c e c . t r - e e o m n f o o c a d e o o y Th e au fM r i e m c l g c l v l ai se o e i n y I p o c i o i
展 的全 国性 示 范 区域 。
略 探
析
关键 词 : 态文 明; 阳湖 生态 经 济 区; 济发 展 ; 生 鄱 经 生态保 护
中 图分类 号 :F 2 . 17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7 2 2 1 )50 5 —5 17 - 9 ( 0 2 0 — 190 4
0 引言
在过 去相 当长 的一 段时 问 内 , 由于过 分 强调 “ 经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江西省虽然在经济水平 上有 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与东南部一些发达省份
济先行 ”导致重视工业发展等硬件建设 , , 而忽视 环 境保护和人文环境等软实力的增强。 最后 , 为了扭转
的差距却越拉越大 。例如 , 在改革开放初期与湖南 、 福建等省份 的经济水平较为接近。 然而近三十年来 , 江西已沦为我 国落后地区之一【 J 。为了促使江西省与 周边省份一起实现“ 中部崛起” 国务 院于 2 0 年底 , 09 批复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力图以江西鄱 阳湖为 , 核心, 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 , 把周边区域打造成一 个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 自然和 谐相处 以及经济发达的世界级生态 经济示范 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组员:金志鹏,刘燕燕,刘芸圣
鄱阳湖经济区简介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 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 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 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 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 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环鄱阳湖城市群
• 环鄱阳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第五个城市群,主要 是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 绕鄱阳湖的城市组成。按照包含范围的大小分广 义和狭义两种。 •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 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 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 共38个县(市、区)。 •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 主要包括江西省5个城市环鄱阳湖城市,分别是景 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共30个县(市、 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南昌市: 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 安义县、东湖区、西湖区、青 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9 个) 九江市: 九江市:浔阳区、庐山区、瑞昌市、 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都 昌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 县、武宁县、修水县(12个) 鹰潭市: 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 (3个) 景德镇市 :珠山区、昌江区、乐 平市、浮梁县(4个) 上饶市: 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 (3个) 抚州市 :临川区 东乡县(2个) 宜春市 :高安市 樟树市丰城市 (3个) 新余市: 新余市:渝水区(1个) 吉安市: 吉安市:新干县(1个)
江西上饶市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策略

和世 界角 度看 ,功在 当代 ,利在 千 秋 。作
为环 鄱 阳 湖滨 湖 的上 饶 市 ,既带 来 发 展机 遇 ,也 面 临环 保 挑 战。下 一 步 ,上 饶应 如 何 主动 策应 和 融 入环 鄱 阳湖 生态 经 济 区建 设 ,我们 主要从五 个方面进行 了思考 : 1 编制 生态发展 规划 .
物 排 放 总 量 呈 上 升 趋 势 ; 类 水 减 少 , 三 类 水 二
增 多 ,水 质总体 呈 下 降趋 势。鄱 阳湖是 江西 人
的饮 水源 ,它 不仅 关 系到 江西 的生 态安 全 ,也 关 系到我 国东南 腹地 的 生态 安全 ,如果 这条 防 线失 守 ,长江 中下 游 的生 态就 失去 最后 一道 屏 障 。从 经 济看 ,符 合 国家加 快沿 铁路 干 线 和长 江经 济 带发 展 战略 。 目前 ,国家正 在 开展 主体
加 强 鄱 阳 湖 的 保 护 、 治 理 , 站 在 全 国
线 。 鄱 阳湖与 洞庭 湖并 称 为长 江 的两个 “ , 。 肾” 现在洞庭 湖 已患 重病 ,去 年还发生 了鼠灾事件 , 肾功 能趋 于衰 竭 。而鄱 阳湖 却被 国内外专 家 一 致认 为是 中国最后 的“ 一湖清水 ” 但是这个 “ , ’ 肾” 也面 临着 功 能衰 竭 的危 险。近 几年 ,主 要污 染
Chi Bi 神州商贸 na z
江 西 上 饶 市 对 鄱 阳 湖 生 态 经 济 区 建 设 的策 略
加 强鄱 阳湖的保护 、治理 ,站在全 国和世 界 角度 看 ,功在 当代 ,利在 千秋 。作 为环鄱 阳湖滨湖的上饶 市 ,既 带来发展机 遇 ,也 面临环保挑战 。上饶应如何 主 动策应和 融入环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本文主要从五 个方面进行 了思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立和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
、
构 建鄱 阳湖 生 态 经 济 区 的 战 略意 义
心 城 市 具 有 完备 的铁 路 、 路 、 路 、 空综 合 交 通 体 系 , 公 水 航 四 通 八 达 的公 路 、 路 、 路 、 空 连 同 各地 , 有 可 通 江 达海 4 铁 水 航 具 小 时环 鄱 阳湖 区发 展 经 济 圈 的 区 位 优势 。 2 .生 态 资 源储 备 充 裕 。 阳湖 区 域 是 亚 洲最 大 的淡 水 湿 鄱 地 和世 界 珍 稀 水 禽 越 冬 的 主要 栖 息 地 之 一 ,被 称 为 “ 陆 之 大
起 的 必 然要 求 。
3 经 济 发 展 条 件 好 。 0 7年 , 鄱 阳湖 地 区生 产 总 值 占 . 20 环 全 省 总 量 的 5 . % ,是 全 省 率 先 进 入 人 均 10 12 0 0美 元 的 区 域 。 区 基 本 聚集 了全 省 的六 大 工 业 体 系 。 中 以汽 车 、 湖 其 飞机 制造 、 械 、 子 、 机 电 冶金 、 工 、 化 医药 、 织 为 骨干 的龙 头 企 业 , 纺 产 品 产 量 占全省 总产 量 8 % 以上 。 劲 的 经 济 实力 为鄱 阳湖 0 强 生 态 经 济 区 建设 奠定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4 .城 市 发 展优 势 突 出 。 鄱 阳湖 地 区 是 江 西城 镇 化 发 展 环 最 快 的 地 区 。具备 了 大城 市 的 集 聚 功 能 。突 出 鄱 阳湖 生 态 特 色 和 中 心城 市特 色 , 全省 乃 至 跨 省 区 域 加 速 推进 城 市 化 进 对 程 将起 到重 要 的 引领 作 用 。
彻 落 实科 学 发展 观 , 快推 进 江 西全 面 小康 进 程 , 加 实现 中部 崛起 新跨 越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 键 词 】鄱 阳 湖 ; 态 环境 ; 关 生 区域发 展
努力实现国家战略的宏图伟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

发展方 式 , 在发 展 中保 护生 态 , 在保 护生 态 中加快发 展 ; 目标 是立 足江 西实 际 , 应时代 发展 潮流 , 顺 走 出一条科 学发 展 、 色崛 起之路 。 绿
— —
我们必 须充 分理解 建设 鄱 阳湖生 态经济 区基 本原则 是 : 坚持生 态优 先 , 促进 绿 色发展 ; 坚持
这是党 中央 、国务 院按 照科学 发展观 的要求 , 快实 施 中部 地 区崛起战 略 、 加 促进 区域经 济和社会 高度协 调发 展 的重 大举措 , 寄托 着对 江西经济 社会文 化发展 的深 切关心 , 对江西 人 民的厚望 与重托 ! 这是功 在 当代 、 利在 千秋 的宏 图伟业 , 有利 于探 索生 态与 经济协调 发展 的新路 子 , 有利 于探索大 湖 流域综合 开发 的新模式 , 利 于构 建 国家促进 中部地 区崛起 战 略实施 的新 支点 , 利于树 立我 国坚 有 有 持走 可持续 发展道 路 的新 形象 ! 鄱 阳湖 是 江西 的母 亲 湖 ,也 是全 国最 大的淡 水湖 ,是长 江 的重要调 蓄湖 泊和 具有世 界影 响 的湿 地, 属于世 界 的“ 生命湖 泊” 鄱 阳湖 流域是一 个相对 独立 的生态 系统 , 盖 了江西 9 % 的 国土 面积 。 。 涵 7 半 个 多世纪 以来 , 历届 江西省 委 、 省政 府领导 全省人 民艰苦 努力 、 同奋 斗 , 鄱 阳湖 区域 的治理 、 共 在 建设 与发 展 , 留下 了一 串串闪光 的足迹 : “ 从 山江 湖工程 ” “ 、 昌九工 业走廊 ” 划 , 规 到近年来 的九 江开发 区 、 鄱 阳湖城市 群建设 ; 新世纪 提 出 “ 从 既要 金 山银 山 , 更要 绿水 青 山” 的发展 理念 , “ 到 生态立 省 、 生态 强 省” 目标 的确 立 ; “ 阳湖 生态经 济 区” 略构想 的提 出 , 《 阳湖生态 经济 区规划 》 从 鄱 战 到 鄱 的制定 。这些 ,
主攻低碳项目打造生态园区——江西省丰城市推进园区建设融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

作用 。如富硒产业发展论坛 ,成功对接
了珠 海 农 丰 、浙 江 森 禾等 多家 农 业 产 业 化 龙 头 企 业 ;再 生 金 属 国 际论 坛 丰 城 分 论 坛 ,成 功 对 接 了 美 国 兰 通 、 四 川 凯
头企业 ,涉及项 目8个 ,计划 总投资 7 . 6 亿元 ,已完成 投资 2 1 5 . 亿元 ,有力地
促 进 了农 业 增 效 、农 民增 收 。 目前 ,全
市初步形成 了新型能源 、生物食 品 、光 伏 电子 、精 品陶瓷 、资源循环利用 五大 支柱产 业 ,精 品 陶瓷 、资源 循环利用 、
中 国生 态 硒 谷 三 大 产 业 基 地 引 进 “ 碳 低
迈 、湖北金洋铅等多家资源循环类重点
一
气东输 管道 正在 建设之 中,即将正式供
气 。2 0 年 园 区路 网工 程 完 成 了 丰 源大 09
得 国家 专利 , 同时 通 过 国 家 “ 3 c认 证” ,特别是 内外 墙挂 贴技术 的企业标 准获得了国家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 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企业标准认证 , 保 温节能外墙干挂磁板为 国内首创 ,在同 内最先使用 陶瓷喷墨打印技术 。斯 米克
作 ,聘 请 专家 研 究 、规划 、筛选 一批
低碳产业和企业 ,高起点地制定适应丰 城实际的低碳产业 和企业的发展规划 , 特
别 是 对 园 区重 点 吸纳 、引进 、培 育 的项
平 ”全 面完 成 , 中心 园区水 、电 等管
网 建设 基本 完 成 ,污 水 处 理 厂 已 开 工 建 设 。园 区基础 设 施 配套 功能 的不 断完 善 ,
加 快 了 “ 园 三 区 两 基地 ” 的 基 础 设 施 一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在我国中部诸省抓住中部崛起的契机,纷纷实施城市集群战略的大背景下,我省不失时机地构建起以南昌为中心,包括九江、景德镇市、上饶、鹰潭和抚州在内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这一发展战略构想于2009年12月获得国家批准,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景德镇市是环湖生态经济圈的主要支点之一。
认真研究景德镇市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定位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对景德镇市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特色的分析,景德镇市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可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中心;江西省重要的科教文化次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基地;全国旅游名城和环鄱阳湖陶瓷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业基地。
一、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景德镇市是江西省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也是老工业基地,具备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除陶瓷产业外,目前已形成以机械家电、航空汽车、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电力能源和特色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配套发展的工业体系。
陶瓷、航空汽车及机械家电等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国务院也给了景德镇市类似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医药、机械、食品等工业在景德镇市都有相当的基础。
景德镇市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环鄱阳湖城市群”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发挥产业优势,走具有“景德镇市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成为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二、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中心景德镇市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优势比较突出景德镇市是江西省的农产品优势产区,已经形成蔬菜、茶叶、养殖三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南菜北茶城郊养”的产业格局。
拥有礼林、丽阳、鹅湖、镇桥等优质稻基地,乐平市、浮梁县分别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茶叶基地建设示范县,15个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42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有国家龙头企业江西德宇集团和乐平蔬菜公司、浮梁茶叶总公司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
景德镇市应坚持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工业理念的发展原则,既要大力发展种植业,又要加快发展养殖业;既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又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及运输、销售等有关服务业;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立足景德镇市实际,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抓重点,抓关键,集中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江西首个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江西首个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发展定位: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战略目标:到201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今视网12月16日讯记者桂榕、何宝庆报道:12月16日,从北京传来让4400万江西人民欢欣鼓舞的特大喜讯——国务院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用文档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
以之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该区以我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
该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对于加强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振鹏
•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 义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 功能分区及其管制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任
务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1.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区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的大力推进,鄱阳湖流域的资源、环境面临更 大的压力。鄱阳湖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 粮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于江西其他地 区而言,该区域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产业基础 比较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工业化、城镇化水 平较高、发展潜力很大,是江西最适宜开发的 地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整合资 源、重点开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2. 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做过了一 条“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付出了生态破 坏、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加快经 济发展,有助于在较大的区域内探索转变发展方 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途径,实现绿色 崛起,为其他地区走新型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 明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示范带 动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2.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 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 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求,根据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现代经济 发展规律,将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生态良 好、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物 质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 态经济区。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这一区域地势平坦,人 口密集、交通、通讯发达, 辐射力强,承接产业转移 的区位优势突出。2007年 区域内总人口1977万人; 生产总值3200亿元,占全 省的58.6% ;财政总收入 366亿元,占55%。同时集 中了全省75.7%的大专院 校和73.2%的科研院所。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1.规划范围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根据自然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 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要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鄱阳湖及 其周边平原地区为主,具体包 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 新余和抚州等6个设区市市区 和南昌、新建、进贤、德安、 星子、永修、湖口、都昌、武 宁、浮梁、鄱阳、余干、瑞昌、 九江、彭泽、安义、高安市、 丰城市、樟树市、乐平市、东 乡、余江、贵溪市、万年和新 干等25各县市。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3.创建江湖综合治理的新模式
我国重点江河湖泊水资源保障能力下降,水环境质 量“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鄱阳湖流域以占长江流域的9%的面积,平均每年向长江 输送了15.5%的水量,并保持着较好的环境质量,对长 江中下游具有调蓄洪水、增加枯水流量和保护生物多样 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利用湖区优势资源,突出开发重点, 维护生态功能,探索出一条江湖流域综合开发、推动经 济发展的新模式,可以为全国其他流域开发、加强生态 保护和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示范作用。尤其是鄱阳 湖流域边界与江西省行政边界基本重合,有利于整合资 源、统一规划、全面部署、综合管理,为流域综合开发 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先行作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4.功能定位与目标
4)以生态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构建大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
5)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长江、连接 京九和长、珠、闵共同腹地的优势,承接产业梯 度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与武汉城市圈、长株 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起 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使江湖流域综合治理、 科学开发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欠发达地区 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在世界上产生较大影响。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4. 形成中部崛起的新支柱
江西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 三角洲的共同腹地,依托长江、连接京九,对于 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与武汉城市 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一起,成为实现中部崛起的三个重要支柱。 武汉和长株潭试验区以特大型城市或城市群为中 心带动区域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则以大城市 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 的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特色 鲜明,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具有一定示范 意义。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4.功能定位与目标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保持鄱阳湖一 湖清水“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加强江西作为国家商品粮 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地位;
3)以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推进新 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 展质量,做大做强做优二、三产业,促进江西经 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架
3. 基本原则
• 立足生态、着眼经济、重视民生,开发 与保护并重,促进科学发展的原则;
• 合理布局、全面统筹、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转变观念、改革体制机制、自主创新、 扩大开放、推进合作原则;
• 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和谐 原则。
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5. 探索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在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 况下,欠发达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 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国际上成 功范例不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 现生态环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对于欠发达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