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数化技术的隧道三维建模方法
隧道模型创建的方法

隧道模型创建的方法
隧道模型是建筑、交通工程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模型。
它用来展现一个隧道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通常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坡度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隧道模型创建方法。
1. CAD软件建模法
CAD软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可以用来创建3D隧道模型。
首先需要准备好隧道设计图纸,然后使用CAD软件按照设计图纸绘制出隧道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在建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例如隧道的坡度和变化处的转角等。
这种方法能够创建出高精度的隧道模型,但需要一定的CAD软件操作技巧。
2. 模型制作法
模型制作法是一种传统的隧道模型创建方法,需要使用各种材料手工制作出真实的模型。
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切割、拼接等步骤,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和经验。
这种方法能够创建出真实感强、立体感强的隧道模型,适合展示和教学用途。
3. 三维打印法
三维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快速制造技术,可以用来创建复杂的3D隧道模型。
首先需要将设计图纸转换为3D模型文件,然后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模型。
这种方法制作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小批量制作。
但是由于3D打印技术的限制,隧道模型的精度和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总之,隧道模型的创建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哪种方法主要取决于需求和制作条件。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注重细节和精度,以确保模型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BIM三维隧道设计

BIM三维隧道设计第1章三维隧道设计系统软件功能设计1.1三维隧道设计系统技术路线概述地质模型的建立涉及到大量的地质专业知识,从目前的实际形势看,在现有的设计平台中开发一套地质模块的功能,面临的技术风险、耗费的时间和费用都将是十分巨大的。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地质模型最好要建立在一套完善的地质平台之上,利用已有地质软件生成的地质网格模型进行优化后,转换成一个符合地质实体拟合需要的中间数据格式,以方便后续进行地质实体的重构和调整。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对地质模型平台没有特别要求,只要它最终能输出符合实体重构需要的数据格式,并附加地质实体对应的物理属性,就可以和后续的地质实体重构、隧道建模、隧道设计、隧道工程量统计、隧道工程施工图进行无缝接合。
考虑到目前的技术积累和我们在数据转换方面已经有比较完整的数据接口,如果能采用武汉坤迪的地质模型建模平台,将可以节约开发时间和开发费用;当然如果采用其他地质系统,只要它能输出符合我们需要的中间交换数据,或者提供数据读取接口,都可以将地质实体和信息转入到三维设计平台中。
以下以采用坤迪平台作为地质模型平台为例来说明整体方案及实施流程。
图1.1 三维隧道设计系统数据流程1.2在GeoEngine软件中构建网格地质模型根据地质勘测信息、点云扫描信息、探孔信息、地下水位信息等数据在地质软件中构建网格地质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2 网格地质模型最后,从地质中导出网格地质模型为我们定义好的地质数据交换格式,为后续Rhino平台上的实体地质模型拟合的准备数据。
1.3在Rhino软件中构建真实的实体地质模型由于点云和网格拟合生成三维地质地形实体技术复杂、对三维几何造型功能要求很高、要求能够对三维地质地形实体进行灵活的人工干预、要求对大体量数据的高效计算能力,鉴于以上的技术特点,提议将点云和网格拟合为实体的功能独立出来在Rhino平台上进行,以便能让Inventor平台以及后续可能考虑的Revit平台共享该部分功能。
城市地下管网参数化三维建模流程与方法

城市地下管网参数化三维建模流程与方法詹勇;陈良超【摘要】二维管线不能很好表达管线的空间分布,而三雏管线则能够直观表达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因此本文结合重庆市地下管线三维建模实际工作,开展了三维管线建模研究.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网参数化三维建模流程,重点对建模数据预处理、连接特征三维建模、附属设施建模、管线分块以及管线LOD生成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本文开展了相关实验和应用实践,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城市勘测》【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地下管网;参数化建模;管线分块;管线细节层次【作者】詹勇;陈良超【作者单位】重庆市勘测院,重庆400020;重庆市勘测院,重庆4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2城市地下管线包含城市范围内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
2014开始,全国开展了全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获取了大量的二维管线数据,在普查的基础上,各市通过整合各行业和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信息数据,为建立管线系统,全面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空间分布状态、运行状况、安全隐患等情况奠定了数据基础。
地下管线普查获取的数据通常以二维数据为主,但二维数据不够直观,难以直观表达地下管线,特别是在竖向上的空间分布。
三维管线能够直观表达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便于迅速查询管线相关信息,同时,三维管线模型的建立便于检查管线采集过程中可能的错误提高管线数据的准确性。
随着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已发展的日益成熟,利用三维技术开展管线的三维建模、建立三维管线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也越来越多。
罗凌燕[1]等研究了城市地下管线三维快速建模技术,周方晓[2]、周京春[3]等利用Sweep方法开展了管线三维建模,王琦[4]等研究了基于OpenGL的弯管衔接建模方法,左国成[5]等研究了基于旋转矢量法的三维管线建模。
本文结合重庆市地下管线三维建模工作,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网参数化建模流程,重点对建模数据预处理、连接特征三维建模以及管线LOD(level of detail)进行了阐述。
隧道点云拼接与BIM参数化建模研究

隧道点云拼接与BIM参数化建模研究【摘要】隧道建设是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点云拼接与BIM参数化建模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隧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隧道点云数据获取与处理的方法,并详细讨论了点云拼接技术和BIM参数化建模的原理和应用。
然后,提出了一种整合隧道点云拼接和BIM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验证进行了实际应用。
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隧道建设领域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隧道、点云数据、拼接技术、BIM、参数化建模、方法、案例分析、验证、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隧道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之一,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和几何信息。
随着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隧道内部的点云数据获取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为隧道建模和设计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隧道点云数据的拼接和建模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传统的点云数据处理方式往往耗时耗力,并且准确性无法保证。
采用先进的点云拼接技术和BIM参数化建模方法,可以提高隧道建模的效率和精度,从而更好地支持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本研究旨在探索隧道点云拼接与BIM参数化建模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其进行验证和分析。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隧道工程的数字化建模和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为隧道工程的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隧道点云数据的拼接与BIM参数化建模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动价值,对于隧道工程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隧道建设是当前城市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而隧道建设涉及的点云数据获取、处理和建模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激光扫描和三维建模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点云数据的应用也呈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隧道点云数据获取与处理、点云拼接技术、BIM参数化建模等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与分析,旨在提高隧道建设领域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效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支持。
数字化隧道三维建模分析

窿莲建 霰
Tu n n e l Co n s t r u c t i o n
V0 1 . 3 3 No . 2 Fe b . 2 O1 3
数 字 化 隧 道 三 维 建 模 分 析
宋 仪 , 郭年根 , 李俊波 ,李凤 蓉 , 万和 平
p r o po s e d. Ke y wo r d s:t u n n e l mo de l i n g; d i g i t a l t u nn e l ;3 D d e s i g n
0 引 言
近年来 , 随着 我 国铁路 工程建 设 的大规模 开 展 , 利
理 、 三维地 图 等领 域 有一 定程 度 的应 用 , 其方 法 多 是采用航测 、 激光扫描 、 数 字三维 照像等技术 , 对 已经 建 成 的道路 、 桥梁、 建筑 物等进行 扫描 , 得到 目标 的外形 信 息, 并形成数字化 三维模型 。这种 方法 只适用 于 已经 建
( 1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 3 0 0 1 3 3 ; 2 .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 北京 1 0 0 8 4 4 ; 3 . 立得 空 间信 息技 术发展 有 限公 司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为解决 既有 隧道数字化三维建模 的难题 , 提出利用构件模 型库组装 隧道 的技 术路线 。整 理 出隧道构件模 型库 的分 类 , 并完 成各类构件模型的参数设计 工作 ; 提 出由构件搭建三维隧道模型 的具体步骤并将其 固化为 6个功能组 , 分析 出每个 功能组 的作 用 、
2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e r o f n , ) , f o R a i l w a y s , B e i j i n g 1 0 0 8 4 4 ,C h i n a ;
数字化隧道三维建模分析

数字化隧道三维建模分析
宋仪1郭年根2李俊波2李凤蓉1万和平3
1.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1332.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北京100844
3.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武汉430074
摘要:为解决既有隧道数字化三维建模的难题,比较后认为应采取利用构件模型库组装隧道的技术路线,提出三维数字隧道建模需要解决的4个关键问题,并明确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提出可以依托隧道建模程序,继续开发三维隧道设计软件的构想。
关键词:隧道;数字化隧道;三维设计
信思。
以隧jll道横、竖向此
能够根据需要
:量与实际一!刊摩槛田白j
_=j/、l一.-’y.__一‘,构建模型乒‘待进一步完计亚台进行盘
数字化隧道三维建模分析
作者:宋仪, 郭年根, 李俊波, 李凤蓉, 万和平
作者单位:宋仪,李凤蓉(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133), 郭年根,李俊波(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北京100844), 万和平(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武汉430074)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917817.aspx。
基于Autodesk Civil 3D建立隧道参数化BIM模型的探索

论文THESIS98 China Highway本文讲解了利用Autodesk Civil 3D 部件编辑器(Subassembly Composer)能够完美拟合路线平、纵、横断面的隧道部件,快速建立隧道模型。
部件编辑器是自带的可视化编程插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编程人员可以将几何元素拖拽至流程中,通过数学公式赋予几何元素逻辑,形成相应横断面的轮廓,完成部件的编译工作。
BIM技术应用背景BIM 技术作为近年新兴的设计方式,在建筑领域推广较为成功。
大部分商业综合体、居民住宅楼、医院、大型车站都可以通过BIM 技术完成各专业项目的正向设计,并且在BIM 模型上开展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提取工程量等工作。
建设单位利用基于BIM 技术的管控平台,还可实现对整个建设项目集“建、管、养”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投资和成本,更可降低工程中的损耗,控制施工中的风险。
但在公路领域,BIM 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设计与建设也越来越多地使用了BIM 技术。
目前,建立隧道BIM 模型的主要方式是用主流BIM 建模软件Revit 沿着道路中心线放样,建立隧道模型。
然而,该方式无法建立平、纵、横断面同时变化的隧道,且无法满足隧道的加宽超高变化,而且如果隧道中心线有缓和曲线,路线中心线则无法很好地在Revit 中拟合。
而公路BIM 主流软件Autodesk Civil 3D 自带的样式选项版(类似于横断面库)中没有隧道的断面样式。
所以,探索有效的隧道BIM 建模方式意义重大。
隧道BIM模型建立原理隧道BIM 建模原理隧道BIM 模型是隧道横断面沿着路线中心线放样生成的。
隧道结构的横断面随桩号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建基于Autodesk Civil 3D建立隧道参数化BIM模型的探索文/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曾庆桓 戴琪立隧道BIM 模型的前提,就是隧道部件能够自适应隧道设计线的平纵横线型变化。
基于Nurbs的公路隧道三维建模方法

基于Nurbs的公路隧道三维建模方法王静;邹济韬;曾勇【摘要】针对 Web端公路隧道三维可视化研究较少且现有隧道三维建模方法对非直型隧道适应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 Nurbs的公路隧道三维建模方法,增强了隧道三维建模的适应性、扩展性和灵活性。
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建立多种类型的三维隧道模型,且能够很好支持 Web端的三维可视化,满足了隧道三维建模的高效性、适应性和网络化的需求。
%The existing tunnel 3D modeling method has poor adaptability to the non-straight tunnel, and there is less research in the 3D Visualization of Web.A new method of 3D tunnel modeling is pro-posed based on nurbs which can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expan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3D modeling of the tunnel.The tes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build 3D models of various tunnels effi-ciently,and can support the 3D visualization of web.The method fu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of 3D tunnel modeling.【期刊名称】《交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隧道;三维模型;非均匀有理B样条;可视化【作者】王静;邹济韬;曾勇【作者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 55008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 55008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 550081【正文语种】中文我国是多山地区,随着公路的延伸,隧道的建设必然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