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
常见的智能家居协议有哪些

常见的智能家居协议有哪些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传统家居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各种协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操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智能家居协议及其作用的介绍:Wi-Fi:Wi-Fi是一种无线网络协议,是智能家居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能够提供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使各种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和控制。
通过Wi-Fi,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来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摄像头等。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它采用了短距离、低功耗的通信方式,适用于连接大量的低功耗设备,如传感器、开关、门锁等。
ZigBee协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线互联和自组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灵活的设备控制能力。
Z-Wave:Z-Wave也是一种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常用于智能家居系统。
它采用了专有的无线频段,具有较长的通信距离和稳定的信号传输,适合用于连接各种智能设备。
Z-Wave协议支持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和网络扩展,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智能家居系统。
Bluetooth:蓝牙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
蓝牙协议提供了短距离的无线通信能力,适用于连接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
通过蓝牙,用户可以直接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无需经过互联网。
Thread:Thread是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协议,基于IPv6协议,适用于连接智能家居设备。
它具有较低的功耗、高效的网络组网和安全的通信特性。
Thread协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提供了可靠的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
KNX:KNX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智能家居控制协议,用于集成和控制不同厂家的智能设备。
KNX协议支持有线和无线通信,允许各种设备在同一系统中进行互操作。
它可以实现对照明、暖通空调、安防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集中控制,提供全面的家居自动化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

智能家居无疑是这几年来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各类协议不停的更新最新版本及改进缺点,导致目前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国际标准化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的通讯协议。
本文主要针对各种方案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优缺点作出了一个对比并以此展望了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协议:一、ZigBee协议: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简称,它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蜜蜂(bee)是通过飞翔和“嗡嗡”(zig)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而ZigBee协议的方式特点与其类似便更名为ZigBee。
ZigBee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其特点是传播距离近、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可自组网、协议简单。
ZigBee的主要优点如下:1. 功耗低对比Bluetooth与WiFi,在相同的电量下(两节五号电池)可支持设备使用六个月至两年左右的时间,而Bluetooth只能工作几周,WiFi仅能工作几小时。
2. 成本低ZigBee专利费免收,传输速率较小且协议简单,大大降低了ZigBee设备的成本。
3. 掉线率低由于ZigBee的避免碰撞机制,且同时为通信业务的固定带宽预留了专用的时间空隙,使得在数据传输时不会发生竞争和冲突;可自组网的功能让其每个节点模块之间都能建立起联系,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每个节点模块间的线路进行传输,使得ZigBee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几乎可以认为是不会掉线的。
4. 组网能力强ZigBee的组网能力超群,建立的网络每个有60,000个节点。
5. 安全保密ZigBee提供了一套基于128位AES算法的安全类和软件,并集成了IEEE 802.15.4的安全元素。
6. 灵活的工作频段2.4 GHz,868 MHz及915 MHz的使用频段均为免执照频段。
ZigBee的缺点如下:1. 传播距离近若在不适用功率放大器的情况下,一般ZigBee的有效传播距离一般在10m-75m,主要还是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区域,例如家庭和办公场所。
智能家居系统有几种标准协议

智能家居系统有几种协议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一部分,它通过连接设备和传感器来实现家居自动化和智能化。
从智能灯泡到智能门锁,这些设备都需要一种协议来进行通信和交互。
在市场上,有几种常见的协议被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本文将对其中的几种进行介绍。
1.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它专门用于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家居系统。
Zigbee协议采用星型或网状网络拓扑结构,通过无线信道进行设备之间的通信。
它支持多种设备,如灯泡、传感器和智能开关等。
Zigbee协议具有低数据传输延迟、低能耗和较长的电池寿命等优点。
2. Z-WaveZ-Wave是一种专门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无线通信协议,它采用低功耗、中等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Z-Wave协议采用网状网络拓扑结构,设备可以通过中继器进行通信,提高通信范围。
Z-Wave协议适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如灯具、窗帘、温控器等。
它具有较高的互操作性,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进行集成。
3. Wi-FiWi-F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的协议,也被智能家居系统所采用。
Wi-Fi协议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广泛的覆盖范围,可以连接多种智能家居设备,如音频系统、电视和摄像头等。
Wi-Fi协议需要路由器作为中心进行设备间的通信,同时也可以与互联网连接,方便用户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系统。
4. Bluetooth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中,包括智能家居设备。
Bluetooth协议适用于连接方式、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与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控制和传输数据。
蓝牙技术提供了易于使用和广泛支持的优势,但其通信距离有限,一般在10米左右。
5. ThreadThread是一种基于IPv6的无线通信协议,专门用于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家居系统。
Thread协议采用网络拓扑结构,支持多种设备间的低功耗通信。
Thread协议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同时还支持安全的数据传输和云端连接。
智能家居系统有几种协议

智能家居系统有几种协议智能家居系统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安防设备、照明设备等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是通信协议,它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智能家居系统协议,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协议。
1. ZigBee协议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通信的协议,适用于家庭中的小范围传感器网络。
它使用2.4GHz频段进行通信,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网络稳定性。
ZigBee协议可以支持多种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智能灯泡、温度传感器、门窗传感器等。
同时,ZigBee还支持网络拓扑结构的灵活配置,可以实现多对多、星型、网状等不同的网络结构。
2. Z-Wave协议Z-Wave是一种专为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它使用900MHz频段进行通信,具有较高的通信稳定性和较低的功耗。
Z-Wave协议可以支持多种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智能门锁、窗帘控制器、电动窗帘等。
与ZigBee相比,Z-Wave的设备互操作性更好,可以实现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3. Wi-Fi协议Wi-Fi是一种常见的无线局域网协议,也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之一。
Wi-Fi协议使用2.4GHz或5GHz频段进行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远的覆盖范围。
通过Wi-Fi协议,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连接和控制。
智能家居设备需要连接到家庭的Wi-Fi网络,以实现远程控制和互联互通。
4. Bluetooth协议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个人设备之间的通信。
Bluetooth协议使用2.4GHz频段进行通信,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简单的设备配对过程。
通过Bluetooth协议,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连接和控制。
例如,通过蓝牙协议可以实现手机与智能音箱之间的音频传输和控制。
5. Thread协议Thread是一种新兴的智能家居系统协议,它基于IPv6网络协议,旨在提供低功耗、安全可靠的智能家居通信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有几种协议正规范本(通用版)

智能家居系统有几种协议智能家居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它将现代科技与家居生活紧密结合,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舒适地生活。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协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协议定义了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传递方式,不同的协议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设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智能家居系统协议。
1.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协议,它专门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
Zigbee协议采用了网状网络拓扑结构,允许多个设备之间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智能家居系统中使用Zigbee协议的设备可以相互通信,从而实现集中控制和联动操作。
Zigbee协议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大量设备连接和小范围通信的场景。
2. Z-WaveZ-Wave是一种专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无线通信协议。
与WiFi和蓝牙等通用协议不同,Z-Wave专注于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Z-Wave协议使用低频率进行通信,可以穿透墙壁,具有较长的通信距离和较低的干扰能力。
智能家居系统中使用Z-Wave协议的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适用于搭建覆盖范围广、设备密集的智能家居系统。
3. WiFi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WiFi协议具有高带宽、高速率的优势,可以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和高负载的数据传输。
通过WiFi协议,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与路由器或其他网络设备连接,实现与互联网的通信。
WiFi协议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常用于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设备,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易用性。
4. Bluetooth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智能方式、蓝牙耳机等设备上。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蓝牙协议也被用于设备之间的通信。
蓝牙协议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适用于移动设备和低功耗设备之间的连接。
智能家居系统中使用蓝牙协议的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器或智能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
5. ThreadThread是一种新兴的IPv6-based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特别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设备。
2023精选智能家居通讯协议正规范本(通用版)

2023精选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家居市场的迅猛增长,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2023精选的智能家居通讯协议,该协议旨在促进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一种统一、开放和安全的通讯标准。
协议概述2023精选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基于现有的通讯技术和标准,结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和等领域的技术成果,旨在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该协议采用开放的架构设计,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和协议,包括无线通讯(如Wi-Fi、蓝牙、Zigbee等)和有线通讯(如以太网、RS-485等)。
通过灵活的通讯方式选择,使得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灵活地进行互联互通。
同时,该协议也提供了统一的消息格式和通讯接口,以便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使用统一的消息格式和通讯接口也能够简化开发者的开发工作,提高智能家居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协议特点1. 统一的消息格式2023精选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定义了一套统一的消息格式,包括消息头、消息体和消息尾等部分。
消息格式采用通用的JSON格式,可以灵活地表示各种类型的数据。
通过统一的消息格式,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2. 开放的通讯接口该协议提供了开放的通讯接口,包括设备发现、设备控制、设备状态查询等功能。
通过这些通讯接口,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相互交互和控制。
3.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该协议对通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进行了考虑。
采用加密算法对通讯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同时,用户隐私数据也得到了保护,只有经过用户授权的设备可以访问相关数据。
4. 多种通讯方式支持2023精选智能家居通讯协议支持多种通讯方式,包括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
无线通讯方式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适用于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
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样本

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样本智能家居通讯协议大汇总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智能家居无疑是这几年来热门的研究对象乊一,各类协议丌停的更新最新版本及改迚缺点,导致当前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国际标准化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的通讯协议。
本文主要针对各种方案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优缺点作出了一个对比幵以此展望了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协议:一、ZigBee协议:Zigbee是IEEE,它蜜蜂的八字舞,蜜蜂(bee)是通过飞翔和“嗡嗡”(zig)抖劢翅膀的“舞蹈”来不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而ZigBee协议的方式特点不其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类似便更名为ZigBee。
ZigBee主要适合用于自劢控制和进程控制领域,能够嵌入各种设备,其特点是传播距离近、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可自组网、协议简单。
ZigBee的主要优点如下:1.功耗低对比Bluetooth不WiFi,在相同的电量下(两节五号电池)可支持设备使用六个月至两年左右的时间,而Bluetooth只能工作几周,WiFi仅能工作几小时。
2.成本低ZigBee与利费免收,传输速率较小丏协议简单,大大降低了ZigBee设备的成本。
3.掉线率低由于ZigBee的避免碰撞机制,丏同时为通信业务的固定带宽预留了与用的时间空隙,使得在数据传输时丌会发生竞争和冲突;可自组网的功能让其每个节点模块乊间都能建立起联系,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每个节点模块间的线路迚行传输,使得ZigBee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几乎能够认为是丌会掉线的。
4.组网能力强ZigBee的组网能力超群,建立的网络每个有60,000个节点。
5.安全保密ZigBee提供了一套基于128位AES算法的安全类和软件,幵集成了IEEE。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智能家居通讯协议书范本(3篇)

第1篇协议编号: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甲方(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服务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智能家居用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拥有先进的智能家居设备和技术,乙方希望采购并使用甲方的智能家居产品,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协议标的1.1 本协议标的为甲方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门锁、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温控、智能音响等。
1.2 甲方承诺提供的智能家居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二、技术参数与功能2.1 甲方提供的智能家居设备应具备以下技术参数和功能:(1)通信协议:采用国际通用的______通信协议,确保设备间互联互通。
(2)数据传输:支持______数据传输速率,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设备控制:通过手机APP、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多种方式实现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
(4)智能联动:支持设备间的智能联动,实现一键式场景设置。
(5)安全防护:具备数据加密、防火墙等功能,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2.2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手册和用户手册,方便乙方使用和维护。
三、协议内容3.1 甲方应确保所提供的智能家居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2 乙方在购买和使用智能家居设备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甲方提供的使用说明。
3.3 甲方应对乙方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确保乙方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4 乙方在购买和使用智能家居设备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甲方,甲方应在接到通知后____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家居无疑是这几年来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各类协议不停的更新最新版本及改进缺点,导致目前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国际标准化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的通讯协议。
本文主要针对各种方案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优缺点作出了一个对比并以此展望了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些协议:
一、ZigBee协议:
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简称,它来源于蜜蜂的八字舞,蜜蜂(bee)是通过飞翔和“嗡嗡”(zig)抖动翅膀的“舞蹈”来与同伴传递花粉所在方位信息,而ZigBee 协议的方式特点与其类似便更名为ZigBee。
ZigBee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
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其特点是传播距离近、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可自组网、协议简单。
ZigBee的主要优点如下:
1. 功耗低
对比Bluetooth与WiFi,在相同的电量下(两节五号电池)可支持设备使用六个月至两年左右的时间,而Bluetooth只能工作几周,WiFi仅能工作几小时。
2. 成本低
ZigBee专利费免收,传输速率较小且协议简单,大大降低了ZigBee设备的成本。
3. 掉线率低
由于ZigBee的避免碰撞机制,且同时为通信业务的固定带宽预留了专用的时间空隙,使得在数据传输时不会发生竞争和冲突;可自组网的功能让其每个节点模块之间都能建立起联系,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每个节点模块间的线路进行传输,使得ZigBee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几乎可以认为是不会掉线的。
4. 组网能力强
ZigBee的组网能力超群,建立的网络每个有60,000个节点。
5. 安全保密
ZigBee提供了一套基于128位AES算法的安全类和软件,并集成了IEEE 802.15.4的安全元素。
6. 灵活的工作频段
2.4 GHz,868 MHz及915 MHz的使用频段均为免执照频段。
ZigBee的缺点如下:
1. 传播距离近
若在不适用功率放大器的情况下,一般ZigBee的有效传播距离一般在10m-75m,主要还是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区域,例如家庭和办公场所。
但若在牺牲掉其低掉线率的优点的前提下,以节点模块作为接收端也作为发射端,便可实现较长距离的信息传输。
2. 数据信息传输速率低
处于2.4 GHz的频段时,ZigBee也只有250 Kb/s的传播速度,而且这单单是链路上的速率且不包含帧头开销、信道竞争、应答和重传,去除掉这些后实际可应用的速率会低于100 Kb/s,在多个节点运行多个应用时速率还要被他们分享掉。
3. 会有延时性
ZigBee在随机接入MAC层的同时不支持时分复用的信道接入方式,因此在支持一些实时的应用时会因为发送多跳和冲突会产生延时。
二、Bluetooth(蓝牙协议)
蓝牙协议是由爱立信公司创造并于1999年5月20日与其他业界领先开发商一同制定了蓝牙技术标准,最终将此种无线通信技术命名为蓝牙。
蓝牙技术是一种可使电子设备在10~100 m的空间范围内建立网络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语音通话的无线通信技术。
蓝牙的优点如下:
1. 功耗低且传输速率快
蓝牙的短数据封包特性是其低功耗技术特点的根本,传输速率可达到1Mb/s,且所有连接均采用先进的嗅探性次额定功能模式以实现超低的负载循环。
2. 建立连接的时间短
蓝牙用应用程序打开到建立连接只需要短短的3ms,同时能以数毫秒的传输速度完成经认可的数据传递后并立即关闭连接。
3. 稳定性好
蓝牙低功耗技术使用24位的循环重复检环(CRC),能确保所有封包在受干扰时的最大稳定度。
4. 安全度高
CCM的AES-128完全加密技术为数据封包提供高度加密性及认证度。
蓝牙的缺点如下:
1. 数据传输的大小受限
高速跳频使得蓝牙传输信息时有极高的安全性,但同时也限制了蓝牙传输过程中数据包不可能太大。
即使在所谓的高保真蓝牙耳机中高低频部分也是会被严重压缩的。
2. 设备连接数量少
相对于Wifi与ZigBee,蓝牙连接设备能力确实较差,理论上可连接8台设备,实际上也就只能做到6——7个设备连接。
3. 蓝牙设备的单一连接性
假设我用A手机连接了一个蓝牙设备,那么B手机是连接不上它的,一定要我与此蓝牙设备之间的握手协议断开B手机才能连接上它。
三、WiFi(无线保真协议)
WiFi是IEEE 802.11的简称,是一种可支持数据,图像,语音和多媒体且输出速率高达54Mb/s的短程无线传输技术,在几百米的范围内可让互联网接入者接收到无线电信号。
WiFi的首版于1997年问世,当时其中定义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 层),并在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传输介质和网络结构的同时规范了介质访问层(MAC)的特性和物理层(PHY),其中物理层采用的是FSSS(调频扩频)技术、红外技术和DSSS(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在1999年又新增了IEEE 802.11g和IEEE 802.11a标准进行完善。
WiFi优点:
1. 传输范围广
WiFi的电波覆盖范围半径高达100 m,甚至连整栋大楼都可以覆盖,相对于半径只有15m蓝牙,优势相当明显。
2. 传输速度快
高达54Mb/s的传输速率使得WiFi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网络,并可快速地享受到类似于网络游戏、视频点播(VOD)、远程教育、网上证券、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等一系列宽带信息增值服务。
在这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速度还在不断提升的WiFi必能满足社会与个人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3. 健康安全
WiFi设备在IEEE 802.11的规定下发射功率不能超过100 mW,而实际的发射功率可能也就在60~70 mW。
与类似的通信设备相比,手机发射功率约在200 mW~1 W,而手持式对讲机更是高达5 W。
相对于这两者WiFi产品的辐射更小。
4. 普及应用度高
现今配置WiFi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MP4几乎都将WiFi列入了他们的主流标准配置。
WiFi缺点:
1.功耗大
2.价格贵
3.协议编码复杂
四、LPWAN(低功耗广域物联网):
全球最大的芯片厂商英特尔、高通,全球通信设备巨头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以及全球运营商巨头沃达丰、中国移动等均加速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的商用,LPWAN协议标准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6年将是LPWAN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届时不仅各行业应用快速增加,基于Wi-Fi、蓝牙、Zigbee连接的一部分也将被LPWAN 连接所取代。
五、UWB(Ultra Wideband):
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
通过在较宽的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UWB能在10米左右的范围内实现数百Mbit/s至数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六、Z-Wave协议:
是由丹麦公司Zensys所一手主导的无线组网规格,Z-wave联盟(Z-wave Alliance)虽然没有ZigBee联盟强大,但是Z-wave联盟的成员均是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现行产品的厂商,该联盟已经具有160多家国际知名公司,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国内应用不光。
七、RF射频协议:
较常见的应用有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
其原理为由扫
描器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接收器,用以驱动接收器电路将内部的代码送出,此时扫描器便接收此代码。
八、EnOcean协议: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将EnOcean 无线通信标准采纳为国际标准ISO/IEC 14543-3-10,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国际标准。
九、ModBus协议:
是由Modicon(现为施耐德电气公司的一个品牌)在1979年发明的,是全球第一个真正用于工业现场的总线协议。
ModBus网络是一个工业通信系统,由带智能终端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计算机通过公用线路或局部专用线路连接而成。
其系统结构既包括硬件、亦包括软件。
它可应用于各种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控。
十、KNX协议:
1999年5月,欧洲三大总线协议EIB、BatiBus和EHSA合并成立了Konnex协会,提出了KNX协议。
该协议以EIB为基础,兼顾了BatiBus和EHSA的物理层规范,并吸收了BatiBus和EHSA中配置模式等优点,提供了家庭、楼宇自动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红外
十一、Weave协议:
Weave是一个低功耗、低带宽、低延迟、安全的设备间通信协议,该协议最初由Nest公司开发并被使用在他们自己的设备上。
Nest将它开放给全世界的开发者。
目前被Google收购,Google并决定推出基于JSON的通讯语言Weave。
意在创建智能硬件间的通用通信、指令收发方案,与Android兼容。
十二、Thread协议:
由三星、Nest、ARM、Big Ass Fans、飞思卡尔和Silicon Labs公司联合推出,是一种基于IP的无线网络协议,用来连接家里的智能产品。
结束语
目前的各类协议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应用的场景,没有谁会完全的取代谁,可以预见的
是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未来会出现一个低功率wifi版本协议最终来取代以上协议,如Thread等协议的出现,我们将拭目以待。
.
可编辑修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