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空间尺度
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

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和功能,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探讨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实施原则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创新思路。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它涉及土地使用、交通系统、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布局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确保城市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避免无序扩张带来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同时,规划还能提升城市美观,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公共空间设计的原则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供居民进行社交、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地方,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多样性、可达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多样性意味着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达性强调所有人群都能方便到达;安全性关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可持续性则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和能源的节约。
面临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一大难题。
此外,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思路面对挑战,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
例如,采用智能技术优化交通系统,减少拥堵;利用绿色建筑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中来,增强公共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
总之,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设计是塑造宜居城市的关键因素。
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可以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城市环境。
这不仅需要政府、设计师和居民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

窗墙比
窗户与墙面之间的比例关 系,影响建筑的采光、通 风和立面效果。
立面材料运用
不同材料的质感、色彩和 纹理影响立面的比例关系 。
建筑空间尺度
空间高度与宽度比例
影响空间的开敞程度和压抑感,需根 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空间进深与面宽比例
细节尺度
包括家具、灯具、装饰物等尺寸与空 间的比例关系,影响空间的整体效果 和舒适度。
案例分析:成功城市规划案例比例与尺度调整
01
巴黎城市规划
巴黎通过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道路网布局,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区
和交通的高效运行。其中,巴黎的放射状道路系统和绿化带的设置是其
城市规划的亮点之一。
02
曼哈顿城市规划
曼哈顿通过高密度的城市规划和合理的道路网布局,实现了土地的最大
化利用和交通的便捷性。其方格状道路系统和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
尺度的。
对比分析
将自己的作品与优秀作品进行 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 不断改进和提高。
实践练习
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不断尝 试和调整比例和尺度,培养自 己的审美眼光和设计能力。
反思总结
在每次练习后进行反思总结, 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比例和尺
度来优化自己的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
某商业街区景观设计,巧妙地运用铺装、小品、灯光等元 素,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商业氛围,同时保证了空间的通透 感和连贯性。
案例三
某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注重绿地、道路、建筑立面的比例 关系,营造出温馨宜人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 质。
06
比例和尺度在设计中 的应用技巧
如何运用黄金分割法则进行创作
人。
03
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关键词:城市⽤地城市规划 1 城市⽤地适⽤性评价⽅法 城市⽤地评价主要包括⾃然条件、建设条件及⽤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
其中,每⼀⽅⾯都不是孤⽴的,⽽是相互交织在⼀起。
进⾏城市⽤地评价必须⽤综合的思想和⽅法。
1.1 ⾃然条件评价 ⾃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的影响。
城市建设⽤地的⾃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程地质、⽔⽂、⽓候和地形等⽅⾯的内容。
(1)⼯程地质。
⼀是⼟质与地基承载⼒。
由于地质构造和⼟质的差异,以及受地下⽔的影响,地基承载⼒相差悬殊,故需全⾯了解建设⽤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
特别要注意有些地基⼟在⼀定条件下常常因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形状⽽出现问题,如湿陷性黄⼟受湿后结构下陷,易导致建筑的损坏;膨胀⼟受⽔膨胀、失⽔收缩都会带来危害;沼泽地处于⽔饱和状态,地基承载⼒较低。
⼆是地形。
包括⼭地、丘陵和平原三类。
平原和低丘地带较好,⼭地问题较多。
三是冲沟。
为⾃然形成的排洪沟,形成切割⽤地,增加⼯程量,造成⽔⼟流失。
四是滑坡与崩塌。
滑坡是指在斜坡上⼤量⼟⽯沿坡滑下;崩塌是指⼭坡岩层和⼟层的层⾯⾬后相对滑动,造成⼭坡体失去稳定⽽塌落。
五是岩溶。
即喀斯特现象,多数为⽯灰岩,在地下⽔的溶解和侵蚀下,岩⽯内部形成空洞。
六是地震。
地震的突然爆发不仅造成地表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且还会引起地裂缝、喷⽔、冒砂等现象。
(2)⽔⽂与⽔⽂地质。
需获得江河流量、⽔质、流速、洪⽔位、地下⽔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质、地下⽔位等资料。
(3)⽇照。
包括全年太阳照射的天数,以及邻近建筑物是否对⽤地造成阳光遮挡等。
(4)风象。
由风向与风速表⽰。
风向⼀般⽤风向频率(某⼀时期内观测、累计某⼀风向发⽣的次数/同⼀时期内观测、累计风向的总次数)表⽰;风速⼀般⽤平均风速(按每个风向的风速累计平均值)表⽰。
(5)⽓温。
⽇温差较⼤的地区(尤其在冬天),夜间城市地⾯散热、冷却快,⼤⽓层中下冷上热,在城市上空会出现“逆温层”现象,污浊空⽓和有害废⽓难以扩散,将加剧⼤⽓污染。
《景观空间尺度》课件

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满足人的需 求和情感体验,是景观空间尺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
详细描述
人性化设计关注人的行为习惯、心理感受和审美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人群的特点,设计出符合人们行 为习惯的景观空间。同时,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环 境氛围,提高人们的心理满足感和幸福感。
遗产,如建筑、城市、历史遗址等。
04
根据尺度关注的对象,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尺度和人文 景观尺度。
02
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对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生长、水体变化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例如,在寒冷地区,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防风保暖的需求,空间尺度相对较小; 而在炎热地区,则需要考虑遮阳和通风的需求,空间尺度相对较大。
《景观空间尺度》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景观空间尺度概述 • 景观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 • 景观空间尺度在设计中的应用 • 景观空间尺度的实践案例 • 景观空间尺度的未来发展
01
景观空间尺度概述
景观空间尺度的定义
01
景观空间尺度是指景观要素在空 间中的相对大小、距离和位置,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空间尺度的基础,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例如 ,山地景观的空间尺度会受到地形的限制,而平原地区的景观空间则更加开阔。
人文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空间尺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西 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景观空间尺度相对较大;而东 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景观空间尺度相对较小。
总结词
大型公共活动区
VS
详细描述
规划快题中的【建筑尺度】把控技巧

规划快题中的【建筑尺度】把控技巧尺度感,是一个规划快题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尺度的把控能力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尺度宜人和尺度合理。
尺度宜人,是对空间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在空间下的体验者负责任的行为结果。
大家熟知的商业街D/H之比控制在1:2-2:1之间的舒适尺度;以及在介绍雅典卫城时推崇的城市尺度适宜人居住,均为三向量的实体;再就是中世纪城市〔威尼斯、弗洛伦萨〕的建筑特点为,建筑环境近人、城市尺度适宜、自发形成等,这都是尺度宜人的最正确诠释。
尺度合理,是对设计题设要求的一种正确反馈。
例如快题里常见的200客房的酒店、15000建筑面积的商业、10栋6层中小型住宅的安置等,这些文字信息,最终都会是以尺寸和地块落进设计方案中的。
对尺度把控失衡,导致的后果不仅会出现空间剩余,还会出现功能区块放置错误。
在此,我从建筑单体元素尺度把控和功能组合尺度把控两个大方面进行尺度把控的问题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微观方面和在中观层面对建筑单体以及建筑功能组合的功能区块有一个较合适的尺度把握能力。
〔以下的尺度数据均为概数,读者不必纠结于其尺度细节;以下尺度把控经验多适用于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快题应试策略〕〔注:文中的图片来源多为笔者自绘,部分参考【观内外】考研培训班学生作品,仅用于学习交流〕一、建筑单体尺度把控在规划类快题里面,建筑单体主要包含以下几类:〔1〕学校类建筑首先要知道学校类建筑都有些什么: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宿舍等。
一般教学楼的建筑尺寸:普通方盒子教室尺寸为8m*10m,走廊2m,一般一层楼3-4个班,再加上一些辅助性空间例如厕所,储藏室等。
如下列图所示,为外廊式三班教室的建筑尺寸与组合形式。
三班教室进深10米,面宽30米,连廊宽约5米,连接一个楼梯间尺寸约10米X10米。
以此类推,如果是四班教室的话,则教室面宽则为40米。
但一般出于消防要求的考虑,不会并太多教室。
一般来说,层数通常为5层。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城市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1. 多中心结构城市往往具有多个中心,这些中心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商业活动聚集地,政府中心是行政决策的重要场所,文化中心则是艺术、娱乐和教育的中心。
这些中心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
2. 功能区划分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划划分。
例如,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工业区是工厂和企业的集中地,交通枢纽则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
这种功能区划分使得城市的各个部分都能发挥其最佳的功能,提高了城市的效率和便利性。
3. 空间分异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
高密度的商业区域往往位于市中心,而低密度的住宅区则分布在市中心周边。
这种空间分异既反映了不同功能的需求,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城市内部的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商业区域与住宅区域相互配合,减少人们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均匀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使得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服务和便利。
3. 保护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保留城市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4. 增强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也变得日益重要。
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增强城市文化氛围。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探索如何将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为现代化、人性化的城市核心。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需要注重空间的多功能性。
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和广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需要具备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
这就需要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将不同的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可以在公园中设置运动场地、瑜伽区、儿童游乐设施等,既满足了人们运动娱乐的需求,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交环境。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关注人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
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特点和审美观念,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对应的公共空间。
例如,针对老年人群体,可以在公园中设置凉亭和座椅,提供便利的休息环境;同时,对于年轻人群体,可以设置篮球场等运动设施,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此外,还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设置艺术装置等元素,为人们提供愉悦的视觉体验。
另外,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也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需要满足现今人们的需求,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到绿化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以在空地中种植各种绿植,增加空气质量,并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的休闲环境。
同时,还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回收用于浇灌绿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城市公共空间还应该注重创新与互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进一步与科技融合。
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例如,在公共空间中设置智能导览系统,方便游客参观并了解景点的历史和文化;在广场中设置互动装置,让人们可以参与其中,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创新设计和科技应用,能够吸引更多人们的参与和使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与影响力。
城市设计涉及在整体上对城市以及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的设计

空间、场所与领域:创造景观空间感尺度:围合成L≤25m见方的用地;人的交往是一种朋友、同志式的关系,大家可以比较自由地交流,超出这个范围人便很难辨别对方面部表情和声音;创造景观场所感尺度:围合成L≤110m见方的用地;人可辨别大略的人形和大致的动作;创造景观领域感尺度:为合成L≤390m见方的用地;人看不清东西,能创造很深远、宏伟的感觉。
细部小空间尺度:⒈L≤2-3m是嗅觉距离;L≤7m是开party聊天的适宜距离;L≤35m是演讲的距离;⒉L=0-0.45m属于亲昵距离;L=0.45-1.3m属于个人距离或私交距离(其中:L=0.45-0.6m:思想一致、感情融洽、热情交流的情况;L=0.6-1.3m:一种不自觉的感官感受逐渐减少的距离,两人双手伸展可触及对方);L=3-3.75m:社会距离,和邻居、朋友、同事间的一般谈话距离;L=3.75-8m:公共距离;L>30m:隔离距离。
②广场的景片效应:近景范围≤12m;中景范围70-100m,能看清人的活动;远景范围150-200m,可看清群体活动和肢体轮廓。
③广场与建筑物的尺度关系:建筑物高度与广场长度之比:1:3-1:6;视距与建筑物高度之比:1:1.5-1:2.5;视距与楼高构成视角:18°-27°。
④灯具与广场的尺度关系:草坪灯:H=0.3-1m,高度在人眼高度之下;园路灯:H=1-4m,应注意细部设计,适应游人中、近距离观赏;广场灯:H=4-12m,注意夜效。
⑤比例与尺度的方法:⒈黄金分割比:比例因子1.618黄金比矩形⒉整数比:2:3、3:4、5:8⒊菲波拉契数列:1:2:3:5:8:13:…⒋勒柯布西耶模数体系:1130(432+698)⑥最佳视角与视距(图例):垂直视距D=3.7(H-h)水平视距D=1.2W⑧竖向坡度:用地坡度分类:平坡 i=0-3%(2°)缓坡 i=3%-10%(2°-6°)h=300mm L=3000mmh=500mm L=5000mm中坡 i=10%-25%(6°-15°)h=300mm L=1200mmh=500mm L=2000mm陡坡 i=25%-50%(15°-27°)平坡式地形:多个坡面;⑪排水速度游人散步草坡:1%-3%,以求场地快干,也适合安排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历史的积淀和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空间
二、箱子空间 把空间做为物质客体的容器,空间好比是箱子,箱子里面放东西--即物质客体存在于 箱子(空间)之中。 按这种观念,空间与物质客体没有内容的联系,物质客体仅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空 间仅是让物质客体在其中居留。 在某种意义上,空间好像是超越物质世界、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充填不满箱 子时或有许多箱子时,有空虚箱子存在。现在的许多哲学书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空 间一词的。
外部空间
在近代空间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三种的争论
1、实体论(Substantivalism) 2、属性论(Property view) 3、关系论(Relationism) --希腊人的空间概念
外部空间
空间(SPACE)一词,是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空间概念的涵义也在深化。 空间有三种含义
外部空间
“人的行动”即城市空间的本质 "Human action" that is the nature of urban space
“好的设计是必须满足他,取悦他,提高他,并且鼓励他。” "Good design must meet him, please him, raising him, and encouraged him." ———《文化的变异》
城市环境与外部空间的关系
城市环境是多种元素的综合。 建筑外部空间便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外部空间直接影响城市环境 的质量。 城市环境与建筑外部空间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各式各样的建 筑填充了城市,建筑之间的空隙,是外部空间,可能是一片泳池,一个广 场,一条道路,或是一个小区中心。或是市中心的公园……。 可以运用图底原理来分析城市环境与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3S技术来辅助研究外部空间。
城市规划设计Ⅰ
城市开放空间尺度及规划理念 (11城规)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系 刘保国 2012年08月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系 刘保国 2013年09月
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是相对于建筑内部空间提出的概念,“它是 从在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外部空间是由人们创造的有 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1、是建筑的附属空间(Sub Space),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 2、具有相对独立(Independent)的特性,是外部环境的节点(Node)。 3、具有环境艺术性(Environmental art),有自身的组织结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形象(Figure)、质地(Quality)、肌理 (Texture)、色彩(Color)等,含纳一定的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地 域(Region)、民俗(Customs)、哲学Philosophy等思想。
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4、具备一定的文化特征(Cultural identity),是一定空间的文化反映 (Cultures reflect)。
“文化包含了后天获得的,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 观念和态度。一个群体的成员所普遍享有的,通过学习得到的信息 (Information)、价值观(Values)或行为(Behavior)都属于文化范畴” ———《文化的变异Cultural variation》
THANKS
请同学们继续努力!
从城市空间的本质出发,即从“人的行动”出发,我们才能 设计出杰出的城市。
设计城市空间:实际是在设计人的行动,设计人的运动、视线、 心理感受;设计在城市中让人听见什么,看见什么,碰见什么; 这才是设计城市者的任务。
正如苏轼诗云: “不识庐山正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终人对于空间的理解是: “在不同时间中体验不同空间片段,叠加而形成共识性的空间意 向。” "In different times to experience different spatial fragments, superimposed to form a consensus of space for intention."
5、其功能单一(Single Function),使用者比较固定,满足经常活动的行为 (Behavior)。
外部空间 环境的构成要素
1、表பைடு நூலகம்(Image)
所反映的内容: 1)是第一眼的直观印象,包括功能和环境设施的形象…. 2) 凭知觉(Feeling)对空间环境的实用性(Practicality) 、安全性(Safety) 、耐久性 (Durability)的评价,指导人们以后的行为去向。 3)设计代表的风格(Style)和城市风格的关系以及时代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 4)空间的内外关系(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s) 、空间形状(spatial shape)和 空间功能(spatial features)凭经验能够进行感知。
外部空间
三、场空间 场空间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是他的独特见解。照爱因斯坦看来, 物质(近地物体和星体)以物体状态在空间居留是物质存在于空间的一种形式; 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引力场、电磁场等各种不以物体状态存在的“场”,也是物 质存在于空间的形式。这种看似无的场,也是物质客体,也叫物理客体。 所以,“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换言之,场 和有形体两种物质充容了一切空间,空间的广延是这两种物质客体的广延。爱因 斯坦认为,“不存在什么‘空虚的’空间,也就是说,没有场的空间是不存在 的。”
案例一: 荷兰海姆斯泰德 地下车库入口 水景设计
案例二:波士顿艺术中心景观
作业一:城市开放空间及景观设计
作业一:城市开放空间及景观设计
一、基地概况: 本次设计范围内基地土地平整,考虑基地现状关系,(具体详见附图)。 二、规划设计要求: 1.尽可能利用现状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规划方案要做到既符合场地的需求,同时又具 有现实开发可行性,可操作性强; 2.要合理利用建筑围合的空间、同时考虑建筑前广场绿化改造的协调; 3.功能合理、环境优美,并能够体现时代气息; 4.主题突出,风格明显,有文化品味; 5.要有一定的张力和构图感 6.能满足各类人群的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 三、图纸内容与要求: 1.总体功能空间布局图:表达清楚,大小自定; (含构思立意、空间布局和分析图)不少于4张; 2.总平面图: 比例自定,要求标注设计景点内容及主要树种材料; 3.局部景点效果图3-5个或整体鸟瞰图1个; 4、主要局部节点详细设计2个(2张图纸) 5.设计说明(不少于300字)和相应的规划技术指标; 6.图面要求:594mm*420mm绘图纸若干,表现手法不限,钢笔线条可徒手也可用工具。
10
外部空间环境的概念界定
外部空间实质是建筑周围的外部空间,是空间意义上的 环境。 Outer space is essentially a building around the outer space, the sense of space environment.
外部空间环境的概念界定
3、性质(Properties)
(物质功能、精神功能、文化差异、观念习俗等)
+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存在问题:(以步行商业街为例) 1、缺乏整体设计或者整体感不强 2、缺少休息场所 3、缺少让人愉悦的视觉形象 4、缺少绿化景观 5、设计和管理水平低下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趋势: 1、向自然回归的趋势 2、向历史文化回归的趋势 3、向高技术、高情感发展的趋势 4、向人的特定行为发展的趋势
2、关系(Relations)(结构structure)
是建筑环境内外的种种联系,比如设施、尺度、视觉、行为、位置、组合关系、 层次关系等(Such as facilities, scale, vision, behavior, location, composition relationships,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外部空间
一、位置空间。 在人类早期,限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客观世界视野狭窄,人们把空 间看成是位置和位置的顺序。如甲物在空间的某处,乙物在空间的某 处;这幢房子在市镇的偏北方向,那幢房子在市镇的偏南方向,等等。 这里空间的暗喻意义具有物质客体的位置性质,换句话说,空间标识 出物质客体存在何处和存在的序列。
作业一:城市开放空间及景观设计
四、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 1.环境构思与规划造型:20% 2.使用功能与空间组合:20% 3.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30% 4.技术指标的合理性:10% 5.教师对方案的指导情况:20% 五、时间安排: 1.理论授课:第1周 2.教师指导改图:第2周——第4周 3.交图时间:第5周